物質條件的優劣和孩子優秀與否、成長好壞有必然聯繫嗎?在不少父母心目中,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他們要努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住更大的房子、坐更好的車。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認識兩個完全不同的家庭,或許,他們會給您不同的答案,希望能給父母們啟發。
1
一家三口蝸居10㎡陋室,
卻藏書過萬
10平米的家,有多大?
可能是一個普通家庭最小的臥室,也可能就差不多一個廚房的面積,但在北京一個10㎡ 的家裡,卻擠了一家三口。
空間狹小,放不下兩張床,於是爸爸媽媽只能是
像學生宿舍
一樣的,跟孩子睡上下鋪。
兒子睡在上鋪,夫妻倆擠在下鋪。而且下鋪的寬也只有1.4米,而這位爸爸的體重卻將近200斤,再加上媽媽,可想而知有多擁擠。
點擊播放 GIF 6.3M
沒有廁所,晚上孩子起夜只能在小桶裡解決,大人則要去胡同裡的公共廁所。
廚房小得只能容下兩個人轉身,因為裝不下抽菸機,只能用一個小風扇來除油煙,冬天再冷,也要開著風扇做飯。
點擊播放 GIF 4.6M
有人說,這樣的房子,
一天也住不下去。
可就在這樣狹小到近乎逼仄的家裡,一家人卻活出了很多網友羨慕的樣子:
父母恩愛幸福,兒子陽光開朗、內心豐盈。
一家人溫暖平和,幸福感爆棚。
雖然在這個家裡,沒有任何奢華的家具和高檔的電器,卻幾乎每個角落都堆滿了書,佔據了大部分的居住空間。
媽媽說,家裡其實
有上萬藏書
。很多書放不下,不得不存放在奶奶和姥姥家裡。
家裡也沒有電視
,他們已經10年沒看過電視,但是每天必讀書。
爸爸媽媽每晚都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樣子儼然精神貴族。
爸爸媽媽每天都會跟孩子一起看書,孩子的床頭,也有一個專門放書的小地方。
每一冊書籍,其實都像是一個小小的世界,這上萬本的書,就是上萬個精彩的世界。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這一家三口卻樂在其中。
雖然物質貧乏,家裡的孩子卻養成了精神上的「富二代」。
10年不看電視
,卻給了孩子每天看書的美好回憶和能滋養一生的好習慣。這一切都是最寶貴的財富。
就像這對蝸居夫妻,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最好的教育,不是言傳,而是身教。
他們在孩子心中種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種子,它會
伴隨孩子一生
,長成刻在骨子裡的篤定,洋溢在臉上的樂觀,印在心底的幸福。
2
90後夫妻帶孩子住毛坯房,
卻把日子過成詩
不止北京的這家人,在江蘇連雲港還有一家人,也是在用言傳身教的方式,給予孩子「精神世界的富足」。
他們是一對90後夫妻,帶著孩子住著最簡陋毛坯房,卻把日子過成詩,讓人羨慕不已。
點擊播放 GIF 1.9M
小兩口貸款買房,首付花掉他們全部的積蓄,加之正處於創業初期,沒有資金和精力搞裝修,所以父母決定帶兩個孩子暫住在毛坯房裡。
點擊播放 GIF 1.8M
創業初期的窘迫與艱辛可想而知,可是夫妻倆沒有因此壓垮。反而以積極的面貌應對生活的辛勞,還把不寬裕的日子過出詩意的模樣。
媽媽吳女士喜歡畫畫,一有空就在畫板上潛心描繪。
她還喜歡研究花草和美食,時常做甜點犒勞家人。
爸爸喜歡做手工、木工,家裡的桌子、書架都是爸爸親手製作的,做工簡單卻是走心之作。
而兄弟倆各有各的喜好,書法、閱讀、架子鼓,都是他們的課餘興趣愛好。
他們經常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絲毫不嫌棄
房子沒有裝修,反而覺得很漂亮、很溫馨。
正如吳女士所說:「只要家裡充滿愛,對孩子來說就是最好的裝修。」
點擊播放 GIF 1.6M
是啊,或許孩子們想要的從來不是超大的房子、豪華的裝修,而是家庭的溫暖,是父母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豐子愷先生說:「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
父母在生活的刁難面前不丟熱愛與希望,始終
保持前行的姿態
,孩子的眼中就會閃現鑽石一般的光亮。
3
有格局的父母,
用愛來「富養」孩子
富有和貧窮並不僅僅體現在物質上,而是孩子心中的一種感覺。
這種感覺則源自父母帶給孩子的是滿足感還是匱乏感。
假如我們給孩子在潛意識裡植入了生活的匱乏與沉重,孩子的未來怎能豐盛流動?
點擊播放 GIF 0.6M
真正有格局的父母,不會給孩子灌輸過多物質上的貧富,而是不抱怨、不訴苦、努力上進,給孩子傳遞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一個家庭即便物質上貧乏,但卻用
滿滿的愛
來富養孩子,帶給孩子非常正向的價值觀,孩子的內心依然會有大大的滿足感。
即便是生活富裕的家庭,如果孩子的精神世界空虛而貧瘠,依然會有揮之不去的匱乏感。
而對孩子來說,是否
「心窮」
,才真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很多父母本著「再苦不能苦孩子」,不管家庭貧富,一味地在物質上富養孩子,卻忽視了精神的給養。
真正的富養,是給孩子精神上的富養,給孩子更好的家庭氛圍,讓他擁有正確的三觀、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在以後的成長路上「打怪升級」。
點擊播放 GIF 0.6M
孩子在什麼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一定會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富養孩子的精神。
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顆
強大的內心
。富貴時不驕不奢,貧窮時亦體面大方,懂事理,知感恩,有足夠的自信逆風飛揚。
文章轉自 | 家長幫(ID:eduujzb),好未來旗下專注家庭教育的新媒體平臺,分享養育觀點,精選教子良方,引領中國家庭教育的認知升級,和百萬家長一起培養面向未來的孩子。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教育,要用「廣角」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