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發音、表達是每個人從小到大經歷的過程,看著簡陋的語言體系從單個的字音到複雜的句子,其實還是很有成就感的。但是清楚的語言表達可不僅僅只有這些基礎,如何合理的調動口部肌肉和唇齒舌顎也很重要。
對人類社會而言,語言存在的本質就是為了服務於人,幫助每個人進行正常的交流和溝通,它是這個社會化群體中用以信息交匯的一種手段和方法,因此語言的重要性就是在這複雜卻又有趣的信息流通中慢慢凸顯出來。
當我們嘗試著開口說話時將語言說出的那一刻,語言就在信息交匯的過程中產生了交換,然後完成了信息的傳輸和思想的流通。所以一旦孩子的發聲器官和語言表達的基礎部位出現問題,那孩子的說話就成了問題,大舌頭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於我們的生活中。
那我們熟知的發音器官都有哪些呢?
可能一說到發音器官大家就會提到嘴巴,會提到聲帶。沒錯,口部和聲帶的確是發音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們卻不是發音器官的全部,更不是最重要的那部分。
從氣流開始出發的呼吸器官(包括肺部)開始,一路沿著已有的通道來到喉頭和聲帶,在這裡氣流通過喉頭和聲帶的震動來調節聲音的高低大小,接著便來到了聲腔(唇齒舌顎等等),氣流在這裡調整好自己的音色,最後離開正確的通道發出每個人自己的聲音。
所以,發音器官可不僅僅只有嘴巴和聲帶,它還包括了很多小編沒有提到的地方,比如上顎也會影響說話。如果上顎出現損傷,那就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正常表達,顎裂兒童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哪怕修復好了顎裂也會有很重的鼻音。
雖然大舌頭並不會導致發音器官出現生理缺陷,但它卻讓發音器官之間的配合出現了問題。如果大家看過之前的文章就應該知道,大舌頭也被叫做功能性構音障礙,是一種影響兒童語言表達的典型問題。
既然影響孩子正常的表達,那首先需要考慮的地方就是聲腔,也就是唇齒舌顎這幾位「熊孩子」。在眾多語言問題中,唇齒舌顎的配合錯誤是導致兒童說話表達不清楚、不準確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發現孩子是大舌頭第一要注意的方面可能就是唇齒舌顎的配合如何。
接著便要注意孩子平時生活中所接觸到的聲源,很多孩子一歲多的時候說話還算不錯,但到了兩三歲語言情況反而不如一歲多的時候。其實這就和孩子所處的語言環境有關係,如果語言環境過於複雜,那孩子就很容易養成錯誤的發音方式和發音習慣。
最後一點,也就是父母們對待孩子語言發展的態度。小編知道很多父母很關心孩子的成長,但每個人的精力有限,可能你們的關注點都在孩子的身體是否健康上面,反而忽略了孩子語言的發展。因此,家長們平時還是要多注意注意孩子語言發展的情況。
不過大舌頭有一點優勢是其他語言問題所不具備的,那就是它只影響孩子的說話表達,不影響孩子的其他方面,因此矯正起來也就相對容易一些。很多語言問題看起來不太麻煩,可實際上對孩子的影響還是相當明顯,不僅是語言落後,還有智力方面的落後。
但早發現、早矯正始終是改變大舌頭的好方法,也是一個最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