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楊仕成
12月第一個周末,在成都工作的王先生乘坐地鐵3號線來到成都醫學院站,又花了6元錢轉乘地鐵3號線擺渡車,往北40公裡,來到有「中國鳥語城」之稱的德陽,在城市中央欣賞20多種候鳥的身影。除了成德間公交化運行的動車外,擺渡車成了兩地間不少人出行的選擇。
從11月13日起,「德陽造」產品也可以在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搭乘「蓉歐+」東協國際班列(德陽-成都-欽州港),抵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加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成德同城化,德陽正從裝備製造向裝備智造迭代升級。文旅創新、現代產業體系創建、現代公園城市規劃打造……「硬核」德陽,正展露出它的高「顏值」。
十年之後,2020年初冬,白琵鷺再赴旌湖,這讓觀鳥十餘年之久的羅義華感到興奮,「細嘴鷗和青頭潛鴨兩個『明星鳥』,今年又來了。」持續改善的生態環境,每年吸引20多種候鳥自北而歸,或在這座國家園林城市短暫停留,或在這座國家森林城市繁衍生息。
旌湖中,德陽專門為候鳥造了7個小島,小島也成了候鳥的繁衍棲息地和市民的景觀島。最初,相關部門計劃在冬季枯水期對旌湖進行清淤時打造鳥島,但這無疑就對候鳥下達了「逐客令」。相關部門積極回應愛鳥志願者和市民訴求,將工期延至次年3月候鳥飛離後。
近幾年,德陽還拿出資金購置糧食,為遠道而來的候鳥「加餐」。候鳥帶來風景,市民則投食以報。旌湖兩岸,餵食的市民甚至有與候鳥零距離接觸的機會。這裡是全國距離候鳥最近的地方,也引得黑龍江、河北等全國各地的觀鳥愛好者慕名而至。
「我在旌湖邊發現一隻鳥,好像受傷了,請你來收治一下。」11月中旬,愛鳥志願者陳凱接到一個求助電話。陳凱夫婦對於候鳥的救助已長達十餘年。陳凱說,「從2008年到2020年11月,總共救助369隻。」除了愛心人士外,德陽博愛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也成為受傷或生病候鳥的「醫院」。
如今,候鳥已成為德陽新的生態名片。鳥與城和諧相處的德陽,也登上國家地理雜誌。這座城市,不僅是德陽人的城市,也是鳥兒的家園。
「天府三(星堆)九(寨溝)大(熊貓)、安逸走四川」,四川省新版旅遊口號中,德陽就佔其二。
「沉睡數千年,一醒驚天下」的三星堆古遺址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歷史,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世界第九大奇蹟」,這裡也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
日本奇幻界作家、電影《妖貓傳》的原作者夢枕貘先後3次來到四川,直言最想看三星堆。夢枕貘說,他一直對三星堆很感興趣,在文學創作中,已經使用過三星堆元素。
此前,三星堆又啟動了新一輪保護性考古發掘,這預示著又將有眾多文物現世。但現有博物館已無法容納新文物的展示。10月10日,三星堆向世界發出邀約,重獎1000萬元,徵集三星堆古蜀文化遺址博物館及附屬設施工程(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和遊客中心項目)建築概念設計方案。
截至12月3日,共有57家中外一流設計機構(其中25家境外機構)報名,最終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英國傑典國際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等10家中外著名設計公司及其聯合體獲選參與新館設計。
繼推出千萬元「重獎」後,三星堆博物館再拿出上百萬獎金,面向個人設計師網絡徵集三星堆古蜀文化遺址博物館及附屬設施工程建築概念設計方案,年滿18歲的個人設計師都可以參與創意設計。未來,一座融合全球高端設計的三星堆博物館,將出現在神秘的鴨子河畔。
距離三星堆幾十公裡外,四川九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綿竹管理站,已兩次拍到活體大熊貓身影。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建設,被德陽列入重大改革經驗任務清單。2020年10月中旬,德陽首個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社區,在綿竹市清平鎮正式開放……看完三星堆,再看國寶「滾滾」,已經成為現實。
「三大」之外,金牛古道、白馬關、龐統祠、諸葛雙忠祠等三國遺蹤……這些,都讓德陽擁有足夠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德陽將依託『三九大』『兩漢三國秦蜀古道』『巴蜀文化走廊』等國際旅遊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努力構建『立足成都、背靠陝甘渝、輻射西部、聯通全國』的文旅大開放格局。重點推進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聯合申遺、大熊貓國家公園、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等合作項目建設。」德陽市文旅局四級調研員李鵬林道出了德陽未來的文旅發展規劃。
如今,德陽正利用距離省會成都最近的地級市這一區位優勢,加速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動更高質量的成德同城化。
「成德間基本形成高速、快速及軌道交通構成的綜合交通路網,目前已建成5條高速公路、4條幹線公路、4條軌道交通。」德陽市交通運輸局辦公室負責人佐茂林說,成德間動車已實現公交化開行,最快只需23分鐘即可到達成都。此外,德陽主城區、什邡市、廣漢市還開通了接駁成都地鐵的擺渡車專線,成德間的時空距離進一步縮短。
24歲的小劉是德陽人,在成都上班。她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現在每逢周末,她可以早上坐動車去文廟廣場、東湖山公園吃德陽小吃,之後又回到成都,晚上陪朋友在春熙路、太古裡逛街、吃火鍋,「簡直太方便了。」
最受關注的教育也在發生改變。「德陽成都外國語學校今年已開始招生。」德陽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李存斌舉例說,德陽通過引進成都學校、學校間結對共建、柔性引才等方式,讓德陽學生也可享受成都優質教育資源。
近年,除了交通、教育外,成德間還在產業發展、醫療衛生、養老及社會服務、人社、文旅、體育、公積金等方面,開啟了更高水平的同城化。
「投資德陽就是投資成都,住在德陽就是住在成都。」在2019年的成德財富論壇上,全國知名財經學者樊綱這樣說道。
位於德陽的國機集團中國二重,
已先後承擔了C919大飛機60餘項關鍵產品的研製,提供了千餘件試驗件及裝機件。未來,你可以坐上德陽參與製造的C919國產大飛機,去尋找嚮往已久的詩和遠方,到丁真的世界看一看。
即便宅在家裡追劇,你也可能吃到「德陽造」薯片。百事食品四川生產基地落戶德陽。位於德陽廣漢的京東西南智能運營結算中心,成為居住在德陽的「剁手族」的近水樓臺,你的包裹將更快到達手中。
如今,除了機械、食品、化工、醫藥和建材五大傳統行業持續發力,德陽的數字經濟、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也正在蓬勃生長,成為德陽創新發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不竭源力。
10月30日,2020年四川省首屆電子競技錦標賽暨數字德陽電子競技城市公開賽總決賽,在德陽體育公園拉開帷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德陽新的經濟增長引擎。2019年數據顯示,德陽全市數字經濟總量達到874.9億,佔GDP總量的37.45%。
目前,德陽還建成各類創新孵化園區37個,擁有數字經濟重點企業70戶,包括總投資135億元的京東西南智能運營結算中心以及總投資100億元的深蘭科技、18億元的綠地智慧之心等重大項目。
數字經濟的發展,也便捷著住在德陽的每一個人。作為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一網通辦」建設試點城市,德陽在疫情期間推出的「市民通」經過迭代升級,現在已是一個集政務服務、醫療社保、交通出行、生活繳費等日常生活各大領域的「神器」。
周末清晨,跑步愛好者張女士沿著長10餘公裡的旌湖,一邊跑步一邊欣賞候鳥。在這座新創建成功的全國文明城市裡,市民也在「招待」著遠道而來的候鳥。張女士的目的地,是跑步半個小時後就能到達的德陽城區東沿「離塵不離城」的東湖山公園,那裡有離城市最近的彩林。
「一山一湖一城」,正是德陽這座城市打造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重要內容。12月初,德陽城北溼地公園林木移栽已經基本完成,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將正式與市民見面,這是旌湖兩岸生態改造的重要內容。未來,居住城中,不僅可賞湖景候鳥,還能在綠意盎然的旌湖兩岸生態廊道自由呼吸和奔跑。
此外,德陽將分兩個年度,以「便民利民、整潔美觀、安全舒適、海綿綠色」為原則,對城區126條道路的人行道實施改造,建設海綿城市。
「此前的城市規劃,對發展的德陽已經不適用。目前,新的城市規劃設計方案,還在加緊編制。」德陽市有關部門負責人透露,未來將謀劃打造『15分鐘生活圈』,優先啟動「健身圈」「閱讀圈」和「養老託幼圈」建設。在今後城市新區建設和房地產開發中,也要求嚴格按照城市規劃管理規定,配套相應基礎設施。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德陽將其視為繼三線建設、改革開放後的第三次重大歷史機遇。正加快建設「三地兩區」的德陽,已蓄勢待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