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優化納稅服務,減輕納稅人負擔,稅務總局修訂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並於5月1日正式啟用。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針對不同業務情況的納稅人,如何填報申報表,從而享受到增值稅擴大抵扣範圍、進項稅額加計抵減、增量留抵退稅等優惠政策。
一、不動產一次性抵扣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自2019年4月1日起,納稅人取得不動產或者不動產在建工程的進項稅額不再分2年抵扣。此前按照上述規定尚未抵扣完畢的待抵扣進項稅額,可自2019年4月稅款所屬期起一次性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舉個慄子
企業2019年3月所屬期申報完成後,由於尚有不滿13個月的不動產進項稅額10萬元,其3月所屬期的附列資料(五)《不動產分期抵扣計算表》中第6列「期末待抵扣不動產進項稅額」結餘為10萬元。
如下圖所示
4月所屬期申報時,新增值稅申報表中,附列資料(五)《不動產分期抵扣計算表》不再存在。對上期結餘的10萬「期末待抵扣不動產進項稅額」,只需一次性填入附列資料(二)第8b欄次,即可進行抵扣。
特別提醒
1、第9欄「本期用於構建不動產的扣稅憑證」不參與計算進項稅額,僅用於政策效應分析。由於此處10萬是前期購入的不動產進項,故無需填列第9欄。
2、對3月所屬期結餘的10萬「期末待抵扣不動產進項稅額」,可在4月所屬期起的任一月份,按上述要求填報入附列資料(二),但必須一次性填報,不可分批分月填報。
3、4月起購入不動產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與所有增值稅專用發票一樣,在附列資料(二)填報抵扣。
二、國內旅客運輸服務進項抵扣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自2019年4月1日起,納稅人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其進項稅額允許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舉個慄子
納稅人4月取得員工出差交通費支出憑證4份,包含增值稅專用發票一份,金額10000元,稅額300元;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一份,金額1000元,稅額30元;航空公司電子客票行程單一份,票價1000元,燃油附加費90元,民航基金60元;含員工信息的長途客車票一份,票價103元。
分析
1、增值稅專用發票,按正常流程認證後申報抵扣,即300元;
2、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按發票上註明的稅額抵扣,即30元;
3、航空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價+燃油附加費)÷(1+9%)×9%,即(1000+90)÷(1+9%)×9%=90元;
4、公路旅客運輸進項稅額=票面金額÷(1+3%)×3%,即103÷(1+3%)×3%=3元。
上述第2-4項為其他扣稅憑證,合計123元一併填列入附列資料(二)第8b欄次
如下圖所示
特別提醒
1、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300元填在第1欄次,其他扣稅憑證抵扣123元填在第8b欄,切勿漏填或重複填報。
2、第10欄本期用於抵扣的旅客運輸服務扣稅憑證用於政策效應統計,不參與進項抵扣計算。本列中國內旅客運輸服務合計抵扣423元,故此欄應填入423元。
三、進項稅額加計抵減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14號),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生產、生活性服務業一般納稅人,應在年度首次確認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時,通過電子稅務局提交《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
如何提交聲明
登錄電子稅務局,以此點擊綜合信息報告>資格信息報告>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證明,或直接搜索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證明。
如下圖所示,以此填列政策適用年度、所屬行業、四項服務銷售額及全部銷售額後,提交聲明。
特別提醒
必須先做《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才能申報享受加計抵減
除了電子稅務局,納稅人登陸etax電子申報端時,也會跳出《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聲明》,納稅人也可以通過etax完成聲明。
如何享受加計抵減
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關於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許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抵減應納稅額。
舉個慄子
適用加計抵減政策的納稅人4月所屬期銷項稅額120萬,進項稅額100萬,全部為一般項目。申報填寫過程如下所示:
1、填報完銷售額及進項稅額後,主表19欄應納稅額欄次顯示為120萬-100萬=20萬。
2、由於適用加計抵減政策,本月100萬進項可以加計抵減額為10萬。通過附列資料(四)填報,只需填報第2列本期發生額,其餘列次系統會自動計算帶出:
3、此時返回主表,可以看到第19欄應納稅額,已由20萬減為10萬,加計抵減成功。
特別提醒
1、加計抵減政策按年適用、按年動態調整。執行期限為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政策執行到期後,納稅人不再計提加計抵減額,結餘的加計抵減額停止抵減。
2、允許納稅人在此後補充計提,補充計提的加計抵減額不再追溯抵減和調整前期的應納稅額,但可抵減以後期間的應納稅額。
下面一起來看看新版申報表到底有哪些變化↓
(圖片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來源:上海稅務,供稿:上海·閔行稅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