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需要更多職業電影調色師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2009年是膠片時代與數字時代的一個分水嶺。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使用數字攝影機拍攝電影的比例達到了99%。這為電影調色技術創造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國的電影市場越做越大,如今每年生產上千部電影,而真正使用職業調色師的電影約佔20%。隨著電影工業的發展,勢必對職業電影調色師有更多的需求。

  《白鹿原》中鹿兆鵬逃婚,鹿子霖率人追趕至河邊這場戲,劇本中是發生在下午,實際到調色時,馬平建議導演可以調成天擦黑的氣氛,將畫面整體壓暗,之後將河水提亮,在山邊做出晚霞的效果並調出河水中對應的倒影,然後把人物手中的燈籠做出火光,人物剪影在發亮的河水映襯下,增強了整體的戲劇感,對這段故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左圖為原始畫面,右圖為放映畫面。)

  數字攝影時代,對影像的處理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這一變化催生了一個新的職業——電影調色師,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後期給電影的每一個鏡頭調光、調色與美化,他們被稱作電影化妝師。他們手中掌握的技術直接影響電影放映的畫面效果。

  目前,電影在上映前已經少不了調色處理這一環節。電影調色技術最早誕生於美國,2000年,美國電影《逃獄三王》最先使用該技術,隨後美國的職業電影調色師隊伍發展到100多人。2005年之前,中國並沒有本土職業調色師,多部國產電影到美國、韓國等國進行調色。

  2005年,中國出現了第一位本土的職業電影調色師——馬平。可以說,馬平是幸運的,他成為電影調色技術的先鋒和開拓者。2003年,出於對新技術的熱愛,他進入電影調色領域,進行了一年多的學習準備。2005年,他正式為電影《太行山上》調色。在隨後的8年時間裡,他從一名新兵,成長為國內最專業的電影調色師之一。至今,他已經為《太行山上》、《南京!南京!》、《白鹿原》、《雲水謠》、《建黨偉業》等150多部電影調色。但他也是孤獨的,在國內,職業電影調色師的數量是個位數。這一數量和中國電影產業的大市場並不匹配。

  電影背後的調色技術

  當我們看到一幅幅富有意味且有質感的電影畫面時,有沒有想過畫面的背後做過怎樣的技術處理?它的原始畫面適合在電影院放映嗎?9月2日,記者前往馬平的工作室,想揭開電影調色這一幕後工作的面紗。

  採訪馬平期間,他正在為一部即將上映的武俠片調色。為了讓記者對電影調色技術有形象的了解,他選擇了這部武俠片的兩個場景,為記者演示調色的全過程。記者在他工作室的電影屏幕上,看到了原始畫面與經過調色技術處理的畫面的對比,兩者的反差非常大,後者讓一部電影變得更完美。

  馬平介紹,2009年是膠片時代與數字時代的一個分水嶺。幾乎一夜之間,數字攝影取代了膠片攝影。據業內人士估計,目前,使用數字攝影機拍攝電影的比例達到了99%。

  膠片時代,拍電影要看天氣,還要選擇光線較好的時候拍攝。數字時代,不再看天拍電影,對光線的要求也沒有以前那麼嚴格,因為光線問題可以交給電影調色師去處理。馬平給記者展示了一個拍攝了10多天的電影場景是如何進行調色處理的。「一個場面拍了10多天,不可能保證這些天的天氣是一樣的,所以在原始畫面裡,在同一地點和時間發生的故事,呈現出了不同的天氣,所以要把不同天氣下拍攝的鏡頭的天氣統一起來,讓觀眾看到這個場景是在同一天發生的,這是調色師要做的一個最基本的工作。」馬平說。

  數字攝影為電影調色技術創造了很大的空間。「調色師在電影後期製作中,既要調天氣,還要做化妝師,當燈光師等。實際上所有跟美術和影像相關的工作,調色師都可以去做。」馬平說。

  那麼,電影調色師的工作量有多大呢?一部電影的所有鏡頭都需要調色。馬平接下來要調色的一部動作片有3600多個鏡頭。這是他從業以來碰到擁有最多鏡頭的一部電影。他說調3600多個鏡頭,大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而文藝片和情感類的電影,節奏慢,只有幾百個鏡頭,工作量並不算太大。而平均一年,一位職業調色師能完成十幾部電影。

  為何缺乏本土職業調色師

  目前,我國的電影調色技術還處在起步階段,職業電影調色師更是鳳毛麟角。馬平做了一個保守估計,在大陸地區,本土職業電影調色師的人數是個位數。目前,國外的調色師來大陸工作的比較多。

  為什麼本土職業電影調色師人數少?近兩年,我國電影產業取得快速發展,電影市場越做越大。每年生產上千部電影,數量已超過美國的電影年產量。「但畢竟電影調色技術還是一個新事物,大家有一個認知過程。」馬平說,近兩年國產電影的製作真正使用職業調色師的約佔20%,在大陸工作的國外調色師基本能滿足目前的市場需求。

  大量的電影在製作過程中沒有使用職業調色師。這樣帶來的影響是,年輕人沒有太多機會進入這個行業,而且要成為一名職業調色師並不容易。馬平說:「調色師的成長非常緩慢。一個調色師在入職前需要接受一到兩年的基礎培訓,需要四五年才能看出他到底有沒有成為一個好調色師的可能性。而目前全世界沒有任何學校和專業來培養調色師。在這種前提下,需要從業者自我培訓和自我積累。」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國的電影市場潛力還很大,真正爆發的時刻還未到來。隨著電影工業的發展,勢必對職業電影調色師有更多的需求。馬平說:「現在中國本土的職業調色師是遠遠不夠的。很多攝影師跟國外的調色師合作過,他們認為國外的電影調色師技術沒問題,但在影像風格上分歧會比較多。如果跟同一文化背景的調色師合作,分歧和矛盾可能會減少。」

  作為一名職業電影調色師除了熟練掌握技術外,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修養。馬平認為,職業電影調色師要有美術方面的修養和對電影藝術及影像有深入的理解,這些都是必備條件。「還有重要的一點,它需要與人溝通的能力。當討論色彩時,詞語特別貧乏。跟導演和攝影師溝通時,怎樣通過他們的語言,發掘出他們想要的色彩。怎麼能讓導演和攝影師接受你的想法。這就需要有很強的表達能力。」

  電影界對調色的認識越來越深入

  調色的費用一般佔整部電影投資的1%,投資並不大,但這個環節能改變整個電影的氣質。那麼,導演和攝影師對電影調色的接受度是怎樣的?馬平說:「特別是這幾年,大家對調色技術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剛入行時,一年服務一到兩部電影,後來找我調色的導演和攝影師逐漸增多,大家看到了這個技術的好處。」

  「有些導演對影像有明確的想法,我會從劇本創作階段就開始介入。和導演、攝影師一起去討論影像、服裝、場景的選擇。在拍攝過程中,我會很快把拍攝的素材做一些調色處理,並把結果和建議反饋給攝影師,以便他們在隨後的拍攝中做出調整。」馬平說。

  2009年之前,在膠片時代,調色是可有可無的。「2009年之前,一部電影調色了,會更有質感,在電影院呈現的畫面更美麗。如果不調色,上映後,影像也沒什麼問題。但技術的發展讓電影創作者不得不去適應變化。等到數字攝影機佔到99%的時候,電影上映前做調色處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這時,電影調色師的價值就會顯現。」馬平說。

  從業以來,馬平對電影調色師這一職業的認識經歷了幾個階段的變化。一開始,他是從技術角度進入這一領域的。他認為這是一門新技術,主要職責是解決技術問題,因此,以前他在調色時依賴導演與攝影師的判斷。後來,積累了一定經驗,他對影像有了新的認識,於是進入了主動創作的階段。他會根據故事和影像,給導演和攝影師提建議。電影調色師一個小小的改動有可能為電影錦上添花。「而當你意識到手中的調色工具能量越來越大時,你也會越來越謹慎,你要思考,你的調色處理是幫了電影,還是起到了負面作用。」隨著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馬平認為,未來,職業電影調色師的作用會日益顯現,而行業對職業電影調色師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劉晨)

相關焦點

  • 4天賺10萬 解密天價電影調色師
    而電影調色師這一原本並不為人所熟知的職業,卻在近兩年來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對此,海南國際傳媒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電影調色師謝怡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很多人盯準這個職業就是因為它賺錢快。   據業內人士透露,如今電影調色師的市場價格相較於三年前其實已經降低了一半。2010年的時候,由於全北京能用於電影調色的專業設備都超不過5臺,而且有經驗的調色師也並不多,所以那時候要是調一部影片要20萬左右。而此前,電影調色師的收費標準確實是按小時計算,一般情況下大概2000-3000元/小時,而資深的調色師就能要到6000元/小時。
  • 電影調色師馬平:為影片補妝,年賺500萬
    「一部電影的所有鏡頭都需要調色,我調過一個動作片有3600多個鏡頭,這是我從業以來碰到擁有最多鏡頭的一部電影,花了半個多月時間才完成。」馬平說,動作片鏡頭最多,而文藝片和情感類的電影節奏慢,只有幾百個鏡頭,工作量相對較小。  《太行山上》、《墨攻》、《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南京!南京!》
  • 絲襪調色師、寵物入殮師……這些冷門職業你聽過幾個
    絲襪調色師、寵物入殮師……這些冷門職業你聽過幾個 2021-01-06 07:45:56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 《妖貓傳》調色師張亙:調色是對電影畫面的二度創作
    在電影工業領域,調色不僅是一項從膠片時代轉向數字時代的後期技術,更是集合了文化、審美和電影創作深厚底蘊的學科。如果色彩全程參與著電影創作的密謀,而後期製作的調色師,則是操縱色彩的幕後軍師,也是對電影色彩理解最深、實踐最多的那一個角色。
  • 為電影「補妝」 OLED成調色師御用裝備
    因此,創維、長虹、康佳等不少整機廠商也加快了OLED布局,將OLED電視將成為彩電消費市場的主流產品。而與消費市場上的躍躍欲試不同,OLED其實早已在專業應用領域家喻戶曉,尤其對於那些常年與聲光色影相伴的電影人來說,OLED幫助他們成就一部又一部優秀的作品。
  • 明基發布4K廣色域色準投影機,資深調色師張亙分享電影調色故事
    在電影工業領域,調色不僅是一項從膠片時代轉向數字時代的後期技術,更是集合了文化、審美和電影創作深厚底蘊的學科。如果色彩全程參與著電影創作的密謀,而後期製作的調色師,則是操縱色彩的幕後軍師,也是對電影色彩理解最深、實踐最多的那一個角色。
  • 屈臣氏缺什麼, WOW COLOUR和調色師就補什麼
    接近調色師的人士告訴C站,調色師的部分單店已經開始盈利。調色師計劃在2021年成交額將突破6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傳統美妝零售店傳來的更多是壞消息:屈臣氏在中國大陸市場出現了20年來最大跌幅;萬寧在北京等地關店。WOW COLOUR和調色師到底有什麼特別?
  • 電影調色大咖羅詩萌:熱愛與堅持,成就最優秀電影特效
    眾所周知,調色師是一個付出艱辛成師不易的職業。羅詩萌的成師之路,一走就是十年。過去十年,她相繼完成了紐約電影學校電影藝術專業、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困難重重的求學之旅,獲得各類獎項的影視作品高達50餘部。在羅詩萌身上,既能看到好萊塢名師帶給她的影響,更能看到她在諸多實踐中一直追求的如詩畫般和諧的調色風格。
  • TheColorist調色師將進駐鄭州 與WowColour面對面
    2020年1月,「一夜間火起來」的完美日記已經實現在鄭州花園路商圈「兩店齊開」;WowColour緊隨其後,其鄭州首店於3月29日落戶匯藝·銀河裡,並密集入駐局外·太格茂、新田360廣場綠地新都會店和中原萬達廣場,完成鄭州市場的「四連擊」;TheColorist調色師也不甘落後,記者從世邦魏理仕獲悉,其已完成鄭州首店選址,最終落戶新田360廣場綠地新都會店,與5月2日剛剛開業的WowColour
  • 拍電影全流程解析——21 電影調色的流程
    後面調色師還會給素材建立一套全新的色調,這種色調既要保證達到DP的藝術構想,還要解決每個鏡頭的技術問題。(曝光,色彩平衡,寬容度等等)Apple ProRes Raw素材。LUT/CDL選項應用查色表之後的圖像電影調色是個技術活兒,必須是專業團隊才能勝任的。
  • 乾貨丨調色師必看,五大Sony LUTs全解析!內附下載連結
    它再現了使用彩色電影負片拍攝,再用正片衝洗出來的色彩效果。衝洗用的正片本身比負片有更大的反差,所以最終對比反差會很大。實際上壓縮了高光和陰影,墨魚建議慎用。(該LUT針對黑電平有2%細微地提升,在調色中給予陰影細節更多地調整空間)此LUT還原了較好的膚色,整體色彩是低飽和度低對比度的709色域,可為後期調色提供更多空間。這是一個中規中矩的Log還原709 LUT。不過比起此LUT,墨魚更常用的是下一條介紹的 TypeA,也就是此LUT的改良版。
  • 拍電影全流程解析——20 電影調色
    該過程對於電影的技術和藝術層面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將整個屏幕上呈現的所有內容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凝聚力和美麗的圖像,以震撼觀眾的心靈,帶動觀者情緒。數碼彩色(此處欠一連結)[注意:圍繞後期製作階段的術語可能會造成混淆。傳統上,「色彩校正」一詞指的是電影開發中的特定步驟,但正如我們在此所做的那樣,通常使用它來指代對視頻的視覺元素進行重做的整個過程。
  • 南昌2020上半年首店盤點 調色師、賢合莊、哥老官等20家品牌進駐
    受疫情的影響,商業市場在2020年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雖有不少品牌在疫情期間選擇了退鋪關店,但隨著疫情的有效防控,首店進駐帶來的經濟紅利依然不能小覷,作為衡量城市商業活力的指標之一,品牌門店的進駐,也代表著商業運營者對城市商業氛圍的認可。
  • 超火彩妝集合店「調色師」進駐領秀城貴和~70+品牌撩爆少女心
    種草了一整年的各色彩妝以往只能上萬能的某寶或到處找代購在THE COLORIST調色師就能 一站購齊!無論是派對Drama queen還是溫柔美少女都能滿足你的需要~- UNNY -來自韓國的UNNY大家一定不陌生
  • 萬瑪才旦: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進入市場 需要打破偏見
    比創作難的是上映難 擔憂小眾題材電影前景2020年11月20日,《氣·球》在國內上映,萬瑪才旦導演又開始了經歷市場之「難」。「當前的中國電影市場仍以漢語為主,所以,當少數民族題材電影進入這個市場的時候,會遭遇很多讓人尷尬的問題,例如排片少。
  • 產業與市場周記:多元化時代需要電影多樣性表達
    原標題:產業與市場周記:多元化時代需要電影多樣性表達   數據    1億    美國知名社交服務網站臉譜網(Facebook)雖在美國本土的用戶數量停滯不前,但是依舊在不斷地獲取國外的新用戶。    觀點    電影:多元化時代需要多樣性表達    近日正在加拿大參加第39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的中國導演寧浩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多元化時代中,電影需要多樣性表達。
  • 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白皮書:642億票房增長了,但暴露的問題更多
    對此,在2020年新年開始,我們對過去一年的中國電影市場進行了回顧,探討一下電影市場取得的成績背後的原因,也對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總結。希望2020年中國電影多一些驚喜,少一些遺憾。唯票房論並不會讓中國電影變得更好毫無疑問,看到去年票房增長,很多人,包括業內人表示的都是樂觀,他們都認可中國電影需要這種票房的不斷增長,尤其是看到國內電影市場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大市場下,趕超北美市場也成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動力和目標,而卻忽略了背後的隱患。
  • 用好這些影視調色技巧 讓你的作品看起來像電影
    大部分電影或一些高質量的視頻通常會給人一種「高級感」,這種高級感不僅來自於畫面流暢清晰,還包括畫面色調和劇情氣氛緊密關聯。毫無疑問,後期調色,是影視作品的關鍵一環,對作品的最終呈現有很大的影響。第二種,安裝插件調色一些第三方公司為adobe的軟體開發了很多調色的插件,比如大名鼎鼎的magic bullet系列、cineplus cinema 等等,這些插件非常智能,丟到素材上就能快速出效果,還可以對皮膚,背景等局部細節提供更多精細化調整,快速實用。第三種,套用lutLUT是指Look-up-Table,也就是顏色比對表。
  • 「芳華」幕後調色師,是畢業才5年的90後,還是非專業的中年少男
    「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更精彩聖誕節晚上,電影《芳華》票房已收8.75億,網友估計12億沒問題。沒有大牌明星,靠一群新人,除新晉知名男演員的黃軒外,就連幕後的調色師李言也是從大學畢業才工作5年的90後,電影《芳華》的成功不簡單。
  • 聞臭師年薪50萬,看腿調色師、種草姬奇葩職業不斷,你中意哪個?
    疫情期間,一家螺螄粉企業開出50萬「天價」年薪,只為求得一位「螺螄粉聞臭師」……隨著大家的思想觀念越來越開放,社會上也出現了不少稀奇古怪的東西,在年輕人的眼中,這些稀奇古怪的職業是潮流,但是在長輩們眼中,這些崛起的新興職業,就是「奇葩」職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