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上一本算正常嗎?為什麼我覺得很自卑

2020-08-08 愛提提高考


考不上一本算正常嗎?為什麼我覺得很自卑

考不上一本算正常麼?為什麼同學覺得羞愧?

其實更多的是自責的心態,覺得寒窗苦讀,最後考得好才是理想狀態,考差了就自然而然有羞愧的感覺了。

正如對話中所說,考不上一本才是絕大多數學生的最終結果。


以下是部分網友的理解:

01

@ 行人逆旅

下圖是我搜到的河南省歷年一本過線率。

考不上一本算正常嗎?為什麼我覺得很自卑

考不上一本正常嗎?在河南90%以上的人都考不上,全國範圍內來看,考不上的也有80%。

如果再細分,重點高中包攬了大部分的高分考生,而重點高中又集中在各個地區的經濟中心。經濟越好,重點高中越多,反之亦然。欠發達地區的孩子有多少能上一本呢?根據二八定律,3%左右。而且積聚效應越厲害,欠發達地區的一本比例越低。

100人可以看到一兩個,足夠我自己我朋友我同學這樣的吹牛了。也不能說是吹牛,畢竟某種程度上是事實。

如果再細想,考上了一本大家就是平等的嗎?歷經千辛萬苦,我實在不忍心說出更殘忍的事實。但有一點我可以保證,你學校的層次越高,可以獲取的平等越多,如果考上了清北,那就真的是命運的轉折。


02
@ 超級賽亞人

你努力了,去考一本,沒考上,不代表你是個失敗者,也不代表你這一生就完了。而考上了一本,也不代表日後就必定會找個好工作,必定有個好前途。

世界很大,人生無常,不要那麼緊張,邊走邊看唄。你可能努力去爭取過,但沒能成功。然而你要意識到,很多事不是你單靠努力就能成功,高考也是一樣的。

至少在那個節點上,你嘗試了,你沒有因不去行動而後悔,那就夠了。至於結果,隨緣就好。


03

@ 老吳

正不正常是要看你的條件的。

假如你家境優越,父母知識水平高,將你送到一本率90%以上的重點高中重點班,這種情況下考個985,211都可以說輕輕鬆鬆,考不上一本要不貪玩要不智商不行。

假如你家境小康,高中算比較好,那麼一本還是很有可能的,努把力985,211也是夠得到的
假如你家境一般般,父母受教育水平也比較差,高中一般般,一個班也就10%不到的一本上線的情況,那你想上一本就要很努力了,985,211不僅要努力還要點運氣

假如你家境較差,高中裡沒幾個認真學習的,一年一個學校也就兩位數甚至個位數的一本上線,那麼你考上一本的難度就相當大了,想上985,211近乎不可能。

我所在的省份能上211的佔5%,能上一本的佔10%,能上本科的不太記得了估計有40%或者50%吧,剩下的就是本科都上不了的,我估計我所列出的4種家庭佔比我估計也應該大概如此吧。

所以說,高考是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競爭這句話說對也對說不對也不對,畢竟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可能是唯一一個和二代們擁有同一條終點線的賽跑,可是你們的起點線卻可能相隔甚遠。


04

@ 花謝花飛

這個世界最怕的就是你非要去比較,如果非要比較原因可以追溯很久。

月入2w的人仰望著中產階級的生活,中產階級仰望著上流社會生活

一本的仰望雙一流的學歷,雙一流仰望top2的學歷。

曾經我也問別人,金融業需要什麼樣的門檻?有人說兩財一貿已經很好,有人說清北復交+海歸才勉強夠混。

我沒有高考前以為清北多麼好考,後來才知道跳不出命運的安排。也許我的成績換一個省份會很輕鬆,有的人不要給我說都一樣難,985211比例擺著你告訴我難度一樣?

相關焦點

  • 父母已經60了,我剛上大一,我該自卑嗎?
    生長在農村的我心裡藏著自卑說真的,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著自卑。我家在農村,但是單純的在小村子裡上小學讀初中,沒什麼見識,大家家在農村,沒什麼區別。倒也不知道自卑是什麼。直到中考,我考的非常好,縣城裡排名第二的學校搶生源,來我家邀請我免費去他們學校讀,而且還有補助,可以讓我第二天去參觀他們學校。
  • 考一本駕照,需要花多少錢?學員算出來嚇一跳
    考一本駕照,需要花多少錢?學員算出來嚇一跳如今想買車單有錢還不行,同時得手上有駕駛證,人們都說考駕駛證的難度一步一步增加,報考的學費也是一年一個樣。以前考駕照不僅時間短而且比較實惠,現在考駕照還要修學時,學時修滿之後才能預約考試,即使自己有大把的時間也不能快速拿證,學習考試費用也隨之增加。那麼如今考一本駕駛證從報名到拿證一共要花費多少錢呢?學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總共算了一筆帳,看到結果連自己都嚇到了。
  • 你覺得很自卑?不自信?不,其實你內心特自信,甚至還挺自大!
    很多人都知道,表面上自高自大,不可一世的人,是因為內心自卑,他們為了掩飾自己的自卑,為了避免被人看不起,或者被欺負,而故意虛張聲勢,表現得很自信,很強大。同時,一般人都覺得,表面看起來就不自信,很自卑,很消極的人,內心也一定是自卑的。其實並不是這樣。
  • 「為什麼總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東西?」|自卑的人生生不如死
    生活的不同階段,每個人都會遇到自卑,但是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自卑呢? 來看看今天的文章。 個人的自卑感可以從各個方面體現出來:工作上的自卑感、家庭上的自卑感、人際關係上的自卑感、愛情上的自卑感等等。 那個低人一等的你,為什麼總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 我跟男友經常吵架又和好,這算正常嗎?
    不管你是正在處於戀愛關係中,還是曾經處於戀愛關係中,有一種相處方式是,吵了好,好了吵,那這種的相處方式是正常的嗎?如果不是又要怎樣調整和改變呢?網友提問:我跟男友經常吵架又和好,這算正常嗎?問題補充:以前剛一起的時候我們都不怎麼吵架的,現在差不多一起兩年了,經常吵架,而且一吵就啥都能說,什麼臭臉色都有,以前吵架我都怕的,現在一吵起來,怎麼都不認輸。不過我們吵完了過兩天又和好了,都是互相冷靜一下然後沒事一樣和好了!每次吵完我都很難過,但是現在覺得難過都是多餘的,反正過兩天就好了!
  • 本科學校不好,考研我想考名校,但我害怕考不上
    摘要:我該不該報考名校?  自己想考,又怕考不上,到底要不要定名校呢?  對於普通院校的考生,之所以糾結,主要是因為很多人會擔心自己的二三本出身在考研中會受到歧視,而這份擔心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卑   這種自卑不僅影響到考研,而且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對好學校的仰望;總感覺自己不如別人
  • 張文宏:孩子上不到「四大名校」不覺得自卑,教育就成功了
    「我平時比較少談教育,因為一談教育『友誼的小船立馬就翻掉』,大家的想法完全不一致。」上不到「四大名校」不覺得自卑,社會就成功了張文宏介紹,美國一個140萬人口的城市,就有幾萬人感染了新冠,按5%的病死率計算就有數千人不幸喪生,而中國包括上海在內的許多城市,新冠病死率都接近於0,上海1000多名輸入型病例中也沒有一個人死亡。「很多國際專家都討論,是不是中國的醫生、專家水平特別高?」為何中國的疫情防控和救治能達到如此水平?
  • 當穿著打著「補丁」的褲子站在講臺上那一刻:我的內心是自卑的
    有一個90後的朋友,本碩博都是985高校畢業,還有海外教育背景,畢業後更是進了top10的高校任職。前幾天說起小時候的經歷,突然提到這樣一個場景:曾經父母太忙也不太講究孩子的穿著,有一次她得了一個小小的獎勵需要上臺領獎,恰巧那天穿的褲子上有一個小小的補丁,當她站上講臺的時候,她總覺得那個補丁被放大,所有的同學都在看自己。
  • 自卑自卑,為何不叫他卑?
    本篇說的是自卑,想一想你對你自己的身體有哪些地方不滿意,或者你認為他人最有可能嘲笑你哪些地方?當然,自卑是很正常的事情,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就寫出,自卑情結才是問題所在。不過,我可以解釋為什麼你會覺得自卑,而有的人也很矮,但他們不自卑。
  • 「考二代」的提法不覺得荒唐、幼稚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考二代」在高考時被提及的越來越多。尤其每每提到北京等一線大城市,對比其它高考大省,上好大學容易,就會有人用這個作為理由。基本說法是,父母一代就是經歷高考的學霸大量聚集於這些大城市,現在這些在一線參加高考的孩子們在上一代人的薰陶下,能力比其它地區的考生強,高分考生競爭比其它地區競爭更激烈。甚至,有人說,這些孩子之間的競爭,不是外地人能比的。
  • 為什麼老師出門不承認自己是老師?自在比自卑好
    有一個問題:老師出門不承認自己是老師,怎麼看?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感受是非常驚訝!為什麼會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老師出門承不承認自己是老師,是一件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了,有什麼必要拿出來討論呢?當我看了網友們的討論後,明白了,原來是內心出現了偏差。
  • 貴嗎?我覺得不貴
    各大官媒都發聲表達錢花多了,奢侈了,但是真的奢侈嗎?我們來看這個學校,現在的學校是由三所高中合併起來。我不知道具體什麼情況。但是就我來看很多建於90年代的學校到現在確實質量上有很大問題。以前使用磚混結構,從設計方面沒有現在這麼高的考慮,可以說這一批房子壽命快到了。一臺機器什麼時候最花錢?快報廢的時候,隔三差五不是這個壞了就是那個壞了。建築也是,後期維護費用越來越高,呈上坡式增長。
  • 我的自卑,哈~讓我如何不擁抱你
    第一次看到時,眼前一亮,所以說感覺自己有點自卑=感覺自己有些追求卓越咯。當然下面並不是要大談心理學,只說想像嘮家常似的說一些所見所聞。1、一次學校的小經歷四年級結束上該上五年級的時候,媽媽拉著我從農村轉到了城裡的重點小學,但我的成績實在太差了,在入學考試的時候,居然沒考上五年級,於是只能復讀一年四年級。
  • 「因為長得醜,我自卑了20年」:你覺得,長相重要嗎?
    @陳先生,30歲,已婚「因為長相,我自卑了20年」你能體會到,一個孩子在10歲的時候,就被人在背後說:胖子,黑蛋,長得醜的感覺嗎?我曾經一度對自己喪失希望,我自卑到塵埃裡,走在路上總是低著頭,不敢跟別人對視。直到大學,別人都談戀愛了,一個宿舍6個人,個個都有女朋友,只有我4年單身。
  • 上了三本覺得壓力太大,我退學了。自考本科會是條好出路嗎?
    最近教大育小老師接到這樣一個求助指導:今年考上民本三本,學費昂貴,上了一個月的課便覺得壓力太大大退學了,準備自考本科,請問自考本科和三本哪個含金量大?看到這個時候教大育小老師忍不住要說:全日制的壓力都受不了,要自考取得自考本科文憑,我覺得你會覺得更難,甚至很多年都拿不到。
  • 真不知道你有什麼可自卑的
    當然我還沒到這種程度,我的自卑是,平時總想保留實力,不想給最重要的考試漏了運氣。現在想來,這完全就是在給自己考不好留退路,我沒有不遺餘力地展現自己的自信和勇氣。我有時表現地對結果不在意,不肯明目張胆地努力。之前也說到了,我是中文系的,學的是文學。
  • 小學生語文作業,我要爭取考一百分,老師:能考多少我說的算
    小學生語文作業,我要爭取考一百分,老師:能考多少我說的算小學生語文考試難不難呢?主要要看你看卷的老師,語文這種題主觀意識很強的,你寫的一道題能拿高分還是正常分,不同的看卷老師得出的結果會差距很大,有的老師看卷松,正常只要答題跟答案的意思接近就會給你分,如果碰到嚴格的老師,分數差距就會變大,尤其是像語文作文更重要,其次就是你的字跡工整,老師會給你卷面分數,讓我們看一下這位小學生語文作業,我要爭取考一百分,老師:能考多少我說的算,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我的特長,學校都不考?」
    ,學校都不考?小學語文可以考前10,但初中就倒數,我也很鬱悶,我也很納悶。 小學語文的主觀題,按照自己的思路寫,分數還挺高的。但到了初中,更講究技巧。我們語文老師都是看「得分點」批的,你「點」沒答到,就會算錯。 我本身在背誦方面就不太擅長,就算晚上背到很晚,但是第二天早上起來,還是會忘記一些重要的點。
  • @20年江蘇考生,本一線上3~5分,可以被本一高校錄取嗎?
    20年江蘇考生,本一線上3~5分,可以被本一高校錄取嗎?大概率是不能被本一高校被錄取的。除非不挑專業、不挑學校、不挑地域,有可能被錄取。我們用高校錄取規則、招生計劃(人數)來解釋為什麼?二、本一線上3~5分,可以被本一高校錄取嗎?
  • 為什麼連三本都考不上的人,出國留學卻能上名校?!
    二本學校就不是學校了嗎?簡而言之:那些高考一本二本都上不了的,在參加高考人群中也處於前50%,而且中考已經分流掉一大半人了,這些考不進一本二本的學生,在中國學生中我們暫且認為處於30%,及以下。中國沒有那麼多的教育資源給他們就讀,國外有,而且有些學校認為人群中的前30%可以接受,何況他們願意付出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