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第三期)2018年11月揭牌成立,2021年1月期滿考評「優秀」。
三年來,工作室始終堅持以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學習和實踐為主線,以名校長專業引領為抓手,以教育研究為載體,以提高綜合素質為目標,以建立優秀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為重點,充分發揮名校長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創設中青年骨幹校長成才的良好環境,努力培養出一批具有先進教育理念、較高管理水平、良好師德修養、厚實專業素養、較強創新能力的骨幹校長隊伍,為推進地區教育事業科學和諧、優質均衡發展做出貢獻。
廣東省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成立於2010年,至今共經歷三期。這一期結合大數據、網際網路+等新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將理念訂立為「面向未來,為教育創新發展賦能(德能、智能、體能、藝能、技能、創能),培養能辦好『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的名優校長。」
馬銳雄校長參加「廣東省新一輪(2018-2020年)中小學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授牌儀式」
馬銳雄校長在「廣東省新一輪(2018-2020年)中小學名校長工作室啟動授牌儀式暨培訓交流大會」上作專題講座
工作室培養目標為專業引領,培養「明校長」。旨在發揮名校長的輻射作用,培養出更多的名校長,這首先便需要對「名校長」有更深刻、清晰的認識:
名校長要成為品格高潔、品行高尚、品位高雅的「大先生」;
名校長要具備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遠見未來的獨特視角、樂此不疲的敬業精神、與時俱進的專業態度;
名校長要學習思想家的真知灼見、企業家的經營思想、改革家的創新精神和建築家的設計理念。
工作室博採眾長,兼顧特色,提出關於「好學校」標準的獨特見解:
崇真 尚本 向善 尚美
公正 有序 活力 自然
教師發展有內生動力(喚醒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覺意識,激發不斷進取的內生動力)
學生成長有幸福體驗(構建活動豐富的魅力校園,提升內心充盈的幸福體驗)
內化為學校文化、教師風範、學生素養
外化為學校特質、教育行為、教學成果
工作室團隊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基礎教育的重要論述,確立了工作室三大研究方向:
#廣東省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在「粵港澳大灣區校長論壇」上展示建設成果
廣東省中小學校長培訓中心專家組蒞臨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調研
工作室結合自身實際,科學規劃、精細設計,開展了自主研修、專題研討、跟崗學習、學校診斷、課題研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訓活動,做到了「規定動作做到最好,自選動作有所創新」。
工作室主持人創立了「揚長教育」「多元·個性·特色」系列教育理論和教學理念,成功實現「薄弱學校升級為國家級示範學校」「優質學校持續突破」「新技術支撐下的未來學校建設」。
主持人所在學校的辦學經驗被廣東省人民政府督導室作為案例向全省推廣;辦學特色專題研究被列入中央教科所課題,實驗成果向全國推廣;《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中國教師》《教育文摘周報》《開放導報》等教育部刊物及多家報刊進行專訪報導;2015年出版了專著《做最好的自己——揚長教育模式的建構與實踐》,被推薦為「深圳教育30年30本書」;撰寫文章《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研訓與真收穫真成長零距離》發表於《中國教育報》2018年6月12日刊,並被「學習強國」平臺全文轉載;受專訪文章《榜樣力量:三十六載教書育人,見證深圳教育飛速發展》被「學習強國」平臺全文轉載;廣東省「十三五」規劃課題「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揚長教育課程建設的行動研究」於2019年6月正式立項。
在理論和實踐都得到科學驗證的基礎上,工作室為入室學員開設了「優質學校成長案例研究」「優秀校長成長案例研究」「張揚個性,辦特色高中」「『揚長教育』模式研究」等十多個培訓課程,並以三所學校的優質發展為案例,通過建立坐標系,為學員提供鮮活示範。入室學員通過「跟」「聽」「看」「觀」「訪」「思」等學習方式,探索辦學成功軌跡。
工作室赴汕頭市下蓬中學(集團)開展診斷活動。下蓬中學(集團)面臨著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集團化發展等難題。為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調研和診斷,工作室採用「無縫對接、全面覆蓋、重點突破」的辦法,將成員按工作性質分成三個診斷小組,分別面向校長、分管副校長、教師三個群體對象,就學校管理、團隊建設、教育教學等進行交流問診,提出解決方案。
工作室赴深圳市龍崗區平安裡學校診斷調研。平安裡學校是工作室學員學校,是龍崗區一所特色較為鮮明的九年一貫制學校,面臨的首要問題在於立足現有科創特色,規劃學校未來發展方向。針對平安裡學校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要求,工作室主持人帶領全體學員進行了現場調研、現場研討、現場診斷。工作室主持人從學校辦學特色出發,歸納出新時期學校文化建設「三體現-三打破」特徵,梳理出科創教育是否成功的三大觀測點,幫助學員校明晰辦學特色建設路徑。
工作室赴深圳市龍崗區丹竹頭小學診斷調研。丹竹頭小學是工作室學員學校,是龍崗區的一所新建小學,當務之急在於儘快找到適合的發展路徑。工作室主持人帶領全體學員進行了現場調研、現場研討、現場診斷。工作室主持人以「新學校的文化與環境建設」為研討主題,著重提出:教育的人文關懷,要更多關注學生幸福的生活,所以要做好以下兩件事,一是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的指導,發現每個孩子獨一無二的特質和優勢,發展其興趣愛好,展現其個體優勢;二是綜合評價,做好成長記錄袋的電子檔案,從而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公民意識、公德心和責任擔當。
工作室聚焦「品牌學校建設、卓越校長成長、辦學特色研究」三大任務,開展了多次專項研討、專題講座等,每次都是將具體的研討主題放在真實性的現實辦學情境之中。
基於汕頭市下蓬中學(集團)亟待明確集團化之後的發展方向這一真實情境,工作室適時開展了「新形勢下學校發展和評價」的專題研討,並提出了五項標準,即:
學校的發展規劃與制度文化是否傳承歷史,把握當下,面向未來;
教師職業發展是否有內生的動力以及是否形成產生這一內驅力的保證機制;
學生學科素養培養是否在課程與課堂這一關鍵環節得到落實;
針對平安裡學校大力發展A-STEM科創教育辦學特色的學校現實,工作室適時開展了「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和科創教育」的專題研討。工作室主持人創造性提出,科創與文化應互為表裡,課程與技術應互為表裡。科創教育是否成功的觀測點應有三個層面:
#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開展「新時代學校文化建設和科創教育」專題觀摩研討
馬銳雄校長為工作室學員解讀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
基於丹竹頭小學亟待完善學校文化的真實需求,工作室適時開展了「新學校的文化與環境建設」專題研討。研討中明確了,新課程改革將有4個觀測點,分別是能夠讓「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落地新教材、能夠實現2035教育現代化的新技術、高考內容的變化以及大學招生方式的改變。為了與這些變化相匹配,學校的文化與環境建設應特別關注新技術的應用與教育的人文關懷。
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開展
「新學校的文化與環境建設」專題研討交流
工作室分門別類提供研讀書單,並使用經費為學員購買書籍,開展網上研討、讀書分享等活動。整合過去成功經驗,工作室還打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六大培訓課程:
厚積薄發,校長需要紮實的功底(政治、人文、現代、哲學、審美、信息、學科……)
管理需要學習,更需要踐行(原理、經典、案例、實踐……)
科研能深化校長的辦學思考(問題、行動、策略研究……)
信息化時代,校長必須懂技術(新技術與學科整合、大數據應用、教學資源庫建設……)
新時代呼喚創新型校長(思維創新、深度學習、未來教育……)
工作室的參與主體包括:「教育部—中國移動」中小學校長培訓「影子培訓」項目跟崗學員;廣東省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入室學員;廣東省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網絡學員;深圳市中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學員;龍崗區馬銳雄名校長工作室學員;龍城高級中學(教育集團)後備幹部培養對象。
馬銳雄校長赴「廣東省名校長、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高峰論壇」作主題發言
此外,還承接了廣東省「強師工程」、廣州市「卓越校長培訓」、深圳市「優秀校長培訓」、「後備校長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的學員前來跟崗學習。全國、省、市、區、校五級聯動,聯合培訓,協同發展,是本工作室的一大特點。工作室還通過校長論壇、網絡學習空間等平臺,以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以一種思想啟迪另一種思想,以一種傳遞激發另一種傳遞,把工作室的經驗和成果加以推廣。
馬銳雄校長為「廣州市教育專家、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培訓項目」學員授課
馬銳雄校長為「惠州市直公辦校長書記培訓班」學員授課
馬銳雄校長為「順德區中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學員作專題講座
馬銳雄校長為「跨區域合作中小學校長高級研修班」學員授課
工作室承擔著國家、省、市、區、校等各級培訓工作,在繁重的培養任務中,逐步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培訓方式。首先,建立團隊,大力培養培訓師。校內名校長工作室成員,既是學員又承擔培訓課程開發任務。結合各自工作內容和特長,林依定開發課題研究課程、蔣雁欽開發時評閱讀課程、李銀開發勞動教育課程等等。最終,打造出一支各人有專長、課程成體系、效果有保障的培訓師團隊。其次,管理與專業結合,讓名師參與培訓。將學科人才與管理人才的培養結合起來,讓引進的正高級、特級名師擔任學員的學習指導教師,有效促進學員管理與專業齊頭發展,培養符合未來教育需要的複合型教育管理人才。
工作室團隊在真案例、真情境、真課程、真研究中提升能力、提高認知,結合三大研究方向:卓越校長成長、未來教育研究、品牌學校建設,主持人與入室學員共同實現真收穫、真成長。
名校長在系統內是指向標,在社會上是行業代言人。工作室主持人不斷學習提升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社會影響力,積極為教育行政部門建言獻策。
工作室通過學術引領、專題研修、跟崗學習、學校診斷、課題研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訓活動,做到了「學與思貫通,知與行合一」。
第三期工作室五位入室學員中,歐陽普全、張麗娜已成長為正職校長,並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毛展煜校長被評為「2018年深圳市十佳校長」、「深圳市龍崗區新擔當,新作為先進典型」,多次受邀赴「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校長論壇」、「第七屆全國自主教育峰會北京論壇」、「鳳城山長講壇」等論壇為各地教育工作者介紹辦學經驗;黃敬群校長被評為「2019年龍崗區優秀校長」、「2019年龍崗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陳堅副校長參編廣東省地方教材《高中生生涯規劃》已由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並審定為「經廣東省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批准實驗教材」。
工作室以寶龍外國語學校為觀測模型,進行實地考察、理念探討、課題研究等。初步理順了未來學校要素的邏輯關係,加強了對新技術支撐下的未來學校的專題研究。
工作室申請了省級課題《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揚長教育課程建設的行動研究》,著力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構建智慧校園環境,推動教育教學走向精細化、科學化、規範化,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入室學員將理論研究運用於本學校智慧校園建設,在大力發展教育信息化的同時,注重突破信息化應用孤島,建設現代技術運用環境,打造環境與教育教學行為高度契合的未來學校。
工作室致力於培養出一支具有先進教育理念、科學管理水平、良好師德修養、厚實專業素養、較強教改創新能力的有教育家情懷的骨幹校長隊伍,推進成員學校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推動成員學校走品牌發展之路。
在工作室的調研指導下,毛展煜所在平安裡學校梳理出科創教育的三大觀測點,明確了科創教育特色創建的建設路徑。歐陽普全在筍崗中學大力聚焦「智慧校園」特色品牌建設,著力發展教育信息化。黃敬群所在丹竹頭小學確立了「讓每一個生命都自覺發展」的辦學宗旨,確定了創辦「一所有獨特生命質感的學校」的辦學目標。張麗娜所在鳳凰城實驗學校以「培養美好生活的創造者」為辦學目標,著力辦一所令人嚮往的美好學校。陳堅在橫崗高級中學主要負責生涯教育,著力構建學校「生涯規劃教育」的實踐體系。
思想改變世界,榜樣引領未來。作為廣東教育的重要舉措,中小學名校長工作室以先進的理念、優質的管理在全省起到了應有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工作室必當繼續擔負責任和使命,讓入室校長與工作室形成更加緊密的學習共同體,研究共同體,實踐共同體,成長共同體,實現培訓有期,成長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