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1日訊 戰勝疫情要跟時間賽跑,保障民生只有進行時。疫情面前,東營東城街道堅持「民」字當頭,「供」字託底,問需於民、問效於民,多措並舉保障群眾正常生活需求供應,當好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堅實大後方。
村莊裡建起生活保障點
為避免人群聚集導致的傳染風險,街道暫時關閉了田莊村的集貿市場,但村民日常生活需求仍是關心的重難點問題。
為此,東城街道第一時間研究制定《疫情防控期間保障農村村民生活物資方案》,對各村內店鋪蔬菜供應情況進行詳細摸排,進一步掌握村民基本生活需求,實施一村一策,逐一制定供應方案,有重點的進行生活補給。在田莊、大許、邱家和王崗村分別設置農村群眾生活保障點,定時定點進行蔬菜供應。各村分別組建蔬菜供應工作小組,村主要負責人擔任村民物資供應責任人。建立村—社區—街道三級聯繫機制,實行日報制度,由村民物資供應責任人每日上報村內物資供應情況,研判是否存在物資供應不足的潛在風險,提前進行研判,做好物資供應準備。建立保障點—市場監管—供應商三級聯繫機制,由東營市市場監管所負責溝通協調,為每個保障點提供至少三家以上供應商,對販售物資進行嚴格檢測,督促保障點做好每日消毒,售貨員戴好口罩。
東城街道還對貧困戶、殘疾人、老年人等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保障特殊人群的基本生活物資供應。
讓市場開放得更有底氣
讓群眾照常買到糧油菜肉魚蛋,是撫慰人心和保障城市正常運轉的需要,也是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穩定大後方的堅實保障。為此,東城街道從物資供應源頭嚴格把關,從改善市場整體環境入手,從穩定供給數量和價格上下功夫,全力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讓市場開放的更有底氣,讓群眾購買的更有信心。
加強農貿市場管理,東營市市場監管所東城派出機構實行每日一巡,督促各類活禽交易區和宰殺點全部關閉,要求市場經營者按照「一日一消毒」要求落實清掃消毒,聘請第三方專業公司進行「一日一清」,確保市場無汙水,垃圾及時清運,市場環境有序。把好肉菜進貨關,確保市場所有經營肉類產品來源可溯、合法合規。
全面落實「菜籃子」政策,圍繞「兩保一穩」工作目標,擇優選定入駐農貿市場的蔬菜經營業戶,籤訂協議,全力滿足群眾多層次、全方位消費需求。
網格員當起了「代購員」
「我家的蔬菜快沒有了,能幫我買點嗎,麻煩了。」接到居民發來的微信,興盛社區網格員夏芳豔趕忙到附近的菜店進行採購,第一時間送貨上門。「能幫忙買點酒精嗎,現在我們根本買不到。」得到消息,麗日社區網格員楊芳主動將眾籌來的酒精分發到各群眾家中。「我力氣大、身體好,我來送菜送水。」金水社區黨員兼網格協管員李文河主動承擔起幫助部分居民送水送菜、清理垃圾的任務。疫情防控期間,東城街道的網格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又多了一個新身份——居民代購員,一天兩次的問需,已經成為網格員工作的常態。
「小劉,我孩子生病住院了,現在只有我愛人在兒童醫院陪著,醫生讓做CT、彩超等檢查,我對象一個人忙不過來,我現在在家隔離出不了門,你能不能去幫幫我愛人。」2月1日一早,悅來社區網格員劉玉春的電話急促響起。了解情況後,悅來社區黨委書記張楨平急忙帶領網格員鹿傳娥、劉玉春向兒童醫院趕去。網格員們讓家人陪在孩子身邊,他們則幫著拿藥、預約彩超、安撫情緒。「群眾的肯定就是我們最大的滿足,能為他們做點什麼,我們很開心。」鹿傳娥、劉玉春異口同聲地說。
耕好網格責任田,當好人民勤務員。網格員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們心裡都有一本帳,信息全裝在腦子裡,居民們熟悉網格員,信任網格員,有情況向網格員報告,有問題向網格員諮詢,有困難向網格員求助,網格員不僅僅是代購員,還是防控員、宣傳員、信息員。
安撫熱線聯通你我他
面對疫情,居民群眾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心情多少有些波動,金水北區居委會第二網格員王家娜想起利用自己從事6年心理諮詢行業的專業特長,為居民群眾和社區工作人員提供心理疏導和情緒安撫服務。她在自己的網格內建了一個微信群,將負責的160戶居民全部納入。這次疫情,她除了承擔網格員的日常工作任務,例行詢問居民日常狀況以外,還總會聊上幾句家常,趁機疏導疏導情緒,一通電話下來溫情暖心,疫情仿佛也沒那麼可怕了。同時,她還積極運用微信互動發布防疫動態信息、科普知識,幫助居民紓解情緒,正面引導居民積極面對疫情,支持防疫工作。
越是危急時刻,城市越要有秩序,民生越要託好底。平安、心安,一個都不能少,東城街道將解民憂、應民需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扎紮實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讓抗疫更有溫度,更富溫情。
閃電新聞記者 陳海濤 東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