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東城街道20個失管小區大變樣 原來是有了「新管家」

2020-10-17 海報東營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藝霏 東營報導

10月15日下午,記者走進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的中國銀行家屬院,嶄新的保安室,修補好的地面,還有幾名工人正在維修圍牆和安裝門閘,這一切的變化原來是因為了「新管家」 。

失管老舊小區一直面臨著設備設施無人維修養護、環境髒亂差、缺乏物業管理、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為了建設管理有序、環境優良、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居住環境,東城街道自9月中旬開始,對轄區內20個失管小區進行改造治理。「我們研究確定失管小區管理方案,按照就近原則,將小區納入周邊社區物業管理範圍,並對民政局小區、中行小區等20個小區進行圍牆維修、雨汙管道疏通清理、破損井蓋更換、破損道路維修、加設小區門禁系統、照明設施安裝、車位規範、建設門衛室等統一維修改造。另外,小區裡都加了監控設施並納入雪亮工程數據平臺。」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綜合執法辦公室物業辦負責人孫永崗說。

經過改造後的小區變的煥然一新。「確實不一樣了,破損的地面也修補好了,樓道裡的小廣告也都被剷除乾淨了,現在還在安裝門閘,以後我們安全也有保障了。」居住在中國銀行家屬院的張阿姨告訴記者。目前,20個小區已經全部納入社區物業管理,並形成了管理模式,物業服務企業在街道社區的指導下,做好小區日常管理和設施維護工作,發現小區物業管理問題及時解決,化解群眾矛盾,切實解決好業主關心的物業管理熱點難點問題。做好業主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工作,及時調處物業管理糾紛,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解決失管小區管理難題,確保小區物業管理服務能夠常態化有效推進。

東城街道的所有失管小區實現物業全覆蓋,不僅物業服務綜合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和拉動,還真正為老舊社區注入了新活力,提升居民居住的舒適度和幸福指數。

相關焦點

  • 引進新物業、配備門崗保安……東城老舊小區試點常態化封閉式管理
    引進新物業、安裝人臉識別設備、配備門崗保安……東城區首批5個老舊小區實現常態化封閉式管理,並在綠化保潔、停車管理等多方面實現提升。東城區還將結合老舊小區綜合治理,再推動15個老舊小區的封閉式管理,讓居民們住得安心舒適。
  • 北京東城試點老舊小區常態化封閉式管理:涉20個小區126棟樓
    今年3月,《東城區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發布,方案提出,將通過採取「一小區一策」的方式,積極推動組建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委員會,讓常年失管的老舊小區逐步過渡到有安全防範、有綠化保潔、有維修維護、有停車管理的小區。
  • 當好居民健康「守門人」 東營東城街道啟動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4月29日訊(通訊員 曹珊)4月28日下午,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行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東城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盧麗華主持,東城街道13支家庭醫生團隊參加此次儀式。
  • 東營豔霞口腔&雅仕口腔贈送東城街道工作人員「愛心口腔卡」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城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日以繼夜地堅守在抗疫一線,用生命書寫擔當,用愛心守護家園,為廣大人民群眾豎起來「戰疫堡壘」。東營豔霞口腔和雅仕口腔感恩東城街道工作人員的付出,並願意承擔一份社會責任,奉獻力所能及的力量,為街道工作人員送去「愛心口腔卡」,向社區工作者的辛苦付出致敬。
  • 東城試點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 涉126棟樓10339戶
    本報訊(記者李瑤)目前東城區首批5個老舊小區實現常態化封閉式管理,並在綠化保潔、停車管理等多方面實現提升。接下來,繼續推動15個老舊小區的封閉式管理,讓居民住得安心舒適。今年3月,《東城區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發布。
  • 東城街道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四化」模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帥垃圾分類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關鍵小事」,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城街道按照「全鏈條提升、全方位覆蓋、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思路,強化黨建統領,用足「繡花功夫」,弘揚「工匠精神」,初步探索出一條適應城市發展和具備東城特色的垃圾分類新路徑。
  • 東營:東城街道隔離不隔愛 用心用情應民需
    疫情面前,東營東城街道堅持「民」字當頭,「供」字託底,問需於民、問效於民,多措並舉保障群眾正常生活需求供應,當好群眾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堅實大後方。村莊裡建起生活保障點為避免人群聚集導致的傳染風險,街道暫時關閉了田莊村的集貿市場,但村民日常生活需求仍是關心的重難點問題。
  • 德州市德城區廣川街道東方家園小區迎來「新管家」
    12月1日,德城區廣川街道東方家園小區長江物業主管孫寶亮,發現小區10號樓2單元有漏水的跡象,便立即把水井總閘關好,並根據水錶指針轉速確定跑水的業主,減少了業主的損失,也及時避免了公共區域設施受到損害。「我剛才路過,看到物業的人忙前忙後地找跑水的人家,可認真了!」住在小區的居民稱讚道。
  • 【鎮街】龍山街道:有了新「親戚」,小村大變樣
    【鎮街】龍山街道:有了新「親戚」,小村大變樣 2020-09-05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田和街道:「新管家」忙奔走,老舊小區換「新顏」
    「小區現在乾乾淨淨了,老百姓真滿意,有了物業就是不一樣。」家住古寨社區古寨東路48號樓的王銀霞高興地說道。和王銀霞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寨西小區等31個曾經無物業老舊小區的居民。今年以來,田和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力量,開展物業服務「全覆蓋」,小區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中實物業承接了古寨、寨西等無物業小區,堅持黨建引領「紅色物業」,主動擔當作為,不斷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推動老舊小區「煥新顏」。
  • 從城市「窪地」到民生「高地」——袁河街道「大變樣」紀實
    助力新鋼跨越式發展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變樣」在高炮持續作業與灑水車配合下,11月22日下午,新鋼北大門最後一戶房屋轟然倒下,至此,袁河街道轄區內「五路一橋」紅線內所有房屋拆除完成。袁河街道實現棚改房屋徵收集體、國有土地雙清零,「五路一橋」項目全線打通。先有新鋼,再有袁河街道。
  • 安置小區難題多 甬江街道永紅社區志願者管家破頑疾
    在拆遷安置小區,由於村民原有的舊習被攜帶到社區,小區環境常常較為髒亂,加上原有的人情面子,使得小區的物業整治工作很難開展。而新入住居民對小區環境有迫切的改觀需求,使得鄰裡關係十分緊張。甬江街道永紅社區就是這樣一個拆遷安置小區。
  • 東營:6所幼兒園完成規劃公示看看你家附近有哪所
    原標題:東營:6所幼兒園完成規劃公示看看你家附近有哪所去年,《東營市中心城中小學及幼兒園布局規劃方案公示材料》在東營市教育局及城鄉規劃局網站進行了公示,其中提到,東營將陸續新建多家幼兒園。日前,記者從東營市城鄉規劃局網站了解到,2016年,已經陸續有6家幼兒園完成了規劃公示,其中勝景幼兒園、齊龍幼兒園預計將於10月份開建。
  • 走進北京的「小巷管家」,沒有級別的「領導」卻是熟人好辦事
    名字定下來了,那小巷管家到底該做些什麼呢?薛洪峰想起去在上海考察時的事。到了上海,他驚訝地發現,上海的一個社區居委會竟然只有九名工作人員。想想自己街道的社區居委會,少的也得有十多個人,多的甚至能有20多人。人家到底是怎麼運行的呢?一了解才發現,原來,上海的社區有很多工作是交給居民來自主完成的。
  • 東營農商銀行聚合黨建向心力、引領發展新動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陳姿羽 通訊員 卜令娟 東營報導今年以來,東營農商銀行東城支行黨委堅持「組織融合、社區契合、政銀聯合、資源聚合、服務凝合,業務結合」的黨建共建理念,推動多方力量相向而行、多元資源融合共促,實現了黨建工作和業務發展雙提升
  • [新竹小區]老「管家」無奈撤離 新「管家」艱難運轉
    背靠民族大道,面向新竹路,毗鄰南湖,南寧市新竹小區地理位置優越,從2002年至今,新竹小區使用了十多年的磚混房轉讓價從每平方米的2000元飆升至3500元。好房子還得有好管家,這是很多市民的想法。但請來了好管家,每年卻要付兩三百元,有些居民就不願意了。
  • 泉城處處新變化:小廣告幾乎絕跡 老小區有了管家
    「現在行人遵守交通法規意識增強了,小區環境衛生也變得整潔乾淨,公共場所的牛皮癬廣告也少了。」在李長才看來,自今年以來,他所在的大觀園轄區內有了顯而易見的改變。「過去,牛皮癬無孔不入。」李長才說,牆壁、橋梁、電線桿、樓梯、家庭門上、信報箱裡隨處可見牛皮癬廣告,甚至人行道地面上及暫停在路上的汽車也被貼上了。李長才回憶,有一年過年前,他請人寫了對聯貼在自家防盜門上。
  • 一個能打硬仗的英雄集體——東城街道40小區社區居民委員會的抗疫...
    融媒體中心記者侯佳宜 文/圖 東城街道40小區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9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受到隆重表彰 今年春節,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許多人的生活節奏,也使社區工作人員經受了一次大考。我市東城街道40小區社區居民委員會牢記總書記囑託,把陣地守牢,把家園護好。 東城街道40社區是石河子市為數不多的「萬人社區」之一。轄區面積約0.43平方公裡,共有108幢居民樓、279個單元,服務管理戶籍居民3832戶、11035人。
  • 無物業、開放式小區如何封閉式管理,這些街道這樣做……
    北京市社區(村)疫情防控通告 提出封閉式管理要求 無物業、開放式小區 是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 針對這一問題 崇外街道、建國門街道、天壇街道
  • 多元參與·共建共享——東城街道社區基金啟動儀式成功舉行
    市慈善總會、市民政局、開發區綜合部、開發區人力資源部、東營農商銀行、東城街道相關領導同志以及部分企業、各社區村居、社會組織、居民志願者代表等共計百餘人出席啟動儀式。社區基金是社區治理的一條新渠道,是黨建引領下的社區資金使用機制創新,社區基金開拓了社會資源進入社區的合規路徑、使得社區多元主體意識部分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