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民族大道,面向新竹路,毗鄰南湖,南寧市新竹小區地理位置優越,從2002年至今,新竹小區使用了十多年的磚混房轉讓價從每平方米的2000元飆升至3500元。好房子還得有好管家,這是很多市民的想法。但請來了好管家,每年卻要付兩三百元,有些居民就不願意了。
物價局同意物業收費 居民卻不願繳費
走進新竹小區,感覺微風輕拂、滿眼的綠意。樹多是新竹小區的一大特色,但樹也給居民帶來了麻煩。
家住52棟的居民易女士指著小區裡的大樹說:「我最怕颳大風、下大雨了,一些沒有修過枝的樹很容易被風吹歪,樹枝倒下的事常發生。」 樹倒了,還連帶著電線,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
很快,到了收取物業費的時間了,豐安物業公司張貼出通知,告訴居民該交費了。通知裡還附了一份南價格[2006]46號的批覆,南寧市物價局批准豐安物業公司按照住宅房屋建築面積來計算,每月每平方米收取綜合服務費0.35元(含房屋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日常維修費用,以及綠化養護、秩序維護、環境衛生等所需的管理費用)。
交費截止日期到了,僅有30%的住戶交納了物業費。2007年繳費率增長到40%,儘管繳費率提高了10%,但豐安物業公司還是入不敷出,兩年來虧損了幾萬元。2007年年底,合同到期後,新竹街道辦事處未與豐安物業公司續籤合同,該公司選擇了撤離。
管理費從每年100元漲至300元
今年1月,新成立的南寧金竹緣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接管了新竹小區。收費與前任物業的收費一樣,即每月每平方米只收0.35元,同樣的,居民的繳費率很低,只有20%。
為何居民不願意繳費,13日,記者走進新竹小區,傾聽居民的心聲。拆遷安置戶熊女士說:「十幾年前,我們為了南寧的建設,把自己的房給拆了,住在當時很偏僻的新竹路上。以前都不用交費,即使要交,一年也只是七八十塊,現在來了一個物業公司,要我們按每平方米交錢,我們承受不起。」 居民顏先生則說:「別人交了,我才交。反正交不交費,小區還得有人會管。」這種從眾心理的驅使,使得居民總抱著觀望的態度,他們認為人多力量大,「不交費,你也拿我沒辦法」。
還有部分居民認為「誰請你們來的,你們找誰要錢去」。他們認為物業公司進駐小區不合法,未徵得全體業主的同意。
收不上費照樣要服務
收費不高,但服務還不能縮水。金竹緣物業公司總經理黃健說,按照標準,應該配68個物業服務人員,如今,公司也配了54個人員,僅人員的開支,就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僅靠著20%的住戶所繳的物業費,公司很難運轉,現在也是在虧本運作。
民族大道、新竹路經過美化亮化後,街道面貌一新。新竹小區與這些城市道路比起來,就顯得先天不足了。要裝扮小區,總得有錢吧?沒有公共維修資金,連請工程車給大樹修枝都困難。
「小區物業市場化管理是趨勢,如果更多的居民觀念上有了改變,物業提供的服務更令人滿意,那麼小區才會更和諧。」覃燕青滿懷期待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