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現在乾乾淨淨了,老百姓真滿意,有了物業就是不一樣。」家住古寨社區古寨東路48號樓的王銀霞高興地說道。和王銀霞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寨西小區等31個曾經無物業老舊小區的居民。
今年以來,田和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力量,開展物業服務「全覆蓋」,小區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中實物業承接了古寨、寨西等無物業小區,堅持黨建引領「紅色物業」,主動擔當作為,不斷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推動老舊小區「煥新顏」。
古寨小區內存在10餘處住戶樓與路面隔成的空白地,因居民長時間向空地處扔垃圾、倒汙水,導致10餘處空白地變成了10餘處小型垃圾場,垃圾多,異味大,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中實物業入駐小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環境髒亂問題,針對10餘處垃圾成堆的空白地,物業工作人員挨個地段進行排查、清理,由於地處狹窄,工具使不上勁,工作人員便用雙手清理清運垃圾,常常清理完工作人員的雙手都沾滿了淤泥,經過1個多月堅持不懈的清理,10餘處髒亂的空白地變得乾乾淨淨。除此之外,中實物業還集中對居民樓道亂堆放、大件垃圾等進行清理整治,對垃圾桶區域進行衝刷,對綠化統一修剪、噴塗17處消防通道警示標識等。對於小區產生的各類垃圾,中實物業制定了責任分包製,每個區域都有固定的保潔員進行排查和清理,有問題落實到人,責任到人。「我們原來是服務高檔酒店和辦公樓的,這也是第一次接手老舊小區,說實話難度比較大,但我們仍然用高檔酒店的標準來服務老舊小區,就是希望小區能夠在我們的服務下變得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更有品質感。」中實物業經理吳海軍說道。
除了環境整治,對待居民反映的問題,中實物業也堅持「三個第一時間」的原則,即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解決、第一時間回訪。接到居民反映古寨東路23號樓有戶居民在院內私種小菜園,周邊雜物堆積。中實物業第一時間安排工作人員連同社區工作人員到現場研判,在與居民反覆溝通後,第一時間著手解決問題,歷時10天終於將小菜園清除,周邊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問題解決後,物業第一時間對周邊居民進行了回訪,得到了業主的一致好評。
清理前
清理後
在中實物業細緻的服務下,古寨小區的垃圾少了,樓道淨了,牆上的小廣告也不見了蹤影,小區樓道也開始有了專人打掃,古寨居民們對環境大變樣很是滿意。「原來是你們做了這麼大的好事呀,到年底了這物業費我第一個來交。」古寨小區居民鄒秀芝走進物業辦公室笑著對工作人員說道。
「現在小區每個人都知道有物業了,而且物業還服務的這麼好,我們現在都很滿意。」居民鄭國春豎起大拇指說道。「馬上要進入冬季了,我們得多備一些融雪劑和清雪工具,小區居民大多是老年人,可不能讓老人們因為咱清雪不及時摔倒啊。」話一邊說著,中實物業的工作人員又開始忙活起來。
下一步,田和街道將加快推進「紅色物業」建設步伐,切實把物業企業打造成聯繫群眾的重要平臺、服務群眾的重要力量、治理小區的重要基地。同時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和發揮物業服務社區的潛能,打通聯繫群眾的「最後100米」,使「紅色物業」在老舊小區治理中發揮更大功效。
【來源:威海廣播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