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和街道:「新管家」忙奔走,老舊小區換「新顏」

2020-12-12 瀟湘晨報

「小區現在乾乾淨淨了,老百姓真滿意,有了物業就是不一樣。」家住古寨社區古寨東路48號樓的王銀霞高興地說道。和王銀霞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寨西小區等31個曾經無物業老舊小區的居民。

今年以來,田和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力量,開展物業服務「全覆蓋」,小區環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中實物業承接了古寨、寨西等無物業小區,堅持黨建引領「紅色物業」,主動擔當作為,不斷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推動老舊小區「煥新顏」。

古寨小區內存在10餘處住戶樓與路面隔成的空白地,因居民長時間向空地處扔垃圾、倒汙水,導致10餘處空白地變成了10餘處小型垃圾場,垃圾多,異味大,嚴重影響了居民的生活。中實物業入駐小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解決環境髒亂問題,針對10餘處垃圾成堆的空白地,物業工作人員挨個地段進行排查、清理,由於地處狹窄,工具使不上勁,工作人員便用雙手清理清運垃圾,常常清理完工作人員的雙手都沾滿了淤泥,經過1個多月堅持不懈的清理,10餘處髒亂的空白地變得乾乾淨淨。除此之外,中實物業還集中對居民樓道亂堆放、大件垃圾等進行清理整治,對垃圾桶區域進行衝刷,對綠化統一修剪、噴塗17處消防通道警示標識等。對於小區產生的各類垃圾,中實物業制定了責任分包製,每個區域都有固定的保潔員進行排查和清理,有問題落實到人,責任到人。「我們原來是服務高檔酒店和辦公樓的,這也是第一次接手老舊小區,說實話難度比較大,但我們仍然用高檔酒店的標準來服務老舊小區,就是希望小區能夠在我們的服務下變得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更有品質感。」中實物業經理吳海軍說道。

除了環境整治,對待居民反映的問題,中實物業也堅持「三個第一時間」的原則,即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解決、第一時間回訪。接到居民反映古寨東路23號樓有戶居民在院內私種小菜園,周邊雜物堆積。中實物業第一時間安排工作人員連同社區工作人員到現場研判,在與居民反覆溝通後,第一時間著手解決問題,歷時10天終於將小菜園清除,周邊環境得到了徹底改善。問題解決後,物業第一時間對周邊居民進行了回訪,得到了業主的一致好評。

清理前

清理後

在中實物業細緻的服務下,古寨小區的垃圾少了,樓道淨了,牆上的小廣告也不見了蹤影,小區樓道也開始有了專人打掃,古寨居民們對環境大變樣很是滿意。「原來是你們做了這麼大的好事呀,到年底了這物業費我第一個來交。」古寨小區居民鄒秀芝走進物業辦公室笑著對工作人員說道。

「現在小區每個人都知道有物業了,而且物業還服務的這麼好,我們現在都很滿意。」居民鄭國春豎起大拇指說道。「馬上要進入冬季了,我們得多備一些融雪劑和清雪工具,小區居民大多是老年人,可不能讓老人們因為咱清雪不及時摔倒啊。」話一邊說著,中實物業的工作人員又開始忙活起來。

下一步,田和街道將加快推進「紅色物業」建設步伐,切實把物業企業打造成聯繫群眾的重要平臺、服務群眾的重要力量、治理小區的重要基地。同時將繼續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充分調動和發揮物業服務社區的潛能,打通聯繫群眾的「最後100米」,使「紅色物業」在老舊小區治理中發揮更大功效。

【來源:威海廣播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2020-10-04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滁州琅琊區:喜看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道路坑窪不平,路燈損壞不亮,停車充電不方便……老舊小區這些不便讓很多居民困擾不已。創城以來,滁州市琅琊區清流街道花大力氣改造老舊小區,為居民打造更加宜居、舒適的生活環境。如今,一個個披上新裝的老舊小區點亮人們的視野,開啟了居民的新生活。
  • 麗水蓮都區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惠民生
    這兩天,家住市區北苑新村的65歲徐永平老人一臉高興,蓮都區建設部門工作人員同防盜門廠家一起,為該小區的所有小區居民樓安裝了防盜門。  為了讓轄區居民住得安心,近期,蓮都區建設部門對北苑新村、大洋河小區北區、金田小區等8個開放式物管小區無防盜門的樓道進行防盜門免費安裝。截至目前,246個樓道完成安裝並正式投入使用。
  • 老舊小區換新顏 既「好看」又「好住」
    近段時間,家住藍關街辦小區張惠玲女士特別開心,因為她所居住了20多年的小區在歲月長河中變成了髒亂差的老舊小區,而今年八月,老舊小區改造解決了居民久積心頭的住房難題,又讓她們這個舊小區重新充滿了生機。
  • 老舊小區改造忙 幸福溢滿月亮灣
    原標題:老舊小區改造忙 幸福溢滿月亮灣   「這幾個月來,我們小區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都打心眼裡高興!」
  • 這個小區每月僅收10元清潔費 住戶當保安
    這幾天,家住九龍坡區石坪橋街道后街社區五洲小區的陳明芳有點忙。作為居民自治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大家叫她「大管家」,不僅要協調小區裡的日常事務,還要在樓棟裡上下奔走,收集住戶為小區院壩中榕樹修枝的意見。「小區榕樹多年生長,枝葉過於茂盛,一旦颳風下雨,就是安全隱患。」
  • 寧夏銀川:"四優四提"黨建引領書寫老舊小區治理新答卷
    面對日益嚴峻的老舊小區治理難題,銀川市以「四優四提」城市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現代化破題,通過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理順工作機制、強化資源整合、發揮黨員作用等「紅色組合拳」,讓老舊小區改造過程成為錘鍊黨的組織、發揮黨員作用、凝聚群眾人心的過程,全面提升老舊小區治理水平,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 老舊小區蝶變煥新顏
    「髒亂差」的刻板印象,煥發出「和諧、文明、有序」的新活力,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實現「雙提升」。黨建引領紅色賦能老煥新瑤海區長淮街道長淮社區銀屏花園小區因建成時間較長,每幢樓的電子門鏽蝕、損壞,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施工方只負責電子門修復使用。後經銀屏花園小區黨支部協調,小區所有電子門和電子鎖得以全部更換。銀屏花園小區黨支部是伴隨老舊小區改造走到前臺的。
  • 烏魯木齊老舊小區換新顏,生活品質大提升,居民心裡美滋滋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很多地方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面貌新天人民心理美滋滋的。在新疆天山區天山染織廠老舊小區換新顏,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真是令人羨慕。據了解,該小區是染織廠家屬院,小區已經建設了40年非常老舊,該小區現有住戶600多戶,是由棚戶改造,解危解困樓,還有單位房屋改造組成整個小區,該小區主要是老人和獨居的人為主,他們得佔到一半以上,該小區經歷了多年的風吹雨打,內部基礎設施已經非常陳舊,很多基礎設施和內部功能都跟不上現在人民的需求,而且各小區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坑窪不平,很多老人都非常擔心容易磕絆摔跤,
  • 以「心」換「新」!老舊小區怎麼改,居民說了算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田沛 記者 葛小林)老舊小區改造是事關百姓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常州麗寶第花苑被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同時啟動省級宜居住區建設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麗寶第花苑在改造的過程中,將決策權與監督權交給了居民,以「心」換「新」,破解老舊小區改造難。
  • 國慶特別節目|以「新」換「心」     老舊小區改出新生活
    ,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不斷改善。, 整齊有序的電線電纜, 小區舊貌換新顏 ,居民的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臉。)【現場】泰安臺 張倩(我現在來到了岱廟街道的岱東社區, 這裡的老住宅樓全部換上了嶄新的鋁合金玻璃窗 ,樓道牆壁粉刷一新, 實實在在的行動 ,煥然一新的面貌 ,讓居民心裡暖洋洋的。)
  • 林山寨街道碧沙崗社區:老舊小區改造,舊貌換新顏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周欣 通訊員 付珍珍自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開展以來,鄭州市中原區林山寨街道碧沙崗社區黨委積極響應號召,涉及此次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共有11個居民樓院,社區本著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載體之一,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改造過程中切實做到了惠民、防疫、安全生產三不誤。
  • 小區舊貌換新顏 居民生活更舒心
    小區舊貌換新顏 居民生活更舒心 2020-10-09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湘潭嶽塘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新生活
    嶽塘街道新建的文化廣場,附近居民正在健身。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湘潭報導「黨群攜手破難題,老舊小區展新顏,環境變美房價漲,居民喜樂不搬家。」最近,湘潭嶽塘區嶽塘街道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字裡行間透露出居民們對老舊小區改造後的滿滿幸福感。今年以來,嶽塘街道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載體,強化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改造老舊小區面貌,居民生活環境不斷改善。「有人在家嗎?我們是社區黨員志願者。」
  • 杭州物業管理有新計劃:老舊小區將上線「小區管家」,不繳物業費將...
    業主委員會經營性收入和相關支出,例如電梯廣告位出租、小區公用房出租,這些「錢袋子」一直是業主們關注的重點。在此次《行動計劃》中,也強調要加強物業經營性收益的財務公開,建立公開信息平臺,保障業主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 萬州這個有2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變了!
    龍都街道三房小區建於1999年,跟大部分老舊小區一樣,三房小區也備受基礎設施落後、亂搭亂建、路面坑窪、環境髒亂差等問題困擾。今年7月,隨著龍都街道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的開展,這個投用超過20年的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過上了「新生活」。
  • 老舊小區改造舊貌換新顏
    老舊小區改造得好不好,住戶的感受是重要指標。對於住戶來說,良好的小區環境和便利的設施是觸手可及的幸福感。我縣老舊小區改造一年來,讓小區環境變好了,設施更便利,房屋漏水和下水管道堵塞的「老大難」問題也解決了,居民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 西城區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新天地!
    >如今西城越來越多老舊小區煥然一新成為一片幸福新天地2020年,西城區新上報的24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近期已獲得市政府審批通過,且已明確了相應的實施主體單位,有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巧謀劃精設計,「借」出新空間白雲路七號院建成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與想像中老舊小區的侷促和雜亂不一樣,走進小區可以看到,停車有序、道路寬敞、設施齊全。
  • 東營東城街道20個失管小區大變樣 原來是有了「新管家」
    ,嶄新的保安室,修補好的地面,還有幾名工人正在維修圍牆和安裝門閘,這一切的變化原來是因為了「新管家」 。失管老舊小區一直面臨著設備設施無人維修養護、環境髒亂差、缺乏物業管理、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為了建設管理有序、環境優良、生活便利、文明祥和的居住環境,東城街道自9月中旬開始,對轄區內20個失管小區進行改造治理。「我們研究確定失管小區管理方案,按照就近原則,將小區納入周邊社區物業管理範圍,並對民政局小區、中行小區等20個小區進行圍牆維修、雨汙管道疏通清理、破損井蓋更換、破損道路維修、加設小區門禁系統、照明設施安裝、車位規範、建設門衛室等統一維修改造。
  • 老舊小區煥然一新 家園美麗居民受益
    整治環境衛生修復破損設施   今年以來,青秀區聚焦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查缺補漏、補齊短板,持續加大工作力度,修復破損設施,全面提升人居環境。   廣西未成年犯管教所主生活區是位於建政街道茅橋社區的一個老舊小區,經過整治後小區環境煥然一新。居民餘女士對小區的變化感觸頗深。她說:「我們小區的環境變化大,在這裡住得也越來越舒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