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現代社會科技的發展,很多電子產品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中。在每個孩子的童年記憶中,總是會有電視的身影,童年所觀看的動畫片也成了孩子們對童年的美好記憶之一。
在現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有些家長因為工作疲憊,但卻還要照顧孩子,所以導致他們的精力十分有限,所以這時他們都會選擇讓孩子自己去看電視,這樣自己才能輕鬆一些。
但是也有些家長將電視視為孩子的禁物,從小就不讓孩子接觸任何電子產品。而從小「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這6個方面的差距,太明顯了,家長可要重視了。
第一個:視力
一說到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最大的區別,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視力問題。孩子相對於成人來說,他們的視力沒有發育完全,就時他們的眼睛就很脆弱。
而電視作為一種電子產品,它需要我們長時間用眼睛去看,並且它屏幕所散發出來的光對眼睛的傷害很大,所以愛看電視的孩子就很容易會形成近視眼。
第二個: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愛看電視,那麼就會導致他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小空間裡,不出去社交,不和其他的小夥伴玩耍。只是僅僅在家裡單向地聽電視裡的人物所說的話。
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就不會得到提高。所以愛看電視與不看電視的孩子相比,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往往更弱。
第三個:學習能力
通過電視,孩子可以直接了解到最全面的信息,雖然這看似很好,但是卻影響了孩子的學習能力。
因為在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如果將一切都擺在孩子面前,那麼孩子就不會享受到學習的過程。所以愛看電視的孩子在學習能力上會比不看電視的孩子要低。
第四:專注力
電視擁有這吸引人的畫面和音樂,這些都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看完電視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會陷入其中走不出來,這也就導致了愛看電視的孩子專注力往往不強。
第五:身體發育
孩子正處於骨骼發育期,在這期間他們的骨骼還很脆弱。很多孩子在看電視的過程中會長時間保持著躺著、蜷縮著、趴著、盤腿坐著等姿勢,這些不良姿勢很容易影響孩子骨骼的發育,導致孩子出現駝背的情況,這對他們的身體發育和體形有著很大的影響。
第六:粗製濫造節目的負面影響
在孩子的世界中,他們對一些對錯和善惡都沒有明確的理解,所以面對一些粗製濫造的節目時,他們也不懂得分辨。當一些價值觀不正確的影片被孩子觀看後,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對於一些事物的正確判斷,會讓孩子產生借鑑和模仿等行為。
1. 花時間陪伴孩子
孩子對電視的沉迷僅僅是表象,背後的主要原因是愛的缺乏。我們應當通過閱讀、遊戲、戶外運動等高質量的親子陪伴讓孩子發展更多健康愛好,讓電視只是孩子的一項額外娛樂活動,而不是唯一的休閒方式。
2. 嚴格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我們可以參考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
根據專家的建議,學齡前兒童每天看電視不應超過1小時,且每次看25~30分鐘左右就要讓孩子休息一下。
3. 父母做榜樣
很多孩子愛上電視電腦手機,往往是受父母的影響。我們看電視、玩手機,孩子也學我們:爸爸媽媽看,那我也想看。結果就是大人孩子一起看。
而大人能控制,但孩子卻無法控制,所以父母應該做孩子的榜樣,少看電視等電子產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爸爸媽媽的榜樣作用也至關重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但是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認識不到和不解決,要知道,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我學習的過程。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