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初我們出生的時候,很少會接觸到電子產品,而電視都是一個很罕見的物件。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科技的發展,如今家家戶戶都有電視、電腦、平板等很多的電子產品。這些電子產品也佔據了孩子們大部分的娛樂時間。這孩子都已經不下樓跟小夥伴們一起玩兒了,回到家就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
根據研究顯示,3歲左右的孩子,對電視沉迷程度是很大的,如果父母不及時糾正,孩子可能會一直生活在虛擬的世界中。曾有教育專家說過:孩子如果12歲之前不看電視,那麼他將會一生受益。
其實,孩子們是否沉迷於電視?如何看電視?這些都取決於家長如何安排。但是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確實是會有差距的。
1、專注力
看電視的孩子:對於看電視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專注力其實是很差的。很多家長都很好奇,看電視的時候明明聚精會神,一動不動的,為什麼專注力還能差呢?那其實原因很簡單。
因為電視屬於視頻播放,雖然畫面流暢,但是帶給孩子的思考時間反而沒有多少,即使覺得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孩子的思維也只能跟著電視上放的畫面一起走。
所以家長會發現,經常看電視的孩子除了看電視以外,在看書、玩玩具的時候,往往都很沒有耐心,都有一些急躁。
不看電視的孩子:不看電視的孩子接觸事情的時候,就需要自己努力的去思考,而不是直接接受結果,而一思考的時候,就會讓孩子將全身心的注意力都集中,才可以探索出結果。
這樣一對比就很明顯了。
2、三觀問題
看電視的孩子:看電視的孩子所接觸到的內容,比不看電視的孩子要成熟的很多。經常看電視的孩子都會接觸到一些不良信息,由於孩子們的認知能力還沒有成熟,沒有辦法辨別好壞,加之孩子的模仿能力又極強,所以很容易去模仿手機或電視中出現的人或事,也分不清楚現實和虛擬是兩回事。
不看電視的孩子:反而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看書或者學習上,他們的三觀不受到過早的影響,所以都是有一種積極正確的態度。
3、社交能力
有些父母回家之後也要加班繼續工作,所以說都讓孩子自己去玩兒,看電視或者玩手機。因為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比較需要安靜。但是時間長了之後,我們就會發現這樣的孩子不愛交流、拒絕交流、很叛逆。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哪怕是跟同齡人的關係也不是很好。
原因就是孩子總是宅家裡看電視,玩手機,不與人交流社交能力減弱,有的後來甚至不願意去社交。他們不喜歡把時間放在社交上,所以就會慢慢的產生一些隔閡。
不愛看電視的孩子,都會出去跟人一起玩,增加了很多交流機會,有多餘的時間還可以學習一下自己喜歡的特長,經常和父母同伴交流,不光可以提升孩子社交能力還可以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