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的辛格教授對兒童發育做了非常深刻的研究,他用研究向大家建議,在孩子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和好的閱讀習慣之前,最好不要讓孩子看電視。
這是一個耶魯大學的研究結果,研究題目,就是孩子要不要看電視。
其實這一直都是一個難題,電視畢竟是一項休閒也娛樂的項目,而且電視裡面有很多新鮮有趣的東西。
在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中還有這樣一句經典的臺詞:「千萬、千萬、千萬別讓孩子靠近你的電視,甚至不要購買、安裝它,這是最最愚蠢的東西。」
這句臺詞,看起來很玄乎的樣子,有的人就說,這就是一種誇大的手法。無論怎麼認為,過早的給孩子看電視也不是一件好事。
電視等電子產品都會有一種電磁波,這種電磁波會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孩子過早地去看電視還會對孩子的身體產生一定影響。
1、孩子的視力
長時間的看電視、手機、電腦等等都會對人們的視力產生一定的影響,何況在發育期的孩子。孩子小時候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是比較孱弱的,而電子產品的影響又大,所以在這個時候很容易對孩子的視力發展產生阻礙。
2、孩子的體型
看電視說到底就是一項娛樂活動,會讓人進行放鬆,但是大人的身型體態都長定型了,但是孩子並沒有,還處於發育階段,而且孩子也會模仿大人的是動作,好的姿勢,錯誤的都會學。學到錯誤的姿勢就會阻礙到孩子的身體發展,身型體態都將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
1、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一個人很基本的能力,因為人的一輩子都要不斷地去學習,不斷的提升自己。但是電視中的節目已經將信息全部整合完畢,直接就給觀眾們呈現結果,並不需要觀眾去思考,這個結果是怎麼形成的。
這樣大腦就不需要進行必要的運轉,只等待接收結果。老人們有句話:腦子不用就生鏽了。所以長時間的不進行思考,就會失去學習的能力。慢慢的孩子就不喜歡思考,也疲於思考。
這樣一看,對於比長時間用腦思考的人,是不是學習能力就差了一截呢?
2、專注力
眾所周知,大腦也時會發射電磁波來對身體其他部位下達一定指令,這其中就是跟專注力有關係的兩個電磁波:負責睡眠的α波和負責思考的β波。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在孩子看電視、玩手機的過程中,電子產品釋放的電磁波會刺激負責睡眠的α波,使它變得更加活躍,從而抑制負責思考的β波。
而專注力有是學習、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旦專注力受到了影響,那麼對於孩子來說最明顯的就應該是成績的浮動。成績上的表現也會對孩子的自信心造成一定打擊。
而且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看電視反而更加有趣,長此以往,孩子專注力差,就對學習這件事更加不上心了。
其實在家裡的時候,我都會給孩子準備一本訓練書,也是一本遊戲書,畢竟玩遊戲也是一种放松,也是孩子更加喜歡的方式。我就訂的德國好奇狗的《專注力訓練》給孩子玩。
這是一本不錯的書,我家孩子喜歡,而且網上的口碑也很不錯。這還是歐洲的暢銷書呢!畢竟德國人是以守時、嚴謹出名的。
這本書的主線人物就是一隻狗狗,還孩子跟隨著這隻狗狗玩遊戲,解謎題。可以在不知不覺中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而且書中的圖畫都很漂亮們很吸引小朋友,別看的小小一本書,這裡面的畫可不一般,是德國專門為孩子畫插畫的老師畫的。很有教育意義的。而且每一幅圖都不是簡簡單單的那種。畫風很細膩色彩運用的也很好。
我家孩子還吵著要看,但是這種東西不能一口語氣吃成胖子,還是要慢慢來的。
3、想像力
耶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找到一幫孩子,將他們分成兩組,一組聽睡美人的故事,一組孩子看睡美人的動畫片,然後讓兩組孩子畫出自己心目中的睡美人,結果發現,看電視的孩子畫出的睡美人,千篇一律,基本上都長一個樣子;而那些聽故事的孩子畫出的睡美人,則是各有各的特色,沒有誰和誰的是一樣的。
從這樣的實驗看來,電視確實會禁錮孩子的想像力,孩子的想像力應該天馬行空的,不應該被禁錮。想像力的缺失就會造成孩子的定向思維,會比較沒有想法,缺少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