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家長嫌孩子愛動,看起來麻煩,就把帶娃的任務交給電子產品,孩子一坐在電視機或拿起ipad就秒變乖寶寶,別說跑鬧了,連聲都不帶出的。
可是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長期看電視玩電子產品對身體傷害真的非常大!
電子產品真的有害嗎?
首先,必須承認的一點,電子產品對我們的生活是有益的,無論通過ipad讓孩子和外教學習英語,和專業老師學舞蹈、手工還是看一些益智的動畫片,對孩子的成長都非常的有幫助。
但是,不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健康就會非常不利。
如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看電視、盯著屏幕,或不正確的姿勢看屏幕(如蜷縮著),甚至熬夜玩手機等,對孩子的視力、肌肉骨骼、語言、情感、智力等方面的發育,都會造成一定影響。
不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危害
孩子視力頭號殺手
孩子長時間盯著屏幕看的時候,很容易因為視疲勞而引起假性近視。當眼睛隨著屏幕上的動態畫面來回移動,調節和輻軸頻繁,使得調節瞳孔的睫狀體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長期如此,視力疲勞,假性近視就會慢慢轉變成真性近視。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小於1歲半的嬰幼兒:不適合使用電子產品;
2~5歲兒童,每天對著屏幕的時間不得超過1小時,且應觀看高質量的節目。
肌肉韌帶勞損
如果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低頭看手機或保持一個姿勢看電視,容易造成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
肌肉和韌帶的疲勞持續時間越長,頸部功能的恢復時間也就越長。不良的看電子產品姿勢習慣一旦養成,勢必會對孩子的體態姿勢造成影響,甚至造成「駝背」的嚴重後果。
語言、情感、智力發育遲緩
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關鍵期,這時候家長進行適當的語言刺激,對語言發育和表達能力至關重要。
孩子和家長溝通是主動學習的過程,而看電子產品是被動接受的過程,這兩種語言刺激帶來的效果大相逕庭。孩子長時間接觸電子產品,缺乏和家長的交流和溝通,語言發育和情感表達上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歲以內最好別接觸電子產品
2歲以內的孩子,思維發展處於「感覺運動時期」,只是通過聽覺、觸覺、視覺等一系列條件反射來認知這個世界。
電視等電子產品單向輸出,會阻礙孩子與人的交流和互動,甚至影響想像力發展和注意力集中。
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從根源上,大人要以身作則,和寶寶一起控制對電子產品的使用。不能一邊控制孩子不玩手機,一邊又在孩子身邊自己看手機。
家長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其實孩子並不是沉迷電視或手機遊戲,只是家長沒有給孩子找到更好玩更值得投注精力的事情,一旦有更喜歡的東西,孩子就會將注意力從電視/手機上轉出來。
另外,家長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戶外活動是唯一全球公認可預防近視的最有效方法,每天至少1小時戶外活動。
家長正確利用電子產品
讓孩子完全和電子產品隔絕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儘量選擇科學地幫助孩子運用電子產品。
嚴格控制時長和次數
看電子產品之前就和孩子約定好時間,時間一到馬上停止,並形成規則嚴格遵守。
2歲以前儘量不看電視,2~3歲的孩子每天看電視、玩ipad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0分鐘。
挑選合適的內容
一些畫面比較緩慢,故事簡短的內容比較適合孩子,不會對孩子的注意力和理解力造成負擔。
父母參與一起互動
孩子喜歡一遍又一遍看同一個內容,如果大人有時間的話,最好能一同看節目,然後看到一半按下暫停,給孩子講解內容,讓孩子積極地思考,發散思維。
避免在昏暗環境下看電子產品
在昏暗環境下看電子產品會使眼睛有關肌肉變得緊張,眼壓升高,加快視疲勞,對眼睛損害非常大,建議看電子產品時不要關燈。
關愛視覺健康,呵護心靈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