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企業生存難,高素質人才短缺是原因所在

2020-12-24 小麥超有錢

今年疫情對於各行各業衝擊都很大,這其中尤屬餐飲業壓力最大。疫情就像一個巨大的鐵籠將人們死死地禁錮在家中,人們想為了生計出門工作,可是卻根本出不去。有一定積蓄的老一輩還好,月光族的年輕人們卻遭了難。

人們不好過,企業的日子也煎熬。

無論是知名的餐飲連鎖企業,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飯館都在政府抗疫的命令下,不得不關門。關門帶來的就是營業額的下降、利潤的降低,情況嚴重的企業還因為資金鍊斷裂,而不得不申請破產或者請求收購重組。

現在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飯店和餐飲企業也紛紛開張走向好轉,表面上餐飲企業的寒冬期已過,可事實上疫情只是餐飲行業迎來的第一關,後面招人問題,也困擾著眾多餐飲經營者們。

招人難始終是餐飲企業經營上的難題。

我國餐飲業的現狀是這樣的:如今從事餐飲行業的人員數量已經達到了3000多萬,這其中負責傳菜的服務員就達到了百萬級別。不要對這個數據感到吃驚,我國大大小小的飯店無數,自然對於服務員的需求十分龐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餐飲飯店門口擺著「招聘啟事」的小木板,或者貼著招聘的小廣告,有些甚至還專門舉辦一些招聘活動,為的只是吸引路人的目光,讓自己的飯店招到人。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飯店一年四季都在招聘,招聘時間長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招到人,而是招聘的服務員工作時間都不是很長。這些服務員都不打算在這裡長期幹下去,有些只是將服務員作為自己生活過渡期的暫時性的工作,而有的則不堪忍受服務員枯燥的工作,內心早就有離職的想法。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餐飲招工如此困難呢?小麥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外賣平臺的出現和快遞業的強勢崛起讓餐飲基層員工有了更多選擇。

近年來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爭先出現,兩者為了吸引用戶,紛紛發放大量優惠券以吸引點餐人數。外賣方便快捷,隨著外賣的點餐人數增多,外賣小哥這一新興職業也吸引了大量年輕勞動力的目光。

而外賣還只是大量分流勢力的其中之一。截止到19年,中國快遞員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20萬,目前我國快遞行業增長勢頭很猛,未來肯定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來補充快遞的缺口。

2、餐飲服務員的工作多半枯燥乏味。

服務員就像是飯店的一顆螺絲釘,他們整日地連軸轉,幾乎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基層服務員工作忙是常態,有時甚至還加班加點。工作長的員工難免會心生厭倦,產生換一個工作的念頭,這也就是為什麼餐飲行業用工頻率很快的原因。

當然,現在許多餐飲企業為了留住基層員工出臺了很多政策,如:提拔制度,薪資結構優化調整,員工假期等等。相信未來這種現象會得到很大的改變。

如今工作種類繁多,每一個人只要掌握了一項專業技能,就在某一個崗位上發光發熱。或者可以嘗試工作外的收入,例如理財。

相關焦點

  • 短缺職業排行榜發布 金柚網助力用工企業緩解人才缺口
    在國內消費市場回暖階段,各行各業的用工需求持續上升,往年春節前後出現的季節性用工荒,今年已明顯大幅提前,人才缺口開始變大。根據人社部的數據顯示:今年,我國求職人數從二季度的74.3萬人下降到三季度49.2萬人;用人缺口也從二季度的74.6萬人,上升到82.4萬人。
  • 中國譯協:中國合格翻譯人才「極度短缺」
    新華網北京12月6日電(記者華春雨)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中國譯協第一常務副會長郭曉勇6日說,中國翻譯工作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無疑是合格的翻譯人才短缺問題,而且「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短缺,是極度短缺,尤其是能夠承擔日益擴大的對外文化交流任務的高素質、專業化的翻譯人才嚴重匱乏」。
  • 日本IT界人才短缺,企業希望招聘中國學生和員工
    隨著人工智慧以及物聯網等行業快速發展人才的缺口顯現,這是市場供需方面的原因。同時由於技術的更新速度非常快,由於人才的儲備不夠也會造成人才的短缺,在日本軟體開發的薪資並不高,而且IT行業普遍的加班加點比較多,造成大家對於IT行業的吸引力不夠。
  • 楊國福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周小芳:「標準化+連鎖化」,零售餐飲行業...
    餐飲行業在今年是一個很有爭議性的話題,它是目前生存最難的一個行業,2020年對於大多數餐飲企業來說是嚴重考驗心臟承受能力的一年,甚至有些企業為了能夠生存下去,以斷臂求生的方式關掉很多門店,也有部分企業將運營模式轉到線上。今天主要從三個方面和大家交流:餐飲行業的現狀,增長情況,以及在這種狀況以及今年疫情的情況下,餐飲行業的前景有怎樣的機會。
  •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資源匱乏 高職高專就業量最大的10個專業
    ■ 學前教育專業隨著嬰幼兒生育高峰的臨近,使得「幼兒園短缺」、「幼師短缺」等問題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嬰幼兒家長對此更是頗為擔憂。為了解決幼兒入園難的社會問題,國家鼓勵大力發展幼兒教育,除了公立園計劃擴大招生規模外,民辦幼兒園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與此同時,社會對幼兒教師的需求,尤其是對高素質幼兒師資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 學科難收入低:科技人才短缺影響歐美國家競爭力—新聞—科學網
    報告同時指出,美國在先進行業方面的競爭力正在下降,而導致競爭優勢下降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人才供給不足。「美國的教育系統沒有培養出足夠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的人才,而人才的缺失直接導致了先進行業的人才招聘困難。」
  • 人才短缺行業增多 內資企業薪水趕超外企
    北京晚報訊 據前程無憂調查顯示,奧運服務人才、證券業因時而熱,人才被大量需求;同時航運業、奢侈品也相繼邁入高薪且人才短缺行業;與此同時,中外資企業薪酬企業差距正在縮水。
  • 體育產業期待高素質人才
    體育產業期待高素質人才 2005年03月25日10:58:16 這從參加上周日俄亥俄大學國際體育戰略管理專題講座的聽眾中能窺出端倪:國家及各地體育局官員、部分體育運動協會負責人、各體育俱樂部負責人、文體產品贊助商以及IT、通訊等企業管理人員。  中國體育產業作為目前最炙手可熱的產業之一,正受到社會和企業的普遍關注。以體育為載體的各項商業活動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層面。
  • 如何成為高素質勞動者
    首先我們國的勞動素質總體偏低,主要突出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勞動整體受教育程度低,這個不僅僅影響了企業的發展經營效率,而且制約了勞動者做中學的能力,降低了企業的發展潛力,第2個是技術性人才的缺乏,在技術型人才中間,高級技術人才是最為短缺的。
  • 年度人才短缺調查顯示:銷售代表、熟練手工職業人員...
    Joerres 表示:「我們的2007年數據顯示出,隨著企業和政府力求減少由地區流動、遷移和其他問題導致的人才問題,全球勞動力市場上對人才需求呈現出的起起伏伏。舉例來說,由於德國政府實行了積極的勞動力市場改革,因此認為很難填補空缺職位的德國僱主的比重已經從去年開始顯著下降。然而,勞動力市場的彈性和高技能人才的短缺還將成為德國僱主面臨的挑戰。」
  • 聚焦|「校企合作」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雙師模式」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
    為進一步提高一線職工技能水平,結合企業實際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指出新型學徒制的主要特點是「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雙師聯合培養」,企業學徒在「學校老師+企業導師」雙重指導下,兼顧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操作訓練,理論與實踐真正融合,迅速成長為適應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 面對科研人才短缺,為何清北高材生,不愛科研,熱衷事業編制
    人才是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的第一資源!面對美國來勢洶洶的科技制裁,我國人才短缺的瓶頸暴露無遺,尤其是在晶片製造產業,人才的嚴重缺失,導致後起直追非常困難。即使像華為這樣,擁有7000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工程師的大型科技公司,在美國的制裁下,也難以為繼,艱難求生。
  • 湖南省加快高素質人才培養,個性化、定製化高端服務現市場
    服務精細化,誠信記錄輕鬆查我省加快高素質人才培養,個性化、定製化高端服務現市場長沙市湘女家庭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在長沙市開福區營盤路108號,在這裡,家政員會定期開展培訓。■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昱 實習生 熊瑛現狀從業人員年齡偏大,緊缺高素質人才隨著居民收入的提升,很多家庭更重視健康,特別是對月嫂、保姆、保潔等家政服務的剛需,促使了家政行業的快速發展。
  • 中小企業經營越來越難,是什麼原因,如何有效破解?
    根據2019年的數據統計,我國每年約為100萬家企業倒閉,其中90%是中小企業。都說「創業維艱」,多數中小企業的生存周期為3年,僅又10%能經營超過5年。很多中小企業主越發深切感受到經營越來越困難,在2020年很多企業主更是回到原點,認真思索為何中小企業的經營越來越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並且如何能有效破解?未來發展與轉型空間很多行業都存在一定的僵局,行業市場資源被頭部、大企業佔據主要份額。
  • 2006年度青島市十大餐飲企業排行榜
    連鎖經營 大行其道  2006年度青島市十強餐飲企業中有8家採用了連鎖經營的模式,比2005年增加了1家,這意味著大型連鎖餐飲企業群體已經成為青島市餐飲業最具吸引力的"招牌菜"。  統計顯示,2006年度青島市十強餐飲企業中的連鎖餐飲企業的規模經營和規模效應的優勢日趨顯現。
  • 打造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搖籃
    近日,在「2015-2019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中,惠州學院名列全國第五、廣東第一,充分發揮了學科競賽在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國際視野、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我們堅持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推動文化傳承創新,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惠州學院黨委書記、校長彭永宏表示,該校正努力建設理工科特色鮮明、教師教育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成為東江流域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搖籃」。
  • 餐飲老字號多生存困難 加盟店模式或藉機興起
    上世紀90年代,在國家推行國有企業體制改革的背景下,1992年10月在原西城區飲食公司的基礎上組建了華天飲食集團公司。老字號難適應現代化生存有不願具名的餐飲行業專家向網易財經指出,就全國來說,屬北京的老字號最多,而在北京的老字號中又屬餐飲業老字號品牌最多,在北京餐飲業的老字號中又屬北京西城區的最多。
  • 餐飲業招工難:40萬招不到麵點師 僱20歲女孩是奢望
    張敬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想往連鎖化方向發展,食材速凍化是主要途徑,但如何使得速凍豆腐包的口感與現做一致則是必須解決的問題,但目前市面上很難找到這一類的人才。招人難、留人難是許多餐飲企業面臨的共性問題,無論是中餐、西餐、大餐、小餐,概莫能外。招人難「目前急需基層門店人員。」
  • 中國能源人才關鍵詞:脫節、短缺與國際認證匱乏
    何強指出:「在能源轉型的趨勢下,我國能源人才開發也相應存在三大問題:傳統能源行業人才脫節、新興能源行業人才短缺和技術人才國際認證面臨挑戰。」三大問題在傳統能源行業,一方面企業的用人缺口亟待填補;另一方面高校就業難題突出。
  • 就業難?廣東一酒店管理特色院校畢業生受企業關注
    究其原因,是廣酒學院獨特的辦學特色發揮了巨大優勢。該校於2016年創辦,以酒店管理為辦學特色,以培養現代服務業中高端人才為辦學目標,近年來在珠三角迅速打響品牌,廣受東莞、廣州、深圳、佛山等地企業關注,由此走出一條校企合作的辦學特色道路,在疫情之下仍能保持較高就業據悉,截至目前,廣酒學院已與包括萬豪、洲際、希爾頓、凱悅等國際品牌酒店集團、駐廣深莞世界500強企業集團在內,逾100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係,通過人才訂單式培養、共建實訓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