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對於各行各業衝擊都很大,這其中尤屬餐飲業壓力最大。疫情就像一個巨大的鐵籠將人們死死地禁錮在家中,人們想為了生計出門工作,可是卻根本出不去。有一定積蓄的老一輩還好,月光族的年輕人們卻遭了難。
人們不好過,企業的日子也煎熬。
無論是知名的餐飲連鎖企業,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小飯館都在政府抗疫的命令下,不得不關門。關門帶來的就是營業額的下降、利潤的降低,情況嚴重的企業還因為資金鍊斷裂,而不得不申請破產或者請求收購重組。
現在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飯店和餐飲企業也紛紛開張走向好轉,表面上餐飲企業的寒冬期已過,可事實上疫情只是餐飲行業迎來的第一關,後面招人問題,也困擾著眾多餐飲經營者們。
招人難始終是餐飲企業經營上的難題。
我國餐飲業的現狀是這樣的:如今從事餐飲行業的人員數量已經達到了3000多萬,這其中負責傳菜的服務員就達到了百萬級別。不要對這個數據感到吃驚,我國大大小小的飯店無數,自然對於服務員的需求十分龐大。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餐飲飯店門口擺著「招聘啟事」的小木板,或者貼著招聘的小廣告,有些甚至還專門舉辦一些招聘活動,為的只是吸引路人的目光,讓自己的飯店招到人。
值得注意的是有很多飯店一年四季都在招聘,招聘時間長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招到人,而是招聘的服務員工作時間都不是很長。這些服務員都不打算在這裡長期幹下去,有些只是將服務員作為自己生活過渡期的暫時性的工作,而有的則不堪忍受服務員枯燥的工作,內心早就有離職的想法。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餐飲招工如此困難呢?小麥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外賣平臺的出現和快遞業的強勢崛起讓餐飲基層員工有了更多選擇。
近年來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爭先出現,兩者為了吸引用戶,紛紛發放大量優惠券以吸引點餐人數。外賣方便快捷,隨著外賣的點餐人數增多,外賣小哥這一新興職業也吸引了大量年輕勞動力的目光。
而外賣還只是大量分流勢力的其中之一。截止到19年,中國快遞員的數量已經超過了320萬,目前我國快遞行業增長勢頭很猛,未來肯定需要更多的新鮮血液來補充快遞的缺口。
2、餐飲服務員的工作多半枯燥乏味。
服務員就像是飯店的一顆螺絲釘,他們整日地連軸轉,幾乎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基層服務員工作忙是常態,有時甚至還加班加點。工作長的員工難免會心生厭倦,產生換一個工作的念頭,這也就是為什麼餐飲行業用工頻率很快的原因。
當然,現在許多餐飲企業為了留住基層員工出臺了很多政策,如:提拔制度,薪資結構優化調整,員工假期等等。相信未來這種現象會得到很大的改變。
如今工作種類繁多,每一個人只要掌握了一項專業技能,就在某一個崗位上發光發熱。或者可以嘗試工作外的收入,例如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