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說法
今天早上,一篇名為《幾個中學生20元破解抗愛滋神藥,奸商賣11萬!現實版生活大爆炸》的10萬+文章刷屏了。按文章的說法,一群包含數名華裔學生在內的雪梨文法學校高中生,像《生活大爆炸》裡的「謝耳朵」一樣,做出了「震驚了整個世界」的成就——他們重新研究出了一種專利「抗愛滋神藥」達拉匹林的主要成分,這個藥在美國曾從13.5美元一片一夜間漲到了750美元,公司老闆馬丁·什克雷利成為全美國人人討打的對象。這幾個澳洲中學生,正是為了打他的臉才去做這項研究,並且成功了。許多網友盛讚這幾位澳洲中學生,說他們身上同時體現了智慧和勇氣。如何看待這一事件?且看《較真》的查證。
查證過程
這幾位中學生的研究成果「震驚世界媒體圈」是真的,因為媒體對藥物研發缺乏了解,這個成就實際上並沒有在化學製藥界引發波瀾知名製藥博主Derek Lowe認為媒體對此事件有諸多誤解
在這篇微信10萬+文章流傳之前,國外媒體事實上已經紛紛報導這起事件了。正如流傳文章中的截圖說的那樣,BBC的報導標題中就向馬丁·什克雷利喊話,而雪梨先驅晨報更是說這幾個中學生「扳倒(take down)」了什克雷利這位「全世界最被討厭的人」。要知道,這些中學生提取出的3.7克藥物原料成本還不到20美元,而同等質量的藥物在美國售價將高達3萬5到11萬美元。結合此前關於達拉匹林漲價爭議的報導,這給人一種印象——幾位澳洲中學生在科學上做出了了不起的重大成果,破壞了什克雷利壟斷「神藥」的野心。
這個說法與實際情況是有很多偏差的。在科學雜誌網站(sciencemag.org)寫博客的知名製藥專家德雷克·羅伊(Derek Lowe)專門撰文介紹了實際是怎樣的情況。按照他的說法,達拉匹林(Daraprim)在實驗室中並不難製造,事實上很多藥物都這樣。這幾個雪梨的中學生並沒做出任何突破性成就,他們只是完美地遵循了一個合理的實驗室製作該藥物的步驟,把東西做了出來。但任何一個有能力的有機化學家都應該能把步驟復原出來。對於這一點那幾個中學生的老師應該清楚,這幾個孩子也應該很清楚。在羅伊看來,這是一堂有機化學課的完美習作,但放在媒體頭條上顯然是被吹噓得過度了。
達拉匹林也不是什麼「神藥」,不應過度渲染澳洲中學生成果的意義另外,達拉匹林也不是什麼「神藥」,這只是一個「通用名藥物」(可以理解為阿司匹林這種中國很多藥廠都可以生產的仿製藥),1950年代就已經誕生。最初的專利期實際上早就過了,按理說現在應該作為一種廉價的普通藥在市面銷售,但由於美國藥物政策的一個漏洞,才被什克雷利奪取了定價權並高價銷售。而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以及在美國以外的地區,都能被廉價買到。在澳洲本地,這種藥甚至便宜到一片只要0.18澳元,任意藥房均可隨意購買。事實上,達拉匹林是一種小眾特效藥,只對特定的病人起作用,每年美國也就數千人服用該藥,並不是對所有愛滋病人都有作用,治療愛滋病也非該藥主打功能。
而且,即使達拉匹林非常重要且在全世界都很昂貴,也並不能夠在實驗室製作並銷售。一來正如什克雷利轉發的一條twitter說的那樣,在很多車庫都能弄出藥物的有效成分,但你要敢拿去在美國這種專利保護完善的市場賣,肯定會被罰得很慘。二來如羅伊說的那樣,要是想讓生產出的藥能被口服,那你的生產環境要在方方面面都能通過詳細檢測才行,另外還有很多方面的要求,最簡單的,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生產線的要求實驗室就無法達標。難怪什克雷利嘲諷媒體,說這些中學生弄出來的藥跟他所擁有的正規廠商生產出的藥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這幾位澳大利亞中學生被推崇,主要原因還是人們對「奸商」很不滿「達拉匹林風波」真正暴露出來的是美國藥監局FDA在藥品政策方面存在漏洞。事實上,達拉匹林這種通用名藥物,如前所述,使用的人很少,少到按現代標準生產無利可圖,如果定價過高,其他廠商會弄出廉價版。所以這種藥往往就會無人生產。FDA為了讓藥廠覺得有利可圖去生產這種藥,設立了專營權制度,即在一定時期內只準由某個廠商生產,並享有定價權。這就是「奸商高價賣達拉匹林」的來由。這種事情之所以只在美國發生,是因為其他國家在通用名藥物方面執行的是不同的政策。什克雷利正是利用了這一漏洞,高價買了排他性的專營權,自行制定高價格,以期追逐最大利潤。不過,事情也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因為達拉匹林是可以醫保報銷的,絕大部分人患者並不真的需要花費750美元才能買到一片,一些政府項目的受益患者甚至只需要1美分就能獲得一片達拉匹林。所以說,把幾個中學生視為「打臉英雄」肯定是誇大其詞了。
「最被討厭的男人」、「達拉匹林漲價風波」的肇事者馬丁·什克雷利
但不管怎麼說,達拉匹林從13.5美元一片一下提升為750美元是事實,即使患者不用花那麼多錢,那也得由其他人買單,這場風波還是引發了廣泛不滿。而且,據很多分析,什克雷利財技了得,預先就做了部分藥企股票的空頭頭寸,然後藉助風波引發的對製藥業的不滿以及希拉蕊就此而作出的整頓製藥業言論,藥企股票價格一跌他反而大賺一筆。這就更加引人憤恨,難怪他被稱為「最被討厭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幾位澳洲中學生的舉動被解讀為挑戰製藥巨頭的勇氣之舉,廣泛被人稱頌,就很好理解了。
澳大利亞的幾個中學生確實在實驗室做出了「達拉匹林」的有效成分,但從科學的角度而言並非突破性成就,對此舉的溢美之詞有許多誇張成分。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獨家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作者姓名+轉載自騰訊《較真》欄目」,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較真丨全民新聞查證平臺,探查真相,撥開信息迷霧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內容,點擊右下角「寫留言」發表評論。
還有別的問題求較真?請在後臺留言#我愛問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