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淳首辦國瓷發展論壇,曾獨家承制APEC峰會晚宴用瓷

2020-12-24 澎湃新聞

因大閘蟹聞名的南京高淳,同樣因國瓷名滿天下。

論壇現場 本文圖片均來自中新網

12月22日,首屆中國國瓷發展論壇在南京市高淳區舉辦,「中國日用陶瓷設計中心華東分中心」也同時在高淳掛牌。

「中國日用陶瓷設計中心華東分中心」揭牌

江蘇省原副省長李全林在開幕式上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江蘇陶瓷行業積極創新,加快發展,宜興紫砂藝術得到進一步弘揚,高淳陶瓷則是異軍突起。

陶瓷已成高淳「名片」之一。2014年,高淳陶瓷獨家承制了北京APEC峰會招待晚宴用瓷,打造出「盛世如意」琺瑯彩國宴用瓷。

此後,高淳陶瓷還獨家承制了「絲路國宴」國宴餐瓷,呈現於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領導人午餐宴會。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今年已是高淳陶瓷創業的整整第60年。

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孔德雙介紹稱,1958年,第一代高淳陶瓷人在固城湖畔利用當地陶土生產日用粗陶,開始了創業旅程。

但由於工藝落後和體制的影響,廠子兩度停產、轉產,到1978年,也就是改革開放之初,高淳陶瓷還是個產值不足百萬元的山區小廠。

改革開放之後,高淳陶瓷先後完成三次技術改造,實現產品提檔升級。公司也於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核准制條件下,中國日用陶瓷行業首家上市公司。

孔德雙表示,面對新挑戰,高淳陶瓷如今以創新推動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初步實現了市場結構從單純依賴外貿出口,向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拓展。同時,企業核心競爭力也實現從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向主要依靠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和品牌影響力的提升。

澎湃新聞從高淳區獲悉,依託當代國瓷的文化內涵和國際影響力,高淳已打造出佔地1.08平方公裡的「國瓷小鎮」,這也是江蘇省、南京市首批創建的特色小鎮。

目前,「國瓷小鎮」已聚集有國際著名陶瓷設計師、陶藝家20多位,並和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共建了中國陶瓷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基地,與江蘇省文聯共建了江蘇省文藝家創作基地。

未來三年,「國瓷小鎮」將融陶瓷產業、文化體驗、休閒旅遊等於一體,目標打造中國當代陶瓷創意之都和高技術陶瓷研發基地。

相關焦點

  • 高淳陶瓷:六十餘年匠心鑄就閃亮「國家名片」
    因大閘蟹聞名的南京高淳,同樣因國瓷名滿天下。2014年,高淳陶瓷獨家承制了北京APEC峰會招待晚宴用瓷,打造出精美絕倫的「盛世如意」琺瑯彩國宴用瓷,令人驚嘆。此次閃亮登場讓高淳陶瓷一舉成名。此後,高淳陶瓷多次承擔國宴用瓷製作任務,向全世界持續傳播中國當代陶瓷的魅力。
  • 鎮江首屆國瓷文化展鳳凰廣場驚豔亮相
    現代快報訊(記者 曹德偉)6月23日,由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高淳陶瓷共同舉辦的鎮江首屆國瓷文化展在鳳凰廣場拉開序幕,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當天現場展出了多套工藝精美的陶瓷套裝,其中不乏在APEC峰會國宴、國際進出口博覽會歡迎晚宴等重大場合中使用過的精品。
  • 2018「上合組織峰會宴會瓷」是這樣煉成的
    原標題:2018「上合組織峰會宴會瓷」首度亮相,本報記者專訪深職院藝術設計學院設計團隊  「國瓷」是這樣煉成的  繼成功打造深圳本土青瓷品牌——「官龍青瓷  2018「上合組織峰會」6月9日在山東青島召開。此次峰會的宴會用瓷——「錦繡中華」系列由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周利群帶領的專項創意團隊設計,並交由深圳國瓷永豐源打造。
  • 小白兔口腔醫療3D全瓷美學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阮班慧)7月22日,由小白兔口腔醫療主辦,3M中國、陝西丹特威齒科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3D全瓷美學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       本次3D全瓷美學高峰論壇是陝西口腔醫療行業高規格的專業權威論壇,有來自省內外近150名口腔修復專家及醫生共同出席了本次論壇。
  • 揭秘「亞信國宴」菜單餐具:五菜一湯 國產餐瓷
    本報記者幾經周折,聯繫上參與國宴籌備的餐瓷提供商瑪戈隆特骨瓷(上海)有限公司,為讀者獨家揭秘舌尖上的「亞信國宴」。  國宴瓷  餐盤鋪展「絲綢之路」  上周六,距離亞信峰會召開還有4天。位於浦東金橋瑞祥路上的瑪戈隆特骨瓷工坊一派忙碌。
  •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宴會瓷設計出自他們!
    在剛剛落幕的2018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名為「錦繡中華」的宴會用瓷,獲得多國人士點讚。記者11日獲悉,上述宴會用瓷,出自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深職院)師生的設計,並由深圳國瓷永豐源製作完成。據了解,這組56件套的白底金花的宴會用瓷由深職院藝術設計學院28名師生和永豐源5名專家組成的團隊共同設計完成,整套產品質地細膩堅硬,造型簡潔莊重,畫面高貴典雅。白瓷上用金絲描繪的牡丹,雍容端莊。它取名「錦繡中華」,意將中華大地繁華昌盛之美寫於宴會瓷中,將民族華貴和中國氣度完美呈現。
  • 憶聞:毛澤東用瓷與「7501」往事
    時隔多年,毛澤東和「毛瓷」再次引起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的注意——12月19日,「毛澤東生活用瓷(7501)研究室」落戶廣東中山。不過,無論是「毛瓷」或者「7501」,都和廣東沒有直接關係,倒是與它毗鄰的江西緊密相連。
  • 地理標誌文化:中國地理標誌保護、釉下五彩瓷原產地國瓷醴陵瓷器
    黃達嘴蕉源一帶已生產上等的瓷器(新近發現的窯址,醴陵制瓷史待重新結論)明初,醴陵新陽大土村窯下灣及附近,為朱元璋修建南京城牆生產專用城牆磚。醴陵承制10萬塊左右。1729年(雍正七年)。廣東興寧移民廖仲威在東堡溈山開設瓷廠,燒制土瓷。1819-1892年(光緒十八-九年)醴陵瓷業「客商雲集,多付款後提貨,求過於供」,是為醴陵瓷業的興盛期。
  • 匯力瓷業舉行大型財富招商會暨經銷商答謝晚宴
    8月18日晚,正值高邑陶博會首日,匯力瓷業「匯力聚才 誠信共贏」大型財富招商會暨經銷商答謝晚宴隆重舉行。此次會議,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秘書長宮衛,佛山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尹虹,歐陶科技董事長、陶瓷信息報社長歐陽天生,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建築材料行業分會副會長周治洲,河北省建材協會會長李懷江,鹹陽陶瓷研究設計院院長助理劉小雲,高邑縣陶瓷行業協會會長蘇彬,匯力瓷業董事長姜樹林等主要嘉賓領導,以及匯力全國各地經銷商、多家媒體近500人出席。
  • 中國動力谷品牌巡禮丨振美陶瓷:「匠心」造國瓷
    紅網時刻記者 龍琦 通訊員 譚小洋 株洲報導9月9日上午,記者走進醴陵振美藝術陶瓷有限公司(後稱「振美陶瓷」),擺放在大堂裡的陶瓷展品立刻吸引住了大家的眼光:從2014年北京APEC會議期間的國宴用瓷「萬紫千紅」系列、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亮相的「盛世芳華」系列,到今年9月啟運,即將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景德鎮四大名瓷之——玲瓏瓷
    玲瓏瓷作為景德鎮四大名瓷之一,與其他三大名瓷相比,其聲名要遜色得多。因現今的文獻資料和歷史遺蹟鮮有玲瓏瓷出現,研究不夠透徹,導致人們對其知之甚少。明代早期,瓷工們開始有意識地製作玲瓏瓷,其工藝已經達到成熟。  南京博物院王志敏《學瓷瑣記》中提到:.明初永樂年間有景德鎮玲瓏瓷燒造。.但產量極少。明成化時,玲瓏眼製作工藝提高。明末時,青花玲瓏瓷仍時有燒造但難達佳境。
  • 揭秘慈禧的精緻生活,大雅齋美瓷和鑑別,你手裡的大雅齋瓷值多少
    在這個時期,大量燒造用於壽慶典禮和賞賜所用的官窯瓷,大雅齋瓷就是光緒官窯瓷的精品,且數量有限,流傳狹窄,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和臺北故宮等少數收藏機構可以看到。在大雅齋瓷器上可以看到單行橫書的「大雅齋」三字。根據郭興寬、王光堯的《大雅齋瓷器與瓷器小樣》一文,「大雅齋」是慈禧太后御用畫室的齋號,「大雅齋」瓷是慈禧太后御用齋號。
  • 五彩瓷,綻放絕美芳華
    18日,在第十三屆(2020)全國地市新媒體創新發展峰會暨百家網媒總編看株洲大型採訪活動中,總編們在醴陵參觀走訪,感受這座千年瓷都的歷史底蘊和藝術魅力。在醴陵陶瓷博物館,從漢代陶俑到晉墓陶罐,從扁豆雙禽瓶、五彩鳳尾尊到人民大會堂專用瓷、國家宴會瓷、國家禮品瓷,館內陳列著歷代醴陵陶瓷精品名品,濃縮了醴陵陶瓷產業綿延千年的輝煌歷程。泥與火的淬鍊,藝術與生活的碰撞,古老與現代的交融,演繹五彩華章。一窯藝術品,絕美五彩瓷,名揚神州,風靡世界,綻放芳華。
  • 2020南京創新周「雲上見」——來感受高淳「創新氣質」
    作為創新名城建設的重要陣地之一,高淳始終把創新放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位置。如今,創新已深深鐫刻在高淳的城市首頁上,成為這座城市的鮮明標識和共同追求。為了匯聚更多創新人才,取得更好的發展,今年,高淳以「雲」為主線,將舉辦多達13場的線上/線下活動,邀您感受高淳「創新氣質」。就在高淳,就在所有人的身邊,即將舉辦以下的種種活動。
  • 對標「威基伍德」,這家中國瓷企步履不停
    在深圳40周年慶之際,作為可視化的文化載體,由一家深圳企業推出的廣彩,成為最近熱議話題,與深圳開拓創新精神珠聯璧合,這家瓷企可謂中國瓷器發展徵程中的一個靚麗樣本。這組產品中,廣彩豔麗繁複的局部裝飾不僅呼應出廣彩靈魂,也讓會議用瓷顯得嚴肅、端莊,而杯託上海浪元素的展現,象徵了深圳特區40年一直屹立在改革開放經濟浪潮的最前沿。
  • 中國瓷器的頂峰是宋瓷,宋瓷的極品是影青
    著名收藏家、古董鑑賞家馬未都,曾在某一期《鏘鏘三人行》中總結道: 「宋瓷是中國瓷器的頂峰,甚至是中國美學的頂峰。」
  • 瓷貼面能用多長時間
    瓷貼面是目前比較先進的一種牙齒修復技術,瓷貼面的出現給我們的牙齒再一次的擁有了美觀了,你們做瓷貼面一般需要 多長時間呢?【天津市中諾口腔醫院】回答。   瓷貼面能用多長時間?
  • 國宴瓷吸引世界目光 國瓷永豐源董事長:傳承是最好孝道
    日前,中印兩國領導人在湖北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期間使用的「先生瓷 東湖之光」「金蘭之友」「先生瓷 四海昇平」等三套茶餐具吸引了世界目光,展現出中國當代瓷器的獨特氣質和魅力。 這三款精美茶餐具有何寓意,承載了怎樣的企業精神?制瓷企業如何突破創新,在傳承中發展?近日,光明網記者專訪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紅釉彩瓷燒制技藝」傳承人、深圳國瓷永豐源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權輝。
  • 醴陵民國瓷業改革:攻苦食啖的實業精神,破除當今瓷業窠臼方法論
    民國醴陵瓷土分布圖此外,醴陵多丘陵,植被面積大,且80%以上為燒窯所用的松木;水資源亦豐富,河道交織,降水充沛;就連運輸瓷器時捆綁用的葛藤,也是隨處可見。可以說瓷業所用原料,在醴陵均有豐富的資源。其原因與醴陵瓷業本身的桎梏有很大關係:一、生產環境不佳。清中期發展壯大的醴陵土瓷業,並沒有堅實的行業基礎,經營時好時壞,盛衰無常。十年難逢三年好運,一旦突遇變故便成傾覆之禍。如太平天國時期,醴陵瓷業就曾遭受極大摧殘,很長時間才得以恢復。
  • 景德鎮法藍瓷:以文化鑄品牌 展時尚之風
    2003年,「法藍瓷」品牌在景德鎮落戶,它以中國瓷都——景德鎮為生產基地為依託背景,把陶瓷文化作為品牌發展的核心文化,受千年陶瓷的文化薰陶,不斷將「法藍瓷」的品牌不斷做大做強,提升其在外界的美譽度。  精緻、高雅、時尚、獨特……這樣的詞語,幾乎已經形成了人們對「法藍瓷」品牌的公認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