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像村上那樣寫小說很困難。
自己寫過短篇小說,一萬字的也沒修改。
也沒精心準備素材。
寫出來效果自然不好。
聽寫小說的老師說:不能刻意讓人物活或死。
得讓故事自然發展。
前天晚上素材準備充分,故事情節反覆演練。
第二天故事會寫得更好。
沒矛盾。
只要心流寫作,自然不會刻意左右人物。
可以試試。
以前覺得標點複雜。老王說:「這飯真好吃。」
標點也熟練了。
原來我的定位有問題。
我想佔領細分市場第一,佔據乾眼症市場。
我還弄過乾眼症課程。
不過這個領域是醫生的天下。
用戶心智中只有醫生。
沒有乾眼哲學這個分類。
就算我說的話更智慧。
幾乎沒人能理解,尤其是深陷其中的人。
所以,我的讀者應是所有人。
哲學是化解痛苦的智慧。
任何人都有痛苦,包括我。
我不停用寫作,化解自己的痛苦。
將轉化後的智慧,傳遞給更多人。
可以嘗試寫故事。
距離過年假期結束,還有三周時間。
嘗試寫故事。
可能是短篇,最多中篇。
不知道能日更不?
村上說他從不連載。
他第一步先寫。
趁著感覺全都寫出來。
邏輯矛盾等到第二步時,再去修改。
《貓頭鷹在黃昏起飛》記錄了,年輕作家和村上的對話。
村上說他寫故事前。
有很長的素材收集過程。
此時,他會做翻譯工作。
他習慣用寫作來思考。
腦中有個大柜子裡放著很多大抽屜,小抽屜。
他會經常寫一個故事的開頭場景就留在那,等其自然生發。
等到某一天,所有靈感匯聚一點。
他會說:「貓頭鷹在黃昏起飛!」
進入寫作狀態時。
他全身充滿了腎上腺素,橫衝直撞。
停止見任何人。
像一輛高速列車無法停下。
每天早晨5點起寫作4個小時,4000字。
感覺好不多寫一頁。
感覺差不少些一頁。
直到進入修改階段了。
才會不停修改,總有令人臉紅的地方。
矛盾處重寫。
人家說寫得不好處重寫。
你不同意依舊重寫,往反方向修改。
覺得自己可以試試。
但沒想好連載,還是寫完改後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