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黃華通訊員王化遠張群生
她叫李華,今年58歲,是正陽縣永興鎮敬老院的護工。在這個普通崗位上,她幹了32個春秋,經歷了10屆鄉鎮分管領導、8任民政所長,送走了50多位五保老人。
1988年,永興鎮建起敬老院,經村黨支部推薦,26歲的李華當上了敬老院的會計,每月工資70元。那時她剛從縣城知名企業皮件廠辭職,隨剛退伍的丈夫下到農村,是一表人才,十裡八村少有的俊姑娘。
很多人說,小李在敬老院幹不了兩年就會走人。「誰家沒老人,誰能不會老?與老人打交道沒啥不好。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時敬老院只有兩名管理人員,我雖然是會計,但看到敬老院一堆的活兒,怎能袖手旁觀呢?」李華說,「我和院長管一個敬老院。我還要當廚師、做帳,服務14名院民,整天忙得連軸轉。」第三年,她主動辭去會計職務,專職當護工,院民發展到18名。老人們各有各的個性,稍不如意,輕者噘嘴板臉,重者惡語傷人。
「侍候五保戶真得有愛心,還得能忍耐,這不是唱高調,這是千真萬確的。」李華深有體會地說。她幾次想撂挑子,可看到五保老人們無兒少女、無依無靠,又於心不忍,在領導和丈夫的勸說下,又鼓起了繼續工作的勇氣。
李華是妻子,也是母親,她無愧於五保老人,卻有愧於丈夫和孩子。李華丈夫先後在鄉派出所、街道工作,整天也是早出晚歸,兩個孩子是在敬老院長大的。
家人們都很理解和支持李華,丈夫忙裡偷閒來敬老院幫忙,兩個孩子從小就知道為老人剪指甲。看到家人的支持,看到五保老人們精神飽滿,身體健康,李華發自內心地高興。老人生病,茶水不進,她的心像針扎一樣難受;老人病危,她像兒女一樣守護在身邊;老人去世,她邊哭邊為老人洗澡穿衣。
壽衣是比較難穿的,而多年來,李華摸索出了門道,先把壽衣一件件穿在自己身上,穿好後一起脫下來,再往老人身上穿。30多年了,提起送走的老人,她還能一一說出他們的姓名甚至年齡。
如今,李華年近60歲,從昔日的俊俏姑娘變成了「花甲老人」,但她那顆敬老愛老的赤誠之心沒有變。談起未來,李華激動地說:「現在丈夫退休了,孩子大了,我更加輕鬆了,如果身體允許,我將在敬老院奉獻終生。」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