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為50多位五保老人送終 護工李華為養老事業奉獻最美芳華

2020-12-20 瀟湘晨報

□本報記者黃華通訊員王化遠張群生

她叫李華,今年58歲,是正陽縣永興鎮敬老院的護工。在這個普通崗位上,她幹了32個春秋,經歷了10屆鄉鎮分管領導、8任民政所長,送走了50多位五保老人。

1988年,永興鎮建起敬老院,經村黨支部推薦,26歲的李華當上了敬老院的會計,每月工資70元。那時她剛從縣城知名企業皮件廠辭職,隨剛退伍的丈夫下到農村,是一表人才,十裡八村少有的俊姑娘。

很多人說,小李在敬老院幹不了兩年就會走人。「誰家沒老人,誰能不會老?與老人打交道沒啥不好。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時敬老院只有兩名管理人員,我雖然是會計,但看到敬老院一堆的活兒,怎能袖手旁觀呢?」李華說,「我和院長管一個敬老院。我還要當廚師、做帳,服務14名院民,整天忙得連軸轉。」第三年,她主動辭去會計職務,專職當護工,院民發展到18名。老人們各有各的個性,稍不如意,輕者噘嘴板臉,重者惡語傷人。

「侍候五保戶真得有愛心,還得能忍耐,這不是唱高調,這是千真萬確的。」李華深有體會地說。她幾次想撂挑子,可看到五保老人們無兒少女、無依無靠,又於心不忍,在領導和丈夫的勸說下,又鼓起了繼續工作的勇氣。

李華是妻子,也是母親,她無愧於五保老人,卻有愧於丈夫和孩子。李華丈夫先後在鄉派出所、街道工作,整天也是早出晚歸,兩個孩子是在敬老院長大的。

家人們都很理解和支持李華,丈夫忙裡偷閒來敬老院幫忙,兩個孩子從小就知道為老人剪指甲。看到家人的支持,看到五保老人們精神飽滿,身體健康,李華發自內心地高興。老人生病,茶水不進,她的心像針扎一樣難受;老人病危,她像兒女一樣守護在身邊;老人去世,她邊哭邊為老人洗澡穿衣。

壽衣是比較難穿的,而多年來,李華摸索出了門道,先把壽衣一件件穿在自己身上,穿好後一起脫下來,再往老人身上穿。30多年了,提起送走的老人,她還能一一說出他們的姓名甚至年齡。

如今,李華年近60歲,從昔日的俊俏姑娘變成了「花甲老人」,但她那顆敬老愛老的赤誠之心沒有變。談起未來,李華激動地說:「現在丈夫退休了,孩子大了,我更加輕鬆了,如果身體允許,我將在敬老院奉獻終生。」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如何養老?|新聞中心|中國常州...
    老人沒有子女,每個月僅靠「三無」政策補貼生活,至今還在外租房居住。他的養老問題,對於社區來說一直都是個難題。    「像這種高齡老人一個人在外租房子住,我們其實是很擔心的。但是社區怎麼照顧得過來呢?」五角場社區居委會書記兼主任丁燕玲說起此事,深感有心無力。姚大爺每個月有1000多元補貼,比低保戶的待遇已經好了許多,但仍然請不起護工,養老機構也進不去。
  • 陝西五保老人遭男護工毆打:咬牙切齒扇巴掌揪耳朵,病友都被嚇住
    視頻中地址位於陝西漢中西鄉中醫院,視頻顯示,一中年男子正暴力毆打一名老人。據了解,視頻中身著藍色襯衫的打人男子是老人家屬請的護工。工資是150元一天。該視頻顯示,男護工在病房內先是擰老人耳朵,又推著將老人拖甩至另一張病床旁後扇了老人耳光,並高聲對老人說,"給我站在這兒!"
  • 蒙城:「病醫護康」新模式五保老人「都挺好」
    蒙城縣改革農村五保老人供養方式,探索醫養結合適宜模式,實行鄉鎮敬老院隸屬衛生院,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集中供養老人「都挺好」。 病不愁。
  • 醫護到家攜手一號護工,助推中國養老新格局
    老年人在飲食健康、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文化等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我國將成為全球老年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  這一代獨生子女面臨了太大的壓力!一對夫妻要平均撫養 4 名以上的老人和至少 1 名以上孩子,導致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面對如此嚴重的家庭經濟負擔,年輕夫妻幾乎全部外出打拼,空巢老人逐漸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選擇保姆,有的則選擇去了養老院。
  • 一點椿養老:找護工還靠親戚介紹?2招教你幫爸媽找到靠譜護工!
    想找到靠譜護工最重要的兩點是:一是介紹護工的平臺要靠譜,二是上門服務的護工要專業。01找正規養老平臺為什麼找護工要找正規的平臺呢?朱女士是一名養老護工,她在省中醫的病房裡照護一位重症高齡老人,據她說:「這是位重症失能老人,早上一起來就要開始不斷地吸痰,檢查氣管、胃管、小腸管、尿管,還得每兩個小時翻一次身,隨時關注檢測儀的情況,一天最多能睡四個小時,這一套護理,如果你沒有專業知識技能根本拿不下來。
  • 板浦鎮康養中心升級改造 16位五保老人住進煥然一新的「家」
    原來,當地政府引進社會力量,對原養老服務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全新的板浦康養中心於近日正式啟動,16位五保老人住進了煥然一新的「家」。據介紹,這些老人在板浦鎮養老服務中心已經生活很多年了,曾經的養老中心設備有些陳舊,消防隱患凸顯,養老服務效能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 80後「最美院長」李文俊:從事養老服務是行善積德
    在萊蕪區社會福利中心,住著140多位老人,其中大多數都是來自各鄉鎮的五保老人。對院長李文俊來說,每天的工作,就是讓這些原本無所依靠的老人在這裡頤養天年。李文俊總說,能為老人幹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是積福是行善是榮幸。
  • 農村老人養老狀況的調查與思考
    目前,澧縣農村社會養老主要形式為五保供養。我縣共建成了高標準的鄉鎮敬老院32所,達到了「一鄉一院」的目標,集中供養五保對象1650人,年供養標準為2160元。各敬老院均配套了廚房、餐廳、活動室,購置了電視機等娛樂工具,院內修建了豬舍,開闢了菜園,有的還建了魚塘。對另外分散供養的3450人,年供養標準為1000元,並採取包扶扶養責任制,使其基本生活得到照料。
  • 福利院讓老人打工養自己 死後不銷戶冒領養老金
    53歲的全克明是湖北省竹山縣竹坪鄉中心福利院的五保老人,嚴格說,不夠五保供養必須滿60歲的標準,但自2007年福利院建院起,他就是第一批院民。然而,全克明卻被福利院「出租」打工,因為福利院要「以院養院」。
  • 滬一養護院護工自費給老人發紅包 每人兩百元
    /晨報記者 徐妍斐  在保寧路一家養護院四樓的一間房裡,住著多位耄耋老人。大年初一,老人們的子女紛紛前來看望老人。其中,王先生在順手整理90多歲母親的被褥時,意外發現了一隻紅包,打開一看裡面竟然是200元。各床位一交流,發現每位老人都收到了這樣的紅包。  這些紅包來自——該房間52歲的看護仇玉娟。
  • 初心不改養老情 匠心築夢耀芳華——記湖北省宜昌市社會福利院副...
    梁高芳,現任宜昌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民政部技能大師,先後榮獲「全國孝老之星」「全國養老機構優秀護理員」「全國民政優秀技能人才」「湖北省勞動模範」「湖北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湖北省最美民政人」等稱號。雖有榮譽,但她始終初心不改,用20多年積累的匠心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著。
  • 孝德智慧養老:讓失能失智老人及家庭走出照護困局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普遍需要專業護工幫助,但是好的護工一人難求,對於這兩類老人的照護問題,已成為數千萬家庭難以承受之痛。隨著科學技術的逐步普及,是否可以通過智慧化手段,解決這一具有普遍性的社會痛點問題?南京孝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正通過智慧養老解決方案,為這一問題提供新的視角與答案。
  • 周冬雨爺爺:重男輕女兒子卻英年早逝,孫女周冬雨願為他養老送終
    還好孫女願為他養老送終,讓他有個幸福的晚年生活。【周爺爺重男輕女,兒子卻英年早逝】1992年,周冬雨出生在石家莊。身為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她本該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但她的出生卻讓爺爺眉頭一皺,只因她是個女孩。
  • 一號護工攜手北京市社區服務協會普及「北京通」惠民服務
    本次活動,北京市社區服務協會特邀一號護工為社區居民提供肩頸按摩並聯合西城區開展針對北京市市民社會服務一卡通(以下簡稱北京通)關於養老護理方面的講解工作。一號護工工作人員與北京市社區服務協會工作人員北京通是由北京市政府發放給北京市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集金融、公交、醫療、養老、繳費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一卡通。
  • 102歲老人死於養老院,生前被護工綁在床上7天,一直在掙扎
    102歲老人死於養老院,生前曾被護工綁在床上7天,一直在不停掙扎2019年4月7日,102歲的老人高仔在南昌一家養老院去世,直到去世前,她還在不停地掙脫綁在她身上的約束帶。可在看監控的過程中,原本以為是自然死亡的家人,開始質疑起老人是非正常死亡,隨後並向警察報了案。原來,家人發現,老人在去世前曾多次被養老院的護工用約束帶綁在床上。
  • 5位50歲單身姐姐同居引爭議:和閨蜜一起養老,到底有多酷?
    10年前,日本有7位單身奶奶集資買下了一座「豪宅」,同居養老。7個奶奶的年齡從71歲到83歲,年輕時,她們都是事業成功的女性,由於種種原因,她們全都未婚。她們住在一幢房子裡的不同房間,享受獨處,也互相照顧,需要幫助時打個求助電話就可以了。
  • 企業家們給五保老人發「紅包」
    五保老人喜領紅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首席記者李釗 通訊員王付雲文圖 本報駐馬店訊日前,駐馬店市企業家協會、汝南縣政協給汝南縣古塔街道敬老院獻愛心,見雪白的麵粉、新鮮的豬肉、美的立式空調送到了敬老院,五保老人們的掌聲經久不息
  • 馬克龍出手1.6億歐給護工打氣,被老人表白!法國護工究竟多苦?
    中新社·華輿訊 據歐時大參報導 8月4日周二,正在布雷岡松堡(Fort de Brégançon)度假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不忘工作,前往南法城市土倫視察,看望老人和上門服務的護工,並霸氣承諾將為上門服務護工發放1.6億歐元獎金(其中國家出8000萬,各省共出8000萬),獎勵他們在新冠疫情期間所做的貢獻。
  • 喪偶兒媳為公婆養老送終,對其遺產是否享有繼承權
    案情回顧:喪偶長媳與婆家次子約定,共同為婆婆養老送終,並且按約定盡到了贍養老人的義務。兒媳與公婆因婚姻而形成擬制血親關係,由於夫妻一方去世往往面臨解體,老來喪子面臨晚景悽涼,而失獨家庭的養老問題更為嚴峻。現實生活中,有的喪偶兒媳有情有義,為公婆養老送終,為亡夫養育兒女,但在遺產分配中卻時常遭遇不公,侵害喪偶兒媳合法繼承權現象並不鮮見,相關涉訴糾紛也層出不窮。
  • 家政保姆不好找,醫院護工缺口大,鐘點工又能否勝任?
    護工的月平均工資,基本維持在4500元至5000元。而需要特別看護的失能老人護工,工資會稍微高些,最高可達到6000多元以上家政服務中心告訴我們,養老護工特別是失能護工非常難找,因為失能老人生活都無法自理,護工一般都需要24小時陪護,工作量大、難度高,還要承受老人和家屬的雙重精神壓力,很多剛入行的家政從業人員都不太願意接受這一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