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最美院長」李文俊:從事養老服務是行善積德

2020-12-14 齊魯壹點

在萊蕪區社會福利中心,住著140多位老人,其中大多數都是來自各鄉鎮的五保老人。對院長李文俊來說,每天的工作,就是讓這些原本無所依靠的老人在這裡頤養天年。

李文俊總說,能為老人幹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是積福是行善是榮幸。從事養老工作8年來,她用真誠溫暖著老人的心,也成了老人最信任的人。

「既然選擇了,就踏踏實實把工作幹好」

2017年,原萊蕪市為民辦十件實事之一的敬老院集中合併,其中原萊城區六個鄉鎮的敬老院老人集中合併到萊蕪區社會福利中心。按照計劃將在供暖前將所有老人集中合併完成,但臨近供暖,中心的部分工程尚未收尾。當時萊蕪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接管運營後,李文俊臨危受命,擔任院長。

身邊的朋友都勸她:你這麼年輕,新中心還沒完工,工作不好幹。可李文俊還是義無反顧地帶著團隊先行進入,「既然選擇了,就踏踏實實把工作幹好」。為了早日讓老人從鄉鎮的平房敬老院搬至新的暖氣樓房,李文俊帶領工作人員從清運垃圾、所有設施設備進場並布置,一直到聯供暖調試等,沒白沒黑地幹起了工地上的粗活,一幹就幹了將近兩個月,手上和腳上都起了凍瘡。最終,在計劃時間內將6個鄉鎮的160名五保老人安全搬遷至暖氣房,讓老人感受到了政策的溫暖,也為萊蕪政府十件實事的順利完成作出貢獻。

「這裡的一磚一瓦雖然不是我們建的,但中心的一張桌子,一張床,都是我們安置的,一草一木,都是我們種植的。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第一批老人是和莊鎮的40名五保老人,用一輛大巴車接過來,第二天,第三天,直到160名五保老人都被接過來。」李文俊對福利中心有著深厚的感情,「看到老人們臉上幸福的笑容,再多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標準化管理讓老人住得更舒心

面對入住的近200位老年人,照顧他們每天的日常生活是護理員的「頭等大事」。

如今,福利中心的護理團隊更偏向年輕化、專業化。這些90後的護理員,大都是老服專業或護理專業出身,經過系統的技術和理論學習,吸收新知識的能力也較強。「在今年市民政局『最美養老人』系列評選活動中,我們96年的護理員亓慶就被評為最美護理員。」說起中心的護理工作,李文俊充滿自豪。「在福利中心,護理員個個都會背《弟子規》。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護理員不光會背,還要踐行。」福利中心剛成立時招聘的第一批護理員,有的年齡在40歲左右。她們家裡的老人甚至來中心表示感謝,「我兒媳婦在這裡工作還不到一年,像變了個人似的,脾氣好了,對老人也更孝順了」。

在福利中心,李文俊狠抓養老服務質量建設,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熱心,把對老人關愛之情融入到工作中。按照民政部門的養老服務規範對老人進行全方位照護;按照市場監管部門對廚房工作進行改進;按照消防部門要求對消防設施設備進行改造、檢修;制定各項制度用於規範和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作為山東省敬老院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中心實行標準化管理,各項工作都有章可循。飲食、作息、文化活動、服務等方面都制定了相應的標準,工作人員的職責要求更加明確,工作效率及服務質量得到大幅提升,更主要的是給中心的老人提供標準的服務,讓他們生活得更舒心。

50天×24小時,守護老人安康

今年疫情期間,守護中心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成為李文俊的第一職責。

面對這場「大考」,身材不魁梧的她,從「全封閉」管理那天開始,就24小時與老人同吃同住,堅守院內一線。為了守護好老人的安全,她帶領大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防控預案,多項防疫措施在相關政策出臺之前就已經落實,防疫防控體系快速建立,儲備防控物資、實施每日疫情防控雙報告制度,確保為中心構築起一道堅實堡壘。白天,她耐心地為老人進行心理慰藉,消除老人想回家過年以及對疫情的恐懼;晚上,與同樣封閉住院的工作人員談心,讓大多數女員工能減輕對家以及孩子的惦念,儘量讓大家減輕心理負擔,全身心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把院裡的人都安頓好了,她卻不敢與舍在家裡僅2歲多的幼子通話,怕孩子會哭鬧著要見媽媽。就這樣堅守了50天,院裡未出現一例新冠病例。院內在疫情期間的管理措施及方法多次受到區抗疫指揮部等監管單位的稱讚。

在李文俊的帶領下,萊蕪區社會福利中心先後被評為「山東省敬老院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山東省醫養結合示範單位」、「山東省民政系統先進集體」、濟南市五星級養老機構。

相關焦點

  • 「最美天使」王琴:這個職業是在積德行善
    來源:一空網    採訪/編輯:田玲    攝影/剪輯:劉青    視頻拍攝:羅浩    按:「最美天使」人物系列報導由一空網策劃,主要關注在殯葬行業服務的優秀人物和先進事跡,在我們眼中他/她們就是最美的天使。
  • 行善積德的人,生死的恐懼就少
    死亡後的中陰身階段,就是人在這個法界中孤獨的漂泊,這恐懼,你目前也不知道。因為你忘記了,所以你不會恐懼。那能解決你這個恐懼的,有一個很好的媒介,他就叫:觀世音菩薩。  大家知道,儲蓄這個概念,人類的業在於儲蓄,你存很多錢,買房子車子,買保險。這個根源就在於你儲蓄,而儲蓄的根源,是恐懼。你對死亡,病苦,對種種不確定因素都充滿恐懼。要除去恐懼,單單靠你學習佛教常識是不夠的。
  • 淨土法門: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
    總有好事之徒或閒著沒事之人譏諷念佛人,說有念佛的工夫還不如去行善。他們哪裡知道,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所以說念佛是積德,積的不是小德,而是像虛空法界那麼廣闊的大德。有好事不能一人獨享,而要與眾人分享。教人念佛,就是幫助他人了生脫死、離苦得樂,因而是在行善,行的不是小善,而是像須彌山一樣高廣的大善。
  • 一個一直在行善積德的人,為何會口出惡言?
    老謝在國學研究和實踐方面頗有造詣,且一直倡導行善積德,一直在做行善積德的事。「惡語」出自老謝之口,和老謝平時的所做所為相比,形成了太大的反差。看著我疑惑的表情,老謝似乎知道我在想什麼。老謝問我,一些溺水者,被人救上來後,為什麼要狠狠打溺水者幾個耳光?
  • 積德行善有用嗎?我行善有用,你行善沒用,掌握規律,才能飛黃騰達
    積德行善沒有用的,我十三歲的時候救過一個落水的鄰居,差點還把我淹死,22歲的時候在廣東江門,晚上看到馬路上中間躺著一個人,滾來滾去。我立馬跑過去查看情況,原來是出車禍了,被撞飛了。直到警察救護車來到我才走,這算積德行善嗎?可為什麼我的人生卻過得那麼悽慘?我不信了,真的!我46歲了,殺雞都不敢,救過幾個落水的人,05年大年初三兩臺摩託車相撞6個人躺在路中間,好多人圍觀就沒人救人,最後我和侄兒一齊全送醫院,後來聽說兩父子沒搶救過來,同年8月11日我自己車禍雙腿斷了。
  • 西善橋姚氏家族:崇德孝義、行善積德
    &nbsp&nbsp&nbsp&nbsp[家訓解讀]&nbsp&nbsp&nbsp&nbsp明清以來,雨花臺區西善橋街道姚村之姚氏家族,遵循「崇德孝義、行善積德」之家訓,修德養性,敦厚重義,在當地救窮濟困、樂善好施。數百年來,其家族事跡被廣為傳頌。
  • 佛說: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隨緣行善,方能收穫大福報
    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行善是可以為我們積累功德福報的。但是,很多人卻不了解因為我們行善的方式方法不同,最後得到的功德福報也會有所不同。從古至今,我們都在主張行善不為人知。如果你做了善事,不求回報,不求名聲遠揚,那麼你就是在為自己積累陰德。《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中說:「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 佛說「行善積德」,其實還有你不知道的下一句,跟家族興衰有關
    佛說「行善積德」,其實還有你不知道的下一句,跟家族興衰有關 | 文 三隻眼讀史佛學經典中,有一部三世因果經,又叫三世因果文,其內容是勸人向善,主要講「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怎樣為自己造一個好命;行善積德與行兇作惡的因果循環報應。」
  • 行善積德,你的後代一定有好的果報!
    你留財富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得住;你留書本給子孫,子孫未必能讀; 最好的是積德,積功累德,你的後代一定有好的果報。
  • 積德行善,才是世界上最好的風水
    半個月後,時來運轉,村委會來修田基路,必經李家門口。「動作好麻利,路快修好了。」李老太眯眯笑。忽然一群熊孩子出現,拿著鋤頭將水泥磚砌成的田基路,砸個稀巴爛。老王家的熊孩子連續砸了三次,村委修路人員只好放棄那段路。
  • 行善積德100句
    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24.心量狹小,則多煩惱,心量廣大,智慧豐饒。  25.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35.積德為產業,強勝於美宅良田。  36.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
  • 上輩子行善積德,今生佛祖保佑,一輩子福報連連的三大生肖
    如果上輩子是行善積德的人,在今生會有很多福報的。所以有些人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不好,什麼之類的話。其實往往很多的是你前世沒行善積德,所以並沒有彰顯出來該有的福報。而下面要說到的這三個生肖的人,前世積福,今生得報,上輩子是做了大好事的善人,到了這輩子之後有福有貴,一輩子不愁吃穿,不愁富貴。
  • 美文美句為什麼有人說感恩、行善是人生中最美的道德?
    美文美句為什麼有人說感恩、行善是人生中最美的道德?行善是為了積德,感恩是為了回饋施恩惠澤於你的人,都是說一個人要有良好的心態,你時時刻刻的言行舉止都在產生著不同的作用。或好或壞,都在於你的一念之間。說起美德,很多。
  • 全球最不發達國家:但卻人人喜歡行善積德,被譽為最虔誠佛教國家
    當地人人都喜歡行善積德,被譽為是最虔誠的佛教國家。緬甸距離我們並不遠,是我國眾多個鄰國之一。迄今為止,緬甸已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歷史時期叫做洪沙瓦底。這個國家一路走來並不是特別的順利,先後成為了多個國家的殖民地。可當你來到這個國家,感受到更多的,卻不是歷史戰爭所給緬甸帶來的,當地人的信仰,都讓你由衷敬佩。
  • 人類圖|智慧|行善積德能夠改變命運嗎?
    下面我們談更重要的問題,行善積德能夠改變命運嗎?我看不一定。一個人如果能夠在了解自己的能量狀態、了解自己的出廠設計的前提下,接納自己的內在的局限、制約、缺點、脆弱和黑暗面,是可以轉化、揚升或者說改變命運的,這跟是否吃齋、行善、布施沒有本質關係。
  • 佛學:敬佛無定法,積德行善就是佛
    李當心禪師聽後頗為同情,但是身邊既無錢財,又無食物,如何幫他呢?不得已只好拿出準備裝飾佛像的金箔說道:「把這些金箔拿去換錢應急吧!」聽到李當心禪師的這個決定,弟子們都很驚訝,紛紛表示抗議:「師父!那些金箔是替佛像裝金用的,您怎麼能輕易地送給別人?」
  • 【每日故事】不可思議的因果現象:行善積德,自得天佑
    他說主要的原因乃是由於近年來的許多體驗使他深深感到冥冥中確實有因果報應的現象存在,如果努力行善,將來總不會吃虧的。筆者問他為什麼要這樣積極從事行善,他說他雖然讀書不多,可是他親眼看到自己的家人近年來所做所為以及後來所獲得的報應,便是一種最好的理由,這些寶貴而真實的教訓使他深深感到一個人無論如何還是『走正途』『作善事』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
  • 「行善積德」洗滌「 心識之流」,踏上解脫之道!
    行善積德能獲得健康、財富、長壽、美貌和好人緣, 因此,積功德行善常被視作經濟投資,是求得回報來滿足行善者世俗欲望的宗教事務。事實上,行善積德是修行的方法,也是「靈性增長和提升心靈」過程必要的墊腳石。正如要登陸月球的火箭,初期要發力加強速度,才能在後階段衝入無引力的太空。功德也同樣能帶給精神靈性那衝出重圍的力量,把智慧的能力推往超越世俗的真諦,讓我們能夠遠離世法凡塵的牽引。當古典的佛教論者給功德釋義為「那替心識之流洗滌和淨化的」時,功德能滌垢心田的效用便很明確地被肯定了。
  • 家政日報|青島市養老服務協會舉行三屆一次會員大會等
    、小白楊文化交流中心、青島56個商協會等商協會領導,市養老服務協會會員單位負責人、2020年度青島市最美院長、最美養老護理員獲得者、「抗疫情,我和你」主題演講比賽獲獎選手及秘書處工作人員等260餘人出席了會議。
  • 李文俊:把福克納作品帶進中國 譯 • 名家
    李文俊以翻譯美國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納的作品聞名。2017年2月10日,87歲高齡的李文俊先生在自己家中簡述了自己的創作和生活經歷。(中國網 陳博淵 文/圖)著名翻譯家李文俊從事外語相關工作部分緣於偶然因素。在上海復旦大學讀書時,李文俊覺得自己的新聞專業缺少樂趣,就自己去「蹭聽」外文系的課。「本科學分夠了以後,我們就可以自選幾門外文系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