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已經被同化但是一直還受到不公和歧視的日本阿伊努人

2021-01-10 小可愛最愛釣娛

引言:

日本常常稱自己只擁有一個民族,即他們引以為豪的大和民族。但實際上,日本並不是只有大和民族,還有一個民族也屬於日本,只是常常不被提及以致被遺忘。這個民族就是生活在日本北部的阿伊努人。阿伊努人在日本生活的歷史實際上比大和民族的歷史更長、更古老,而且在人種特徵、文化傳統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也有著明顯的區別。

然而,在日本文化中"國民"是通行的概念,由日本國籍的人都被稱為"國民",而不用"民族"來區分。因此,一般人甚至一些政治家和學者都認為,日本是單一民族國家。所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阿伊努人的歷史發展以及他們的社會地位吧。

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的起源和歷史

自稱為大和民族的日本人在起源上沒有得到學界的統一,但是其屬於蒙古人種東亞類型是學界公認的事實。但同大和民族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阿伊努人屬於什麼人種卻有著五花八門的猜測與說法。

1867年,有一位英國人曾從體質特徵方面對生活在北海道的阿伊努人進行分析研究,他從這些研究中認為北海道的阿伊努人的頭蓋骨同歐洲人的比較相似。因此,在他之後的許多外國學者也認為阿伊努人系從人種學上看是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混血而形成的。

然而,十多年後,被稱為日本考古發祥地、屬於日本石器時代後期即繩紋時代的大森貝冢被發現挖掘後,日本又開始了石器時代在日本生活的人類是否與阿伊努人有關的爭論。當時日本的一位學者小金井良精在把阿伊努人骨同從大森貝冢發掘的石器時代人骨進行研究對比後,認為日本石器時代的人就是阿伊努人。

引發了阿伊努人同繩紋時代人是否有關的大森貝冢

這些日本學者認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早於大和民族的阿伊努人曾廣泛地居住在日本全境,其中一部分與後來來到日本的其他民族相結合發生混血,另一部分則向東遷徙到達日本北部定居後成為了現在的阿伊努人。

生活在日本北部的阿伊努人雖然很早就同日本人有了接觸,但仍然一直固守著他們原來的生活方式。而且,由於他們的風俗習慣同大和民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們被古代日本人當作異種人看待。古代阿伊努人經常被古代日本人稱為蝦夷,來區分他們彼此之間的不同。日本歷史傳說中的第十二代天皇的小兒子曾徵伐阿伊努人,在調查奏章中曾寫到:"東夷有日高見國,其風俗甚異,男女皆文身結髻,男女雜居,東居於穴,夏居於巢……"。

日本人同阿伊努人的接觸增多是在鎌倉時代。日本國土面積不大,但處在封建農業社會中百姓人數還在一直增多,原有國土的耕地面積已經不能滿足日本社會的需求。因此部分有冒險精神的日本人來到了日本北部——阿伊努人生活居住的地區,並在這裡開荒種地、經營商業。這與阿伊努人傳統的生活方式相衝突,因此阿伊努人同前來墾荒的日本人之間的矛盾愈加激烈。但是在對抗戰爭之後,阿伊努人失去了在北海道的主導權。

阿伊努人分布範圍

明治維新後,為了穩定社會、開拓之前一直被稱為蝦夷地的北海道,日本明治政府不僅將其改名,設置開拓府,頒布了保護以及限制阿伊努人的法律,對阿伊努人進行授產、救濟、醫療、教育等。這一方針是明治政府用來同化阿伊努人,讓他們從漁獵為生轉而成為以開墾荒地為生的農民。這樣明治政府就將阿伊努人利用起來,不僅穩定了社會,還同化了阿伊努人同時發展了經濟。

阿伊努人的地位

阿伊努人在歷史上曾一直被日本人稱之為"夷"、"蝦夷"等,從這樣的稱呼中就可以看出阿伊努人在日本歷史上的社會地位並不高。阿伊努人一直過著漁獵生活,與日本人不同,他們沒有進入封建農業社會中。

因此步入農業社會後的古代日本人一直認為阿伊努人是沒有開化的野蠻人,他們鄙視以漁獵為生的阿伊努人同時又獵奇。據傳當日本派遣第六批遣唐使來到中國,就曾帶去兩個性別不同的毛人,這兩個毛人就是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的奇特習俗——女人文唇

自從鎌倉時代日本人到阿伊努人居住地進行墾荒種地和經營商業的活動,並同阿伊努人進行了對抗戰爭之後將北海道等地歸於日本人統治下後,阿伊努人在當時日本幕府統治中社會地位更為低下。

阿伊努人雖然已經歸為幕府統治,但當時日本社會根本沒有將其看作是一個整體。不僅百姓排斥他們,政府對其採取的也是排斥政策。幕府不僅禁止阿伊努人和大和民族混居、禁止通婚等,還將阿伊努人連同土地賞賜給家臣,並給予他們對阿伊努人貿易的獨佔權。在這樣的統治措施下,阿伊努人的數量大大減少。

明治維新後,雖然日本政府為籠絡阿伊努人,穩定社會以便發展頒布了《保護舊道人法》。但實際上阿伊努人仍被看作是非日本人。這在戶籍上體現得尤為明顯,阿伊努人在戶籍上標註的一直是"舊道人",甚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仍是如此。

世界非文化遺產——阿伊努人的傳統舞蹈

總結:

從阿伊努人的歷史和社會地位上看,阿伊努人因為一直是漁獵生活被步入農業生活的日本大和民族所鄙視著。但雖然社會地位低下,但是阿伊努人一直在爭取著自己應有的權益。不過這些爭取權益的行動是零散的,直到二戰後這些行動才有了組織,變成了統一的行動。在這些行動下,阿伊努人贏得了一些勝利,得到了比以前更為公平的待遇。

現在,阿伊努人雖然已經被日本大和民族同化,但他們的傳統文化還沒有完全消失,仍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自己的民族意識。2009年,阿伊努人的傳統舞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為日本贏得了榮譽,同時也讓阿伊努人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但是阿伊努人畢竟一直被歧視著,要想獲得更為公平的待遇,阿伊努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日本邊緣人口:琉球人和阿伊努人被嚴重同化,和族部落民被歧視
    據不完全統計,在美軍奪取琉球前,日軍共屠殺琉球民眾26萬餘人,島上純琉球人已基本不存在,二戰後日本先後多次向琉球移民,同時日本政府還變相將琉球人「強制」遷移到日本本土,如「大阪和琉球人口互換」。現在的琉球島民差不多80%的都是甲午海戰前後至今從日本列島移民過去的人口的後代。雖然他們自稱是琉球原住民,但多數都有和族血統。如今琉球血統的人有200多萬,但大多數人這都已經融入到四島的和族的洪流當中了。
  • 神秘的阿伊努人--日本唯一的少數民族
    二.奇怪的習俗和豐富的語言文化現生活在日本北方諸島的阿伊努人,仍保留了他們幾千年來沿襲的古老風俗和習慣,阿伊努人有自己的節日和祭祖活動,其中最有名的是熊祭活動,他們喜歡在圓木上雕刻動物,尤其是雕刻熊的形象,被稱為阿伊努雕。阿伊努人擅長刺繡,喜歡舞蹈。
  • 只剩下2萬人了,日本土著阿伊努人是一個怎樣的民族?
    在全球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中,日本一直強調自己是單一的民族國家。而日本最古老的居民,生活在北海道地區的阿伊努人先是被當做蠻夷之民,備受壓迫和歧視。1899年,日本政府頒布《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宣布阿伊努人是大和民族的支脈,對其進行強制同化。直到上個世紀末,該法案才被廢除,承認阿伊努民族的原住民族身份。
  • 日本首次認定阿伊努族為原住民族 欲振興瀕臨消亡的語言文化
    據日本廣播協會網站2月15日報導,內閣會議通過的法案首次明確寫出阿伊努族是原住民族,稱「努力構建讓阿伊努人帶著民族自豪感生活且讓其自豪感得到尊重的社會」。日本新法案規定,國家和地方政府有實行阿伊努政策的責任和義務,設立新的補貼制度,向謀求通過制訂阿伊努文化項目計劃振興地區經濟的地方政府發放補貼。
  • 第45屆木村攝影獎Hiroshi鏡頭下的北海道主人——「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的古往今來我們印象當中的日本一直是以宣稱自己大和民族的純粹性為傲,而實際情況日本有多達十幾個少數民族,他們才是日本本島的原住民,大和族的由來發源還是屬於外來移民和後期的殖民發展,日本的主體民族大和人對這座島嶼的控制卻一直到近代才完成。
  • 一個悲慘神秘鮮為人知的日本北方原住民族——阿伊努人
    在阿伊努語中,「阿伊努」即「人」的意思。至今,很多阿伊努人都希望人們稱謂他們為「ウタリ」(日語羅馬拼音:Utari,阿伊努語中「夥伴」的意思)。在官方文獻中,「阿伊努」和「烏塔利」此兩種稱呼都有。在日本,因為與大和族通婚及同化,純阿伊努族基本上消失。官方估計,人口約25,000,非官方數字為200,000人以上。
  • 1946年拍攝的阿伊努人:日本列島的原住民
    大約從公元十四世紀中葉起逐漸地改稱為阿伊努人。「阿伊努」一詞,在該族語言中是「人」的意思。從公元十六世紀起有一部分阿伊努族人遷移到庫頁島一帶。在十七至十八世紀,阿伊努族大部被消滅,今天僅剩下不足二萬人,大部分移住在北海道島中部和北部的日高、旭川、釧路等地,少數遠移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一帶,也有一部分散居在本州的一些地方。阿伊努人原先主要靠漁獵為生。
  • 日本唯一承認的原著民少數民族阿伊努人
    在進入日本生活,也不會有人問你是什麼民族。民族問題完全是個人的隱私。當然,就個人可以公開承認自己是什麼民族。   日本標榜的是西方資本主義民主,也禁止對任何民族歧視的。一般的日本人也會對外來民族有歧視。但因為任何人都可以參加競選議員等,可能會有一些守舊的日本人不願意投票給外國人入籍日本的,所以可以不報自己民族。
  • 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七十七:北海道阿伊努人(日本)
    北海道阿伊努人鬧獨立日本是一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上的群島國家,主要的島嶼包括本州島、九州島、四國島和北海道島四大島嶼,以及另外6800多個島嶼共同組成。北海道島位置圖但是,日本的第二大島北海道卻是一個例外,北海道對於日本來說就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因為北海道總面積約為8.34萬平方千米,和我國的直轄市重慶面積差不多大,但是北海道總人口只有約600萬人,人口密度僅為72人每平方千米,人口主要分布在首府札幌及周圍地區。
  • 神秘的蝦夷族:日本最早的原住民 阿伊努人的前世今生
    ——摘自《李宗仁回憶錄》蝦夷族,指的也是阿伊努人,日本土著居民。阿伊努人屬於高加索人種,面部和身體多毛,中國史書稱之為「東夷毛人」。阿伊努人本來生活日本南部,但由於明治政府的殖民政策導致許多日本人從內地遷移到北海道,阿伊努人被排擠到北海道地區,以採集和漁獵為生。他們備受歧視,"蝦夷"一詞帶有貶義,直譯是"毛人、囚俘、蕃人"的意思。
  • 當今世界上正在鬧獨立的地區之七十七:北海道阿伊努人(日本)
    北海道島位置圖但是,日本的第二大島北海道卻是一個例外,北海道對於日本來說就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因為北海道總面積約為8.34萬平方千米,和我國的直轄市重慶面積差不多大,但是北海道總人口只有約600萬人
  • 最早的日本土著是什麼人?
    他們的祖先在不同文化、或不同種族的人來的時候,就已居住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理區域。新來者後來通過徵服、佔領、殖民等手段,佔有了統治地位。阿伊努人日本最早的土著是蝦夷人,亦稱阿伊努人(アイヌ),是在日本的北海道、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居住的民族。他們的體格不像是鄰近的類蒙古人,有可能是分布在亞洲北部地區的早期類高加索人的後裔。
  • 日本首個以阿伊努人為主題的國立文化設施開業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東京7月12日電(記者冮冶 姜俏梅)日本首個以原住民阿伊努人為主題的國立文化設施——「民族共生象徵空間」12日在日本北海道白老町開業,旨在傳承阿伊努族文化,發展當地旅遊,振興地區經濟。
  • 日本少數民族受歧視 衝繩獨立情緒抬頭
    據了解,此前札幌市議員金子快之曾發表言論稱,「從嚴格意義上講,日本已經沒有阿伊努族」,這一言論在日本引起巨大爭議。日本政府在對待少數民族阿伊努人的政策上也備受批評。今年2月底,日本政府首次公布一項專門針對阿伊努人社會地位的調查,72%的阿伊努人認為「受到歧視」。目前,日本國內阿伊努人約有10萬人,但由於社會歧視眼光的存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公開承認自己的阿伊努人身份。另據《朝日新聞》報導,由於感覺受到歧視對待,衝繩(古稱「琉球」——觀察者網注)人的獨立情緒有所抬頭。
  • 為促進北海道旅遊 日本將推動復興「阿伊努人文化」
    阿伊努人(北海道日報)海外網12月31日電 31日,日本政府表示明年將推出新的「阿伊努人保護法案」,對侵害阿伊努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將明確禁止,同時還將復興阿伊努人文化作為各級政府的重要任務。日媒表示,這將有助於保護阿伊努人傳統文化,同時將促進北海道地區的人文旅遊。據日本《北海道新聞》報導,新版「阿伊努人保護法案」包括8章32條,總則中以法律形式明確了阿伊努人的日本原住民身份,並強調對阿伊努人的任何歧視將是違法行為。
  • 他們是最純正的日本人,日本卻矢口否認:他們是蝦夷,不是日本人
    將阿伊努人和日本大和族人放在一起,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其體貌特徵的不同,純種阿伊努人甚至比大和族人更為矮小。也許就是因為如此,阿伊努人一直被和族人視為蠻夷,幾個世紀以來都不願承認其日本血統。在18世紀以前,阿伊努民族在日本的四個大島上都有分布,後來被大和民族驅逐、攻打,迫使其往北遷移。
  • 晚清年間的庫頁島,原住民阿伊努人
    【四名阿伊努族年輕女子的合影】阿伊努人(阿衣奴人、愛奴人、愛努人)是聚居在庫頁島、千島群島、北海道、堪察加半島的原住民族群;現存阿伊努人口數字難以精確統計。【阿伊努族婦女在勞動】該民族有語言、無文字。自1899年開始,他們被日本當局強迫使用日本名字、令停其宗教習俗、學習使用日語。因與大和族的通婚、同化,純阿伊努族人已經基本消失。【阿伊努人的住房】阿伊努種族屬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的混合類型。特徵為低額多須、膚色較深、體格健碩、深眼窩、體毛旺盛。遺傳研究表明,阿伊努人DNA與琉球人DNA較接近。
  • 日本原住民被不斷同化,現在僅剩20萬人,大和族:純正的只有2萬
    至於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日本原住民族群,部分學者認為他們的祖先早在6、7000年前就已經在日本列島上繁衍生息,那時候大和族的概念都還沒出現。 他們就是生活在日本北方北海道島的「阿伊努人」。北海道島是日本的第2大島,但開發時間比另外幾個島都要晚,在大和族人大規模進入這座島之前,阿伊努人一直在這裡靠打漁狩獵等方式生活,自得其樂。
  • 當新羅之子孫與阿伊努茅希利相遇,神威德威的蠣崎季廣與阿伊努人
    夷狄商船往還法度中的 東酋、西酋與蠣崎家族的分布關係圖而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及到了移民的和人與蝦夷地的原住民阿伊努人之間紛爭的起源及經過,而到了季廣的時代,兩個民族的紛爭也已持續將近百年,而一改先祖武田(蠣崎)信廣、光廣及良廣的強硬作風,到了蠣崎(武田)家第四代家督季廣卻一改父祖作風。
  • 歷史:阿伊努人的特點
    【歷史:阿伊努人的特點】導語:阿伊努有輕盈的皮膚,大量的面部和體毛,圓眼,波浪形的頭髮和大的身體,與大多數日本男性不同,阿伊努人可以長出粗壯的鬍鬚,第一批遇到它們的西方人類學家認為,阿伊努人可能是歐洲人的後裔,這一理論在此後已經名譽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