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日本土著是什麼人?

2020-12-17 初心聯盟

土著」的概念,古已有之,張岱《夜航船》解釋,土著:音土著(tu zhuo),言著土地而常居者,非流寓遷徙之人也。今人誤讀為(zhu)注。是相對於外來殖民者而言。土著人是指一個地方的原始居民,在殖民者從其它地方來到之前,就住在他們土地上的人民。他們的祖先在不同文化、或不同種族的人來的時候,就已居住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理區域。新來者後來通過徵服、佔領、殖民等手段,佔有了統治地位。

阿伊努人

日本最早的土著是蝦夷人,亦稱阿伊努人(アイヌ),是在日本的北海道、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居住的民族。他們的體格不像是鄰近的類蒙古人,有可能是分布在亞洲北部地區的早期類高加索人的後裔。現在,大部分居住於日本國內,歷史上以捕撈鮭鱒、獵鹿和海豹、栽培雜谷等採集經濟為主。14世紀中葉開始受到「和人」壓迫,17世紀中葉以後受到「松前藩」的掠奪更為苛酷,但阿伊努語等獨自的文化仍得以維持。近代日本明治政府將阿伊努的傳統生活地作為無主之地予以官有化,並強制推行同化政策,使得阿伊努語傳統文化漸次衰退。明治三十二年(1899)實施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稱阿伊努人為「舊土人」加以歧視。近年來,阿伊努人不斷努力於民族自立,保存並繼承傳統文化。早期蝦夷人用的是蝦夷語和多種方言,現在多數都被日語取代。

蝦夷人在日本的4個大島上都曾居住過,後來因為長期受到後來者的壓迫才被泊往北遷移。現在純種的蝦夷人因民族間的通婚和文化上的同化已瀕臨滅絕。本族的浯言和宗教也瀕於消失。蝦夷人具有明顯的高加索人種的特徵:身材矮小,皮膚淺黑,體毛旺盛,男子有著濃厚的絡腮鬍須,婦女沿唇邊也有髭狀痕跡,但現在多數蝦夷人的體格更像是日本人。

當今的日本人主要由四部分組成:

(1)阿伊努人,日本原住民,是因紐特人的一個分支,早年居住於北海道

(2)東通古斯人,是從朝鮮半島遷移而來的,和朝鮮族、滿族是近親,也是現在日本的主流人口

(3)漢人,是從中國大陸遷移過去的,是日本人群的第二大來源

(4)南島語系人,來自衝繩以南的島嶼,是馬來人的近親

在日本父島上還居住著一批西方土著,他們的祖先在1830年與歐洲和美洲的一批探險者一起來到當時被稱為博寧群島的無人區,後來他們就定居在博寧群島上。父島上的西方人有著白色的皮膚和金色的頭髮,所以他們更像是外來者而不是日本土著。自1968年美國將父島歸還日本後就成了小笠原群島的一部分,父島上的原始居民人口也漸漸被日本本土遷移過來的日本人所趕超。現在父島上的西方土著人口不到200人。

居住有西方人的日本父島

相關焦點

  • 神秘的蝦夷族:日本最早的原住民 阿伊努人的前世今生
    ——摘自《李宗仁回憶錄》蝦夷族,指的也是阿伊努人,日本土著居民。阿伊努人屬於高加索人種,面部和身體多毛,中國史書稱之為「東夷毛人」。《宋書·倭國傳》記: 「日本東北隅,隔以大山,山外有毛人國……東境接海島,夷人所居,身面皆有毛。《舊唐書東夷傳》記:「日本南東盡海,東北限大山 。其外即毛人。」
  • 男子把餐廳的蜘蛛蟹殼撿回家,製成土著樂器,爆紅日本供不應求!
    但是,在日本卻有一位小哥,他用蜘蛛蟹作為原材料,製作出了一個迪吉裡杜管這種澳洲土著樂器,頓時風靡全球。這位日本小哥名叫Kazuki Kitagawa,今年已經34歲了。根據Kazuki 介紹,他從小就十分喜愛迪吉裡杜管這種樂器,時不時的便會自己製作兩三個出來。
  • 澳大利亞土著原住民是中國人汪大淵最早發現的
    大洋洲上最大的國家就是澳大利亞,在澳大利亞生活著一個土著民族,他們寬鼻子、厚嘴唇、深色的眼睛、棕色的皮膚、波浪狀的頭髮,非常有特點。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澳大利亞四面環海。這些形象特殊的土著人真的是這裡的原住民嗎?
  • 中國科學家解密柬埔寨土著人群母系起源與遷徙
    中新網昆明10月17日電 (顧一航 張剛強)記者17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學家與柬埔寨金邊皇家大學合作,首次系統地描繪了柬埔寨土著人群母系起源與遷徙的模式,印證了亞洲人群的祖先在約六萬年前走出非洲、首先到達東南亞次大陸和中國南方地區,爾後由南向北遷徙。
  • 安第斯山印第安土著餐桌上的美味:烤豚鼠。它還被薩滿用來治病……
    在我們中國,豚鼠被稱為荷蘭豬,天竺鼠,讓人一聽還以為豚鼠來自荷蘭或印度。而在德國,德國人把它叫做「海豬「,因為它從海上進入德國。我們中國人給他冠名「荷蘭「,那是因為豚鼠最初是通過荷蘭人賣給日本,日本人把它叫做荷蘭豬,這個名字從日本傳到中國。
  • 美洲人種大換血,土著幾乎絕滅,歐洲人到底做了什麼?
    幾個世紀以來,歐洲人一直靠耕種土地,獲取食物。美洲土著人卻不是這樣,這些土著還是過著漁獵和採集的生活。我們都知道女真人是漁獵採集的部族,但是女真人在入關之前就已經改為靠農業吃飯了。漁獵採集獲取資源的效率沒法和農業耕種相比,清軍能夠打敗李自成,因為李自成更像過著採集的生活。歐洲人開墾土地,播撒種子。
  • 日本人姓氏裡的小秘密
    注意,日文裡把現代日本人的姓氏稱為「苗字」。很顯然,這是由漢語裡「名字」的音、義轉化而來的。日本人的姓氏,排在前十位的是「佐藤、鈴木、高橋、田中、渡邊、伊藤、山本、中村、小林、齋藤」。這十大姓佔總人口的10%,有1000多萬人。這相當於中國人的「張,王,李,劉,陳、楊、趙、黃、周、吳」。這些前十名大姓的總人數大約5.5億,佔人口的40%。
  • 外來移民者給日本帶進一種什麼全新的宗教
    埃及人建造著屬於那片古老國度的金字塔,中國黃河流域產生第一個中央集權統治,蘇美爾人開始建造最早的中心城市,日本人並未意識到島國之外還有更廣大的天地,他們在大型村落裡從事著簡單原始的農業活動。他們不再打獵、遊牧,而是安定下來,學習運用技術,用華麗的裝飾創造著日益精美的藝術品。陶俑工藝人和動物的形象已清晰可辨,而這些人形的姿勢和表情各異,充滿神秘色彩,令人捉摸不透。
  • 土著什麼意思什麼梗? 有錢有閒不用操心未來的人生贏家了解一下
    土著什麼意思什麼梗? 有錢有閒不用操心未來的人生贏家了解一下時間:2019-12-28 16:5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土著什麼意思什麼梗? 有錢有閒不用操心未來的人生贏家了解一下 在一線城市語境下,特指那些被認為既有錢又有閒不必奮鬥也不用操心未來的人生贏家。
  • 西方簡史:古代部落居民的遷徙,土著居民向南,雅利安人向西
    百家原創作者:鴻禧侃歷史我們都知道,我們是由猿人進化而來,在原始社會中有很多的部落,不同的部落習俗都不同,至今都還有些部落保持著原始生活,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看看幾個世紀前的土著居民和雅利安人。在印度的南部地區,居住在森林中的土著居民更像澳大利亞和東亞海島上的土著居民他們都屬於第一批向南遷徙的人類。而印度北方的雅利安人則要很久之後才到來。19世紀,在印度探險的英國學者揭開了印度早期歷史的面紗。人們推測,偉大的印度文明來自外部世界,而不是在本土孕育成長的。在印度西北部,也就是在喜馬拉雅山和印度洋之間,有一條通道。
  • 不單阿富汗人,被迫害數百年的澳大利亞土著亦求索無門
    遭澳大利亞士兵殘殺的無辜阿富汗人,迄今其家屬仍未獲得任何賠償或道歉。澳總理莫裡森(Scott John Morriso)甚至揚言「賠償不是政府現階段正考慮的問題」,結果招來人權團體抨擊,連巴基斯坦人民都於2020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上街抗議,呼籲至少要給每個受害者家庭約100萬澳幣(約合76.5萬美元)。
  • 土著文明與「失敗者」:精英文化的時代短見與歷史的控訴
    印度人在5世紀時最早將零作為一個整數使用。幾何學源自埃及對尼羅河泛濫的測量。許多教育學科的文本,如藥物、獸醫、天文、動物學、社會學、哲學和神學,最初是用阿拉伯語寫成的,後來才用拉丁語和其他歐洲語言刻成。我們今天知曉的許多藥物治療方法來自古代東印度、阿拉伯和中國。這要歸功於9世紀的敘利亞學者塞拉皮翁與另一位同時期的阿拉伯學者迪納瓦裡。
  • 日本人的先祖是什麼人種?日本歷史有多長?
    大家可能會覺得,原始社會題材有什麼好聊的?放心,「沒意思」的選題我是不會寫的,繩紋與彌生這兩個時代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穿著樹葉打獵、住山洞那麼無聊,而是內含了許多我們對於日本感興趣的話題。比如日本的文明歷史悠久不悠久?原始社會跟中國是否有交集?第一代天皇真的是繩紋人麼?以及今天的日本人長相特徵是怎麼來的?咱們將在闡述繩紋與彌生的過程中逐個解答這些問題。
  • 國外討論:「中國人,韓國人,日本人,我們有蒙古人血統?」
    西方的啟蒙人種學家,最早接觸的黃種人,是蒙古國向西方擴張時期的徵服者!所以定義黃種人為蒙古人種!在日本、韓國和中國,大多數人都是這兩種主要移民的混合體,同時也是早期移民(被稱為亞洲土著人或澳大利亞人)的混合體。這是由遺傳分析理論支持的。
  • 日本專家稱:中國數萬年前已發現澳洲,澳洲的土著是中國人的後裔
    在後來西方人發現了澳洲大陸,不過領他們驚訝的是,這片古老的、與世隔絕的大路上竟然還生活著土著人!那麼澳洲的土著人就是他們土生土長的,還是說他們是來自其他大陸的移民呢?日本一個名叫加藤一郎的專家認為澳大利亞的土著很可能是中國人的後裔。
  • 商代羽人玉佩飾:最早的玉「羽人」
    新華社南昌12月7日電 題:商代羽人玉佩飾:最早的玉「羽人」  新華社記者袁慧晶  1989年被發現的江西新幹大洋洲遺存,被中外青銅專家譽為「中國長江中下遊青銅王國」。人們對大洋洲出土的雙面神人青銅頭像、伏鳥雙尾青銅虎、立鹿耳四足青銅甗或許耳熟能詳,卻不知道這裡其實還有玉——出土了迄今發現最早的玉「羽人」。  館藏於江西省博物館的商代活環曲蹲羽人玉佩飾,通高11.5釐米、身高8.7釐米、背脊厚1.4釐米。葉臘石類質,色呈棗紅。羽人造型,作側身屈臂蹲坐。
  • 徐福東渡尋仙藥,帶去五百童男童女,日本人是這樣來的?
    導語:徐福東渡尋仙藥,帶去五百童男童女,日本人是這樣來的?從古至今,歷史上記載日本都和中國有著密切的來往,以及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無論是遣唐使或是明朝的倭寇,都可以間接地證明這一點,無可厚非。從日本人的長相和他們使用的文字來看,這個國家和中國有淵源是無疑了。那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了——徐福。在日本,關於徐福渡日最早的文獻出現在公元920年。最早提出徐福到日本定居的是五代後周義楚和尚,他在自己的著作《義楚六貼 城廓 日本》也記載過此事。可以說徐福成為了最早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傳承人。
  • 網傳:深圳「土著」人均12套房!真相是什麼?
    昨天(9月9日)晚間時分,知名財經媒體報導稱:躺贏的深圳土著!人均12套房,半個月收租80萬!根據上述媒體(鳳凰網財經)發布的報導顯示:記者轉載了一自媒體(易簡財經)發布的文章,該自媒體作者利用自己推測的數據,得出深圳「土著」(原住民)人均12套房(小產權房)的「誇張」結論!
  • 秘魯慶祝土著語言日
    新華社利馬5月27日電(記者張國英)秘魯教育部和文化部27日在首都利馬聯合舉辦各種文化、教育和藝術活動,慶祝全國土著語言日。  當天清晨,一個土著民族供奉土地的傳統儀式在利馬聖博爾哈區一座古墓附近舉行,以感謝大地母親為生活在秘魯的土著民族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文化財富。
  • 超快讀歷史之印度,土著的幸福時光
    1922年人們在印度哈巴拉地區發現印度最早的文明遺蹟,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通常稱為「哈巴拉文化」或者「印度河文化」。哈拉巴文化已經進入文明時期,位於印度河流域。這種土著文化在印度河流域一度繁榮昌盛,這也是印度土著最為自由的時代,後來的印度史我相信大家都有著基本的了解,這裡就不一一敘述了。人類因為河流發展起來在四大文明古國中都是如此,印度依靠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的氣候養育了印度文明,印度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應該是可以讓哪裡的人繁衍出更偉大的文明,然而才過來近八百年後哈巴拉文明戛然而止,他的消失之謎中人們做出了兩大推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