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或是身邊有「高級翻譯」,父母學著「慢半拍」才行

2020-12-11 糖果的媽媽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你給我生個小妹妹吧,要很漂亮的那種……」

「你說這塊草地怎麼黃了呢?葉子也蔫了,是秋天快到了嗎?」

「我晚上不想吃米飯了,我想吃麵面,細面。」

夏日的公園裡,一個小寶寶一直纏著媽媽說這說那,媽媽微笑著回答著他的問題。

而坐在旁邊椅子上的另一個媽媽,心中則五味雜陳,聽著人家孩子嘰裡呱啦地說個不停。

而自家寶寶說話卻還是磕磕絆絆,甚至不願意張口,差不多年紀的孩子,差距怎麼會這麼大呢?

「貴人語遲」有道理嗎?

從前有「貴人語遲」一說,因此很多家長都不著急,認為這樣的孩子更加聰慧,不用擔心。

其實卻是曲解了它的真正含義。所謂「貴人語遲」,是說聰明的人會先在心中盤算,打定主意後再開口。

而不是從字面意義上理解的單純的指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晚,這根本是兩個概念。

相反,在排除了身體疾病的原因外,如果寶寶遲遲不願開口,對於他成長的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很多家長都意識不到。

1.容易出現性格障礙

自卑

因為孩子在語言表達上的遲滯,可能會受到其它小朋友的排斥,天長日久容易滋生自卑情緒。

幼兒園舉辦活動也不願意靠前,更不可能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性格就容易變得孤僻甚至古怪。

敏感自卑的孩子,可能與父母的關係也很一般,他們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孩子也不願意將這種「丟臉」的事情告訴父母。

家長成了服務孩子生存的工具,而不是情感交流的港灣。

暴躁

與此同時,另一部分孩子則會發展出相反的性格傾向。因為無法通過語言來有效溝通,他們遇事常常急躁不安,愛發脾氣。

又因為無人理解,而進一步出現攻擊、暴力、偏執、任性的行為。其實他並不是一個壞小孩,只是他沒有很好地「說」出來。

2.出現溝通障礙

語言溝通障礙

咬字不清,不擅長組織句子,表意不明,這樣的孩子首先面臨的就是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他們可能會不合群,在家裡也可能因為「語遲」而被父母忽略,在多子女的家庭中更加明顯。

孩子無法通過語言去向父母闡述自己的需求,父母也不懂他的暗示,所以很多本該進行的事情無疾而終,會影響到親子關係。

非語言溝通障礙

有的家長會說,「我家孩子什麼都懂,他就是不會說」。這句話要重點考量一下,你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真的都懂嗎?

如果一個孩子的語言表達欠佳,其實在非語言溝通上也是遲緩的。眼神飄忽不定,不懂得通過肢體和接觸來表達需求,甚至表達出完全相反的意思。如此也是溝通不暢了。

寶寶不愛說話啥原因,很多與父母做法有關

寶寶在學說話的過程中,父母很容易犯下這4種錯誤,參照對比下,別好心幫倒忙了!

1. 一直用兒語和寶寶說話

兒語,顧名思義,就是兒童所說的一種語言,以疊詞為多,比如媽媽對孩子說坐車車、回家家、吃飯飯、看花花……

在來自卡耐基·梅隆大學和威斯康星州大學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嬰兒在兒語環境中學習說話,掌握語言的速度大約會快25%。

很多孩子也是從兒語中開始學習語言的,比如最開始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

這種句子將長句拆成了短句,用重複來強調孩子的印象,對於寶寶的語言啟蒙是有好處的。

但是孩子終究是在長大,如果寶寶已經能夠理解了這些事物,父母依然不為所動地如此交流,很可能會誤導寶寶,成為孩子語言發展上的絆腳石哦。

對策:

學會使用「媽媽腔」

在兒語和成人語言之間,存在著「媽媽腔」,它要求將語速放慢,適當的重複,要有具體指向內容,句子簡短。

舉個例子:媽媽開始問「寶寶你坐在這裡半天了,一直歪著頭髮呆,是想幹什麼呢?」

小寶寶往往會語塞,他要先理解和揣摩一下媽媽每個句子的涵義。

換種說法,當你看到孩子一直在盯著窗外的鞦韆發呆,就直接問他:「你想蕩鞦韆嗎?」

簡潔明了,孩子也會直接回答你想還是不想。

根據理解程度而升級

最遲在6歲以後,兒語就該完全杜絕了。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基本能弄清楚主謂賓的結構了,父母也沒必要和他「裝幼稚。」

6歲只是一個大體的分界線,現實中應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定。有的孩子理解力強,稍微複雜的句子也能明白,那就不要再說小兒科了。

而有的孩子則不然,比如過年爸爸去外面放鞭炮,他會說「你爸在放炮」,就是還沒分清楚稱謂和語音轉換呢,這也很正常,不必焦急,也不要拔苗助長。

2. 模仿寶寶的錯誤發音,覺得有趣

寶寶剛學說話的時候,總是有發音不準的時候,如把「蝴蝶」說成「福蝶」,「吃飯」說成「切飯」,「老虎」說成「腦斧」。

爸爸媽媽覺得有趣,就會重複這些發音,父母的重複行為就像「強化劑」一樣,會讓寶寶誤以為這是正確發音,從而錯過了糾正的機會。

而且小孩子也很會揣摩人心的,當他們發現自己如此說話時會贏得長輩的喜愛,就會反覆地說,時間長了甚至忘了本該有的發音,說話愈加遲緩了。

對策:

當寶寶發音不準確時,不要嚴厲批評或者嘲諷,而是及時指出寶寶的錯誤,然後用緩慢而清晰的語調告訴他正確的發音即可。

3. 做寶寶的「高級翻譯」

小萌萌是家裡的獨苗,奶奶、姥姥搶著帶娃。很多時候萌萌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者伸出手指晃一晃,老人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我的大孫女這是渴了」奶奶說。「哎呦,外孫女想要穿那件花裙子」姥姥說。

兩個老人爭先恐後地顯示自己與孩子「心有靈犀」,隔代親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萌萌卻不怎麼愛說話了。

家長過於貼心、善解人意,總是充當孩子生活中的「高級翻譯」,其實是剝奪了她開口說話和練習的機會。

對策:

學會「慢半拍」

家長要給予孩子一個說話的機會,在反應上完全可以慢半拍,試著「笨一點」。

孩子指著瓶子,你就去引導他「寶寶想做什麼,寶寶想喝水嗎還是果汁呢?」

用有意識的互動和引導來幫助寶寶發展語言,在這方面不要「過分勤勞」。

用對話代替講話

很多時候,家長都是像班主任一樣在給孩子講話、訓話,而不是「與」孩子進行對話。有問有答,有來有往,這才叫對話。

家長要多一些耐心,等待孩子把話說完,然後再去接下一句,採用螺旋式的對話方式,才能拓展孩子的詞彙量。

如果只是你一直在說,而鮮少有孩子的回應,那只能說是嘮叨了。

根據寶寶的興趣拓展詞彙量

不要強迫孩子學習新名詞,或者他不太熟悉的詞,強扭的瓜不甜。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充分發掘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根據孩子的喜好因勢利導

比如寶寶喜歡看《小豬佩奇》,那麼就先將這些小動物的名字記住就很厲害了。

小馬佩德羅、小象艾德蒙、小狗丹妮、小貓坎迪……

孩子說話晚,很多都是和父母的「強勢介入」有關,懂得這些,別好心辦了壞事。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晚,或是身邊「高級翻譯」幫倒忙,父母學著「笨點」才行
    寶寶不愛說話啥原因,很多與父母做法有關寶寶在學說話的過程中,父母很容易犯下這4種錯誤,參照對比下,別好心幫倒忙了!1.模仿寶寶的錯誤發音,覺得有趣寶寶剛學說話的時候,總是有發音不準的時候,如把「蝴蝶」說成「福蝶」,「吃飯」說成「切飯」,「老虎」說成「腦斧」。
  • 說話晚的寶寶是「貴人語遲」嗎?父母該如何引導才好呢?
    大部分「說話晚」屬於正常範疇大部分寶寶說話晚屬於正常範疇,寶寶語言發育晚可能與先天遺傳、周圍環境、父母語言行為等有關。如很多寶寶的父母小時候也是2歲後才說話;寶寶也可能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開口發音稍遲一些。
  • 寶寶說話晚不是因為寶寶學得慢,而是因為你
    為什麼別家寶寶都會喊爸爸媽媽了,為何你的寶寶還在咿咿呀呀?為什麼別家寶寶口齒清晰,你的寶寶還在說火星語?是因為「貴人語遲」,還是因為寶寶學得慢?NO,原因不在寶寶,而在於你!「子不教,父之過!教寶寶說話的五個誤區寶寶的語言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同時還需要父母正確的教育引導
  • 寶寶開口說話慢,是病嗎?
    我們經常把寶寶比喻成花朵,既然是花朵每一個花都有不同的花期,就像牡丹花是4月開放,菊花要到深秋才開放,而梅花要到寒冬臘月,孩子不同,體質不同,所以表現的能力也就不一樣,孩子開口慢,其實也不是毛病。之前我一個同事家的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說話,但是父母說什麼他都能知道,也認識那個東西是什麼?父母剛開始也挺著急的,別人家孩子都能說上七八句話了,自己家的孩子連一句完整的話都不會說,但是到兩歲半的時候孩子就能說話,說得很順利,所表達的內容比3歲孩子說的還好,我那同事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 同齡寶寶說話正常,自家寶寶說話慢,這幾點要注意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喜歡對各種事情提心弔膽,生怕自己的孩子有些什麼閃失,也總感覺自己的孩子哪裡出了問題,比如有家長發現在同齡寶寶當中,其他寶寶很正常,該會說話的也都說話了,可自家寶寶好像比其他人慢半拍,一直不肯說話,這可急壞了這些家長。
  • 心理學:那些回應慢半拍的人,他們並沒有在認真聽你說話
    所以不管是你講不講,對方的回應慢半拍或者回應與否,都沒有太大的關係,畢竟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成合作意向。而那些沒有談成的,而在自己介紹的途中,也沒有給予正面回應,甚至自己在全部講完之後,對方才在自己的提示之下,說了一下自己的意見。
  • 寶寶說話晚和智力有關係?
    帶小孩的艱辛,只有做了寶媽才知道孩子走路慢了、說話晚了、晚上張嘴睡覺打呼嚕、不肯喝水便秘……每一件看起來和別家孩子不太一樣的事情都讓媽媽們揪心到不行每個寶寶都是特別的存在很難做到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和大部分孩子的行為標準保持一致比如在學說話這件事上就存在著不小的差異
  • 孩子說話晚的原因 幫助孩子說話的小妙招
    現在的小孩子,在同一年齡段裡,有的寶寶已經會說話了,有的寶寶還不會說話,這讓很多的爸爸媽媽們都很著急。那麼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是什麼呢?孩子晚說話怎麼辦?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孩子說話晚的原因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生理原因主要有遺傳因素,此外,通常還有以下生理因素1、聽力障礙:由於聽不到周圍的聲響。
  • 寶寶總是「慢半拍」?可能是存在聽力障礙,家長別不當回事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很多家庭有時會覺得自家寶寶「慢半拍」,尤其是在淘氣的時候,怎麼喊都不聽。寶寶總是「慢半拍」?可能是存在聽力障礙涵涵是個三歲半的小女孩,家人曾一度懷疑她聽力有問題,每次大人說話都仿佛反射弧太長一般,根本聽不到指令。家人帶她去醫院檢查,發現聽力沒問題才略略放下心來。
  • 寶寶說話晚,多半父母這3種行為成「絆腳石」,中招的父母趕緊改
    文/天意媽媽談育兒寶寶的教育是家長們非常重視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的啟蒙教育,直接影響了孩子的一生,在這其中就有一項父母非常關注的問題,那就是孩子說話早晚的問題。其實在父母的身邊有很多孩子會說話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在孩子說話這件事上很多的老人都說「貴人語遲」,而實際上孩子說話晚,是另有原因。
  • 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老一輩的人大多認為孩子說話越早越聰明,不僅我婆婆如此,我媽也是這樣。我家二寶的說話時間就比大寶晚了一段時間,兩個老人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總是想讓我帶孩子去看看。當時二寶才8個多月,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還沒有開口說第一句話而已。
  • 寶寶說話晚?原因不在寶寶,而在於你
    為什麼別家寶寶都會喊爸爸媽媽了,為何你的寶寶還在咿咿呀呀?為什麼別家寶寶口齒清晰,你的寶寶還在說火星語?是因為「貴人語遲」,還是因為寶寶學得慢?NO,原因不在寶寶,而在於你! 9~10個月咿呀學語達到頂峰,對簡單指令開始有反應,如說「拜拜」時會揮手。但是理解範圍有限,也不確切。
  • 寶寶說話晚?試試這樣教他們,寶寶學得更快!
    寶寶不愛說話、寶寶說話晚?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家長的我們究竟該怎樣去引導他們學說話呢?關於寶寶說話晚除了與他們的自身因素有關以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受環境的影響,若是處在一個語言豐富的環境裡那麼自然寶寶說話也會比較早。那麼究竟該如何去引導寶寶說話呢?1、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 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老一輩的人大多認為孩子說話越早越聰明,不僅我婆婆如此,我媽也是這樣。我家二寶的說話時間就比大寶晚了一段時間,兩個老人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總是想讓我帶孩子去看看。當時二寶才8個多月,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還沒有開口說第一句話而已。我家大寶是7個月左右開始說話,相比于大寶,二寶開口說話的時間是晚了些。
  • 上饒●寶寶說話晚?原因竟然是……
    是因為「貴人語遲」,還是因為寶寶學說話比較慢呢寶寶說話晚的原因,很有可能也是你的原因!,同時還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寶寶在剛開始學說話的期間,常常會有一些可笑的不精確的發音;例如:把「吃」說成「七」、2-當寶寶的貼身翻譯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寶寶還小,凡事都事必躬親好了。
  • 寶寶說話晚?可能全「賴」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說話快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有人說說話越早的孩子越聰明,但其實這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影響孩子說話有很多因素,像男孩普遍比女孩說話更晚,雙語家庭的寶寶也會更晚開口,但有的時候,寶寶說話晚,完全是父母的「鍋」。
  • 孩子開口說話晚,預示娃的智商低?並非如此父母別弄錯了
    就像鄰居家王阿姨所說:「孩子開口說話晚,預示孩子智商低?說話月早的孩子,越聰明?」是真的嗎?減少對孩子開口說話的關注度,有時父母關注度越高,對孩子造成心理壓力越大,別說孩子小他感受不到,父母的每一個表情,孩子都了解。另外以下幾點更需要注意:1. 父母多和孩子表達,多和孩子說話,而非單一的教孩子說一個詞,增加孩子詞彙量。
  • 引起寶寶出牙晚或是少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出牙晚出牙少是好多父母比較關心的問題。當寶寶出現症狀時,父母就會擔心起來。首先先了解一下寶寶的長牙過程,因個體的差異不同,有的寶寶長牙早一些,有的晚一些。早的寶寶在四個月就開始長牙了,但一般的寶寶在六個月以後開始切牙萌出,個別的寶寶在八個月或是一周才會出牙的,在排出其他疾病影響的情況下,也屬於正常的。最遲一般在兩歲左右乳牙也就基本長齊了。那寶寶出現出牙晚或者是出牙少的情況,到底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呢?
  • 寶寶身高、體重長得慢,出牙晚、說話晚,是生長發育遲緩嗎?
    家長在關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要適時拋棄自己的固有經驗和觀念,尊重孩子的個性化生長。今天,小編就結合家長們最關心的一些有關「生長和發育遲緩」問題,說說家長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問題。問題一:寶寶囟門閉合晚,是生長遲緩嗎?
  • 寶寶說話晚是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父母一定要注意!
    寶寶開口說話,是讓所有年輕父母既期待又驚喜的事。有些寶寶幾個月大就「咿咿呀呀」,也有的寶寶兩歲後才開始說話,甚至有些寶寶一直「守口如瓶」,怎麼逗引都不肯開口。雖說個體發育有差異,寶寶們開口說話有早有晚,但是一般來說如果寶寶晚於標準說話時間,可能就是智商發育遲緩的表現了,父母一定就要注意啦!研究表明,導致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發育因素和疾病因素兩大類。而影響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病因包括聽力障礙、智力缺陷、發音器官神經肌肉性病變,甚至是孤獨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