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2020-12-22 瓊瓊育兒日記

老一輩的人大多認為孩子說話越早越聰明,不僅我婆婆如此,我媽也是這樣。我家二寶的說話時間就比大寶晚了一段時間,兩個老人擔心孩子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總是想讓我帶孩子去看看。當時二寶才8個多月,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還沒有開口說第一句話而已。

我家大寶是7個月左右開始說話,相比于大寶,二寶開口說話的時間是晚了些。在9個月左右的時候,二寶學會了第一個字,兩個老人才放下了心。但有時候孩子開口說話晚,很有可能是父母的問題。我同事家的孩子,2歲還只會說爸爸、媽媽。

去醫院做了檢查之後,醫生給出的建議是:要多和孩子交流。

一般的寶寶在7-12個月左右大的時候就可以開口說話了。在保證孩子健康的前提下,這個時間早晚取決於家庭環境和家長的教育。有些家庭忽視了與寶寶的溝通,認為這麼小的孩子,說了他也不懂。孩子沒有得到良好的語言環境,開口說話的時間就會晚一些。

其次,由於男孩的發育時間要比女孩晚一些,開口說話的時間也要比女孩晚一點。因此,寶寶說話的時間晚責任不全在於父母,但想要寶寶早點說話卻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3勤1懶」

一懶:懶得替孩子做「翻譯」

為什麼會有「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這種說法呢?因為在寶寶5-6個月份積累詞彙的時候,很多家長在寶寶表達需求的時候,直接替寶寶說了出來。比如我這個同事,她家寶寶平時想喝水,指著水杯想要開口時,我同事直接說出來:「寶寶是不是要喝水啊?」

孩子點個頭,就不開口了。之後孩子想喝水就指著水杯,也不嘗試開口了。

因此,即使家長再懂孩子的需求,也不要直接替孩子說出來。可以用選擇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提問:「寶寶是想要喝水還是要杯子啊?」他會根據平時掌握的詞彙量最後確定真正想要的詞語,這樣寶寶想說話時就會容易得多。

三勤:

1、勤與寶寶交流

經過大量研究數據表明,生活在語言豐富家庭環境中的孩子,開口的時間普遍早一些。雖然剛開始孩子並不會開口說話,但寶寶學說話就是從聽詞開始。寶寶聽的詞越多,掌握的詞彙量就越多。家長們要勤與寶寶交流,多給寶寶講一些繪本故事。

2019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關於兒童閱讀的調查顯示,如果緊家長每天給孩子念五本書,一直到5歲時,他聽過的詞彙將比其他孩子多140多萬。

2、勤於讓寶寶自己表達需求

在寶寶表達自己的需求時,父母們不要急於替寶寶回答。即使知道寶寶要什麼,也要假裝不知道,讓寶寶自己表達。比如寶寶想要蘋果,他指著蘋果時,你可以對寶寶進行提問:「寶寶你想要什麼呀?是桌子上的蘋果、橘子還是香蕉?」

然後把這幾樣物品,拿到寶寶面前,讓他自己判斷。寶寶選擇後要告訴他這個是蘋果,這樣寶寶就記住了這個水果是蘋果。

3、勤於表揚寶寶

在寶寶九個月時,會有強烈的說話欲望,也就是「語言萌芽期」。這時寶寶會咿咿呀呀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家長們多半聽不懂。有的家長就會嘲笑寶寶說的不正確,還會試著用一些不科學的方法教寶寶說話,這就會打擊寶寶的自信心。

因此,當寶寶嘗試說話時,父母要有耐心地鼓勵寶寶開口。

尤其是在寶寶有強烈表達欲望的時候。我家二寶在9個月的時候開口說話,那時正是他的語言萌芽期,我想著讓二寶早點開口說話,就選了一些語言啟蒙繪本。

其中《寶寶學說話》是我用得最多的。寶寶接近一歲的時候還是用各種動作表達需求,而這套書正是將語言和相應的動作結合,用動作描述語言,寶寶明白的很容易。

這套語言啟蒙書根據孩子的語言發展特點分成了10冊,從最簡單的象聲詞、單個字詞進階到語言問答,通過掌握高頻詞讓孩子熟悉日常生活常用的詞彙。循序漸進、一點點增加難度,不僅能幫孩子建立語言基礎,還能幫孩子進一步理解父母所表達的含義。

書中包含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兒歌中包含一些簡單的生活常識。既能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又能提升生活認知。畫風和色彩的搭配,也很適合孩子的視覺發育,每天給孩子讀15分鐘,對寶寶的語言能力很有幫助。

我是敏敏媽媽母嬰培訓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寶寶說話晚,責任在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在9個月左右的時候,二寶學會了第一個字,兩個老人才放下了心。但有時候孩子開口說話晚,很有可能是父母的問題。我同事家的孩子,2歲還只會說爸爸、媽媽。去醫院做了檢查之後,醫生給出的建議是:要多和孩子交流。因此,寶寶說話的時間晚責任不全在於父母,但想要寶寶早點說話卻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學會「3勤1懶」,寶寶早說話並不難。
  • 寶寶說話晚?可能全「賴」父母,學會「3勤1懶」,寶寶說話快
    影響孩子說話有很多因素,像男孩普遍比女孩說話更晚,雙語家庭的寶寶也會更晚開口,但有的時候,寶寶說話晚,完全是父母的「鍋」。可能全「賴」父母專家表示,只要寶寶聲帶沒有問題,即使說話晚也不用害怕,因為寶寶沒開口說話前也是在默默積累詞彙。但如果超過了3歲就要去醫院檢測,不能盲目等待了。
  • 寶寶說話晚?別讓「貴人語遲」耽誤了,早說話的寶寶更聰明
    只是她家球球兩歲多了,什麼都知道,就是不肯開口說話。其他媽媽們馬上七嘴八舌的安慰道:「沒關係,孩子學說話有早有晚,貴人語遲嘛。」 球球媽點點頭,卻還是眉頭緊鎖。看來兒子的說話問題,著實讓她十分著急。寶寶語言能力的發展,可以促進記憶能力,注意能力,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概括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和拓展。正因如此,所以,早開口說話,就是對寶寶大腦智慧的早期開發;早開口說話,就會比晚說話,大腦刺激更充分,寶寶更加聰明伶俐。 02早說話有如此多的好處,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的引導寶寶早開口說話呢?
  • 孩子說話晚,講不清?寶寶並不是愚笨,「真兇」可能是父母
    也就是說,說話晚的孩子命好,但從現在的社會來看,孩子要是說話晚,那肯定是「有毛病」。這就讓很多家長擔心,擔心孩子語言能力,或者是身體有什麼問題。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除了身體器官原因,一個身體健康的孩子,說話晚,講不清,「真兇」有可能是我們這些做父母的。
  • 寶寶2歲還沒開口講話,不是寶寶太懶,而是家長「太勤快」
    根據調查,大多數的寶寶第一次說話都說在7-12個月大時,這時的寶寶能說一些單字節,而等到2歲後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句子了。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有人說說話越早的孩子越聰明,但其實這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可能全「賴」父母專家表示,只要寶寶聲帶沒有問題,即使說話晚也不用害怕,因為寶寶沒開口說話前也是在默默積累詞彙。但如果超過了3歲就要去醫院檢測,不能盲目等待了。
  • 寶寶說話晚,多因家長犯的這個錯,4個方法讓寶寶早開口說話
    說話晚的孩子基本都有這幾個特點1、缺乏語言刺激比如家裡都是長輩帶孩子的,爺爺奶奶輩不愛注重科學養育,總認為孩子吃飽穿暖就可以,對於語言啟蒙不重視,平日裡沒有了說話的對象,少了語言的刺激,說話自然就晚了。
  • 寶寶2歲還沒開口講話,不是寶寶太懶,而是家長「太勤快」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寶寶說話有早有晚,有人說說話越早的孩子越聰明,但其實這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影響孩子說話有很多因素,像男孩普遍比女孩說話更晚,雙語家庭的寶寶也會更晚開口,但有的時候,寶寶說話晚,完全是父母的「鍋」。不是寶寶太懶,而是家長「太勤快」珊珊的女兒今年已經2歲了,但卻還沒有開口說話,這讓珊珊非常苦惱,為此她還特意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一下。
  • 寶寶什麼時候開口學說話,不算晚?
    他甚至會練習變換聲調,在提問題時,把語調升高,比如寶寶想要人抱的時候說:『抱不?』。他漸漸地意識到說話的重要性,以及語言在表達他的需要方面具備的強大力量。  1歲半—2歲的寶寶詞彙量可能已經多達200個了,其中很多都是名詞。在18—20個月之間,寶寶學習詞彙的速度為每天10個或更多。有的寶寶每一個半小時就能學會一個新詞,所以你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  2歲半的寶寶開始會會開始使用「我」和「你」了。
  • 寶寶早說話,父母要做到這3點
    1~3歲是寶寶語言發展最快、也是最為關鍵的階段,細心的父母在實踐中不難發現,寶寶在這個時期的語言發展速度相當驚人,只要稍加引導,寶寶就能說出一些多詞句的話語,並學會使用各種基本類型的句子,說話時還會出現一些複合句。  這個時期的寶寶還非常渴望能與父母交流,對此,父母可利用以下方法,因勢利導地對寶寶的語言能力進行訓練。
  • 寶寶2歲還不會開口說話,不是因為寶寶太懶,而是家長「太勤快」
    回到家不久後,孩子依舊沒有開口說話,閨蜜還是在抱怨:「一定是寶寶太懶了,不喜歡開口講話。」但是閨蜜的朋友提醒她了,並不是寶寶懶,而是閨蜜太勤快了,什麼都為寶寶做好了,根本沒有鍛鍊寶寶的機會。寶寶說話晚,很多家長都著急,到了醫院去檢查都是像閨蜜家孩子這樣的問題,其實寶寶說話晚,也是在慢慢的學習積累,如果3歲以後還不會說話,那麼家長就需要重視找到孩子的原因了。
  • 寶寶還不怎麼會說話?學會這三點 寶寶很快愛上說話
    據有關數據顯示,大部分的寶寶在7-12個月的時候就會可以說一些簡單的額詞語,2周數後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句子了。當然,每個寶寶都是不同個體,他們說話的時間早晚都是不一樣的,有人說早會說話的孩子是比較聰明的,但是這個並沒有科學依據。其實影響寶寶說話的因素是有很多的,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講話很大的因素是取決於父母的。
  • 樹袋寶寶:聰明的寶寶說話晚?是這樣的嗎?
    寶寶說話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而且寶寶之間有時也會存在一些差別,有的孩子說話早一點,而有的孩子可能會晚一點,父母無需過於擔心。若寶寶的語言發展落後很多很明顯,父母則要及時帶孩子就醫治療。說話晚的寶寶智商高?
  • 寶寶說話晚,多半父母這3種行為成「絆腳石」,中招的父母趕緊改
    其實在父母的身邊有很多孩子會說話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在孩子說話這件事上很多的老人都說「貴人語遲」,而實際上孩子說話晚,是另有原因。,就請了相關機構來教孩子說話,當專業的育兒老師來的時候,莉莉就將孩子相關的情況和育兒師說了,誰知道育兒師竟說:「孩子說話晚,多半都是父母的鍋,估計就是你平常說的話太多,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說話。」
  • 教寶寶學說話,家長牢記9做3不做,寶寶早說話更聰明
    老人常說:「貴人語遲」,意思是說:是貴人的孩子說話才晚。其實這是老人疼愛寶寶的話,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經調查研究表明,開口早的會表達的孩子擁有更高的理解能力和更好的邏輯思維。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這9做3不做,引導寶寶更早開口說話,讓寶寶的發展贏在起跑線上。家長不能做這三件事1.
  • 寶寶說話晚,可能和父母這些行為有關,有這3種做法的父母抓緊改
    二、下面這幾種情況,是寶寶開口說話成長路上的一個攔路虎1、把寶寶想說的話給說了這個就像我們上面提到的,寶寶的一個動作,父母都能替他們想的非常周到,根本就不用寶寶,自己開口去要求,其實這樣的做法只會給寶寶傳遞一個信息,就是自己不用開口說話
  • 寶寶說話晚,父母別偷懶!附1到3歲寶寶語言訓練方法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學習說話是一件重要的裡程碑事件。由於兒童之間的差異,每個孩子開始說話的時間有早也有晚,其實,語言能力也是可以訓練的,尤其是寶寶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父母的方法很重要,用得好,寶寶的語言能力就會突飛猛進。
  • 寶寶不說話、說話晚、說不清?家長一定要學會這6招!
    寶寶不張口說話,很多家長都用「貴人語遲」來安慰寶寶和家人。但家長聽說過「狼孩」的故事嗎?被父母拋棄或丟失的孩子,機緣巧合下被野生動物「收養」。語言發育的黃金期,「狼孩」整日與動物為伴,沒有接觸過任何人類語言。
  • 寶寶說話晚跟智力有關?不一定,說話晚的重要因素是缺乏陪伴
    囪門閉合了,孩子才能說話呢!」聽完兩位熱心寶媽的話,琪琪媽媽更加焦慮:說話晚是因為「貴人語遲」嗎?囪門是否閉合會影響孩子說話嗎?寶媽們聚在一起難免會討論養育問題,有時候還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快點長大,走路比別人早,說話比別人早,每當別人家孩子已經掌握的技能,自己家孩子不會,寶媽就很容易陷入焦慮。
  • 孩子說話晚是你不會教,這樣做讓寶寶早開口
    人們只取這句話的前四字,形容孩子雖然學會說話晚,但聰明能成大事,顯然是斷章取義了。另外,大家常說的貴人語遲、金口難開也是有年齡限制的。如果在2到3歲的年紀,仍沒有學會說話,那麼家長就要人為幹預,考慮是否屬於語言發育遲緩。
  • 寶寶說話晚是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父母一定要注意!
    雖說個體發育有差異,寶寶們開口說話有早有晚,但是一般來說如果寶寶晚於標準說話時間,可能就是智商發育遲緩的表現了,父母一定就要注意啦!研究表明,導致孩子說話晚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為發育因素和疾病因素兩大類。而影響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病因包括聽力障礙、智力缺陷、發音器官神經肌肉性病變,甚至是孤獨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