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疫情下工廠...

2020-12-20 每日經濟新聞

12月9日,多家媒體報導,三星向巴西監管部門提交的新文件顯示,三星將效仿蘋果,即將推出的Galaxy S21系列的三款設備中均不附帶電源適配器和耳機。

頭部手機品牌的這一舉動,能產生多大影響?

2020年10月,蘋果方面宣布,iPhone12不再隨機附贈充電器和耳機。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家電子配件企業外貿負責人方面了解到,受疫情影響,今年海外不少電子配件工廠生產出現了停滯情況,國內電子配件外貿訂單量增加。而在蘋果方面宣布這一消息後,適配蘋果手機的20w快充充電器訂單出現大幅增加。

睿禾科技有限公司電商負責人張繼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之前充電器工廠匹配蘋果新機的20w充電器很少做,蘋果突然宣布不附贈充電器之後,各類經銷商、批發商、零售商湧了過來,訂單突然增長。但當時的問題是,各家工廠的生產能力沒有那麼快能跟上,畢竟新的充電器型號要匹配新的電路板、晶片、外殼,短時間內很多工廠產能都跟不上訂單量,這兩個月,在工廠逐步增加20w充電器的產能後,才基本滿足供應。」

對於三星也宣布新款設備不附帶電源適配器和耳機,有充電器生產企業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對於第三方快充廠家而言,或將帶來新一輪市場需求。

深圳飛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工廠工人正在趕工 公司供圖

有企業四季度訂單增300%

國元證券研報分析認為,2021年全球快充市場預計可達到3000億元,市場空間廣闊。受到世界經濟復甦及iPhone取消標配充電頭的積極影響,第三方廠商將迎來較大發展機遇。

手機巨頭的最新動作加劇了快充市場的外貿訂單需求。事實上,對於消費電子外貿企業而言,全球疫情之下,訂單暴漲的除了充電器品類,藍牙耳機、數據線、平板電腦、智能穿戴等都迎來了較大的訂單漲幅。

只是在這一輪強周期之下,並非所有消費電子外貿企業都能享受到紅利,全球產業鏈馬太效應亦在顯現。而追溯上下遊,人工緊張、原材料成本上漲,部分化工品原料暴漲、晶片緊供應也掣肘企業產能釋放。

12月7日,據海關總署公布,今年前11個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其中按人民幣計,1月至11月外貿數據中,出口16.13萬億元,同比增長3.7%;詳細品類來看,1月至11月,機電產品、紡織品和塑料製品等出口增長。

而受疫情影響,多家電子配件外貿企業表示,今年很多採購商通過電商渠道下訂單。根據阿里國際站的數據,從9月起,消費電子類產品流量開始上漲,並因9月採購節拉動達到峰值,交易總額同比上漲237%,支付買家數同比上漲126%。

張繼霖所在的睿禾科技有限公司,外貿主要做自主品牌,主營產品除了充電器,還包括數據線、藍牙耳機等配件。主要客戶包括B端採購商以及大型連鎖的C端零售商,如韓國的E-mart、泰國的7-11、英國的瑪莎等。

張繼霖表示:「目前公司的訂單量基本排期至明年3月,採購商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此外,今年歐洲和日韓的訂單量也在逐步增加,根據排單情況,公司今年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的訂單量增長了300%。」

相比睿禾科技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銷售自主品牌,深圳另一家規模較大的OEM企業深圳飛鑫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外貿總監榮子昂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四五月以來,公司的訂單基本比較滿,目前排期幾乎到了明年二三月。公司外貿主要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接單,今年比去年跨境外貿訂單量增長了6至7倍,客戶包括ODM、OEM代工企業,外貿訂單主要來自歐美等國家。「上升比較大的品類包括平板電腦、電競遊戲方面的設備耳機等,還有居家類設備,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宅經濟』相關的消費電子產品比較受歡迎。」

但是,對於多數企業而言,訂單出現暴漲,產能和人工問題總是最先推到眼前。

有電子配件企業表示,當前工廠一共有三千多名員工,工人加班加點兩班倒,工廠一天運行16個小時,可是產能還是跟不上,招人一時也不好找,另外即將到年底,招人更加困難。所以只能採取兩班倒的方式,一邊讓員工加班,一邊招人。

晶片成產能釋放瓶頸之一

「如果說企業訂單排期非常滿,人工又不足的話,是否會有一些訂單分流到部分小工廠?」記者詢問道。

「消費電子生產企業,比較正規、大的企業訂單量都比較多,小的工廠其實不一定。比如我們的客戶,在海外也是大客戶,儘管受疫情衝擊,但抗風險能力強;小工廠多數可能承接的是小採購商的訂單,疫情衝擊下,國外的一些小採購商可能會面臨破產或者業務停頓,所以小工廠的外貿行情未必很好。」有電子配件負責人表示,一般大的採購商找工廠合作,有一套複雜完備的審核手續,也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如果採購商要更新供應商,一般考核流程在半年到一年時間。

榮子昂也表示,從同行業的情況來看,不一定都是訂單飽滿的狀態,尤其是今年4月至10月,行業的狀態都不是非常好,有一些企業甚至一度處於沒有訂單、沒有客戶的狀態。

此外,張繼霖提及今年客戶的一個變化,「受疫情影響,現在海外訂單主要來自於各個國家的電商渠道,我們公司今年有60%的新客戶是從阿里國際站平臺接洽的。很多國外的小B採購商會通過阿里國際站找到我們尋求合作。以前小B採購商可能是零售店或者零售企業,但現在小B採購商很多都是國外的電商客戶或者國內的電商客戶。」

另一方面,對於電子配件工廠而言,仍面臨不少掣肘因素,晶片供應便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一家主營智能穿戴的電子配件企業負責人表示,此前工廠產能一度被晶片「卡脖子」。該負責人透露,由於工廠生產大多數是代工,基本上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晶片採購。從採購佔比來看,當前晶片國產和非國產的比例是五五分。但之前晶片供應相對緊張,後面換了新的型號,晶片的供應問題才得以解決。

華南一家充電器電子配件企業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現在訂單在排隊中,但由於晶片供應緊張,工廠很難出貨。「據我們了解,晶片供應要恢復正常,預計要到明年四月份之後。晶片一旦供應不上來,就會影響部分電子配件的供應產能。」

該負責人還表示,當前行業內晶片供應緊張主要是因為晶片上遊原材料晶圓告急。此外,由於供需不平衡,晶片價格也有一定上漲。

部分化工原材料暴漲

張繼霖提及,睿禾科技當前收到的新訂單主要以新品為主,公司生產的產品,其上遊原材料除了晶片,還包括零配件接口、製作外皮的原料等。今年以來,原材料的價格有所抬升。基於這一情況,公司的策略是,老產品基本不漲價,新產品則根據產品的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核定價格。

有消費電子企業負責人透露,受人民幣匯率、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提升等影響,與去年相比,公司生產的電子產品成本上漲了20%,成本提高,直接體現在採購商的採購價格提升,而採購商大多屬於B端企業,所以他們進一步將產品價格變化傳導到消費終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對於消費電子產品而言,其上遊原材料不乏化工類產品,如有機矽等。

據了解,手機、無線電腦以及智慧卡的製造均會使用有機矽。採用有機矽技術製成的高性能材料正走進當今日漸增多的、要求嚴格的電子及電器領域。有機矽可以密封保護極為敏感的電路、半導體及設備,使其免遭熱量、汙染及意外的損壞,並且有助於確保電力的持續供應。

生意社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數據監測主流地區有機矽DMC市場報價均價參考在33333元/噸,與11月23日相比,均價上調7567元/噸,漲幅29.37%;與11月1日相比,均價上調12933元/噸,漲幅63.40%;與10月1日相比,均價上調15533元/噸,漲幅87.27%。

卓創資訊分析認為,有機矽這一輪暴漲,終端需求強勁是最大的支撐,另外,海外訂單的不斷回流也是國內廠商訂單爆棚的一大原因。在海外許多國家,有機矽的生產成本相當高,今年以前,海外產能就開始了向國內轉移的大趨勢。

展望未來,卓創資訊認為,長期需求持續看好。半導體、5G技術、光伏發電、新能源汽車,這些熱門板塊都是有機矽的重要終端,相關產業鏈供應龍頭有望獲益。

12月9日,有機矽龍頭企業新安股份(600596,SH;昨日收盤價12.71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行業內企業訂單較為充足,工廠既要保障安全,又要儘可能保障及時交付,響應客戶需求,對供應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於公司當前的排單情況,新安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公司海外直接訂單正逐步恢復中,間接出口是主導。企業訂單主要來自國內,但國外需求總體呈恢復態勢。從公司情況來看,出口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這一輪的海外需求,其實更多體現在間接出口的增長上,即有機矽的出口在小家電、筆記本、紡織和醫療器械等類別上增長較快。此外,由於國外裝置開工不穩定,供應出現一定問題,出口呈增長趨勢。跨國公司在國內的裝置也加大了產品外調的力度。

「從供給端來看,今年國內單體企業總體產量雖然是增加的,但需求增長還是超過了供應增長。我國成功控制住疫情給行業帶來了機會,這是疫情下的『中國機會』。」該負責人強調。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有機矽暴漲 晶片緊供應
    (原標題: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疫情下工廠行情分化)
  • 消費電子配件外貿訂單激增背後:有機矽暴漲晶片緊供應 疫情下工廠...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多家電子配件企業外貿負責人方面了解到,受疫情影響,今年海外不少電子配件工廠生產出現了停滯情況,國內電子配件外貿訂單量增加。而在蘋果方面宣布這一消息後,適配蘋果手機的20w快充充電器訂單出現了大幅增加。
  • 服裝外貿訂單暴漲卻賺不到錢,怎麼回事?
    訂單多到不敢接單,工廠直呼是在「打白工」 「雖然自9月份開始紡織服裝市場訂單就迅猛激增,但其實對於工廠端而言實則很困惑。」江蘇棉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衛兵告訴雨果網:「突如其來的爆單潮,短時間內工廠往往招架不住。
  • 印度訂單轉至中國「衝擊波」:家紡內貿批發訂單激增 有工廠營業額...
    摘要 【印度訂單轉至中國「衝擊波」:家紡內貿批發訂單激增 有工廠營業額暴漲5倍】9月以來,印度多家大型出口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已有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也有部分接單的工廠開始在中國直接採購。
  • 訂單不能按時交付!疫情當前,外貿企業當如何應對?
    但今年這場突發的疫情的確給出海跨境圈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無論是外貿工廠、企業,跨境賣家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憑藉著強大的供應鏈優和產能優勢,以及近年來日益攀升的科技創新和產品研發能力,還有貨代物流的高效運轉穩居第一大出口大國,無論是2B的傳統外貿還是2C的跨境電商,層出不窮的新品和穩定的貨源供應讓中國的外貿企業,跨境賣家在產品方面很少需要擔憂。
  • 棉花棉紗暴漲 外貿訂單或被放棄
    棉花棉紗暴漲 外貿訂單或被放棄 2020-10-20 08:32:46 來源:中國棉花網 國慶節以來,鄭棉接力籽棉收購價「開掛」式上漲、棉花現貨、滌綸短纖
  • 「轉椅之鄉」安吉調查:出口訂單排到明年,把過去5年的錢都賺了
    李偉元表示,這一輪強勁需求有幾方面原因合力促成:一是受疫情影響,國外很多企業都提倡居家辦公;另一方面,消費者無法線下購物,很多就通過線上渠道購買居家辦公用品,這其中就包括辦公家具;此外,不少國家都向納稅人發放了疫情補貼,這也刺激了消費。
  • 盤點2020中國外貿八大熱點
    其中,口罩、呼吸機等防疫物資,家具家電、健身器材等居家產品,以及與線上轉型相關的電子產品出口表現最為強勁。然而很多外貿企業的訂單確實受到了疫情的嚴重衝擊。Helen Feng說,疫情發生後,外貿的行業分化非常明顯。「在東莞這邊,原來做服裝、鞋子、女包等行業的工廠,現在基本上都是停業的狀態。但是,做防疫物資、家具、自行車、3D印表機的工廠訂單卻出現了暴增,他們的排產非常繁忙。」
  • 矽膠原材料價格暴漲,矽膠製品廠如何穩住客戶
    矽膠原料價格近一個月暴漲,如今漲幅超過50%,價格已突破20000元關口,看勢頭將持續。按道理說,今年疫情嚴重,矽膠製品行業受到衝擊,使得對矽膠製品的需求應該比往年少,但為何矽膠原料價格卻一路「高歌猛進」?以下帝博科技為您分析一下原因。
  • 「轉椅之鄉」安吉調查:訂單已排到明年 行業老手卻說:要清醒,一不...
    記者走訪了市場內數家批發商,其中一家供應牛皮的商戶透露:「安吉轉椅出口這波大行情基本是從5月份起來的,7月份訂單逐漸增多,到現在基本爆發,目前的訂單量我們要貸款進貨才能供應上,不貸款根本供應不過來。」安吉是中國椅業之鄉,1981年研發出中國第一把五輪轉椅,目前是國內最大的轉椅生產基地,且主要供應外貿出口。
  • 2018年矽晶圓供應持續吃緊 代工廠為搶產能以預付款項綁約
    受惠於臺灣、大陸、韓國等晶圓代工廠持續擴充12吋產能,12吋矽晶圓供給缺口持續惡化。而8吋部分,近年來指紋辨識、電源管理晶片需求快速增加,8吋矽晶圓供給也開始告急;至於6吋部分,在二極體與MOSFET穩健成長的前提下,今年6吋矽晶圓供給也開始有吃緊壓力。
  • 大量海外紡織訂單湧入中國,訂單排到明年5月,工廠驚呼這兩年飯錢不...
    向內看: 一方面,時值傳統外貿旺季期間促成紡織訂單有所好轉,進一步釋放了消費需求。儘管全球疫情突襲但海外市場仍在運轉,隨之而來感恩節、聖誕節、黑色星期五、網絡星期一等大促採購必然帶來大量訂單,海外客戶尤其是歐美消費者會有提前下單行為。
  • 疫情夾擊下的外貿業樣本:訂單持續銳減 開源節流謀轉型
    彼時,歐美疫情持續爆發。「去年談的一些新客戶,交貨細節都已經敲定了,而且有些老客戶也說要返單,現在卻基本都停了。因為現在沒辦法,歐美國家大部分地區目前疫情仍然較為嚴重,我們的產品也不是急需的醫用以及生活物資,因此會受到影響。」張棟介紹。最近,張棟仍在持續與一位英國的老客戶進行溝通,希望對方能儘快下訂單,但目前對方的答覆卻是「不確定」。
  • 義烏聖誕工廠:供應全球80%用品今訂單跌一半,商鋪轉租成空城
    與英國一樣,奧地利、荷蘭等多個歐洲國家封城現象也恰好出現在聖誕節與新年期間,封鎖區人們外出購物消費可能成為奢望,還沒封鎖的地區在疫情惡化的情況下,也被限制出行和聚集。此外,歐洲多地取消聖誕市場,據不完全統計,確定在聖誕期間開放教堂的國家,目前只有奧地利、英國和法國。
  • 消費電子產品井噴,訂單大量湧入!工廠排單至明年4月
    繼海外紡織訂單大量流入之後,緊隨其後,消費電子產品工廠的訂單又接到爆滿!多名廠商喜報頻傳:年前不接新單了,雙11出貨不斷,工人兩班倒忙趕聖誕節訂單,預約訂單已排至2021年4月…… 反觀賣家端,Prime day爆單收官後,面對黑五網一、年終旺季不斷看漲的市場需求,拿不到工廠現貨和排期的賣家則較為被動。市場愈旺,賣家和工廠如何雙向配合,成為決定雙方能否共同拿下年終以及開年旺季的關鍵一環。 2020年消費電子產品井噴!
  • 11月出口激增21.1% 貨櫃緊張:外貿V型反轉能否持續?
    ,但外貿的實際運行大幅超出了此前的預期——儘管一季度受到疫情衝擊,但這家以出口鋼管家具為主的外貿企業全年的外貿訂單仍有望比往年增加20%。  受訪專家指出,疫情後國外採取的刺激消費措施使得國際市場需求未降反升,眼下臨近聖誕旺季,需求更是激增;近期疫情有所反覆,國際
  • 家具出口訂單激增三倍 跨境海運「一櫃」難求
    受海外疫情第二次暴發的影響, 海外「宅經濟」正在上演,家具產品需求增加,生產家具的企業停工,來自中國的家具正在被海外搶購。三季度以來,我國外貿出口加速恢復,家具行業出口訂單的火爆程度超出市場預期。1、家具出口訂單激增三倍 企業緊急招人擴產彭石清的家具廠加工地在廣東惠州,每年工廠產值超過5億元人民幣,超過三分之一的業務是來自海外訂單。彭石清告訴記者,今年年初出口訂單在持續下滑,但8月份以後,他們的海外訂單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
  • 下遊需求好轉,海外訂單向國內轉移,有機矽價格高位運行
    有機矽價格高位運行由於下遊需求好轉及海外訂單向國內轉移,有機矽階段性供需錯配推動價格持續上漲,12月以來,有機矽市場行情仍居高位,目前有機矽企業在手訂單充足,預計4Q20~1Q21期間有機矽價格有望保持高位,有機矽企業業績有望明顯改善。
  • 疫情當前,外貿工廠遭遇「訂單荒」!接不到訂單要如何活下去?
    疫情當前,專注做外貿的企業都遭遇了大寒冬。鍾嘉良是一個廠二代,他與父親一起在廣東經營一家刀剪廠,只做貼牌生意。刀剪廠80%的訂單來自海外,因為國外疫情肆虐的緣故,現在刀剪廠已經接不到訂單了。在這家外貿工廠30多年來的歷史中,是第一次遭遇如此可怕的「訂單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