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他給所有中國人寫了一個初戀

2020-12-14 古典文學與詩詞

如果說戴望舒你不認識,

那麼,這首《雨巷》你肯定讀過。

撐著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

《雨巷》是戴望舒的代表作,

詩人那個「結著愁怨的丁香姑娘」成為

幾乎所有中國人心中初戀的形象。

她美麗而又憂傷,朦朧而又幽深,

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在夢中追尋。

68年前的今天,戴望舒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關於他的一切,我們也只能在詩中去追尋了。

戴望舒,原名戴朝宷,望舒是他的筆名,來自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美麗高潔,溫柔大方。

每個青年都是天生的詩人。戴望舒從17歲就開始寫詩,一直到他逝世。

他寫詩沒有匠氣,從不生寫、硬寫,有了靈感,也許援筆立就;沒有靈感,就寧願一個字也不寫。他真正意義上被自己所承認的處女作是1926年發表在《瓔珞》上的《凝淚出門》,時年21歲。

《凝淚出門》昏昏的燈,溟溟的雨,沉沉的未曉天;悽涼的情緒;將我底愁懷佔住。悽絕的寂靜中,你還酣睡未醒;我無奈躑躅徘徊,獨自凝淚出門:啊,我已夠傷心。清冷的街燈,照著車兒前進:在我底胸懷裡,我是失去了歡欣,愁苦已來臨。

戴望舒早期的作品大多關注個人的愛情和理想,詩風苦悶、感傷氣息濃重。在內容上,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如以下這首詩:

《可知》可知怎的舊時的歡樂到回憶都變作悲哀,在月暗燈昏時候重重地兜上心來,啊,我的歡愛!為了召集惟有愁和苦,朝朝的難遣難排,恐懼以後無歡日,愈覺得舊時難再,啊,我的歡愛!可是只要你能愛我深,只要你深情不改,這今日的悲哀,會變作來朝的歡快!啊,我的歡愛!否則悲苦難排解,幽暗重重向我來,我將含怨沉沉睡,睡在那碧草青苔,啊,我的歡愛!

提起戴望舒,當然不能不提《雨巷》。戴望舒年少成名,《雨巷》寫成於他22歲那年的夏天,次年投稿《小說月報》,時任編輯葉聖陶見稿後大為讚賞,立刻寫信給戴望舒,稱許他替新詩的音節開了一個新的紀元。因為葉聖陶先生的欣賞,戴望舒一夜成名,從此被稱為「雨巷詩人」。

《雨巷》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撐著油紙傘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悽清,又惆悵。她靜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飄過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的悽婉迷茫。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飄過這女郎;她靜默地遠了,遠了,到了頹圮的籬牆,走盡這雨巷。在雨的哀曲裡,消了她的顏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戴望舒曾說:「詩的情緒不是用攝影機攝出來的,它應當用巧妙的筆觸描出來。這筆觸又是活的,千變萬化的。」這在《雨巷》一詩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全詩七節,每節六行,節奏舒緩,首尾相扣,生動地刻畫了雨中獨步的詩人形象和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形象。長短變化的語句中間, ang韻反覆出現,情緒流淌,猶如音符,將現實和夢幻交織在一起,一唱三嘆。

讀完全詩,你分明就是在雨中,就是身邊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哀怨,哀怨又彷徨。

《雨巷》帶給了戴望舒榮耀,卻並未束縛住他求新求變的腳步。《雨巷》之後,戴望舒開始逐漸摒棄之前類似于格律詩書寫的寫作風格,他開始更為隨意自然地抒情,不再刻意追求句式的整齊、平仄的協調,真正解放了詩句。

《尋夢者》夢會開出花來的,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去求無價的珍寶吧。在青色的大海裡,在青色的大海的底裡,深藏著金色的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後你逢到那金色的貝。它有天上的雲雨聲,它有海上的風濤聲,它會使你的心沉醉。把它在海水裡養九年,把它在天水裡養九年,然後,它在一個暗夜裡開綻了。當你鬢髮斑斑了的時候,當你眼睛朦朧了的時候,金色的貝吐出桃色的珠。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懷裡,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邊,於是一個夢靜靜地升上來了。你的夢開出花來了,你的夢開出嬌妍的花來了,在你已衰老了的時候。

他在《論詩零札》中講「詩不能側重音樂,它應該去了音樂的成分。」這揭開了他寫作的另一頁,它逐漸將散文的寫法引入詩歌寫作中,用平淡樸素的敘寫抒發深沉真摯的情感。

《蕭紅墓畔口佔》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閒話。

以此詩為例,詩人並未直接抒寫自己對蕭紅的懷念,而是通過描寫,形成兩組對比,「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只為「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情感之真摯躍然紙上;而最後兩句,生者與逝者,「等待」與「臥聽」,「長夜漫漫」(當時中國處於抗日戰爭的艱難時刻)與「海濤閒話」,無限的時間和空間之感,讀來令人感慨萬千,不盡回味。

詩人兼批評家臧棣在《一首偉大的詩可以有多短》中,評論這首小詩是「一首偉大的詩」。

《煩憂》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隨著人生的變故和家國社會的變化,戴望舒的詩歌選材逐漸不再只瞄準個人的哀怨閒愁,而是開始關切民族命運和社會未來,詩歌風格也逐漸轉向明朗、沉摯。

抗日戰爭爆發後,戴望舒轉至香港主編《大公報》副刊,多次撰文宣傳革命。 1941年,香港淪陷,第二年春天,戴望舒被日本憲兵逮捕入獄。

在獄中,他受盡酷刑的折磨,但他並沒有屈服,在牢獄裡寫了《獄中題壁》和《我用殘損的手掌》等詩。

《我用殘損的手掌》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峰冷到徹骨,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盡那邊,我蘸著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陰暗,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溫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因為只有那裡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因為只有那裡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那裡,永恆的中國!

據散文家馮亦代先生回憶:「我昔日和他在薄扶林道散步時,他幾次談到中國的疆土,猶如一張樹葉,可惜缺了一塊,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張完整的樹葉。如今他以『殘損的手掌』為題,顯然以這手掌比喻他對祖國的思念,也直指他死裡逃生的心聲。」

《偶成》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舊的凝冰都譁譁地解凍,那時我會再看見燦爛的微笑,再聽見明朗的呼喚——這些迢遙的夢。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

這一首《偶成》,詩人不經意間凌空而來的靈感衝動下筆成文,卻也從側面讓我們瞥到了詩人的人生態度。紛繁落盡,正道滄桑,隨著時光流轉,這一個偶然轉身,已經是另一番模樣。只有靜水流深,汩汩中流淌著生命的真諦,至今不息。

相關焦點

  • 戴望舒與施蟄存的書緣
    《逛舊書店淘舊書》篇首是施蟄存的兩篇文章,其中《買舊書》一文寫於1934年2月,原刊於他主編的《現代》雜誌,後選入施蟄存的散文選集,文中寫的是施蟄存早年買西文書的經歷,其中提到一部法文版《魏爾侖詩集》:「蓬路口的添福書莊,老闆是一個曾經在外國兵輪上當過庖丁的廣東人,他對於書不很懂得。所以他不會討出很貴的價錢來。
  • 戴望舒和穆麗娟:即便攜手走進婚姻,她終究不是他的「丁香姑娘」
    一直到22歲這年,戴望舒遇到了讓他一見鍾情的「丁香姑娘」。這一年他居住在好友施蟄的家中,在一個細雨綿綿的黃昏,他和好友說說笑笑走在松江的小巷之中,施蟄的妹妹施絳年打著油傘來迎接哥哥,戴望舒對施絳年一見傾心,這就是他找了數年的丁香姑娘。當天晚上,帶著這種對人生際遇的感激和對遇到真愛的歡喜,他寫下了《雨巷》。
  • 戴望舒與西班牙文學
    1928年戴望舒開始翻譯外國文學,西班牙「98一代」文學展現出的抗爭精神引起了他的注意,但這時他不懂西班牙語,只能依靠法語轉譯。同年,戴望舒轉譯了伊巴涅斯的《良夜幽情曲》和《醉男醉女》。1929年9月,《新文藝》第1卷第2號上刊登了他所譯的阿左林(又稱阿索林)的散文《修車人》與《麥餅人》。1930年3月,他與徐霞村合譯了阿左林散文集《西萬提斯的未婚妻》。
  • 走出雨巷的戴望舒,在詩歌翻譯上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戴望舒是中國新詩發展史上的重要詩人,但是現在的讀者可能不知道他也是一個譯詩能手。經常使戴望舒傾心的則是那些有深刻的感受而又能用新穎的技巧把它們表達出來的現代詩人。他的《譯詩集》裡就出現了許多這樣的詩人,篇幅佔得多的是兩人:一個是《惡之花》的作者波特萊爾,另一個是《吉卜賽謠曲集》等等的作者洛爾迦。重點裡的重點——無論從譯詩數量或譯者經營之勤來說——就是這兩位大詩人。
  • 戴望舒的一生,身患哮喘,因病毀容,痛失愛情,其實性格決定命運
    然而戴望舒是一個性格很偏激的人,在愛情上他常常以死威脅對方不離開他,而在革命事業上,他也是如此。造成他英年早逝,並且愛情悲劇的,大都是因為他性格的緣故。二、三段愛情悲劇戴望舒的愛情之路,坎坷至極。為了挽回,他寫了一封「絕命信」:「現在幻想毀滅了,我選擇了死,離婚的要求我拒絕,因為朵朵(大女兒戴詠素)已經 5 歲了,我們不能讓孩子苦惱,因此我用死來解決我們間的問題。」戴望舒把話說的很絕,但穆麗娟依然不為所動。
  • 最美現代詩,徐志摩《再別康橋》和戴望舒《雨巷》,你選哪個?
    古詩詞之美,今天的詩人很少能夠寫出來然而,現代的白話文詩歌,至少這兩篇還是可以拿得出手的。至少在現代文學史上,這兩首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這兩首不輸於古詩詞的現代白話文詩歌,一首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首則是戴望舒的《雨巷》。
  • 戴望舒的這首愛情詩,唯有「情到深處」的人,才明其意!
    而戴望舒的這首愛情詩,只有「情到深處」的人,才能讀懂。或許,沒有深愛過的人,雖然能夠認識每一句是詩詞,但永遠也不會明其意。在分享戴望舒的這首愛情詩之間,我們不妨先簡單介紹一下作者。以表我們後人的一片敬意。
  • 杭城這所中學走出一群「雨巷詩人」,據說都和戴望舒淵源頗深
    1928年,戴望舒發表《雨巷》,並以此詩而聞名,享有「雨巷詩人」的雅稱。《雨巷》寫的就是他中學時期的居住地,宗文中學旁的大塔兒巷。宗文中學正是杭十中的前身,1919年考入宗文中學的戴望舒,也就是如今杭十中學生們的大師兄。
  • 民國才子戴望舒——三段戀情,兩段婚姻,卻始終學不會如何去愛
    作為現代文壇的三大著名詩人之一,戴望舒的性格是細膩而又敏銳的,22歲時,他創作的《雨巷》,使他一夜成名,裡面有一位「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大概也是他夢想中的姑娘吧。1927年,大革命失敗,戴望舒到施蟄存家避難,對施蟄存18歲的妹妹施絳年一見鍾情,然而施絳年並不是很喜歡他。沒想到戴望舒對施絳年的愛竟那麼熱烈,為了得到她,戴望舒以跳樓相挾,施絳年萬般無奈下只能接受這份愛情,4年後兩人舉行訂婚儀式,由於施絳年並不是真心愛著戴望舒,為了自己的自由,施絳年提出了條件。
  • 要論寫哀愁,他當屬前三!
    鄭愁予的詩歌充滿著哀愁或愁怨的思緒,瀰漫著人類內心深處最隱秘的對情感既疏離又渴望的矛盾心理,要論寫哀愁或愁怨,恐怕他的功底甚至超過戴望舒,在詩歌界當之無愧的排行前三。鄭愁予的詩歌究竟如何呢?雖然詩中寫了思婦和浪子,但與傳統的閨怨詩相比,表現出了較強的歷史感和時空感。
  • 戴望舒、海來阿木等著名詩人歌手寫給女兒的那些詩
    戴望舒是中國上世紀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的著名詩人,因其風格獨特的詩作被人稱為現代詩派「詩壇領袖」。人們對於他的印象,或許最難忘的是他那首充滿鄉愁和抒情意境「悠長而又寂寥」的《雨巷》。其實,戴望舒還寫過一首給女兒的詩,字裡行間那種真摯細膩的感情,也非常讓人動容。
  • 戴望舒關於秋天的朦朧詩,既有美妙的音符,也有淡淡的憂傷
    民國時期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戴望舒,面對秋天的風景,他寫了一首《秋天的夢》,一下子讀者的思緒從現實的秋景、秋思,引向了一個朦朧和縹緲的虛幻之中,值得期待。這首詩沒有描繪遼闊的秋色美景,作者摘取了一個生活片段,當然是在秋天背景之上的片段。一位美麗的牧羊女在遼闊的草原上放牧,作者一下子把鏡頭推向了遠方的草原。
  • 徐志摩夢中縹緲的的雪花的快樂與戴望舒理想中的寂寥的雨巷
    雪花的快樂是徐志摩寫的詩歌,表達詩人對自由、理想、愛情的追求與渴望。前面部分,詩人一再強調,雪花有自己的方向,要朝著自己方向飛翔,這正是詩人對理想的追求。雪花要「瀟灑」的,「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悽涼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悵——」,因此雪花是自由的,雪花的自由正是詩人的自由,在詩中,雪花就是詩人,詩人就是雪花。
  • 戴望舒《雨巷》英譯賞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講述了一位徘徊於悠長、狹窄、陰沉的雨巷的獨行者,期待碰到一位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然最終卻與之擦肩而過,給人留下了朦朧幽深的印象,反映了詩人迷茫感傷又充滿希望的心境。該詩寫於1927年。
  • 村上若是中國人 他也會這麼寫
    翻譯家林少華。  早在四月份,林少華就已讀完《刺殺騎士團長》,村上春樹熟悉的行文、擬喻、意蘊,無不讓他技癢。吳洪帶來的這個消息,對於翻譯了三十年村上作品的林少華來說,既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的「情理之中」,也是一份歷經過波折的意外大禮,「就好像所有迪士尼樂園的大門都對我開放,所有高速收費站都對我免費,所有售樓處的售樓員都要送我一套房子般」,他甚至把廣告詞都擬好了,「暌違十載,『譯文』東山再起,林譯重出江湖」。
  • 給所有人警示的性教育書籍【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最後一根稻草:怡婷就是另一個她,是她的另一半靈魂。當她告訴怡婷她和李老師的關係時,怡婷卻說她噁心,怡婷的不理解對思琪造成了二次傷害。等到怡婷發現了思琪的日記,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可以理解她的痛苦時,思琪已經瘋了。為什麼說《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林奕含的自我救贖呢?
  • 鄭合惠子新劇《出線了,初戀》即將播出,男主是他,收視率穩了
    說到初戀,對粉絲們來說回憶都是非常美好的,但是現實裡面有幾個是初戀到婚紗,校園到禮堂的。不過一般電視劇初戀都是青春劇,就比如粉絲們應該都看過的最有代表性的電影《初戀這件小事》,這個電影是一個青春懵懂的樣子真的非常的美好,小編也來說一個初戀的電視劇《出線了,初戀》,小編對這種類型的電視劇真的是沒有抵抗力啊。
  • 湖南衛視成人禮啟動 甦醒:初戀時曾寫肉麻情書
    在現場18歲學生的追問下,甦醒透露自己的初戀發生在初中到高中階段,他曾為心儀的女生寫肉麻情書,至今還把這些情書保存在一個包裡。因工作原因,前三屆「成人禮」主持人何炅未能到場,不過他錄製了VCR分享18歲的秘密。甦醒自爆初戀故事:曾寫肉麻情書,至今保存今年的成人禮盛典主題是「十八歲的選擇」,主辦方還設定了相關的調查問卷,現場徵集了18歲的學生。
  • 電視劇初戀那件小事所有歌曲主題曲插曲背景音樂名字歌詞
    電視劇初戀那件小事所有歌曲主題曲插曲背景音樂名字歌詞  據了解,電視劇《初戀那件小事》目前公開的歌曲一共有五首,其中主題曲為賴冠霖演唱的《初戀》,片尾曲是王博文演唱的《你能感受到我的心嗎》,插曲是由李依玲演唱的《命運》和由黃鯤演唱的《住在你的心臟》,推廣曲為顏人中演唱的《我只能離開》。
  • 初戀那件小事主題曲插曲所有背景歌曲音樂bgm名字歌詞
    電視劇《初戀那件小事》是由韓國電影《初戀這件小事》翻拍而成,該劇是由賴冠霖、趙今麥領銜主演。那麼很多人就問了電視劇初戀那件小事插曲主題曲叫什麼?下面來看一下。  電視劇初戀那件小事主題曲插曲所有歌曲介紹  據了解,電視劇《初戀那件小事》目前公開的歌曲一共有五首,其中主題曲為賴冠霖演唱的《初戀》,片尾曲是王博文演唱的《你能感受到我的心嗎》,插曲是由李依玲演唱的《命運》和由黃鯤演唱的《住在你的心臟》,推廣曲為顏人中演唱的《我只能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