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中山大學哲學系迎來復辦50周年大慶。哈佛大學燕京學社社長、東亞系終身教授、中大名譽教授杜維明出席大會,並被授予哲學「榮譽獎」。杜維明表示,中大哲學系「很大氣」,集合了多元的文化氣息。
「中大既有美國大學的良好傳統,還傳承了民國大學的可取之處,也繼承了代表獨立精神的陳寅恪先生的思想」 。杜維明說,武大、復旦、北大、人大等都是國內哲學學科頂尖的高校,但中大的特色就在於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交融。特別是中哲、西哲、馬哲都有很好的發展,教授和同學之間也有很好的互動。另外,由於廣州地理位置特殊,跟香港、臺灣、澳門等都很近,中大與海外交流頻繁。「中大能聘請到純粹的法國人、日本人來當教授,來主持研究,這是很難得的!」
杜維明認為,中大實施的博雅教育也很值得稱道的。「推廣博雅教育,學習西方的古典,目前在中國只有中大、人大、北大等少數高校這樣做。」
對於中大博雅學院提出「培養思想家和學問家」的口號, 有人質疑其過於浮誇。杜維明表示,四年或者六年的時間只能是一個方向,培養的就是一顆種子。「在大學學習古希臘經典,將來更進一步進入西方古典,這就有了一個發展方向。這不僅是投資,也是一種期待」 。
杜維明還透露,美國哈佛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前身是哈佛女子學院)在與哈佛大學完全合併之後,將搜集到的16萬冊西方古典書籍全部送給中山大學。「這是目前中國收集西方典籍最全的一套書,將對中大的發展帶來一定幫助!」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