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擠壓了許久的家庭矛盾爆發了。
大寶這段時間以來,很多壞習慣日益凸現,挑食、晚睡、貪玩、責怪他人、找藉口,再加上發燒、咳嗽各種問題,讓我們都很焦慮。
因為生了二寶的原因,叫婆婆和媽媽一起來帶小孩,兩個家庭,價值觀不同,處理問題不同,性格不同等,造成老公一家對媽媽有很大意見。
反觀公公和婆婆,兩個老人一輩子每天都是吵來吵去,有了更是在孩子面前吵。
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我們很感謝,但是老人和我們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差異很大,矛盾也日益增大。
孩子的教育、日常的經濟開銷、工作壓力、家庭矛盾,都讓我們疲憊不堪,生活一地雞毛。
你怪我,我怪你,我怪他,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當中,跳不出來。
和老人住,必須要注意一定的相處界限。
01.老人不應該插手孩子的教育
老人為我們帶孩子,我們感激不盡,但是在教育方式上,應該和老人講清楚,教育應該讓孩子父母來承擔。子女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插手。
02.老人也要以身作則,不應倚老賣老
教育除了言傳更需要身教,不要妄想孩子能夠一夜長大一夜懂事。不要以「我走過的路比你吃得鹽還多」這樣的理由來反駁別人給予的建議。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你什麼樣他也會什麼樣。你看手機他也不會想看書不會想學習,你看電視卻要他學習,這怎麼可能學得下去呢。
03.注意相處界限
他/她是您的兒子/女兒同樣也是媳婦/女婿的丈夫/妻子,你可以幫忙但不要摻和。多體諒孩子的難處,多聽聽子女的意見和建議。
04.尊重老人,並給予肯定的評價
作為子女,我們也要感謝父母的付出,老人忙碌了一輩子,本可悠閒的享受退休時間,但是,為了我們能夠安心工作,無後顧之憂的,他們義無反顧幫我們帶孩子,為我們節省了很多經濟壓力。
感恩父母,對他們的付出應時常給予肯定。
生長的年代不同決定了育兒觀念不同。
育兒過程中難免存在分歧,但是,無論怎樣,都應該首先尊重老人。對於存在分歧的地方,儘量溝通處理,如若實在無法調和,老人不願接受,那就求同存異,說清楚教育孩子的原則。
畢竟,孩子是自己的,也不能因為老人幫帶孩子,就當「甩手掌柜」,必須在大部分時間裡承擔起做父母的責任。下班早些回家,陪伴孩子遊戲、閱讀、作業,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