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幫帶孩子,本是好事,做好3件事情才不落埋怨

2020-09-13 媽媽靠譜說

現在社會工作效率的加快以及生活壓力的加大,生完孩子讓老人帶娃,年輕人重回職場已成了常態。不過在帶娃期間,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老人和年輕人因為這一問題往往會誘發各種新矛盾。誘發矛盾的根本就在於彼此心裡因為各種具體事情而不舒坦。其實照看孩子真的不是個輕鬆地差事,老人幫忙帶娃也不是義務,想要老人安心帶娃,前提是我們必須做到這點,那就是讓他們「心理舒坦」。

閨蜜孩子剛滿一歲,無奈工作繁忙,只能把孩子交給婆婆幫忙照看。最初還好,老人照看孩子盡心盡力,閨蜜也能安心上班。可是好日子不長,逐漸婆媳矛盾就因為照看孩子問題而開始升級。兩人最大的矛盾就在於看養孩子的方式上,婆婆給孩子餵養和教育的方法與閨蜜的育兒觀非常不合,閨蜜希望孩子能學著獨立吃飯,而婆婆總願意追著孩子後面餵著吃。這點就讓閨蜜很上火,情緒一急躁,免不了朝婆婆嘟囔幾句。

婆婆也委屈,認為自己那麼辛苦地給孩子做飯,還圍著身後餵著吃,到最後還換不來一個感謝的話,心裡自然不舒坦。其實,兩人的出發點都是孩子,只是因為處理的方式不同導致婆婆心裡不舒服。心情不舒服,再怎麼用心都得不到肯定,誰還願意給你看孩子啊。

造成矛盾的根源並不是婆媳不和,而是婆婆心裡不舒坦,認為自己的勞苦不被肯定還要被嫌棄,這才是她們最受傷的地方。

教育方式有分歧,比不上心裡不舒坦造成的傷害大

年輕人和老人在育兒方式上難免不同,老人幫忙帶孩子,所有行為的出發點肯定是為了孩子好,或許有些不能讓人滿意,但他們也是在盡心盡力的付出,不求什麼回報,只希望能給兒女減輕負擔,多幫忙,如果兒女不但不感恩還要埋怨,這樣老人內心更不是滋味。與其看管孩子被數落,不如不帶娃自己安享晚年還能舒坦點。

要想讓老人安心幫忙帶娃,我們要儘量做到讓老人「心裡舒服」,老人幫年輕人帶娃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我們也不能用強硬的態度讓老人幫忙帶小孩,更不能覺得老人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當老人願意幫我們帶小孩的時候,需要懂得如何處理其中的微妙關係,不然埋下怨恨的種子,不利於以後的相處。

那麼,老人幫忙帶娃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1. 懂得感恩

老人幫我們帶娃是情分,他們不辭辛苦,不求回報,只是為了給我們減輕負擔,我們要心懷感激,不要去埋怨,可以耐心的溝通,相信老人都是通情達理的,一定能更好的和我們配合。

2. 懂得尊重

雖然育兒方式會有差異,但畢竟老人也有看養的經驗,我們要學著尊重他們的方式,對自己不認同的地方儘量去學著適應,或是兩人溝通,看到底應該如何做才是最有利於孩子生長的模式。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如果真的不認同老人想法,可以先站在老人的角度想問題,再去解決問題。

3. 別忘了孝敬老人

付出都是雙向的,不要只讓老人付出,我們卻忘了回報和孝敬。老人也有老的一天,將心比心,用我們最大的誠心和孝心,去報答他們的養育恩情,老人心裡也會非常感動。

讓老人帶娃首先要讓他們都「心理舒坦」,做到了這點,或許很多家庭矛盾也就不會存在了,老人也會安心地幫你帶娃,讓你後顧無憂。

相關焦點

  • 老人帶娃時是否疼孩子,這3方面能看清楚,光嘴上說可沒用
    有些心思敏感的寶媽想讓老人幫帶娃,又害怕老人不是真心願意幫子女帶娃。判斷老人是不是真的想幫忙帶娃,是否是真的疼孩子,其實從這3方面就能看清楚。因此,想要老人來幫忙帶娃,寶媽一定要儘可能提前和老人溝通好,做好老人的思想工作,以免後患。
  • 老人幫帶娃父母要感恩,但是有些壞習慣,為了孩子還得勸老人改正
    現在的年輕人背負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不僅要掙錢養家,還要管教家中年幼的孩子,很多時候無法同時兼顧好家庭和事業,因此帶娃的事情不得不尋求老一輩人的幫助,父輩退休閒在家,含飴弄孫也是件幸福的事情,因此老人幫帶娃也就順理成章了。
  • 老人幫帶孩子,怎樣避免矛盾?
    反觀公公和婆婆,兩個老人一輩子每天都是吵來吵去,有了更是在孩子面前吵。老人幫我們帶孩子,我們很感謝,但是老人和我們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差異很大,矛盾也日益增大。孩子的教育、日常的經濟開銷、工作壓力、家庭矛盾,都讓我們疲憊不堪,生活一地雞毛。你怪我,我怪你,我怪他,陷入一種惡性循環當中,跳不出來。和老人住,必須要注意一定的相處界限。
  • 老人常說「三事莫插手」,否則可能被人埋怨,指的哪三件事?
    老人常說「三事莫插手」,否則可能被人埋怨,指的哪三件事?農村是一個人情味頗濃的地方,在過去的時候,一些地方的農村,人們吃飯的時候,也喜歡端著碗在門口吃,為啥?因為這樣可以與左鄰右舍一邊聊天,一邊吃飯,到了農閒的時候,更是吃飽了飯沒事幹,人們三五成群開始談論古今,誰家發生了點什麼事,鄰村誰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學、誰家的孩子買了小車,一頓飯的功夫,可能全村人都知道了。
  • 婆婆前三年不願幫帶娃,三年後想「坐享其成」,寶媽:別痴心妄想
    對於老人帶娃這事,如果老人樂意而且有能力幫忙帶娃的話,作為孩子爸媽也要記得感謝老人,畢竟他們本可以過得更輕鬆;,爸媽要注意哪些事情?,而不去想這對於孩子而言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是在出現分歧的時候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語氣,不要總指責老人的做法不對,而是要和老人說清楚這樣做給孩子帶來的害處。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是什麼樣?4位29歲媽媽的回答,很戳心
    文/園園媽育兒日記父母是天底下最愛孩子的,孩子從出生開始,父母就擔心孩子的衣食住行,上學後擔心孩子學習的問題,希望將來考個好大學有一份好工作,畢業後步入社會,父母又怕孩子被欺負,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後,父母為了減輕子女負擔幫忙帶孩子,但也有老人不忙幫帶孩子的,這種情況的家庭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 「要是能重來,再也不催生二胎」,65歲老人的帶娃苦,過來人都懂
    但伴隨著催生同樣值得思考的是,催生二胎後,老人「幫帶娃」的生活真的幸福嗎?一些兒女有自己的說辭:「是你們催我生的」「是您說要幫我帶我才生的」。因此,照顧孩子的重任只得落在老人身上。最後,老人與孫子孫女是隔輩親,有些甚至避免不了溺愛,孩子的父母看在眼裡總歸是不滿,這就造成了老人與子女的隔閡。老人辛辛苦苦帶娃,反倒被埋怨,心裡一定非常委屈。
  • 為何許多人認為老人幫帶娃是「天經地義」的事?
    前幾天有人在頭條提問:說想要婆婆幫帶娃,但是不想和婆婆住一起,詢問該怎麼辦?看到有人糾結這樣的問題時,我也想談談自己的一些觀點。因為從孕育一個孩子到他(她)長大,真的有許多隱性的消費。有時候開銷真不是你想得那麼簡單。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拿出一筆錢請個保姆來帶。確實近些年來,網上有曝光個別保姆虐待兒童事件,但是畢竟還是少數的。如果不放心的話,家裡確實也可以安裝監控。解除你的顧慮。
  • 鄰居的孩子「逃跑」了:讓老人帶孩子一定要注意這兩點
    男的去學校沒接到,以為女的接回家了,回到家才發現女兒不在家,夫妻倆四處找女兒,最後在火車站找到女兒。原來,女兒想要坐火車回外公外婆家,買票時,售票人員見小姑娘一人有些奇怪,就把她送到車站派出所。孩子不會因為你的DNA而跟你親,你先有付出,他才有依賴。要想孩子長大心裡有你,能自己帶,還是要儘量自己帶。
  • 生完孩子後,有一種幸福叫做公婆不插手,還將有3件好事發生
    而孩子的爺爺奶奶也不願意留下同住,於是小藝咬牙放下了所有的事情,開始了自己帶孩子的生活。據說:不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將有3件好事發生,一家子人都受益。第一件好事:減少婆媳矛盾都說維持婆媳關係最好的辦法就是分開住,「距離產生美」是構建良好婆媳關係的基本原則,但孩子的到來勢必會打破這個平衡。
  • 「我從小把孩子帶到現在,卻落埋怨了」,姥姥哽咽淚目
    "我從小把孩子帶到現在,我落埋怨了 …… "一位姥姥哽咽說道。這是怎麼回事?在一檔關於孩子教育類的節目中,臺上坐著孩子的爸爸媽媽,爸爸講述孩子現在存在的問題。他說在孩子的教育上,他和他愛人的分歧比較大,他覺得孩子的媽媽把孩子在往廢了的方向帶,包括孩子不專注、不認真、凡是不往心裡去,學習不太好。
  • 老人幫帶孩子是情分不帶是本分!老人心裡是怎麼想的?夫妻倆要懂
    當代社會養娃成本非常高,生孩子註定會帶來一大筆開銷,有不少年輕夫妻,為了生活和孩子成長所需要的物質條件,放棄了陪伴孩子,選擇出去工作賺錢,而帶娃的工作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家裡的老人身上,但對於幫忙帶娃這件事,不同的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 「導師幫帶」,全力做好「開門一件事」
    在這一個月裡,除了走訪村裡老黨員、慰問困難群眾、推進重點項目以外,街道還為「新官上任」的他特意聘請了老書記陳海年作為「幫帶導師」,積極參與村莊經濟發展。「雖說過去也參與過村務工作,但這次不一樣,正兒八經當村裡的『領頭雁』,事無大小必須親自抓,壓力大得天天睡不好。好在有了老書記當『農村經濟發展導師』,他扶一把,我踏實幹,心裡有底了,可以少走彎路。」
  • 孩子總喊腿疼,可能是「生長痛」,需做好3件事,特別要叮囑老人
    或者很多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認為是孩子調皮撒謊;有的時候知道「生長痛」這個詞的時候呢,又會很擔心。那麼到底什麼是生長痛呢,我們可以一起來認識一下。生長痛是很正常的,多發生在孩子3歲到12歲的階段。
  • 「上班式帶孫子」成新潮流,孩子有人帶,老人與年輕人互不打擾
    雖然說這確實充實了老人的晚年生活,但是帶孩子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很多老人幫忙帶孩子還不討好,稍有帶不好就會被年輕人責怪。再加上大部分老人在幫忙帶娃的這段時間都會住在子女的家裡,所以說,矛盾就更多了。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老人都不願意給孩子帶孩子了。
  • 奶奶幫帶了6年孫子,接走後問孩子想不想她,孩子的話讓老人落淚
    導讀:奶奶幫帶了6年孫子,接走後問孩子想不想她,孩子的話讓老人落淚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幫帶了6年孫子,接走後問孩子想不想她,孩子的話讓老人落淚!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想要親媽幫帶孩子?女兒若做不到這5點,免開尊口,老人會委屈
    導讀:想要親媽幫帶孩子?女兒若做不到這5點,免開尊口,老人會委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想要親媽幫帶孩子?女兒若做不到這5點,免開尊口,老人會委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我是奶奶,不是傭人」,老人幫看孩子,卻被當成了保姆
    很多家庭中,老人幫忙帶孫輩,是出於對自己孩子的心疼,可是很多新手爸媽反而將帶孩子視為老人的責任和義務,要知道這種觀念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1、 孩子會不懂得感恩。俗話說的好,「老人幫帶孩子是情分,不幫帶孩子是本分。」
  •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要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先捋清這幾點
    說起老人帶孩子,他們大都是會按照自己的方法來。他們自己覺得沒事兒就沒事兒,一般也不會聽取別人的建議。他們帶孩子的時候只要孩子不哭不鬧就行,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要吃什麼買什麼,其實有時候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有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傷害。所以,你想讓老人幫帶娃,這三點要先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