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估入帳,你們可能都做錯了,最正確的處理方式原來是這樣……

2020-12-14 騰訊網

暫估入帳應該是會計處理模式和稅務處理模式差異的一種妥協調節,稅務上只認發票,會計上我們有可以確認相關金額的真實單據就可以了,這也是會計上實質重於形式的一種體現吧。

實務中出現暫估入帳通常是由於採購方未及時結算,存貨已經入庫,但採購發票尚未收到,不能確定存貨入庫成本的情況。較為嚴謹的財務人員按照現行會計準則「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會進行成本的暫估和衝回處理,那各位財務人員的帳務和稅務處理真的規範嗎?今天就來結合案例給大家梳理一波。

案例

甲公司購進一批原材料用於生產某商品,合同約定材料價格共計1,130元(包含增值稅)。公司預計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適用稅率為13%。原材料現在已驗收入庫,但尚未收到發票。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也就是所謂的暫估入帳。

實務中,在判斷是否需要暫估入帳時,主要關注商品是否已經入庫使用。如果是在途物資的情況,則不需要暫估入帳處理,待實際入庫使用時再做會計處理。

帳務處理要點

1、當月入庫未收到發票,月底時為了正確核算企業的庫存成本,應進行暫估入帳。會計分錄如下:

借:原材料 1000

貸:應付帳款——XX供應商 ——暫估/無票 1000

2、按照規定,暫估入庫要在次月月初紅字衝回,但考慮到發票取得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加大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因此,在實際工作當中一般是在收到發票時再作衝回處理。會計分錄如下:

紅字衝回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1000

貸:應付帳款——XX供應商 ——暫估/無票 -1000

收到發票,作常規入庫處理

借:原材料 1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30

貸:應付帳款——XX供應商 1130

稅務處理要點

1、暫估入帳金額是否應該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

根據財會〔2016〕22號《財政部關於印發的通知》相關規定:

「貨物等已驗收入庫但尚未取得增值稅扣稅憑證的帳務處理。

一般納稅人購進的貨物等已到達並驗收入庫,但尚未收到增值稅扣稅憑證並未付款的,應在月末按貨物清單或相關合同協議上的價格暫估入帳,不需要將增值稅的進項稅額暫估入帳。下月初,用紅字衝銷原暫估入帳金額,待取得相關增值稅扣稅憑證並經認證後,按應計入相關成本費用或資產的金額。」

上述條款明確指出,暫估入帳金額不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

2、暫估入帳成本在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期內未取得發票,能否稅前列支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的公告》相關規定:

「企業在境內發生的支出項目屬於增值稅應稅項目的,對方為已辦理稅務登記的增值稅納稅人,其支出以發票(包括按照規定由稅務機關代開的發票)作為稅前扣除憑證。」

因此,在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時均以增值稅發票作為合法有效的稅前扣除憑證。如果在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期內未取得發票,對於暫估入帳成本來說,則不能在所得稅前扣除。

3、在企業所得稅預繳時,暫估入帳成本能否在稅前列支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34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問題的公告》相關規定:

「企業當年度實際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及時取得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可暫按帳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

因此,在企業所得稅預繳環節,暫估入帳成本是可以憑藉有關支付憑據在稅前列支扣除的。同時,可以規避後期多繳納稅款的情況產生。

4、所得稅彙算清繳結束後暫估入帳成本取得發票,成本支出應在哪一年度稅前扣除?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2年第15號公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相關規定:

「對企業發現以前年度實際發生的、按照稅收規定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業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後,準予追補至該項目發生年度計算扣除,但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因此,針對以前年度未取得發票的情況,可以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在追補確認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以向以後年度遞延抵扣或申請退稅。

5、房地產行業在成本核算環節是否同樣適用暫估方式入帳?

根據國稅發〔2009〕31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的通知》相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 企業計稅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一)對當期實際發生的各項支出,按其性質、經濟用途及發生的地點、時間區進行整理、歸類,並將其區分為應計入成本對象的成本和應在當期稅前扣除的期間費用。同時還應按規定對在有關預提費用和待攤費用進行計量與確認。(二)對應計入成本對象中的各項實際支出、預提費用、待攤費用等合理的劃分為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和共同成本,並按規定將其合理的歸集、分配至已完工成本對象、在建成本對象和未建成本對象。」

上述條款中提及到的「預提費用」也是暫估入帳的一種,這種方式雖然對房地產企業有利,但如果對預提成本費用的限制性條件和要求控制不到位,與稅收文件當中對其的規定條件和要求不符,就會給房地產企業帶來巨大的稅收風險。

來源財稅聚焦,作者:林森。內容僅供讀者學習、交流之目的。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

幫實操君【轉發】或者點個【在看】唄!

相關焦點

  • 暫估入帳,你們可能都做錯了,2021年最正確的處理方式原來是這樣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對於已驗收入庫的購進商品,但發票尚未收到的,企業應當在月末合理估計入庫成本,也就是所謂的暫估入帳。實務中,在判斷是否需要暫估入帳時,主要關注商品是否已經入庫使用。如果是在途物資的情況,則不需要暫估入帳處理,待實際入庫使用時再做會計處理。
  • 暫估入帳,你覺得自己做對了嗎?1個實操案例教你最正確的處理方式
    作為嚴謹的會計,都會按照現行會計準則「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進行成本的暫估和衝回處理。 但試問各位會計,你這樣做帳務和稅務處理,真的規範嗎?今天小五就結合實操案例給大家梳理一波。
  • 成本暫估入帳,沒有發票能否稅前扣除?答案是這樣
    要解決這個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了解「暫估入帳」的相關知識了。接下來,我就用一個簡單的案例,給大家講解一下「暫估入帳」的會計處理和稅法規定。一、暫估入帳的會計處理分析:A公司購進材料,貨到票未到,需要暫估入帳。具體的會計處理分兩個步驟:步驟1.
  • 攻略| 貨到票未到,會計可以這樣做帳務處理
    那麼,對於由於付款不及時等多種原因,購入的存貨常常出現的發票不能及時到達的情形,為了準確地反映資產、負債、成本的需要,基於會計的重要性原則,應對此類存貨做暫估入帳處理。實務中由於企業的業務特點、會計核算方式會計環境的不同以及會計人員的見解不一致各企業「暫估入帳」的具體操作方法也多不相同
  • 暫估入庫業務的處理:月初回衝
    暫估入庫處理方式有三種,分別是月初回衝、單到回衝、單到補差月初回衝本月月底,填寫暫估單價,記存貨明細帳,生成暫估憑證。進入存貨核算系統,執行「暫估處理」功能,進行暫估處理後,系統根據發票自動生成一張 「藍字回衝單」,其上的金額為發票上的報銷金額。同時登記存貨明細帳,使庫存增加。對「藍字回衝單」制單,生成採購入庫憑證。
  • 跨年度費用發票今年入帳,應該怎麼進行財稅處理?
    跨年度費用發票今年入帳,意思就是發票屬於以前年度。 對於以前年度發票在本年入帳的,需要區分不同情況進行財稅處理。 五、跨年度費用需要資本化的處理 由於部分費用,按照會計準則規定,由於為建造資產所發生的,需要資本化計入相關資產的成本,並不需要計入當期損益,因此對當期的納稅申報可能是沒有影響的。
  • 淺談工業企業計劃成本法下計劃價修訂及其帳務處理等幾個相關的問題
    一、月末暫估入帳的方法  企業對於材料已到達並已驗收入庫,但發票帳單等結算憑證未到,或發票帳單已到,但未到財務部門進行報帳核算的採購業務,應於月末按照材料的暫估計劃金額進行帳務處理,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應付帳款-暫估應付帳款」科目。
  • 中秋購物卡不要這樣入帳了,5種正確財務處理方法曝光
    但購物卡的財務處理不當,可能給企業帶來風險。因為購物卡的用途多樣,那麼會計在做帳時,就需根據用途,計入相應的科目。如果不慎入錯了科目,就有可能造成稅務風險。但在實際操作中,關於購物卡的財務處理,還是有不少會計拿捏不準,更有甚者,直接把購買購物卡的支出都計入了同一科目,這是錯誤的做法。為了避免陷入購物卡的稅務風險,小五總結了5筆會計處理的小案例,會計們可以參考。
  • 固定資產新舊準則的處理差異
    新準則:   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的固定資產,無論是否交付使用,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應按估計價值確認為固定資產,並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後,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不需要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將其視同會計估計變更,採用未來適用法。
  • 這才是跨年發票的正確處理方式!
    很多財務人員都在為跨年發票煩惱,擔心發票跨年入帳是否合理,會不會帶來一些麻煩事?由此,會計必須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和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一般情況下,會計處理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也就會產生會計分期,正確劃分和確認經濟業務歸屬關係到財務報表的質量。
  • 花蛤正確的處理方法,之前很多人都做錯了,難怪吃起來有沙!
    花蛤正確的處理方法,之前很多人都做錯了,難怪吃起來有沙!夏天除了適合吃麻辣小龍蝦之外,還適合吃的就是花蛤了,炒花蛤可是夜宵的必備佳品啊,肉質鮮美,非常受大家喜歡。唯一的缺點就是如果沙子沒吐乾淨,吃下去你就會滿嘴沙。
  • 成本費用跨年取得發票的財務、稅務處理分析
    二、跨年取得發票的財務處理與納稅分析目前,對於跨年度取得發票的情況,企業有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其相應的所得稅處理如下:  1.作為預提費用處理,目前對企業預提的費用,外資企業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處理,對從事信貸、租賃等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根據國稅發[2002]31號文件規定,除可按規定提取的壞帳準備金基金外,其他情況不得在所得稅前再預提其他項目的準備金
  • 您確定您公司的固定資產入帳正確嗎?請看購入固定資產入帳處理
    企業的固定資產要想入帳,首先得確認固定資產的成本,然後才可準確入帳。如可確認固定資產成本呢?那就要了解固定資產的初始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固定資產應當按其成本入帳。取得固定資產的方式一般有購買、自建、融資租入、投資者投入、原有固定資產的改擴建、非貨幣性交易換入、接受捐贈等,取得方式不同,初始計量的方法不同。
  • 懷孕正確的睡姿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原來之前都做錯了
    懷孕後各方面都會注意,衣食住行就要注意,哪怕是如何睡覺也要注意,懷孕正確的睡姿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原來之前都做錯了!想知道孕婦怎樣的睡姿才是最正確的嗎?以下是孕婦睡姿圖解,想要自己的寶寶更健康,那麼大家可以按照健康的睡姿特徵來調整自己的睡眠狀態。
  • 最正確的護膚順序原來是這樣!大部分女生都做錯了!
    正確的護膚順序真的很重要,如果護膚順序不正確的話,那麼買再昂貴的護膚品都是不起作用的噢。護膚順序不正確,是會影響到肌膚對護膚品的吸收的。很多妹子覺得自己用了護膚品完全不起作用,臉還是依舊的幹,臉還是照樣的油。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啊,多半是犯了兩個錯誤。
  • 刷牙、洗臉、剪指甲……這些最簡單的事兒,你可能都做錯了!
    有人問你洗臉、洗澡、刷牙、剪指甲… …這些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你都做對了嗎?還真不一定!1、 洗澡順序:洗臉-洗身子-洗頭很多人洗澡先洗頭,然後在洗頭時洗臉,最後洗身子,實際上,這樣的順序是錯誤的。
  • 餐費最新最全的報銷、入帳、扣除方式
    說到餐費,很多人都不清楚是否需要扣繳個稅,也不知道該如何入帳比較好。以不同形式發放的餐費補貼,該如何進行財稅處理呢?今天稅佳寶一次性和大家說清楚這些問題。二、餐費如何入帳?一提到餐飲費,大家就會想到業務招待費,但並不是所有的餐飲費都要入業務招待費。不同業務發生的餐飲費入帳方法當然也不同。
  • 原來很多人都做錯,這才是正確的步驟!
    原來很多人都做錯,這才是正確的步驟!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他們都已經開始注重自己的臉蛋,所以說護膚已經不是上了年紀的女人才會重視的問題,就連很多的女生小小年紀就已經意識到保養皮膚的重要性。說到護膚的話,那麼水乳是最基本的兩個產品,水乳水乳大部分都會認為是先擦爽膚水,然後再塗抹乳液,但是對於這樣的步驟來說是不正確的,那麼對於護膚步驟來說,你真的做對了嗎?原來很多人都做錯了,這才是正確的步驟。
  • 新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入帳價值的會計處理
    對於廣大企業來說,無論工業、運輸、施工,還是通信,固定資產都是企業的重要資產,入帳價值的高低直接關係到企業的資產規模、產品成本和當期利潤。對於新會計制度關於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筆者想就其中一些入帳價值問題進行探討。
  • 處理呆滯庫存的正確打開方式……
    A企業對呆滯成品的處理主要採取市場促銷的方式進行,這打折促銷處理呆滯,原本是一種較常見也較為有效的處理方式,但A企業的處理結果卻總不是很好。有時,儘管他們的促銷力度相當大,但客戶總興趣不大,造成每個月都有一些瀕臨保質期的產品被當做福利發放甚至報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