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家族新成員? 教授白領長江邊撿「長江玉」 有人年入30萬

2020-12-24 上遊新聞

成都商報客戶端消息,1月2日,新年第二天,位於長江邊的重慶江津區德感鎮古家沱段,江風在攝氏12度的室外溫度下,吹在臉上仍然感覺寒冷。江津港碼頭外的長江灘上,不規則地聳立著多個卵石堆。儘管因為亂石資源枯竭,古家沱已經被禁採,但每天仍有石友前來,在江水一樣無法計數的卵石中,尋找一塊中意的美石。

 「石之美者為玉。」浩如星河的長江石中夾雜著和黃龍玉品相、質地接近的高品質石料。人稱「石痴」的重慶人李強率先提出「長江玉」的概念,引發珠寶玉石界關注,爭論多年無休止。而目前,大重慶片區及四川的瀘州、宜賓等地,大大小小的「長江玉」加工坊已達20家。很多人靠撿石頭,年收入三四十萬元以上。一位加工坊老闆也告訴記者,「業務接不完」。

長江玉究竟算不算玉?長江玉有何價值?成都商報記者走訪長江沿岸重慶、江津、瀘州、宜賓、巴南甚至長江支流涪江畔的潼南等地,試圖揭開長江玉的「神秘面紗」。

△李強在強光燈下,認真檢視長江玉

【尋「玉」者】

一個包、兩瓶水、三五個饅頭

教授、白領長江灘上撿石頭

1月2日,2018年元旦第二天,位於長江邊的重慶江津區德感鎮古家沱段,來自重慶和江津本地的兩組共三個撿石人,在德感鎮草壩村一個巨大的卵石山上轉悠,成為這個凋敝的江灘上難得一見的身影。撿石人有男有女,但裝備基本相同:膠雨靴、厚實的帆布包,手裡擰著可以噴水的塑料瓶子,躬著身子仔細檢視腳下的卵石塊,偶爾會噴水將石塊洗淨觀察,然後挪步離開,繼續尋找。

很久沒下雨了,大小形態不一的卵石上,漿滿了從河床被刨挖出來時糊上的泥土,即使近至眼前,也根本看不出石頭的面貌,更別說顏色花紋。但這種無法辨別的艱難,並不能阻止石友們從四面八方湧到長江邊。

浩浩蕩蕩的長江,在古家沱折了一個彎,形成一個面積達數平方公裡的河灘,德感火車站鐵路線外江灘上,是一望無垠的卵石海洋。這塊河灘自2011年被重慶石友發現以來,成為石友尋找長江石的「主戰場」。

△李強發現的有繩痕的古玉石

古家沱的美石,集長江石之大成,有具有美學價值的卵石,都集中到了古家沱:形體石、畫面石、水墨石,還有引發中國珠寶玉石界巨大爭議的「長江玉」。2016年之前,每天都有上百來自重慶市區的撿石人,清晨六點乘坐重慶至內江的火車,八點在德感車站下車,然後在古家沱廣袤的江灘上,悄無聲息地翻撿一整天石頭。

一個包、兩瓶水(一瓶喝,一瓶淋石頭)、三五個饅頭,是撿石人一天的標準裝備。這些人中,有年屆七旬的老人,也有二十來歲的青年。甚至有位來自上海的長江石愛好者,瞞著家人、坐飛機來到重慶,在古家沱撿了幾天石頭。他們中既有大學教授,也有企業職工,還有身家千萬的職業玩家。

在重慶石友眼裡,古家沱是長江玉的標杆,而「長江玉」則是長江石之集大成者。

△李強和兒子相依為命

【「玉」鼻祖】

十餘年撿石 堆滿整個家

石中極品命名「長江玉」

「你要調查長江玉,就繞不開一個痴情於石的人物——『圈圈』。」在成都商報記者多日的走訪調查中,幾乎所有玩石的人都如此告訴記者。在長江主支流各大城市數以萬計的玩石者中,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李強是誰;但提及「圈圈」,則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白沙、江津、巴南、江北及渝中,都有玩石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圈圈」是長江玉的「靈魂人物」。

「圈圈」本名李強,今年剛剛60歲。他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在朝天門長江邊住了40年,後來搬家。搬家前李強跑到江邊,撿了一塊像烏龜樣的長江石,準備留做紀念。石頭拿回家,李強放在沙發上細看,越看越覺得有意思。從此,李強開始十幾年在江邊撿石頭的生涯。即使在婚姻和石頭之間,他也選擇了石頭。

重慶渝中區新德村一幢老舊的居民樓底樓,「圈圈」和30歲的兒子李囿延相依為命。60餘平方米的兩居室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石頭,以及從江邊撿來的碳化木。李強和兒子的臥室,完全成了石頭的堆場。李強家的廁所外面是另一幢樓,但在兩樓之間,有個不足一米的空隙,李強把廁所窗戶拆了,留下僅可容他進出的小洞。在屋外這個狹小空間裡,李強建了自己的工作間,打磨石頭的簡單工具都擺在外面,李強經常鑽出屋子,在逼仄的工作間打磨他的寶貝石頭,常常一呆就是一天。李囿延幼年患病留下後遺症,現在的智力相當於10歲左右的孩子,他會煮好麵條或者湯圓,端給父親。

△狹小工作間裡的李強

2000年,李強在長江邊撿到一塊方形的石頭,有光澤,摸起來很細膩,有玉的潤感,他給這塊方形的石頭取了個名字:「長江玉」。李強說,從原始社會到今天,人類一刻也沒有離開過石頭。在李強眼中,玩石頭是個尋根問祖的過程。自從撿到方形的「長江玉」後,李強開始有意識地撿相同類別的長江石。

2006年起,在石友圈,李強率先提出「長江玉」的概念,隨即引發關注。

「《說文解字》對玉的定義是『石之美者』;《辭海》對玉的定義則是『溼潤而有光澤的石頭』。」李強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以他最初撿到的方形長江石為代表,類似的長江卵石都具備了古人對「玉」的定義和特徵。李強1986年畢業於中央電大,學的會計專業。在老一代的撿石人中,李強文化水平較高,也讀了很多書。

2011年古家沱卵石灘發現後,李強如獲至寶。「2012年的每一天都在古家沱渡過,甚至差點死在石灘上。」每天凌晨4點起床,帶著兒子乘坐早上6點開往內江的火車,在德感火車站下車撿石,風雨無阻。

△三枚長江石,中間的雕件有人出價100萬

【「玉」產業】

雕一隻手鐲單價數千

川渝本地加工坊已近20家

「這塊玉料邊長約12釐米,在燈光照射下晶瑩剔透,紋理非常清晰漂亮。」對於「圈圈」撿到的第一塊「玉」,見玉者如是說。重慶石友間公開的傳言稱:一位在重慶做和田玉的商人,曾出價60萬元買李強的「長江玉」被拒絕;再後來,有來自新疆的玉商願以三套重慶房子換李強的「長江玉」,還是被婉拒。對於這個傳言,李強笑稱自己只是「背了黑鍋」,沒有傳言中的事實。但他話鋒一轉:「如果換作是我,出價肯定不止這個數。」

如今,李強已經找不到這塊「長江玉」,他將之埋在了滿屋的石頭下面,免得有人總是惦記。李強告訴成都商報記者,自己撿回的卵石「應該超10萬枚,一百多噸重。」其中,長江玉佔了一大半。李強提出的「長江玉」概念,得到了很多重慶石友的響應。據李強估計,在重慶近萬人的石友中,三成在玩長江玉。 

今年34歲的江津人何煒,在李強的影響下,尋找和收藏長江玉。「長江玉不像形體石、畫面石,它的價值在於石頭本身,有著玉的品質。」何煒告訴記者,他在長江邊撿了四年長江玉。沒有奇形怪狀和美麗圖案的長江玉,必須雕琢成玉器。

△李強自己打磨的長江玉

在2010年前,重慶很少有人加工玉石,而送到沿海加工,即使工藝最簡單的手鐲,單只要價也在6000元左右。「如果把撿來的石頭都加工成玉器,光加工費就得傾家蕩產。」

在李強的帶動下,重慶境內玩長江玉的群體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以至於現在暴露的長江卵石灘,已經很難找到高品質的玉料。而何煒所面臨的煩惱,也是沿江玩玉人的煩惱。為此,何煒與幾個撿石人在江津城裡,開起了第一家玉石加工作坊,高薪聘請了四名玉雕師傅,專門雕刻長江玉石。在何煒作坊的展示櫃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玉石雕件,大多由長江玉雕刻而成。

69歲的鐘家湘,是土生土長的江津白沙鎮人。他利用自己在白沙鎮交通要道邊有廠房的優勢,開辦了玉石加工作坊,主營來料加工,機雕、超聲波雕和人工雕刻均有,其中以人工雕刻收費最貴。來自重慶、宜賓、瀘州甚至武漢的客戶,源源不斷地找到白沙鎮來。鍾家湘告訴記者,目前他有「接不完的業務」。

業內人士估計,近十年來大重慶片區及長江上遊瀘州、宜賓等地,大大小小的長江玉石加工作坊有近20家。「彼此之間並無往來,也不好打聽。」何煒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李強則說,圈子是個「江湖」,水深水淺,各有感知。

伴隨玉石加工業逐漸興起,長江玉原石和雕件的交易,也成為長江奇石交易的重要內容。在重慶巴南區魚洞老街,新開闢的奇石交易市場有30多戶商家入住,其中就有專營長江玉石者;渝中區人民大禮堂泰古古玩城,也有整層樓專事包括長江玉在內的長江奇石交易區;重慶觀賞石協會,每年舉辦「萬石博覽會」;全國各地的玉石商人,也會趕來重慶「淘寶」。重慶上遊的瀘州、宜賓,石友中也有人專門進行長江玉石的尋找和研究,自發形成的「石市」,也有長江玉石交易。很多人靠著撿石頭,年收入三四十萬元以上。

△李強最先發現的長江玉,江湖多傳聞

【「玉」爭議】

一次測出是不值價的石英巖

一次測出與「黃龍玉」非常接近

成都商報記者調查期間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認同長江玉者,將之視如珍寶;而不認同長江玉者,則將之視為礫石。後者認為「長江無玉」;而前者則稱「石出高山、玉入長江」。不僅珠寶玉石界對長江玉並不認同,即使重慶上下的長江石友,也對長江玉有較大爭議。

和田玉、黃龍玉的經營者們,目前對長江玉持完全否認的態度。即便石友圈,大多數也不承認長江玉。「長江裡都是鵝卵石,怎麼可能有玉?」

重慶市珠寶協會、重慶市工藝美術協會、重慶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郝競珠,自2007年開始關注長江玉。郝競珠曾專門帶了兩塊長江玉,前往北京中國珠寶首飾鑑定中心進行檢測,但結果讓她有點失望。「送檢的兩塊長江玉檢材,主要成分是石英巖,而和田玉等玉石的主要成份是透閃石,化學成分為含水的鈣鎂矽酸鹽。」郝競珠告訴記者,和田玉、黃龍玉中也含有石英,但佔比極少。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培養辦副主任、副教授馮斌,曾任重慶大學物理學院專業實驗室副主任,他是晶體生長專家,曾因「金剛石薄膜及相關材料性質的研究」獲得重慶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年,馮斌將長江玉送到實驗室檢測,得出的結論讓他驚訝。「長江玉的質地與翡翠、軟玉差異明顯,但和已經進入《國家珠寶玉石名錄》的黃龍玉非常接近,基本可以說沒有本質區別。」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專業實驗室得出的數據顯示:密度方面,翡翠最高,軟玉密度略大於黃龍玉和長江玉,後兩者密度十分接近;硬度方面,翡翠、黃龍玉和長江玉大致相當;通透性方面,翡翠、軟玉、黃龍玉和長江玉四種石料相差不大。

馮斌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檢測數據表明:黃龍玉的粒度更小,因此和長江玉比起來更細潤。馮斌認為,長江玉不是沒有好料,只是好料較少,市面上更少。「不能因為它少,就否定長江玉的存在。」馮斌告訴記者,長江玉中的極品,比不過黃龍玉中的極品;但是普通的長江玉,與黃龍玉中粗糙的黃臘石相同。馮斌表示,黃龍玉是黃臘石中的極品,長江玉也是長江石中的極品。「黃臘石可以開發,長江玉也可以開發。」

馮斌認為,決定玉品質的不僅僅是國家標準裡可量化的物理指標,還要看它的油潤感、細柔度等。「不能因為長江玉的成分與和田玉有很大差異,就否定它的美感,從而否認它是玉。」而郝競珠則認為:有一定溼潤度的、符合玉石基本特質的,都可以叫做「玉」。「如果有企業或政府的大力支持,長江玉同樣有機會『一鳴驚人』。」

李強等長江玉擁躉者認為,中國的玉石,離不開文化;離開了文化的玉,就是塊石頭。「玉在中國,被賦予了意識與精神,簡單的物理化學指標不是玉的全部。」李強認為,孔子提倡「君子比德如玉」,而《周禮·玉藻》則說:「君子必佩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古人行事,更堅守「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信條。「今天的玉石,只講求理化性狀,完全忽略與中國文化的結合和傳承,是不對的。」李強說。

△古家沱支流江灘,若隱若現的長江玉

【「玉」之路】

推動者:人們給了黃龍玉機會

也該給長江玉一個機會

今年60歲的李強,已經很少再去江邊撿石頭了。每個周末,李強會坐車到距家不遠的泰古古玩城,為市場裡賣石頭的商家們「站臺」。「有『圈哥』在,我們無論是買石頭還是賣石頭,心裡都有底了。」重慶泰古壹號石館老闆唐繼紅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李強還會為石友講解長江石、長江玉常識。偶爾,李強看中了喜歡的石頭,也要買回去。

撿長江玉的責任,落到了30歲的李囿延身上。雖然智力只有相當於十歲左右的孩子,但李囿延跟在父親身後,同樣撿了差不多二十年石頭。每天,李囿延同樣是四五點起床,背著父親給他縫製的帆布包,花35塊錢坐高鐵到潼南,再轉農村巴士坐到鄉間車站,然後拿手機叫來自己熟悉的「摩的」司機,花五塊錢坐到父親給他指定的涪江(長江支流)老河床,撿整整一天石頭,再如此返回。

李強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六十歲是個知天命的年齡,他的餘生將花在整理滿屋的石頭上。「取名、配座,溯源追宗。」李強把推廣長江玉,當成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1月2日,成都商報記者開始調查採訪長江玉時,李強帶著十餘個年輕人,開了兩個小時車,來到潼南涪江老河床邊的河灘上。「我撿不動了,但是要給年輕人指條路。」李強自己拉了個十多人的微信群,參與進來的都是石頭圈裡的年輕人。

李強認為,長江玉並不是指長江河床上的類玉石料,而是包括長江所有支水系流域所有的類玉石料。內江出現的「大千玉」,江津筍溪河、塘河中出現的「筍溪玉」、「桂花玉」,按李強的分類方法,也應該歸為長江玉。然而在內江和江津,本地石友甚至政府層面,都把溪流中類玉石料的命名完全本地化,以示和長江鵝卵石之區別。李強認為,長江玉作為一個大類,得到認同和走出去的可能性更大。

李囿延是李強的獨子,但石友圈都認為他還有個兒子,那就是「長江玉」。李強知道,如果哪天自己不在了,兒子李囿延還要活下去。「指條路給年輕人,將來我走了,李囿延自然有人會關照他。」李強說,他把收藏的石頭整理好後,就想全部捐給國家,他相信只有國家來管理,他的寶貝石頭才有真正的歸屬。但是,10萬枚石頭,到底該捐給哪個部門,李強也並不知道。

「人們給了黃龍玉一個機會,也應該給長江玉一個機會。」李強說。

原標題:調查 | 玉石家族新成員? 教授白領長江邊撿「長江玉」 有人年入30萬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一男子痴迷收藏長江奇石 有人出價十萬都沒賣
    一年前,梁宇接觸到長江石,就開始撿石藏石;如今,他的家裡滿是石頭,其中一塊石頭別人出價十萬元都沒有賣。有人說他痴,有人說他瘋,還有人說他不務正業,但他卻樂在其中。  家變成了奇石博物館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永川區朱沱鎮港橋新城小區的梁宇家。三室一廳的家裡,記者看到,到處都是造型各異的形體石和花紋奇特的畫面石。
  • 長江商學院四位教授入選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
    以下是長江商學院發布的資訊:2020年5月7日,世界著名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正式發布了2019年中國高被引學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單,長江商學院會計與金融學教授劉勁、戰略學教授滕斌聖、組織行為學副教授張曉萌入選「商業,管理和會計類」榜單,金融學教授曹輝寧入選
  • 河灘成為撿玉石的好地方,那些白色的石頭是什麼?是不是玉石呢?
    我們經常在新聞中聽到或看到有人在河邊撿到了一塊石頭,並且賣了一個好價錢,以至於有更多的人都迷戀去河灘邊尋找石頭。但這種事兒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他們撿的可不是一般的石頭,而是玉石。我們都知道玉石的價值含量特別高,從古代開始就人們已經對玉有了很多研究,而古人也往往把玉當作防妖闢邪的寶貝。在現實生活中用玉石做成的各種首飾品一直以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比如用玉石雕刻成的手鐲、戒指以及佛像等,都是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並且佩戴的東西。而我們今天所講的內容是,在河灘上真的會有玉石存在嗎?
  • 長江商學院揭秘:CEO班學費80萬 一線明星免費
    在長江商學院官網上,2013級EMBA班的學費是68.8萬元,再加上2000元申請費,總計近70萬元。而據資料顯示,長江商學院EMBA班2009年學費為52.8萬,2010年為58.8萬,2011年為62.8萬,2012年為65.8萬,學費年年看漲。  與長江商學院風格迥異的中歐國際商學院在學費漲價這件事上難得地與對手保持了一致。
  • 東南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招聘啟事
    從1902年兩江總督張之洞在此創建三江師範學堂,迄今東南大學已走過了百年曆程。東南大學經過一百多年的創業發展,如今已成為一所以工為特色,理、工、醫、文、管、藝等多學科、綜合性的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設有40多個院、系,60個本科專業,在校生3萬多人,其中研究生9000多人。其建築、土木、電子信息、能源、交通、生命科學等特色鮮明、實力雄厚,享譽海內外。
  • 教授巡堤 護衛長江——華中農大教授長江大堤巡查值守群像
    「一定要巡好最後幾輪」,三伏天、凌晨4點多、長江武金堤,華中農大水產學院教授馬徐發鼓勵巡堤的「夥伴們」,熬過這最困最難的時段就是勝利。此刻,武漢的天已經蒙蒙亮,滔滔江水已經見證了「馬徐發們」晝夜巡堤的20餘個小時。馬徐發只是華中農大教授巡堤群像的一個縮影。長江汛情期間,該校上堤教授50餘位、副教授110多位,他們當中不乏45歲以上者也不乏「海歸」和高崗教授。
  • 西北師範大學盧小泉教授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西北師範大學盧小泉教授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會  場  5月7日下午,西北師範大學在新校區毅然學術報告廳舉行「長江學者」聘任儀式。  聘任儀式上,丁虎生宣讀了《教育部關於公布2012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講座教授名單的通知》,介紹了「長江學者」盧小泉教授簡歷。西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劉基教授為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的盧小泉教授頒發了教育部「長江學者」聘任證書,校長劉仲奎教授頒發了學校聘書。
  • 長江大學
    長江大學化工學院2020年暑期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公告 長江大學化工學院2020年暑期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公告為了增進全國高校優秀大學生對我院的了解,促進全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優化我院碩士研究生的生源結構
  • 長江商學院金融MBA梁譽:因為嚮往大海,所以匯入長江
    先簡單介紹一下長江商學院,長江商學院 (CKGSB) 成立於2002年11月,是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建立的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為國際管理教育協會 (AACSB) 和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 (EFMD) 成員,並通過了EFMD的綜合評估獲得其EQUIS認證,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工商管理碩士授予單位」(含EMBA和MBA)。
  • 新聞早報 | 7:30—22:30,長江索道下月起調整營運時間
    今日頭條7:30—22:30長江索道下月起調整營運時間7月28日,重慶索道公司發布消息,長江索道定於2020年8月1日起調整營運時間為7:30—22:30,廣大遊客朋友可提前做好出行安排。為積極配合「巴蜀文化旅遊自由行」活動,從2020年6月1日-9月30日,凡四川籍遊客可憑有效身份證件在長江索道新華路北站免費領取索道單程(北-南)票一張,每日限量100張,贈完即止(檢修日除外)。溫馨提醒廣大遊客:請提前預約購票,主動出示渝康碼,配合工作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自覺佩戴口罩,保持1米間隔距離。
  • 善待長江,就是對中華民族負責(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
    圖為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核心港陽邏港。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生態長江,是從我做起、貢獻力量。在湖北宜昌,「三峽蟻工」創始人李年邦,從2015年11月3日起開始沿著長江撿垃圾。兩年多來,李年邦撿了450多次、共計700多噸垃圾。一場場雷打不動的撿垃圾活動中,「三峽蟻工」的人數不斷增加,影響力漸長,成為長江生態保護的一個品牌。「我們每一個人就像一隻小小的螞蟻,螞蟻雖然力量很小,但是當它們抱團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無窮的能量。」李年邦說。
  • 長江邊最後的漁民 告別「水上漂」如今生活很有奔頭
    >告別「水上漂」如今生活很有奔頭2020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開始常年禁捕,涉及沿江10個省市近28萬漁民,重點水域常年禁捕期為期10年。隨著這一政策出臺,「江煙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魚」的畫面將從長江流域消失,長江的魚兒也有了一張「大保護傘」。在南京六合區龍袍街道,一批打魚為生的漁民上岸轉型——在長江裡打魚近30年的謝長江,曾以為自己也會像父輩一樣在船上度過一生,如今他和家人離船上岸,搬進了龍袍街道的一個小區,開啟了新生活。
  • 活動預告 | 長江英文MBA項目體驗營北京站開營在即
    長江Global MBA項目體驗營北京站即將開營!一天時間。長江MBA課程體驗走進長江Global MBA課堂,聽蜚聲國際的長江教授結合實際商業案例與你分享商業前沿、中國洞見。
  • 站在月球看地球 ——對話長江商學院創辦院長、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項兵
    ■ 文 / MBAChina    《經理人》聯合研究組長江商學院成立於2002年,是國家正式批准,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為國際管理教育協會(AACSB)和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成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工商管理碩士授予單位」(含EMBA和MBA),面向未來的新使命是:為全球培養一批重視社會創新的新生代經濟顛覆力量。
  • 幾塊錢一斤的玉石你敢買嗎?還不如去撿石頭呢!
    在一條街上,擺上這些石頭,號稱松花玉石,產自7億年前左右。牌子上寫道,奇石擺件。六塊錢一斤!不過看熱鬧的人多,買的人幾乎沒有。要說也是,說玉石吧,它沒有一點玉石溫潤的樣子。說奇石吧,它也看不出來奇在哪裡。還賣六塊錢一斤,大街上隨便撿塊石頭都是上億年的好嗎。還不如去撿石頭呢......
  • 長江商學院Global MBA項目招生說明會
    世界知名的長江商學院擁有享譽學界、學貫中西的全職教授團隊;全球強大的商業校友網絡及全球化的學習平臺。邀請您走進長江直播間,與長江首席招生官面對面深度交流!長江Global MBA 2021級招生全面啟動!2020年黑天鵝事件頻發,2021年讓我們以國際視野的角度站在全新的起點,一起共創未來、顛覆未來!
  •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枚綠松石「講述」家族顯赫故事
    竹山綠松石資源管理局副局長陳衛也這樣認為,「卞和的老家在湖北南漳,他在老家的荊山中挖到了和氏璧,他老家300公裡範圍內沒有別的玉石,只有綠松石。他三次獻玉,最後一次工匠把石頭剖開,才看到了玉。這很符合綠松石的特徵,綠松石往往裹在看起來普通的石頭裡。」我是權貴的象徵。
  • 長江英文MBA項目體驗營北京站開營在即
    走進長江Global MBA課堂,聽蜚聲國際的長江教授結合實際商業案例與你分享商業前沿、中國洞見。籤到、預熱09:00-10:15分組破冰10:15-10:30茶歇10:30-12:00MBA課程 Recent Advance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12:00-13:30簡餐交流
  • 精英MBA:申請長江 更好的選擇 ——關於長江英文MBA的十個問題
    長江商學院英文MBA招生老師: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創辦於2002年,長江商學院以培養新一代企業家為己任,經過十多年發展,已為大中華地區造就一大批商界領袖,並為中國企業進軍世界提供創新思維、新視野和新對策。
  • 長江商學院MBA2020年面向港澳臺地區招生簡章
    長江商學院介紹長江商學院(CKGSB)成立於2002年11月,是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創辦的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為國際管理教育協會(AACSB)和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成員,並通過了EFMD的綜合評估獲得EQUIS認證,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工商管理碩士授予單位」(含MBA和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