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農村,我們是如何上學讀書的

2021-01-18 山人的生活感悟

七十年代的農村,我們是如何上學讀書的

我大概是在71年2月份(春節之後)的某一天,開始報名上小學一年級,當時我是6歲過一點。那個時候沒有學堂,我們相鄰兩個大隊的學生共在一個廟裡讀書,桌子板凳要自己帶。

那個廟不是我們大隊的,我外婆家就住在廟墩下面。廟離我們家有兩裡路,天晴上學還好,下雨就作孽了,沒有雨衣雨靴,一般是頂張破塑料布、卷褲子打赤腳上學。

書包裡還帶碗飯,中午不回家。一般沒什麼菜,夏天就到河裡舀點冷水泡飯,一咕嚕就吃下去了。冬天我就到外婆家弄點開水泡了再吃,外婆家也很窮,整天勞作也沒精力顧得了我們,小舅舅和幾個表哥當時也都在那裡讀書,多的也顧不上。

72年上二年級的時候,鄧出來當副**了,他對我們開學的時間進行了改革。以前是每年2月份新生開學,72年起改成了9月1號開學,我們全都重讀半年,當時有句順口溜叫「原地踏步踏」,9月1日開學一直沿用到今天。

我在那個廟裡讀了兩年半,三年級開學兩個大隊的學生就分開了,要拆廟建校。有半年時間我們沒有校舍集中讀書,一個小隊派一個老師在農戶家裡教我們。這樣一來,老師上班遠了,我們上學近了。

我們隊裡的教室選在我的鄰居家,他家的房子青磚黑瓦又高又大。我們隊從一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全在一起上混班,一個男老師全包了。記得一下課我們就溜出去玩,上課找不到點遲到了就挨打。

三年級下學期我們大隊就有了自己的學校,課桌有了,板凳還是要自己帶。

相關焦點

  • 盤點十本超火的完結年代文,女王不在家《福寶的七十年代》上榜
    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是盤點十本超火的完結年代文,女王不在家《福寶的七十年代》上榜1,書名:《七零年代文工團》 作者:臧白小短評: 女主前世是舞蹈演員,穿越後成為北京胡同裡的一個普通女孩,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南京軍區文工團,後來又進入總政歌舞團。男主是女主在文工團的戰友,是軍區副司令的兒子。
  • 儲物空間年代文:為治癒家族病穿七零《穿到七十年代的美好生活》
    1:《穿到七十年代的美好生活》作者:易楠蘇伊(完結)短評:女主為了治癒家族遺傳的癌症帶著爺爺的儲物戒指穿越到了1973年,儲物戒指裡邊準備了女主列舉的整整三頁A4紙那麼多的所需物資。女主附身在一個12歲農村女孩身上,女主利用儲物空間的物資換古董銀元這些東西,來尋找寶物,女主一家人性格也是很鮮明,女主的二姐我其實印象最深刻,綠茶技能槓槓的愛財膽小虛榮,但是有目標有執行力,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有兩面,就看怎麼看待與相處。他們姐妹幾個一起相處的感覺也是很不錯,有磕磕絆絆也有溫馨的一面。
  • 七十年代同齡人進來交流如何教育孩子成才
    我在農村長大,我是七零後,耳聞目睹了不少教育孩子的案例,在七十年代,體罰孩子的佔多數,而條件較好的家庭很少有體罰孩子的,見證了有些家長獨斷專行,打罵孩子多了,培養出的孩子性格懦弱,所以我曾經發誓不去打罵、體罰孩子,但事實證明我失敗了,孩子教育很失敗,不知道大家的經歷是怎樣的,有沒有經驗可以分享。
  • 中國小夥朝鮮旅遊,感覺穿越到了七十年代!
    不少中國人到朝鮮旅遊,都會有這樣的錯覺,是不是穿越到七十年代了?朝鮮很多方面和我們過去很像。無論是衣著打扮,還是生活方式上面。比如在朝鮮農村,百姓需要集體下地幹活掙工分。比如在城市裡,公交車主要是大辮子公交。比如朝鮮百姓上下班,很喜歡騎自行車。另外,朝鮮農村百姓的生活也非常樸實,朝鮮農村人主要住瓦房,做飯主要燒煤或是柴火。而朝鮮農村人的生活用水,主要是河水。
  • 憶童年:小人書開啟了讀書興趣,沒有多媒體的年代,我們這樣讀書
    憶童年:小人書開啟了讀書興趣,沒有多媒體的年代,我們這樣讀書文/小作家起跑線平臺 第一滴露珠不得不說,今天的孩子真是幸福啊,物質條件就不說了,教育資源更是豐富多彩,令孩子們目不暇接。遙想當年,在那個距今遙遠的八十年代,農村孩子的讀書資源何其稀缺。我記得我人生的第一本書,是爸爸給我買的一本西遊記連環畫:《孫悟空大鬧天宮》,那時我大約有五、六歲吧,我不知道高興地翻看了多少遍。後來上學了,識字多了,就到處找書看。
  • 憶童年:小人書開啟了讀書興趣,沒有多媒體的年代,我們這樣讀書
    憶童年:小人書開啟了讀書興趣,沒有多媒體的年代,我們這樣讀書文/小作家起跑線平臺 第一滴露珠不得不說,今天的孩子真是幸福啊,物質條件就不說了,教育資源更是豐富多彩,令孩子們目不暇接。就拿讀書來說,現在的孩子,讀書的分類多多,學校老師、家長、教育推廣人都在給孩子推薦書單、書目,課外書籍也都分了等級,有適合低幼兒童的,有適合小學生的,有適合中學生的。
  • 最具農村氣息的「5種老物件」,估計只有六七十年代的人才見過!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農村的很多老物件已經被取而代之,即使那些事我們農村人的回憶,也是我們農村人曾經最珍貴的陪伴,但是現在也避免不了高科技的代替,和時代前進的腳步,接下來小編帶領大家領略農村風採,認識一下我們農村的老物件
  • 男主視角年代文:大白臉VS小村霸,強推《穿成七十年代男知青》
    4:《七十年代農場主[系統]》作者:大河東流(完結)短評:一場意外男主穿到70年代,老婆孩子一步到位,然後利用空間農場發家致富,家長裡短,挺溫馨的家庭也沒有太多那些亂七八糟的人和事,平淡生活,男主有些略微聖母了。
  • 澄城娃,還記得我們背饃上學的日子嗎?
    特別是農村居住的村子遠離學校的學生更是別無選擇,他們的背饃歲月往往少則三年,多則六年,甚至更久。背饃上學是在改革開放成效顯現時消失的,90年代以後基本上沒有背饃上學的經歷。背饃是個人的經歷,也是歷史的印記。在當時物質睏乏的年代,饃是特定時代物質的象徵,饃是一家人節衣縮食的精氣神,饃承載了一家人的期盼。
  • 穿書年代文推薦!女主她在七十年代給反派的三個孩子當媽
    之前看的年代文都是家長裡短的,非常輕鬆溫馨今天給大家強烈推點不一樣的穿書年代文小說,《七十年代喜當媽》,女主她在七十年代給反派的三個孩子當媽,帶點刑偵情節的小說,不知道大家可否喜歡。《七十年代喜當媽》作者:海棠無眠進度:已完成 主角:趙麗芳、殷秀成超短簡介:反派一家相親相愛。
  • 農村孩子該去哪裡上學?
    七八十年代農村的孩子,大部分都在本村上學,那時候小學實行的是五年制,記得那時我們村一共五個年級,我們班大概是30多個人。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幾個小夥伴就結伴去學校,有時候到學校太早了,教室門沒有開,就一起在校園裡玩耍,也沒什麼特別好玩的,就是你追我趕,在院子裡瞎跑。下學以後,經常結伴出去玩,玩什麼呢?
  • 讀書改變命運:劉強東讀書創業逆天改運
    我們常說:「人的命天註定」。又常常說:「逆天改命」。我覺得:「命可能先天註定,人決定不了自己生於什麼樣的家庭,自己出生的年代,自己出生的環境;但是運可以改變,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人生的運程。」關鍵是你要把運勢緊緊握在自己的手裡。 那麼,如何逆天改運呢?這就是我們這個欄目要談的主題「讀書改變命運,知識決定未來」。
  • 七十年代民辦教師養老文件下發?
    我們能遇見的,一定都有原因。所以每次遇到對的人,都像久別重逢。 所以兜兜轉轉,我們都在等能一起欣賞世界的那個人.讀書多了,內心才不會決堤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件事,你想去的地方,你喜歡的人,你嚮往的事物,都和你有著很遠的距離,原因是什麼。因為你和讀書之間的距離,就是你和你喜歡的事物之間的距離。離讀書越遠,自己就越淺薄。
  • 各種七十年代文推薦
    《七零小軍嫂》簡介1972年的夏天蘇若正收拾著行李,過幾天她就要去青大讀書,那裡還有一個未婚夫正等著她。蘇若:麻煩臉拿來給我踹一下先~《七十年代嬌氣包[古穿今]》簡介嘉寧一睜眼,身份變成了即將下鄉的女知青。沒幹過活的她吃喝都成了問題,幸虧從小戴到大的玉佩跟了過來,養活自己還湊合。
  • 農村上世紀80年代,三伏天沒電沒風扇沒空調,農民怎麼熬過盛夏?
    而在農村裡面,相對來說要好很多。當然現在很多經濟相對比較好的農村地區,其實也已經安裝了空調和電扇,那麼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沒有電扇,空調是怎麼度過三伏天的呢。對於這個問題,我來聊一聊自己的看法。
  • 六七十年代農村三伏天氣沒電,沒空調,沒風扇,是怎麼熬過炎熱的?
    別說六七十年代,在山客家鄉九十年代初也沒有通電,三伏天也沒有空調、風扇。但給人的感覺,好像那時候的三伏天沒有現在這麼炎熱似的,當然這也僅僅是種感覺,實際溫度可能會相差1~3℃的樣子。面對炎熱的三伏天,在沒有空調、風扇的條件下,農村人怎麼度過呢?
  • 七十年代,姐夫送我一支原子筆,還有幾句話,至今難忘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我在村裡上小學,那時大家都窮,像學習用的鉛筆和本子這種必需的學習用具,都成了奢侈品。鉛筆用到最後剩下一小截,都捨不得扔,截取大小差不多的竹子,把剩下的鉛筆硬塞進竹孔裡,固定好繼續使用。至於說想擁有一支原子筆,那簡直就是想都不敢想。
  • 軍嫂重生,她在七十年代當個軍嫂,自帶空間解決婆家溫飽被寵上天
    導讀:軍嫂重生,她在七十年代當個軍嫂,自帶空間解決婆家溫飽被寵上天大家好,今天小編推薦4本劇情流的空間小說,小編最喜歡第三本《重生七零之神醫嬌妻》,她在七十年代當個軍嫂,自帶空間解決婆家溫飽被寵上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農村五六十年代沒有收割機,是怎麼收割稻穀的?
    五六十年代的農村,國家剛剛成立十多年。收割機、脫粒機等機械,農村人想都不敢想,清一色的人工,那個時候不是說人多是好事,人多力量大嗎?那個時候我們的父輩兄弟姐妹都是好幾個,獨生子女的基本上在農村找不到,人多對種田有好處。
  • 七十年代寵文,空間,俊朗知青,軍裝哥哥,我靠動物發家致富
    一睜眼就因為避難被爸爸媽媽給送到農村,內心強大的甜甜再也不怕那些個鬼魅魍魎的小人。在這一方天地過得逍遙自在。精彩片段:接近陽光照射的地方,有棵酸棗樹,上面結了很多酸棗。這是個幹勁十足又缺衣少食的年代二十一世紀長大的左單單覺得,要是沒金手指,她這日子咋過啊。簡評:穿越到七十年代,成為了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女,遇到了精明腹黑,俊朗挺拔的知青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