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聯航客機。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航企那些事兒 作者:梁冰清 在增量不增價的航空運輸業,一方面為仍然有那麼多旅客來選擇航空出行,而填滿越來越多的飛行機隊而欣慰;另一方面又要想辦法怎樣在機票價格低迷時提高自身的經營收益。有一個流行頗廣的說法,不僅是航空公司,整個民航業吃的都是旅客的一張機票,但飛機日漸成為大眾化交通工具,機票含金量縮水,航企因而想法設法開源節流,路徑之一就是包括選座費在內的附加服務收費。
然而,7月20日,北京市發改委一張行政處罰決定書,不僅宣告中聯航的選座費「死亡」,還給其他航企潑了盆冷水。從這份決定書來看,北京市發改委的處罰並不嚴重,只給予中聯航違法所得一倍罰款,並引用了相關規定的「從輕處罰能起到教育作用的」。但其引用的相關法律法規,若被其他地方所跟隨效仿,則會有更多航企受到影響。更為嚴重的是,不止是選座費,餐食額外收費、行李收費等附加服務收費,或也都可引用同類法規處理。
當事方之一的中聯航並沒有對外回應北京市發改委的處罰決定,但從相關處罰決定書中可以看出,其在接受價格檢查時積極配合,而在收到北京市發改委發出的《責令退款通知書》(京發改檢退〔2016〕37號)後,在規定的退款期限內沒有按通知書規定將多收款項退還給消費者,因而收到了7月20日公開的這張行政處罰決定書。
從北京市發改委調查來看,中聯航在2015年3月29日至12月23日,共計向71條政府指導價管理的航線乘客26853人收取選座費443210元,其收費標準是按照經濟艙31排到第一個安全出口座位(不含)為止,每人每次20元,安全出口之後的各排座位,每人每次10元的標準收費。
2015年3月29日是中聯航全面向低成本航空轉型的日子,將票價中各種服務儘可能剝離,為價格敏感型旅客提供最優惠的機票,而對服務有需求者可以自行在機票價格外增加購買其他服務,已經是全球低成本航空企業的通行做法,並被相當多的全服務航空公司所借鑑。而對中聯航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將選座費定義為自立收費項目。
民航局數年前已經明確提出鼓勵低成本航空發展,在2014年發布的《關於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明確從支持靈活經營、改善基礎環境、加大政策扶持等六方面提出多項政策保障措施,包括了研究逐步放開特殊行李託運、快登機、選座等創新類收費項目的審批,支持低成本航空拓展差異化服務。業界專家在中聯航此次受罰後也表示,民航局應該儘快建成符合我國民航發展規律、體現我國民航階段特徵的全新民航法規體系。
根據北京市發改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聯航除了被責令立即改正自立收費項目收費的價格違法行為外,還將被沒收443210元選座費收入,需交納443210元罰款。若其對該處罰決定不服,可在收到處罰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北京市人民政府或者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出行政複議申請。不過,行政複議期間,該處罰決定不停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