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旗下中聯航宣布轉型廉價航空 "飛的"時代到來?

2020-12-17 東方網

  □東航旗下中聯航昨宣布轉型,中國首家國有經濟型航空公司「啟航」。 /新華社

  東方網7月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說到廉價航空,人們往往想到低票價,同時也會感慨:其實9元、99元等特價機票秒殺成功率也不高!不過,以後買到這樣的特價機票會越來越多了。

  昨日,東方航空旗下的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下稱「中聯航」)正式宣布轉型低成本航空公司,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廉價航空。這也是國內三大航首次在國內涉足低成本航空公司。雖然該航空公司現在上海的航線不多,但東航涉足廉價航空可能成為一個轉折點,其他傳統航空公司或紛紛投身其中,帶來的將是特價機票的大量增加。不過買特價機票的同時,你也要注意——服務內容相比傳統航空公司也會有「打折」。
  
  票價較傳統航空便宜20%
  
  昨日,作為國有三大航空之一的東航,宣布旗下中聯航正式轉型成為低成本航空公司。東航表示,中聯航的轉型標誌著東航全面建立起「多層次、差異化」的航空產品與服務能力。目前,中聯航主運營基地位於北京南苑機場,而距離天安門廣場僅13公裡的南苑機場,是首都國際機場外另一個北京「空中門戶」。

  中聯航相關人士表示,轉型低成本航空公司後,其航班的票價將比同航線的傳統航空公司平均便宜20%左右,在某些季節、某條航線,還會推出各類優惠活動。「簡單來說,票價肯定更具吸引力。」該人士介紹,現在中聯航的航班以特色航班、旅遊航班為主,主要以北京為基地,方便二三線城市和北京的連通。在上海方面,現有上海至北京、上海至石家莊兩條航線,未來航線是否增加會根據市場情況來決定。
  
  中聯航2019年飛機80架
  
  中聯航是2004年由當時的上海航空與中航材集團共同組建的航空公司,之後上海航空併入東方航空後,中聯航也即成為東方航空的子公司,並獨家運營北京的南苑機場。2012年,東方航空開始著手重組旗下河北分公司和中聯航,並於當年11月完成聯合重組,掛牌成立新的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

  中聯航表示,之所以選擇中聯航轉型低成本,主要是由於其清一色的波音737飛機,符合低成本航空單一機型的特點。截至2014年5月,中聯航擁有26架波音737飛機,通航城市70餘座,每天執行進出港航班130餘班。此外,南苑機場由中聯航獨家運營,更有利於實現高利用率和高頻次周轉。未來,中聯航將整建制遷入北京第二機場,不斷擴大運營規模,預計到2019年達到80架飛機規模。
  
  低成本出行是未來首選
  
  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中聯航加入低成本大家庭,對春秋航空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從去年數據來看,春秋航空年運輸旅客1100萬人次,僅佔整個國內市場份額的3%不到。而從國際市場來看,歐美市場2-3小時航程的航班近80%都被低成本航空所佔據。從發展方向來看,低成本出行絕對會成為大眾出行的首選。而且從去年開始,民航局就公布了一系列扶持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政策和措施,這也為低成本航空的發展大開綠燈,讓其走上快車道。「市場激烈競爭後,對於旅客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今後,旅客可以購買到更多實惠的機票。」

  業內人士還表示,隨著「八項規定」、《中央和國家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等政策出臺,傳統的高端客源以政府官員為主的航空公司受到不小的衝擊,進一步促使航空公司加大發掘大眾消費的空間。

  
  [新聞縱深]

  國內份額不足7%遠低26%世界水平
  
  上世紀70年代,低成本航空運輸在北美市場出現,經過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的成功實踐,迅速在全球推廣開來。目前,歐洲中、短航程(指2-4小時波音737、空客320飛機航程)已經100%採用低成本運營模式。在亞太,低成本航空的市場份額也接近30%。低成本航空公司正以自己獨特的經營模式挑戰著傳統網絡型航空公司的地位。

  在整個中國民航業保持持續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下,低成本航空公司運輸量在中國國內市場上所佔份額不到7%,低於全世界26%的平均水平。從市場份額的角度看,國內發展低成本航空潛力巨大。

  民航資源網專家林智傑表示,國內最早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為春秋航空。但去年以來,低成本航空名單上春秋已不再孤單,除了正在努力轉型的西部航空外,首都航空、華夏航空、成都航空、九元航空等紛紛主動上榜。他認為,東航如果能夠克服國企體制弊端,打破「國有航空做不了低成本」的傳說,或許還會有更多的國有航企加入。按照全世界低成本航空近30%的市場份額來計算,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份額還能增長約3倍。「當然,對老百姓來說,買到99元這種廉價機票的機會也更多了。」

  一般來說,廉價航空會對主流機型進行改造,將頭等艙、公務艙等更換為經濟艙。在機艙服務方面,多採用按需索取、付費服務的模式。雖然不知道中聯航在服務方面是否會和其他廉價航空一樣,但服務內容相比以往會打折也是大勢所趨。
  
  [新聞分析]

  安全性大眾化佔有率

  低成本航空,直面機遇背後的挑戰
  
  2日,我國三大航空運輸中央企業之一的東航,在北京南苑機場宣布旗下的中國聯合航空公司正式變身低成本航空公司。此舉是否可開啟我國民航從高端旅行工具向大眾化航空「飛的」轉變的開端?
  
  30%Vs 7%

  我國低成本航空姍姍來遲
  
  近30%,這是低成本航空在全球的平均市場份額;不到7%,這是低成本航空在我國的市場份額。東航集團總經理劉紹勇給出的數據表明,如果要趕上全球平均水平,我國低成本航空公司規模至少需增長4倍。

  市場潛力不言而喻。吉祥航空日前宣布成立九元航空,一次性籤下50架波音737系列飛機訂單。成為我國民營航空公司第一大訂單。與此同時,西部航空轉型低成本航空運營超過一年,天津航空剛剛宣布,把所有E190機型頭等艙座椅全部拆除,換成高端經濟艙座椅,逐步向低成本運營模式轉型。

  波音民用飛機集團的區域市場總監霍達仁預測,未來20年亞洲低成本航空仍將迅速發展。今後20年低成本航空運力還會再增6倍以上,平均每年增幅10%-12%。幅員遼闊、人口眾多、中低收入人群龐大的中國將是新動力。
  
  1.78次Vs 0.2次

  人均飛行最少的旅遊大國
  
  1.78次,這是世界第一民航大國美國每年人均乘坐飛機的數據;0.2次,這是作為世界第二民航大國,我國民眾每年乘坐飛機的數據。「到2030年,人均乘機次數達到1次,民航成為大眾化的出行方式。由高端消費轉向大眾消費,讓百姓都坐得起飛機,既是全球民航業發展大趨勢,也是我國建設民航強國的根本出路。」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鄭重表示。

  要成為世界民航強國,我國航空公司必須在規模、效益、體制、服務等多方面迎難而上。然而作為服務業,民航強國的根本出路,在於迎接大眾化挑戰,勇於改革,讓13億普通人坐得起飛機。

  避開傳統高收益商務航線,面向增長速度快於行業平均發展水平的大眾市場,利用信息技術,內部合理績效管理,是低成本航企繞不開的選擇。

  業內人士指出,近年來國內旅遊開發,低成本航空公司通到哪裡,哪裡日子就活躍起來。國內旅遊者一年人均花費500多元,包括交通、餐飲、購物、住宿。國內遊一年32億人次,自己掏錢坐得起飛機的不多。要把目光放在大眾需求之上,心系蒼生。民航和旅遊產業鏈的未來,就在一輩子還沒出門旅行過一次的億萬群眾。
  
  安全Vs大眾化

  安全才是最大的效益
  
  儘管在主要國家和地區已成功運營超過30年,但對我國普通旅行者來說,提起低成本航空,頭一個念頭往往是:低成本航空,出了名「摳門兒」。安全嗎?

  「低成本就是低安全,這不是一個全面而客觀的觀點。事實上,春秋航空把安全上的嚴格要求和較高安全投入作為保證低成本持續運營的最經濟手段,安全能帶來更好的效益,安全好了,成本自然就低了。」國內率先定位低成本的春秋航空公司航空安全總監王清晨說。

  1971年就開始運營的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是最老牌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擁有600多架飛機,已連續兩年成為美國國內旅客運輸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國際航空》雜誌列為世界最安全前十名的航空公司之一。歐美主要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均保持良好的安全記錄。

  低成本航空公司標誌著飛行平民化新時代的到來,飛機不再是身份的象徵,老百姓也能輕鬆登機。「安全」曾是大航空公司抵制低成本航空的藉口,直到這些大航空公司也開始大規模介入這一市場。

  「持續安全戰略」和「大眾化戰略」是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提出的民航「十二五」期間最重要戰略之一。既要滿足普通大眾對低票價快速增長的巨大需求,又要安全平穩地科學發展,這是任何國家發展低成本航空的前提。

相關焦點

  • 東航旗下「國有廉價航空」來了!
    原標題:東航旗下「國有廉價航空」來了! 王曦製圖  中國江蘇網7月3日訊 7月2日,東航旗下中聯航正式宣布轉型低成本航空公司,這也是國有骨幹航空集團第一家在國內涉足低成本航空的公司。好好的執飛著高票價的航線,為什麼突然要轉型呢?
  • 中聯航正式轉型低成本航空 未來機票價格至少降20%
    昨天,東航旗下的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簡稱「中聯航」)宣布,這家以北京南苑機場為主營基地的航空公司正式轉型成低成本航空公司,此舉也使得中聯航成為國內首家國有經濟型航空公司。
  • 國內廉航爭奪戰再升級:中聯航票價將降20%-40%
    中聯航成立於2004年,由上海航空與中航材集團共同組建。2009年東航重組上航之後,中聯航成為東航旗下子公司。2012年11月,東航又將東航河北分公司與中聯航進行重組,成立如今的新中聯航。轉型後,中聯航將統一機隊,將頭等艙、公務艙改為經濟艙布局,票務銷售採取直銷模式,通過減少不必要的服務將「票價下調20%-40%」,並計劃到2019年降級隊規模擴至80架波音B737。
  • 中聯航轉型推出8元機票 加入廉航戰局
    這是國有大型航空企業首次涉足低成本航空市場,並以最低8元的票價產品加入戰團,與九元航空和春秋航空高推的9元機票、西部航空推出的8元機票相PK。自東航去年宣布其全資子公司中聯航正式轉型為廉價航空公司,已過去8個月之久。中國聯合航空公司總裁張蘭海表示,中聯航在這半年中進一步研究國內外其他低成本航空運營經驗,總結出屬於自己的「獨門秘籍」。
  • 中聯航紙杯、毯子全收費 廉價航空不廉價
    日前,有乘客在網上曝光了廉價航空中聯航亂收費和高額退票費的情況。各種收費項目已經成為了中聯航的「生財之道」,而其全資股東東方航空,對於中聯航的收費模式也採取了支持態度。中聯航退票費佔票價8成近日,中外管理雜誌的楊先生購買中聯航機票後的退票遭遇在網上流傳。
  • 廉價航空「裡應外合」 傳統航企該怎樣應對?
    最近幾年來,包括虎航、亞航在內的亞洲廉價航空,正在加快步伐深入中國市場,而國內首家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飛出去的節奏也明顯提速。而今年以來出境遊市場的火爆,更是給了在機票價格上有絕對優勢的廉價航空們充足的信心,在中短途的亞洲航空市場,它們正從傳統航空公司手上搶走越來越多的份額。
  • 廉價航空不等於劣質航空 中聯航「過度收費」引發爭議
    然而對於以廉價航空自詡的中聯航來說,這是他們的「生財之道」。而中聯航背後的全資股東東方航空(600115.SZ),對這一盈利模式持支持和肯定態度。  「退票費事件」引網友吐槽中聯航收費項目  近日,中外管理雜誌的楊先生面對中聯航的退票遭遇在網上流傳。
  • 中聯航轉型承諾低票價 年底運營飛機將達到31架
    東方網7月3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昨天,東航宣布其旗下的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航」)正式轉型成為低成本航空公司。中聯航方面表示,轉型為低成本航空公司後,中聯航的票價肯定會比同航線其他公司要低,但具體低多少還要視市場情況而定。
  • 中聯航引進高配A330,低成本航空再轉型?
    中國聯合航空溼租東航的3架A330-300今天正式投入運營,將投放在北京大興往返上海虹橋、深圳、廣州、三亞、哈爾濱等熱門航線。這是中聯航轉型成為低成本航空之後首次引進寬體機。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低成本航空在擴張引進寬體機後,因為目標市場不如預期、新機型成本大幅提升,導致公司盈利水平大幅下滑。不過與其他航司又有不同,中聯航向母公司東航溼租(同時租借飛機和機組,相反幹租即只租借飛機)引進A330,整合東航母公司資源配置,並不會導致保障成本大幅上升,也消化了國際市場需求滑坡下東航富餘的寬體機運力。
  • 東航成立廉價航空公司 或加速東北亞廉航發展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小俠】據英國《金融時報》7月3日報導,中國東航在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中率先成立了一家廉價航空公司。報導稱,此舉或許會加速東北亞廉價航空業的發展。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東航2日宣布,決定將子公司中聯航(China United Airlines)轉型為廉價航空公司。
  • 廉價航空大爆發 「四大航」參戰廉價航空
    網絡票選新開航點並非春秋航空首創,今年早些時候亞航便已經通過這樣的方式確定了其在中國的新航點,並且也是一口氣便宣布了昆明、南寧、武漢及西安4地,目前這些航點都已經陸續開航,運營著通向馬來西亞以及泰國等多個旅遊城市的定期客運航班。  「事實上網絡票選航點只是一種宣傳方式,對廉價航空而言航點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一定會在前期進行大量的考察和調研才會決定是否開航。」
  • 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正式轉型為國有低成本航空公司
    原標題: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正式轉型為國有低成本航空公司   新華網北京7月2日電(記者錢春弦)在北京第二個民用機場南苑機場,東航集團2日宣布,旗下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正式轉型為低成本航空公司。中國第一家國有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誕生,宣告了東航成為中國第一家「混合經營制」大型航空運輸中央企業。
  • 京東航空來了,ARJ獲60架新訂單,中聯航引進高配寬體機
    2、ARJ21獲60架新訂單1月8日,中國光大集團旗下中飛租賃與中國商飛籤署了60架ARJ21飛機買賣協議,其中30架為確認訂單,30架為意向訂單。據航旅圈了解,中飛租曾在2020年3月宣布透過與Aviation Synergy Limited訂立認購協議,通過間接投資的方式,收購印度尼西亞支線航企翎亞航空母公司PT TransNusa Aviation Mandiri 35.68%的股權,總現金代價為2800萬美元。翎亞航空TransNusa目前共運營4架ATR72及1架BAe146。
  • 國有航空殺入低成本市場 票價比傳統航空低20%至40%
    原標題:國有航空首次殺入低成本市場   傳統航空業務的低迷逼迫三大航開始進軍低成本航空市場。昨天,東航宣布旗下全資子公司中聯航正式轉型為低成本航空公司,成為首家國有經濟體制下的廉價航空。據透露,中聯航很快會對票價體系進行調整,折扣水平將比傳統航空公司低20%至40%。
  • 上半年三大航淨虧300億,廉價航空更具韌性?
    美國航空近日公布10月1日預計裁員1.9萬人。其他航司也紛紛宣布了裁員或無薪休假計劃,包括英國航空、德國漢莎航空、阿聯航空等。 國內航司的日子同樣不好過,8月底上市航司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A股7家上市航空公司合計虧損430億元,其中,三大航虧損額約為300億元。 與此同時,已經有撐不住的中小航司倒在疫情結束之前。
  • 中聯航宣布自12月23日起取消航班選座費
    中聯航宣布自12月23日起取消航班選座費。(網頁截圖)網易航空訊 12月21日,中國聯合航空公司(下簡稱「中聯航」)在官網發布通知,宣布自2015年12月23日起取消收取航班選座費。12月23日以後,乘客可通過中聯航官網或APP購買「超級享」和「舒心飛」,交易成功後可免費選座。通過其他售票渠道購票的乘客也可到中聯航值機櫃檯免費選座。據了解,中聯航於今年3月29日全面轉型低成本航空,並以最低8元的票價產品加入戰團。轉型後,中聯航普通機票將不包括免費餐食飲品、免費託運行李及自主選座等服務。
  • 中國聯合航空推出低成本服務
    中國聯合航空推出低成本服務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8 19:32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記者 樊曦)隨著航空服務日益大眾化,我國首家國有廉價航空公司——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18日宣布,將於3月29日起全面實施低成本航空服務模式。
  • 2018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東航北京新機場招聘公告(中聯航儲備人才)
    中國聯合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聯航」)總部位於中國北京,是我國第一家轉型為低成本運營的國有航空運輸企業,是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家全資子公司。前身最早成立於1984年9月21日,曾歸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管理。
  • 中聯航收選座費被罰 低成本航空遭遇嚴格管制
    事實上,從中聯航收取選座費被處罰這一事件上,可以看出低成本航空在中國航空市場的發展仍然受到多方面的制約,在政府監管、理念轉變、流程轉變等環節都存在巨大的障礙,更何況是從全服務型的航空公司轉型成為低成本航空,其挑戰更是巨大。
  • 低成本航空公司擴張 百元飛境外或成家常便飯
    繼低成本航空公司——九元航空今年獲得中國民航局批准之後,近日又傳出好消息,稱國有大型航空公司東航旗下的中聯航也在醞釀轉型低成本航空。作為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龍頭老大——春秋航空也在近期宣布,加大進軍國際市場的力度,開通上海至新加坡等4條國際航線。4條航線首航特價僅需399元;日本大阪至上海航線上連續3天投放1日幣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