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東莞華中師大附中聯合富士康開辦實踐基地

2020-12-17 東莞深一度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教育的目的是為未來提供人才,適應社會發展,保證未來人才的輸出。基於此,東莞華中師大附中與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學院與達成合作,共同建設未來智造科教創新實踐基地,為學生提供科普性、實踐性以及拔尖競賽性的教學課程。

7月1日上午,雙方代表在東莞華中師大附中完成共建籤約儀式。同時,東莞華中師大附中發布未來大灣區數學建模冬令營活動計劃。

未來智造科教創新實踐基地共建籤約暨大

富士康:首次與中學合作,目的是將人才培養前移

7月1日上午,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學院與東莞市華中師大附屬中學雙方代表完成籤約,宣布未來將在華中師大附中共建未來智造科教創新基地,屆時將會根據學生個性的不同,開設三種類型的相關課程。

東莞華中師範附中與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學

據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學院產教融合創新中心主任郭紅俊介紹,這是富士康首次與中學合作,目的是為了適應工業產業的發展,將培養人才計劃前移,為未來培養行業先進人才。

郭紅俊介紹,這次將有三種類型的相關課程開設,包括:一、科普形式課程,二、課外實踐性課程,三、拔尖人才著重培訓課程。

科普形式課程主要有課外講座和參觀等形式。課外講座將會邀請到富士康的專家前來東莞華中師大附中開展科普性講座,主要有智能智造、工業網際網路、工業製造4.0等主題;另一項就是帶領學生到富士康廠區內部參觀。

課外實踐性課程則是在富士康廠區內部進行,屆時學生可以親身體驗、深入了解到「雲(雲儲存技術)、移(5G技術)、物(物聯網)、大(大數據)、智(人工智慧)、網(工業網際網路)、工業機器人」等七個方面的技術。對於拔尖人才的著重培訓課程,富士康則會與校方共同商討開設競賽性課程。

東莞華中師大附中校長吳新華在儀式上介紹,為讓校內師資匹配富士康的課程,華中師大附中目前正在全世界招攬人才。其中,三分之一來自廣東省有豐富高考實踐經驗的老師;三分之一是華中師範大學選派的優秀畢業生,經過東莞華中師大附中校方考核後錄用;剩餘三分之一是來自全世界的名牌大學碩士畢業生,還有來自國內外大企業的優秀人才。

東莞華中師範附中與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學

2021年開設數學模型冬令營,面向全球招生

活動現場,吳校長同時公布了校方將於2021年寒假開設大灣區數學建模冬令營。

吳校長介紹大灣區數學模型冬令營

吳校長介紹,數學建模是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學生綜合創新素質的集中體現。由數學教師出身的他,認為數學建模可以促進數學學科思維,提升數學應用能力,增強數學學習興趣。

這個冬令營每期將限招60人,小學、初中、高中全面發展、品學兼優和對數學建模學科學習和研究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同時歡迎優秀教師帶團參與。

冬令營將持續十天,地點分別在東莞、深圳、香港三地。給學生提供走出學校、與大企業對接的機會,同時讓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為主要核心,致力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有所需,學校有所應。」吳校長說,這也是東莞華中師大附中的教育理念之一。

吳校長稱,東莞華中師大附中雖然將會以數學成為核心科目,著重培養理科人才,但同樣注重培養文科人才,讓學校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吳校長與到訪學生家長交談

鳳凰網廣東了解到:東莞華中師大附中將於今年九月正式開學,此次將招四個初一班級180人、12個高一班級600人,全面採取寄宿制。

東莞華中師大附中模型

學校位於東莞市清溪鎮,佔地100餘畝,規劃建築面積約六萬平方米,還配有佔地約4萬平方米的生物種植實驗園。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大與東北師大附中共建少年班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基地
    中國科大與東北師大附中共建少年班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基地    8月2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與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共建「少年班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基地」籤約暨揭牌儀式在東北師大附中明珠學校體育藝術館隆重舉行
  • 師大頤華公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案,頂級名師、金牌教練全方位...
    作為一所「高起點、有特色」的新學校,湖南師大附屬頤華學校也將以「素質全面、個性發展、特長突出」為培養目標,在2020級高一新生中推出針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強基計劃」。師大頤華學校校長彭榮宏介紹,為了能夠高起點實施學校「強基計劃」,目前學校已聘請了兩批頂級名師。
  • 成都教育局專家組到川大附中指導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
    中國網11月5日訊(鄧海燕)近日,成都市教育局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專家組姚進、邱小平、文宗、李嘉庚到四川大學附屬中學,就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進行專業指導。川大附中黨總支部書記、校長米雲林,副校長蘇梅,校長助理兼課程教學處主任張謙以及部分師生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
  • 華南師大附中入選「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附入選中學名單
    華南師大附中與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共建「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2019年11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院向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發出邀請,建議兩校在數學教學、數學科研及數學拔尖人才培養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數學創新拔尖人才培養新模式,為優秀數學人才的成長發展提供更好的資源和平臺,為國家培養優秀的數學後備人才,共建「北大數學後備人才培養基地」。
  • 改革傳統育人方式 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2005年,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曾發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個問題,後來被稱為「錢學森之問」。「李約瑟難題」和「錢學森之問」,不約而同指向我國學校教育如何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這一重大課題,擊中當前學校教育的痛點。正因為如此,今年9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特別強調,要系統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著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 華中師大一附中貴陽學校
    【學校簡介】華中師大一附中貴陽學校(又名「華中師大一附中高新白雲嘉禾學校」,簡稱「華一嘉禾學校」)是一所政府主導、名校管理、企業運營、專家治校的民辦完中,由全國名牌重點中學華中師大一附中領辦,坐落在貴陽市白雲區貴州科學城。學校佔地面積678畝,總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
  • 東莞華中師大附中今年9月開學 今年高中招生600人
    東莞市華中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效果圖 學校供圖6月7日,位於清溪鎮的東莞市華中師大附屬中學(以下簡稱「東莞華中師大附中」)公布2020年招生簡章。東莞華中師大附中首任校長吳新華說,學校秉承華中師大和華中師大一附中的教學傳統和優勢,對標華中師大一附中,由華中師大直接監管;並且,納入華中師大基礎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按照華中師大的標準和要求組織學校教學和管理;課程設計以「校本課程、探究課程、生涯課程」為核心,以中國優秀文化+現代科技為特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成長。
  • 華中師大一附中入選國家級示範校!歷年來獲國際奧賽金牌31枚
    其中,湖北省武漢市被確定為示範區,華中師大第一附屬中學入選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國家級示範區、示範校是什麼?他們有什麼作用、有多重要?華師一附中為何能夠入選國家級示範校?相信你心中還有一些疑問,讓小詩來為你一一解答吧!
  •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關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
    深耕細作,厚積薄發——關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文/ 廖德泉(長沙市第一中學)長沙市一中創辦於1912年,是湖南省最早的省立公辦中學,現為省教育廳直屬的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學校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就開始努力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模式。2012年,經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教育局批准,學校和湖南師大附中,長沙市長郡中學、雅禮中學等四所學校啟動了現代教育實驗學校建設工作。六年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學校被認定為湖南省首批課程改革樣板校,階段性成果《探索教育教學新體系與學生發展支持服務體系》榮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華中科技大學4基地入選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名單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19年度)名單的通知》,華中科技大學成功獲批4個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命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分別屬於物理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基礎醫學類別
  • 華中科技大學4基地入選!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公布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19年度)名單的通知》, 華中科技大學成功獲批4個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本次華中科技大學獲批基地具體名單為: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命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成都第二批拔尖創新人才基地校名單出爐,快看哪些學校上榜了
    6月21日,成都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協召開了成都市普通高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工作推進會,以進一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增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其中,為深化教育改革,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市教育局在總結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試點的基礎上,會同市科技局、市科協啟動實施了成都市普通高中學生「菁才計劃」,將在全市建立一批創新實踐基地和創新教育載體,構建以培養學校、創新實踐基地、基礎創新學習中心三位一體的創新人才基礎培養鏈,構建跨區域、跨部門、跨學校、跨學段、跨學科的協同培養的工作體系,探索具有成都特色的普通高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模式
  • 重慶市巴蜀中學校校長王國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巴蜀實踐
    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巴蜀實踐,主要是巴蜀中學這些年致力於學科競賽的培養和強基計劃培養的思考與實踐。《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明確提出要重視頂層設計,優化基礎研究布局,做強優勢領域,完善高校專業設置,加強基礎學科教育和人才培養,補上冷門短板,把我國基礎研究體系逐步壯大起來,努力多出「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
  • 華中師大一附中光谷分校換帥
    8月24日上午,華中師大一附中光谷分校舉行執行校長離到任交接儀式:華中師大一附中校長助理、2020屆高三年級主任甘祥生接任華一光谷分校執行校長;華一光谷首任執行校長吳晨光四年任期結束,回華中師大一附中另有任用。據介紹,之所以舉行隆重的交接儀式,源於該校創辦四年以來,發展到了又一關鍵時刻。
  • 我校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獲批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19年度)名單的通知》。我校成功獲批4個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實現在該類計劃獲批數量上零的突破。本次我校獲批基地具體名單為: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命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研究」成果《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新書出版
    《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人大附中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經驗集萃》高江濤 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研究」成果《埋下種子 綻放未來》日前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 鄭州大學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快速發展前進中的鄭州大學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成長與嬗變,又如何培養一批批高素質人才?讓我們一起走進鄭州大學,感受它的獨特魅力。    優化結構,個性化培養拔尖人才    6月24日,鄭州大學與新華社籤署協議,共建「穆青研究中心」,培養高層次新聞人才。這是繼今年4月份鄭大與中科院籤署「錢三強英才班」之後的又一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
  • 校企聯動深耕人才服務 華中師大研究生實踐基地落戶浦軟三林園
    東方網通訊員朱冬梅1月11日報導:1月9日下午,華中師範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基地在上海浦東軟體園三林園正式揭牌。  隨著以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科技創新領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科技企業對於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上海浦東軟體園作為在軟體與信息服務業領域深耕的專業園區,更是在十三五期間提出了由園區向社區、提供服務向連接分享、招商引資向產業培育三個轉變的發展思路,從而有力推進「世界級軟體產業創新社區」的建設。
  • 多所高校入選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在此基礎上,致遠學院於2010年1月正式成立,同年被納入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試點項目,開啟了「致遠1.0」的歷程,統籌管理全校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工作,貫徹「一制三化」的機制手段,探索形成了「好奇心驅動」的拔尖人才培養模式,邀請眾多國際學術大師培養激發學生「從0到1」的創新能力。
  • 國家級拔尖基地,華東師大再入4席!
    在1.0探索基礎上,教育部將分年度在不同領域建設一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立健全符合不同領域基礎學科拔尖學生重點培養的體制機制,引導優秀學生投身基礎科學研究,形成有利於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實現教育理念與模式、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創新,不斷探索積累可推廣的先進經驗與優秀案例,初步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體系,促進一批勇攀科學高峰、推動科學文化發展的優秀拔尖人才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