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適當降低長期資金入市門檻和提高上市公司分紅水平,並給足一定的政策優惠外,正本清源,為長期資金入市提供一個「進得來,留得住」的理想市場環境,方不失為支持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的長久之計。
發展長期資金,功在當前,利在長遠。所以,發展長期資金也要有長期眼光,確立和落實長期的戰略性政策和措施,不能斤斤計較於一城一池的眼前得失。
一說到長期資金,市場就很容易把關注的目光轉向北上資金。自從出現了北上資金之後,市場的漲漲跌跌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渠道,從香港市場流入A股市場的外資,對於中國股市來說,已經是不可或缺的生力軍。不過,北上資金與通常意義上的長期資金並不是一回事。不同就不同在,QFII等戰略投資者不僅必須是機構投資者,除有一定的市場進入門檻外,還要符合一些資產規模等方面的條件,而北上資金則相對靈活,不僅可以有一定的機構和ETF配置資金,而且還可以包括大量的國際遊資。正因為如此,不排除也會有一部分內地資金包括散戶借道境外市場,以「北上資金」的名義混跡其中,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等途徑再殺回老家的可能性。這也正是北上資金在操作手法上,有時候追漲殺跌似乎比內地資金還兇猛的道理所在。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撈一把就跑,時機合適的時候又捲土重來,形成了北上資金的典型風格。儘管如此,北上資金之中畢竟有相當一部分是有國際背景的機構投資者,其中也包括一部分以MSCI以及富時羅素指數為跟蹤對象並以其樣本股作為投資標的的被動型資金。在某種意義上,北上資金的波動操作和價值投資不僅並不衝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反映了長期資金的投資取向。長遠來看,引入北上資金無論對於活躍當前市場還是保持市場的長期穩定,都有可能起到與長期資金差堪一比的市場影響。儘管如此,支持和引入長期資金入市的重點,並不在於北上資金。對此,也需要辯證對待,避免走入誤區。
支持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需要的是內外並舉。一方面,要繼續加大資本市場的開放力度,不斷提升MSCI、富時羅素指數納A之權重,並儘快爭取道瓊指數納入A股元素,擴大QFII等戰略投資資金的擴容力度,從而不斷從質和量兩方面使外資入市力度得到較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繼續保持和擴大險資、社保、公募和私募等長期資金的「多箭齊發」力度。在投資A股範圍和規模上的「面擴量升」。在某種意義上,「鍋不熱,餅不貼」。入市長期資金中內資力量越是強大,對外資的吸引力也就越大。有關預測顯示,2021年A股資金流入有望超萬億。只有保持一定量的長期資金流入,讓更多資金尤其是險資、社保、公私募以及國際戰略投資資本在資本市場進行合理配置,A股市場才有可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長牛」、「慢牛」行情。
「打鐵先要自身硬」。要吸引更多的長期資金入市,關鍵在於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如果上市公司質量過不了關,無論什麼樣的資金都不敢長期持股。格力電器在原國有股東擬將退出的時候,之所以能夠引來高瓴資本旗下的珠海明駿,就是因為格力電器不僅有著馳譽市場的名牌產品,而且還有著堪稱過硬的經營管理和內部治理機制。這也是作為戰略投資的外部資本一接手,非但沒有急於騰籠換鳥,反而還從股權上給予企業管理層創造和提供了比原來更為放手的內部治理條件的道理所在。相反,如果像有的上市公司那樣,資金不是被大股東侵佔就是不翼而飛,業績不是靠商譽虛撐就是被不斷爆雷給爆沒了,股價雖然有可能不時炒出個新高,信息披露卻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旦信息披露上被掩蓋著的問題東窗事發,股價便迅速跌到地下。試問,這樣的上市公司誰敢去問津?
長期資金也不是活雷鋒。吸引更多長期資金,必要的優惠政策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真正富有吸引力的與其說是僅限於眼前的利好,還不如說是真正能夠體現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市場長期發展前景。酒香不怕巷子深,對於正處在新興發展過程中的我國資本市場來說,除了適當降低長期資金入市門檻和提高上市公司分紅水平,並給足一定的政策優惠外,正本清源,從抑制短線投機炒作入手,為長期資金入市提供一個「進得來,留得住」的理想市場環境,方不失為支持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的長久之計。當然,對長期資金也不能放鬆監管,不能讓違法違規、損害他人和市場整體利益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支持和引導長期資金入市是百年大計,需要放開眼量,從長計議,千萬不能當做對付眼前應急之用的權宜之計。
(文章來源:金融投資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