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2020-12-13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nbsp&nbsp&nbsp&nbsp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衝擊。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nbsp&nbsp&nbsp&nbsp信心堅定方向,信心激發力量。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的出現,會給我們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帶來困難和挑戰。但隨著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各地開工復工有序推進,中國經濟展示出韌性和潛力,中國經濟的前景依然光明。

&nbsp&nbsp&nbsp&nbsp充滿「中國信心」,用全面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疫情對我國就業市場的衝擊只是暫時的、結構性的,我們不必也不應該被短暫的困難嚇倒。數據最有說服力。目前,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超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已超70%;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企業正在加快復產,口罩企業產能利用率已達110%;全國糧食應急加工能力復產率超70%,煤礦產能恢復率達76%,鐵路、民航、港口、水運均正常運營......不難發現,各地在繼續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分區分級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為市場注入信心與力量。基於此,許多國際權威機構近日也相繼發聲,表達對中國經濟克服短期挑戰、長期向好的信心。

&nbsp&nbsp&nbsp&nbsp展現「中國定力」,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一方面,疫情期間由於「封城」、限制人員流動、企業停產停工等措施,對當前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對旅遊、餐飲等行業形成較大壓力。另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多次進行部署,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復工復產的有利措施,一些地方紛紛出臺具體政策措施,為行業減負。比如,國家稅務總局出臺18項措施幫助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壓力,財政部提前下達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8480億元,上海市提出減免企業房屋租金等28條綜合政策舉措,廣東出臺「復工復產20條」......可見,通過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加之疫情結束後,需求以及生產供給會因疫情期間的需求供給短缺,而出現補缺性大幅度上升,這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消費,促進經濟發展。

&nbsp&nbsp&nbsp&nbsp把握「中國大勢」,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和對美好生活的巨大需求,使得中國經濟具有強大的韌性和寬廣的發展空間。雖然在發展過程中有風平浪靜,亦有驚濤巨浪,但我們要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待,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不畏浮雲遮望眼」,我們看到「一帶一路」的推進,中國同沿線國家的經貿往來日益緊密;中國搭臺、世界合唱,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支撐......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邏輯、大趨勢沒有變,由此釋放出的新興消費潛力和投資增長力量,不僅為當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支撐,也必將創造更廣博的就業機會。

&nbsp&nbsp&nbsp&nbsp河出潼關,因太華之阻而增其奔湧;風回三峽,因巫山為隔而顯其怒號。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不會因艱難險阻而稍減成色,只會經砥礪淬鍊而更顯炫目。只要我們變壓力為動力、善於化危為機,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強化「六穩」舉措,加大政策調節力度,把我國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強大動能充分釋放出來,就能夠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南方網安子州)

相關焦點

  • 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同時,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對世界經濟產生不利影響,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
  • 用全面辯證長遠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從現在情況看,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主要在今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還會有一定的後續影響,但我國經濟會逐漸回歸正常發展軌道。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基本國情、發展基礎、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潛力和動能、體制和制度條件、發展戰略、宏觀政策、發展目標等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不會因疫情衝擊這種短期因素而發生改變。
  • 董小麟:以全面辯證長遠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
    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上午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指出:「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這是從發展觀與方法論的高度,對我們當前更好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正確判斷經濟發展趨勢、保持發展定力,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習近平: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眼光分析經濟形勢 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
    原標題:習近平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 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眼光分析經濟形勢 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汪洋參加看望和討論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月23日上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
  • 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堅持人民至上落實到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去,努力確保疫情不反彈,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達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 用辯證的眼光看世界
    我們要善於用辯證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我認為辯證是用正反兩方面看待事物,例如一次考試的失利,看似使我們的信心倍受打擊,但同時也會使我們的經驗更加豐富,由此可見,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愛因斯坦曾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事物,而這句話背後隱藏的觀點,大家知道嗎?
  • 發展應有長遠眼光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參加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我們進一步深化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風向標和指南針。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
  • 人民日報評論員:以前瞻性引領更長遠發展
    在實現中國夢的行進坐標中,全面小康是「關鍵一步」;在「兩個一百年」的奮鬥徵程上,全面小康是第一個「百年渡口」。2016—2020,要在這五年時間裡,把一個人口比歐盟、美國和日本加起來還多的大國帶入全面小康,這是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壯舉,不僅考驗「紛繁世事多元應」的運籌智慧,更檢驗「擊鼓催徵穩馭舟」的領導能力。用五年規劃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國特有的戰略模式。
  • 用更長遠的眼光展望國家的未來
    原標題:用更長遠的眼光展望國家的未來   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創造;偉大的實踐,催生偉大的理論。「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為我們直觀地呈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   思想興則事業興,理論強則實踐強。
  • 對話中央電視臺特約新聞評論員楊禹:用辯證均衡眼光看待今日中國
    原標題:對話中央電視臺特約新聞評論員楊禹:用辯證均衡眼光看待今日中國   近年來,中央電視臺多檔時政新聞節目,特別是重大時政直播,往往都會由特約評論員楊禹帶來評述解讀
  • 推動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因素都有哪些?
    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中國是個大國,大國的一大優勢,就是有充足的迴旋空間來抵禦風險挑戰。當前我國經濟面臨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疊加、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交織、外部衝擊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碰頭等多重影響。
  • 人民日報: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餐飲業的不斷回暖、消費市場的日益復甦,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註解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人民觀點)
    餐飲業的不斷回暖、消費市場的日益復甦,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註解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評論部: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餐飲業的不斷回暖、消費市場的日益復甦,顯示出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旺盛活力,註解著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在新發展階段,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為經濟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勝各種風險挑戰築牢堅強堤壩,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支撐。
  • 努力打造河西走廊經濟社會發展橋頭堡——訪武威市委書記柳鵬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新篇 開新局】努力打造河西走廊經濟社會發展橋頭堡——訪武威市委書記柳鵬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伏潤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會點上,為我國擘畫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新圖景
  • 如何全面辯證看待一季度經濟形勢
    今年一季度極不平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面對嚴峻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國上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14億人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應急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產品持續增長;復工復產進度明顯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
  • 寧吉喆:如何全面辯證看待一季度經濟形勢
    今年一季度極不平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主要經濟指標明顯下滑。面對嚴峻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全國上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我國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14億人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應急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產品持續增長;復工復產進度明顯加快,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
  •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新特徵新要求——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②
    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認識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要看到這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使然、生產力進步必然,增強解決矛盾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需求條件、要素條件和潛在增長率發生重要變化,需要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  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們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
  • 發展長期資金要有長遠眼光
    發展長期資金,功在當前,利在長遠。所以,發展長期資金也要有長期眼光,確立和落實長期的戰略性政策和措施,不能斤斤計較於一城一池的眼前得失。一說到長期資金,市場就很容易把關注的目光轉向北上資金。自從出現了北上資金之後,市場的漲漲跌跌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 新發展格局與新發展理念的辯證關係
    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和「新發展理念」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成為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這篇講話精髓的一把「金鑰匙」,只有理解了這一辯證統一關係,才能從更高層面理解「七個新」的內在邏輯和深刻領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綱」和「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