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實體店在閒魚低價清倉,線上雲開店發起自救

2020-12-25 砍柴網

近期,閒魚上出現了大量的「清倉出貨」、「賠本甩賣」。

(閒魚上出現了大量「實體店清倉」)

受疫情影響,一大批小本生意人陷入營生困境。

>> 實體店內門可羅雀,小本生意人的後疫情困境

誰是「小本生意人」?

放在經濟學領域,小本生意人等價於小微企業、家庭作坊和個體工商戶,在我國企業總數中大約佔到9成以上;

放在管理學領域,數量巨大的小本生意人負責撐起整個國家商業發展圖景的基石,他們既直接面向下沉市場,同時也是下沉市場本身;

放在社會學領域,小本生意人就是當代中國普通城鎮市民真實社會生活的生活群像。

他們有的在居民小區門口開著玩具店、五金鋪子或者首飾小屋;有的在隔壁街角市場盤了個小檔口賣賣應季女裝或童裝。同時,這些線下實體店面的營收利潤,很可能也就是日常生計的全部來源。

疫情爆發至今,這些原本從事線下實體經營的小本生意人,戰戰兢兢地踩在生死線上,有的可能真的已經倒閉破產,有的距離倒閉破產也只有一步之遙。

店裡積壓在倉庫,賣不出去,就回不了款,但店面的房租、水電費用和員工工資還要照常支出,幾個月下來入不敷出,經營壓力非常大。

不少小本生意人反映,店鋪營業額較疫情前暴跌七八成。

90後女老闆小劉,在杭州開了一家小東北絲綢店,受疫情影響,線下幾乎零營業額,店裡囤貨積壓,每天焦慮得睡不著覺。「疫情之前,店鋪每個月都有進帳,我老公送外賣一個月掙七八千就差不多了,結果現在,他每天不得不忙到凌晨三四點鐘。我才30歲,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遇到這樣的事情。」

(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90後店主小劉老公每天送外賣至凌晨三四點)

另一家賣玉石首飾的老馬則感慨,往年春節到五一都是銷售旺季,但現在疫情一來,搞得大家都沒生意,沒有客源,即使周末零零星星有人上門看貨,也都是個位數,店鋪開張就是浪費人力、浪費水電、浪費時間,純粹賠本。

不少街邊的這些實體店主開始在線上尋找自救通路。

(大量實體店嘗試線上「自救」,在閒魚低價處理、在線清倉)

>> 「閒魚模式」下,小本生意人「在線自救」經驗談

在閒魚上發布寶貝,擦亮寶貝,就可以有機會成交一單生意。

即使是以前從未接觸過直播的小本生意經營者,也可以很輕鬆地上手閒魚直播。

如今,90後的絲綢店店主小劉已經習慣了每天中午13:00在直播間裡與粉絲見面,也十分擅長用「歡迎咱們新進來的寶寶」、「沒關注主播的記得關注」等和自己粉絲互動的方式。小劉已經意識到,她在閒魚直播得越久,粉絲就越多,就越容易被曝光,給自家店裡創造成交機會創收的概率就越大,「總比天天守在店裡好」。

從沒有粉絲到擁有63個粉絲,小劉每天都在期待著漲粉。

(小東北絲綢店店主嘗試開閒魚號、做直播「自救」)

隔壁暱稱「我是香格裡推」的閒魚賣家也說,這些年做閒魚賺了十幾萬,積累了三千多位粉絲,但開通直播以來一個月內就漲了1000多個粉絲,現在每天幾乎有兩三個小時都呆在閒魚上。

(泉州友贊賣場男裝實體店通過閒魚賺了十幾萬)

來自華強北電子批發市場的數碼類商戶小胡,習慣用直播展示全景商品,向年輕的客戶展示自己的商品質量過硬。

玉石店的老馬對此也深有同感。他在閒魚上遇到的玉石客戶,明顯年輕多了,不再都是原本五六十的大叔大爺,反而多了許多好奇心與行動力齊飛的90後、00後,詢問真誠,出價乾脆,下單不磨嘰,復購率也高得多。老馬自1月下旬開通閒魚直播,第三天就出了個大單。如今,他每天會花將近10個小時在閒魚上,整理貨品、拍照上傳,逛逛同行店鋪,也看看別人怎麼做直播。——對他而言,疫情期間的那份經營焦慮,也差不多快要全部拋到腦後,而這回的在線自救,可能也離成功不遠了。

>> 走得通,就繼續穩穩地走

毫無疑問,這些原本飽受疫情陰霾困擾的小本生意人們,在閒魚上意外地打開了思路。——新的獲客渠道,新的經營理念,新的帶貨方式,新的體驗,新的希望,都可以在這裡試試了。

這場線上「自救」,甚至加速了他們實體經營形態的線上數位化轉型。

曾經的街邊實體店正嘗試通過閒魚線上雲開店。閒置交易平臺成為眾多實體店清倉囤貨的出路。

這或許是眾多通路中可以走得通的一條。

「如果今年沒有這些電商平臺,我們可能已經打包回老家了」。

「閒魚上的收入挺可觀的,挺可觀的。」

「最起碼能帶來主業的收入,而不是副業。」

「線上有無限的可能,能看到希望。」

(小型實體店店主線上雲開店)

今天,在4月22日閒魚日清倉專場上,「小東北絲綢」、「江蘇一克拉女鞋店」、「義烏商貿美衣舍」、「華強北電子市場」等實體店主紛紛開啟直播,在線清倉。

每個專場和流量的曝光,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希望。

相關焦點

  • 實體店清倉 達芙妮「斷腕」難解窘境
    日前,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達芙妮位於京城大型商超的部分店面都在清倉撤店。作為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如今達芙妮恐怕也未能預料,虧損、關店只在一夕之間。面對持續虧損,達芙妮也曾考慮向電商化轉型,但是效果甚微,關閉實體店成為自救的方式之一,但如何打破經營僵局仍是達芙妮難以迴避的難題。
  • 為什麼實體店清倉大甩賣,但是清倉賣了一年多,還沒賣完呢?
    導語:為什麼實體店清倉大甩賣,但是清倉賣了一年多,還沒賣完呢?「清倉大甩賣」相信大家只要一上街就能夠看到這幾個字,那麼為什麼有些店每天都在清倉大甩賣呢?為什麼很多的店都喜歡用清倉大甩賣來吸引顧客?清倉不應該是店要倒閉了或者轉讓了所以才開始清倉的嗎?為什麼店家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買東西呢?其實這是一種營銷方式,通過清倉大甩賣會給顧客感覺這家店會降價,價格非常低,因為店家要清倉所以會低價出售,但是看似低的價格當中成本更低,所以店家還是賺的,而且真的是清倉?並不!
  • 閒魚「遊」到線下:未來三年要在20城開店
    12月1日,閒魚宣布2020年品牌戰略升級計劃,推出「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業務。據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湯興(平疇)介紹,今年閒魚品牌升級的一切行動,都圍繞提升信任展開。信任,是C2C模式的一大痛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閒魚未來3年要在20個城市建立閒魚基地,從線上「遊」到線下。
  • 未來三年閒魚要在20城開店,線上線下結合能幫其「鹹魚翻身」嗎?
    記者 | 林北辰閒魚想要獲得更多用戶對閒置經濟模式的信任。12月1日,閒魚宣布2020年品牌戰略升級計劃,推出「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業務。據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湯興(平疇)介紹,今年閒魚品牌升級的一切行動,都圍繞提升信任展開。
  • 新手賣家如何做好閒魚,老賣家教你要做好以下幾點
    眾所周知,閒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閒置物品交易平臺,依託於淘寶,天貓聚集了數億級的巨量流量,據「閒魚」官方數據顯示,此平臺上擁有每天超20萬件閒置物品的成功交易。截至目前,閒魚在線賣家數已超3000萬,數碼、服裝、家具、母嬰等成為重要交易品類。數據顯示,閒置交易正從一二線城市下沉。
  • 為何實體店喜歡清倉大甩賣?網友:清倉喊了一年多,生意很好
    這年頭走在大街上,經常會看到一些店鋪貼著各種誇張的宣傳語,寫著清倉大甩賣,更是說全場一折起售,往往這些店鋪的生意都挺多人的,不少人買的速度都很快,生怕自己慢了就沒有貨了。為何實體店喜歡清倉大甩賣?網友:清倉喊了一年多,生意很好像這種類型的店鋪經常都看得到,那麼為何賣家喜歡清倉大甩賣呢,真的有作用嗎,他們是真的在清倉甩賣嗎?其實背後都是營銷套路而已。就有一位網友表示有一個實體店,去年上半年開始喊清倉大甩賣最後一個月,一直喊到現在一年多了,變成大甩賣最後半天,如今也喊了一個多月了,生意還很好,估計還要喊下去。
  • 閒魚爆款文案怎麼寫?小財魚文案庫可以共享寶貝內容
    常在閒魚逗留,不免會收到一些好笑的推送,比如祖傳鹹菜缸,曬曬我家貓(非賣,就是讓你們嫉妒我),六娃出售,曬手工作品的……讓人感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並且這類寶貝的瀏覽和想要是真的多,很多人也會調侃店主,很多店主也會配合回復,也是給生活帶來一些趣味。
  • 買二手車,就上閒魚?
    除了價格,實體店的二手車還有很多問題。大家聞虎色變的水泡車、火燒車倒是不多見,但不少二手車主買了車不知道自己的車哪打了膩子,哪兒做了修復,倒是確有其事。還有諸如異響、跳故障燈等小問題,也是二手車主的煩心事。總的來說,在傳統的二手車市場上買車,車的質量、車的價格,和車商的個人素質直接掛鈎。碰上實誠的,是運氣;碰上不地道的,只能自己吃進。
  • 閒魚店鋪曝光量不夠怎麼辦?這份攻略請拿好
    目前閒魚的流量越來越大,年交易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元。閒魚每日活躍用戶足足有2000萬以上,每天有超過500萬用戶在閒魚上「走街串巷」,閒魚無電商貨源更是流量巨大。 而在閒魚做無貨源電商,寶貝的曝光量是非常重要的,這對寶貝的出單有很大的影響。
  • 開店問答:做實體店是薄利多銷好,還是追求高客單價?
    開實體店我自己開店這些年,觀點是對於大多數的店家最好是不要薄利多銷,我見過太多因為薄利而死掉的店鋪!他們為什麼會死?分析如下:1、薄利不一定就多銷,現在物質豐富了,很多人不追求低價而是希望買到好的產品,你定價太低,別人會懷疑你的產品質量有問題2、利潤太薄你就很難保障產品質量和服務,沒有這兩項,也就意味著沒有回頭客,一錘子的買賣做不長3、現在做買賣最貴的是廣告成本,假如一個客流成本是5元,這個已經很低了
  • 還是實體店便宜?
    但是實體店就不一樣了,實體店存在著銷售人員的競爭,銷售人員除了要拉攏進門的客戶之外,還要耐心、苦口婆心的去給客戶講解手機的各種用途與優勢,甚至銷售成功之後還要面對手機的售後等各種服務,其辛苦程度自然不亞於網上客服,所以線下銷售人員的僱傭成本要大於線上,這些錢自然而然的就加在了手機售價上!
  • 旺鋪轉讓、清倉甩賣,實體店還有未來嗎?路在何方?
    近幾年電商的興起,網絡購物進入常態化,大家都在喊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沒開過實體店的可能不會留意,如今的「清倉甩賣」,「空房轉讓」標語是越來越多,對此有些店家表示只要能維持生活不虧本就滿足了。因此大家都感覺實體店東西成本高價格貴。然而電商也不是沒有缺點,董明珠曾跟馬雲直言:有的電商平臺,假貨太多,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電商什麼都不是。董明珠的個人意見是:實體店的東西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而網際網路電商的是虛擬看不到,電商只是一個平臺。董明珠表示,實體店未來依然前景光明,只要我們在創新中去經營改變,一樣有未來。
  • 雙十二,實體店清倉促銷引來顧客排隊搶購,大商場積極應對
    2019年12月12日晚,安徽某地一家賣家紡的店面,顧客在排隊購買清倉打折商品。新年將至,商家線上線下開展各種優惠促銷活動,應對電商衝擊,以吸引顧客,回籠資金。不過,實體店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雙十一後雙十二,實體店生意受到影響,生意不好做。附近的一家大商場提前幾天就開始了「決戰雙十二」的促銷活動,但是客流不高。內部人士解釋道:除了店慶和內購會折扣高,平時搞的活動價格優惠幅度不大。在商場樓層過道,一些顧客在選購打折服裝,價格相對不高。業內人士分析,大商場租金、人工等硬成本要佔到所售商品的三四成,加之銷量小,價格自然和網購無法競爭。
  • 閒魚不「閒」,拿下3億用戶後,又計劃在20個城市開店
    「讓你的閒置遊起來」的閒魚已經成功遊到線下。12月1日,閒魚宣布2020年品牌戰略升級計劃,將推出無憂購、會玩社區、新線下三大業務。閒魚官方表示此次品牌升級將會圍繞提升信任展開。根據閒魚官方的數據,在過去一年間,閒魚平臺上架的物品超10億件。無論是3C數碼,還是閒置衣物,亦或是二手車,均可以在閒魚上找到交易訂單。在本次閒魚品牌戰略升級中,「無憂購」由閒魚優品孵化而來,主營3C數碼業務。無憂購的服務體系包括服務商回收、專業鑑定、平臺質量把控、售後客戶服務等一整套完整流程。
  • 線下實體店+直播賣貨 二手奢侈品迎來消費上行
    消費者小江告訴北青報記者,往年她到日本旅遊時,會把大把時間放在逛中古店和精品買手店上。「比如在日本經常可以見到的大黑屋,不但價格有優勢,而且貨很全,還有中文服務。每次都能以很划算的價格收幾個款式和成色非常好的包包。」但是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小江的旅遊計劃擱淺,一時在國內又找不到可以媲美日本的買手店或者中古店。
  • 官方旗艦店清倉停止運營 Saucony在華業務接近退市
    目前,Saucony已在上述網店中貼出通知稱:「因品牌運營策略調整,即日起全店清倉,如有需求請於12月28日前下單,客服在線時間截止至12月31日。另因庫存壓力不提供退換貨服務。」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致電Saucony在中國的獨家代理商永三商貿(上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因合同到期,我們將不再代理Saucony品牌。但是對於未來誰會接手Saucony的代理,目前我們並不清楚。
  • 閒魚要怎麼開店比較好,怎麼在這個平臺上賣東西一本萬利?
    大家都知道閒魚是當今比較火熱的也是受廣大人們關注的二手閒置轉讓網站,閒魚要怎麼開店呢?在閒魚要怎麼開店比較好,怎麼在這個平臺上賣東西一本萬利?(搜索一下六八哥吧!)如下列所示,六八哥我就來慢慢地向大家描述一些閒魚的操作方法吧!
  • 杭州紅木家具清倉甩貨 半價淘寶靠譜嗎
    據體育場路這家店的銷售人員透露,開店1個月銷售額達到了100萬元。這個成績讓賣場裡的紅木家具商也頗為汗顏。  不過,這種打著「清倉」、「拋貨」、「甩賣」等旗號的營銷手法,很容易讓人想到街頭長期存在的景德鎮瓷器店,號稱是「最後一天」低價拋售,卻一待就是好幾個月,而且很少有人在這些店裡撿到寶。
  • 給賣衣服的實體店老闆線上銷售的三個建議
    而這對於實體店賣家來說,以前在店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現在通過視頻賣,只不過會在剛開始時不習慣,等著做多了,其實都會發現這只是講述方式的改變,多加練習,一樣會和線下般,做的如魚得水。話說到這兒,是不是和實體店差不多相似的情況呢,就是開店為什麼要選擇人流量大的位置呢?不就是能讓人進店才能賣,沒人進來的話,你賣給誰呀。選店鋪位置對於以前來說,這有講究,而現在想通過網上賣,則,還是需要考慮一下這個問題,怎麼讓人來觀看。
  • 到處見「清倉甩賣」,大量實體店面臨倒閉,馬雲真的是罪魁禍首?
    到處見「清倉甩賣」,大量實體店面臨倒閉,馬雲真的是罪魁禍首?推薦語:這些年來,我國電商行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很多人跟上了這次行業的風口期,掙了大量的財富。不過話說回來,就在國內的電商行業迎來大爆發之後,我國的實體經濟也跟著遭到了不小的打擊,特別是最近幾年,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清倉甩賣、給錢就買、買完回家」的廣告,這也是實體店老闆們面對實體生意不景氣行情下最無力的反抗。曾幾何時,人們要買東西是必須要上街購買的,因而也帶動了實體經濟的各個行業發展。但是如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