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清倉 達芙妮「斷腕」難解窘境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曾經店鋪遍地開花的大眾鞋王達芙妮關店潮仍未結束,而這一次開始在一線城市蔓延。日前,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達芙妮位於京城大型商超的部分店面都在清倉撤店。

作為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如今達芙妮恐怕也未能預料,虧損、關店只在一夕之間。面對持續虧損,達芙妮也曾考慮向電商化轉型,但是效果甚微,關閉實體店成為自救的方式之一,但如何打破經營僵局仍是達芙妮難以迴避的難題。

再現撤店10家以上

事實上,達芙妮的關店潮開始已久,只不過這一次,達芙妮關閉的店面集中在了一線城市商超。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近日位於北京中關村食寶街的達芙妮店面已開始了清倉活動,門店前貼出了撤店清倉的字樣,店內產品享受兩件120元等折扣。

雖然在其他商超內達芙妮的店面並未貼出撤店的字樣,但打出的優惠與中關村店的優惠幾乎一樣,部分商品享有兩件120元,涼鞋單價69-79元,秋季款139元等折扣。一位達芙妮銷售人員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明確撤店時間的通知,但店內已停止進貨,上架擺放的鞋為店面內全部庫存,消化完庫存就會撤店。

搜索達芙妮門店情況時,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達芙妮位於北京地區有23家店鋪,但部分位於購物商場的店鋪在高德地圖中顯示為服務狀態未核實,走訪時可以發現該店鋪已經關閉。對此,達芙妮客服人員表示,此類店鋪上一季度未在總部登記經營狀態,所以無法查詢相關信息。

據一位達芙妮銷售人員透露,下半年位於大部分商超內的達芙妮都會關店,只留下收益較好的街邊店。

然而,街邊實體店的狀況也並不理想。上述銷售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位於北京新街口的街邊店被房東賠付違約金後被迫撤店,具體原因可能與租金有關。

北京商報記者就渠道關閉問題郵件採訪了達芙妮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得到回覆。

對此,在紡織服裝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認為,達芙妮撤場與租金上漲和達芙妮自身規劃有關,實體店生意已成為壓倒達芙妮的一根稻草。

產品打上「廉價」標籤

達芙妮大規模撤店無疑與其連年虧損的業績有關。曾經的大眾「鞋王」憑藉線下渠道的優勢,在2003-2013年的十年間,達芙妮的總店鋪數由739家發展到了6702家。2012年,達芙妮門店數量達到峰值,共有各種品牌店鋪6881間,營業收入高達105.29億港元,同比增長100%。

然而,2012年以後,達芙妮的業績開始惡化,2015年出現了首次虧損。2015年達芙妮營業額為83.79億港元,經營虧損4.97億港元,股東應佔虧損3.79億港元。在此之後的三年,達芙妮開始持續虧損。2016年,達芙妮營收65.02億港元,經營虧損8.19億港元;2017年營收52.11億港元,經營虧損6.89億港元;2018年營收41.27億港元,經營虧損7.87億港元。

為了收縮成本,達芙妮從2015年起開始大面積關店。年報數據顯示,2015-2017年,達芙妮分別淨關店805家、1030家、1009家。到2018年底時達芙妮核心品牌門店只剩2648家,與巔峰時期相比不足一半。

隨著同業品牌競爭加劇,達芙妮的路越來越不好走。與其他品牌定位不同,達芙妮的定位是大眾流行。達芙妮產品缺乏創新,逐漸脫離了消費者的審美,庫存也居高不下。達芙妮銷售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正是產品的老化、電商發展的不足,導致達芙妮的庫存周期延長,而鞋子賣不出去,積壓了大量庫存,又開始搞打折促銷,因此又增加了一個「廉價」的標籤。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達芙妮走到如今的境地,除了行業不景氣外,更多的是沒有跟上市場變化、故步自封,大量關店短期內或許能夠挽救達芙妮的庫存和業績,但長期來看形勢不容樂觀。

轉身路在何方

面對連續惡化的業績,除了批量關店外,達芙妮也曾嘗試轉型。早在2006年時,達芙妮就開始接觸電商業務,2009年成立專門的電子商務公司。2010年,達芙妮計劃與百度共建電商平臺「耀點100」。但 「耀點100」項目以失敗告終,達芙妮一年內連續兩位電商主管離職,電商業務一度停滯。直到現在,達芙妮在天貓上的銷量依然不樂觀,天貓官方旗艦店頁面顯示,銷量最好的2019年春季單鞋只有747人付款。而熱風天貓官方旗艦店銷量最好的產品有6579人付款,千楓官方旗艦店中銷量最好的夏季新款女鞋超過1.3萬人付款。

在渠道方面,除了加速關閉經營虧損的門店以外,達芙妮還計劃將實體店由街邊門店和大賣場向購物中心轉移。北京商報記者就渠道改良的問題郵件採訪了達芙妮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未得到回覆。

在2018年年報中,達芙妮將業績惡化導致的加速關店,歸結於經濟發展放緩、貿易環境惡化,並指出將繼續加速關閉虧損門店,嚴格管理庫存,並在設計等方面進行產品升級。不過,眼下的問題是,高庫存、低毛利成為達芙妮經營中繞不開的問題。

程偉雄認為,在達芙妮從街邊店和大賣場向購物中心滲透的過程中,由於試錯產生的庫存無法避免,可能會提高試錯成本,甚至帶來新一輪的庫存增多。而對於銷售人員來說,「不掙錢」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

達芙妮銷售人員也坦誠,達芙妮目前產品定位低端、定價過低,即便是新品上市也只是定價在100-200元之間,與商場中其他定價高的品牌相比,達芙妮過於廉價導致銷量過少,利潤也就少得可憐。北京商報記者在商超內發現,正是達芙妮自掉身價,定位低端,逐漸脫離了消費者的審美,銷量反而受到影響。

同時,達芙妮再次遭到了大股東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的減持,減持後Wellington Management Group LLP的持股數目比例由8.97%降至5.77%。

面對重資產的商業模式以及新零售帶來的衝擊,達芙妮又將何去何從?宋清輝認為,在錯失了電商化的最佳時機後,如今消費者和投資者正在對達芙妮逐漸失去信心,而除了加速變革經營模式外,目前達芙妮別無他法。

北京商報記者 藍朝暉 李濛/文並攝

來源:北京商報

相關焦點

  • 內憂外患達芙妮:北京部分店面撤店清倉 市值縮水超百億
    7月29日,新京報記者發現,部分達芙妮店面已經開始「瘋狂」清庫打折,部分涼鞋單價69-159元不等。位於北京中關村食寶街的某店面開始清倉活動,銷售人員表示將撤店。曾經備受青睞的女鞋龍頭達芙妮接連傳出門店倒閉的消息,而該公司的市值已從巔峰期的170多億元跳水至7月29日的2.64億港元,市值僅剩1%。
  • 為何實體店喜歡清倉大甩賣?網友:清倉喊了一年多,生意很好
    這年頭走在大街上,經常會看到一些店鋪貼著各種誇張的宣傳語,寫著清倉大甩賣,更是說全場一折起售,往往這些店鋪的生意都挺多人的,不少人買的速度都很快,生怕自己慢了就沒有貨了。為何實體店喜歡清倉大甩賣?網友:清倉喊了一年多,生意很好像這種類型的店鋪經常都看得到,那麼為何賣家喜歡清倉大甩賣呢,真的有作用嗎,他們是真的在清倉甩賣嗎?其實背後都是營銷套路而已。就有一位網友表示有一個實體店,去年上半年開始喊清倉大甩賣最後一個月,一直喊到現在一年多了,變成大甩賣最後半天,如今也喊了一個多月了,生意還很好,估計還要喊下去。
  • 達芙妮宣布徹底關閉實體店,曾紅極一時,創始人曾迎娶北影校花
    除此之外,達芙妮一直在虧損之中,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這一年,達芙妮集團的營業總收入是41.27億港幣,淨盈利率是-24.1%,這已經是達芙妮連續5年時間盈利處於下滑的狀態了。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達芙妮集團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上半年的營業額同比減少了85%,公司市值降至2.12億港元。
  • 旺鋪轉讓、清倉甩賣,實體店還有未來嗎?路在何方?
    近幾年電商的興起,網絡購物進入常態化,大家都在喊實體店生意越來越難做,沒開過實體店的可能不會留意,如今的「清倉甩賣」,「空房轉讓」標語是越來越多,對此有些店家表示只要能維持生活不虧本就滿足了。因此大家都感覺實體店東西成本高價格貴。然而電商也不是沒有缺點,董明珠曾跟馬雲直言:有的電商平臺,假貨太多,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電商什麼都不是。董明珠的個人意見是:實體店的東西是能看得見摸得著的,而網際網路電商的是虛擬看不到,電商只是一個平臺。董明珠表示,實體店未來依然前景光明,只要我們在創新中去經營改變,一樣有未來。
  • 為什麼實體店清倉大甩賣,但是清倉賣了一年多,還沒賣完呢?
    導語:為什麼實體店清倉大甩賣,但是清倉賣了一年多,還沒賣完呢?「清倉大甩賣」相信大家只要一上街就能夠看到這幾個字,那麼為什麼有些店每天都在清倉大甩賣呢?為什麼很多的店都喜歡用清倉大甩賣來吸引顧客?清倉不應該是店要倒閉了或者轉讓了所以才開始清倉的嗎?為什麼店家喜歡用這樣的方式來買東西呢?其實這是一種營銷方式,通過清倉大甩賣會給顧客感覺這家店會降價,價格非常低,因為店家要清倉所以會低價出售,但是看似低的價格當中成本更低,所以店家還是賺的,而且真的是清倉?並不!
  • 街邊實體店在閒魚低價清倉,線上雲開店發起自救
    近期,閒魚上出現了大量的「清倉出貨」、「賠本甩賣」。(閒魚上出現了大量「實體店清倉」)受疫情影響,一大批小本生意人陷入營生困境。>> 實體店內門可羅雀,小本生意人的後疫情困境誰是「小本生意人」?
  • 雙十二,實體店清倉促銷引來顧客排隊搶購,大商場積極應對
    2019年12月12日晚,安徽某地一家賣家紡的店面,顧客在排隊購買清倉打折商品。新年將至,商家線上線下開展各種優惠促銷活動,應對電商衝擊,以吸引顧客,回籠資金。不過,實體店衰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雙十一後雙十二,實體店生意受到影響,生意不好做。附近的一家大商場提前幾天就開始了「決戰雙十二」的促銷活動,但是客流不高。內部人士解釋道:除了店慶和內購會折扣高,平時搞的活動價格優惠幅度不大。在商場樓層過道,一些顧客在選購打折服裝,價格相對不高。業內人士分析,大商場租金、人工等硬成本要佔到所售商品的三四成,加之銷量小,價格自然和網購無法競爭。
  • 「鞋王」達芙妮日均關店7家!西安街頭品牌店紛紛撤櫃已難尋蹤影
    8月27日,記者對西安街頭進行了走訪發現,昔日受大家追捧的達芙妮老牌店面已經紛紛關門。「鞋王」達芙妮紛紛撤櫃 已難尋蹤影8月27日上午,記者首先來到了雁塔區城市立方綜合商場,幾經尋找並未見到達芙妮專櫃。商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商場內的專櫃多是一些消費者追捧的品牌,商場對品牌的銷售額有一定的要求,達芙妮品牌未在該商場入駐。
  • 蝸居超市的達芙妮 何時「芙搖直上」
    近日,達芙妮集團因為一次戰略調整——撤掉旗下中高端品牌實體店,再次回到話題區。很多人因為達芙妮的撤櫃消息,才恍然勾起自己的時尚與青春記憶。  當年女孩們的第一件「時尚單品」  和很多女孩一樣,何雪的時尚啟蒙,與達芙妮有關——12年前,她的第一雙高跟鞋,是達芙妮當年的「爆款」:一雙坡跟鞋。
  • 到處見「清倉甩賣」,大量實體店面臨倒閉,馬雲真的是罪魁禍首?
    到處見「清倉甩賣」,大量實體店面臨倒閉,馬雲真的是罪魁禍首?推薦語:這些年來,我國電商行業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很多人跟上了這次行業的風口期,掙了大量的財富。不過話說回來,就在國內的電商行業迎來大爆發之後,我國的實體經濟也跟著遭到了不小的打擊,特別是最近幾年,在大街上經常可以看到各種「清倉甩賣、給錢就買、買完回家」的廣告,這也是實體店老闆們面對實體生意不景氣行情下最無力的反抗。曾幾何時,人們要買東西是必須要上街購買的,因而也帶動了實體經濟的各個行業發展。但是如今呢?
  • 一代「鞋王」達芙妮,黯然退場……
    突然有一天發現,買了很多年的品牌實體店關閉了,一代「鞋王」達芙妮,退出的那麼無聲無息。90後女生們的青春回憶裡,就有一雙達芙妮小高跟。它是剛上大學時,第一次送自己的禮物。曾經由S.H.E代言,有自己專屬廣告曲的達芙妮,讓我們記憶猶新。當年的達芙妮真的是,遍布大街小巷。如今,達芙妮實體店大量撤櫃,這意味著昔日的一代「鞋王」正悄然沒落。讓人不得不感到惋惜。
  • 達芙妮還能靠門口促銷的喇叭搶救一下嗎?
    很多經歷過「瘋狂的達芙妮時代」的女性,對這樣一個話題反應過來時,只剩下拍腦門、唏噓或是震驚的功夫了:對哦,不知不覺中,我已經N年沒去達芙妮買過鞋了,別說達芙妮究竟關了多少店,我現在連哪裡還有達芙妮的專賣店,都不清楚了。
  • 達芙妮為什麼沒人買了?-虎嗅網
    也就是在2015年開始,達芙妮開始遭遇關店潮。當年,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數目淨減少805個。截至2015年12月31日,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為5597個。2016年全年,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同店銷售率減少11.7%,銷售點數目淨減少999個,包括189家加盟店和810家直營店。截至2017年12月31日,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為3589個。
  • 當年請SHE做代言的達芙妮要退出實體零售了!杭州有專櫃月底撤櫃...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晚上8點45分刷到是熱搜第八。一度甚至衝到了熱搜第一。曾經是一代鞋王,70、80後幾乎無人不曉,沒想到也到了關店這一步——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關閉旗下所有其他品牌業務銷售點,轉型「輕資產」。
  • 泉州這家實體店白天關門,晚上清倉,甩賣一年多了還沒賣完
    鐘樓附近,一位年輕姑娘站在紅色塑料板凳上,不停向過往市民和遊客叫賣:六折、六折,全場六折,裝修清倉大甩賣。獨特的叫賣聲在喧囂的街頭非常惹眼。但見姑娘右手握著手機,手臂上掛著物件,左手比著「六折」手勢,姑娘看上去秀氣嬌小,但嗓門有力度。她的甩賣方式吸引一些市民陸續走進她身後的商場購物。
  • 借力馬雲 達芙妮「女鞋王」鹹魚翻身?
    作為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作為「女鞋王」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號稱中國市場每五雙品牌女鞋就有一雙來自達芙妮。在2012年高峰期,達芙妮旗下品牌總門店數一度接近7000家。
  • 達芙妮十年來首虧損 傳統女鞋行業開始洗牌
    儘管達芙妮(00210.HK)正在大力發展電商業務,但這並不能抵消其實體店客流被攤薄所帶來的負面效應。3月29日晚間,達芙妮公布了其截至去年底的全年業績,在營業額減少19.1%至83.79億港元的同時,其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額為3.79億港元,同比去年大幅下滑超300%。
  • 達芙妮退出實體零售,一代鞋王會有今天,值得深思
    8月25日達芙妮國際宣布2020年上半年營業額2.12億港元,同比減少85%,同時宣布將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次日,達芙妮國際開盤個股跌幅達18.27%。作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店,達芙妮從創辦到今天經歷了30年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