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曾經的國民女鞋現在正在一步一步淡出我們的視線,達芙妮曾經是潮流的代名詞,火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受到眾多年輕女性的喜愛,其門店在各大城市的步行街隨處可見,從一線城市一直開到偏遠地區的小鎮。
達芙妮曾經也取得過很多的好成績,它是國內知名的一個休閒女鞋名牌,創立僅5年的時間就在香港上市了,巔峰時期的時候市值突破了200億港元,擁有6881家的門店,其範圍幾乎遍布我國國內的各個城市。
關店救企業
但是,好景不長,從2013年的時候開始,達芙妮就開始逐漸滑落,走下坡路,營收也是年年都在下降,公司的市值也隨之一落千丈,不得以只好大面積的關店來減少損失。從2015年開始,達芙妮就逐漸關閉線下的店鋪,2017年的時候達芙妮共計關閉了1009家門店,平均每天關閉2.7家。
除此之外,達芙妮一直在虧損之中,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這一年,達芙妮集團的營業總收入是41.27億港幣,淨盈利率是-24.1%,這已經是達芙妮連續5年時間盈利處於下滑的狀態了。
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達芙妮集團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上半年的營業額同比減少了85%,公司市值降至2.12億港元。除此之外,達芙妮集團在此次報告中宣布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達芙妮將全面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關閉銷售點,其範圍包括中國大陸地區及臺灣地區。
創始人被捕
達芙妮一共有兩個創始人,他們是張文儀和陳賢民。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對陳賢民這個創始人的印象比較深。因為,雖然達芙妮是兩個人共同創立的,但是在很早之前,張文儀因為涉嫌偽造土地合同而被法院判處了11年的有期徒刑,後又因挪用公司高達90億元的巨款再次被判處6年的有期徒刑。
在「逃亡」的期間,張文儀在福建創立了達芙妮,並且將其發展成為了一個頗受歡迎的知名女鞋品牌。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張文儀還是被捕了,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新接班人上線
張文儀被捕之後,他的合伙人陳賢民也無心經營了,他將公司移交給自己的侄子陳英傑來經營。而後來在陳英傑的手上,才開始了達芙妮起起落落的命運。
一開始的時候,陳英傑大力改革,將達芙妮集團的重心放在了盈利的門店上,尤其是那些銷售較高的門店上,關閉了那些虧損的門店。就這樣,達芙妮的銷售業績越來越好,還一度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值,使達芙妮成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
然而,在獲得成功之後,陳英傑開始變得比較膨脹,也開始「盲目」自大了,尤其是在他迎娶了女演員韓雨芹之後。韓雨芹是北影的校花,也是影帝張國立的乾女兒,自從嫁給了陳英傑之後,她的名氣也逐漸上升。
但是,結婚之後,陳英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妻子身上,已經無暇顧及達芙妮的發展,而在當時,達芙妮也正處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在這樣的情況下,達芙妮的銷售額不斷下降,公司的市值也不斷「縮水」。
失敗原因
那麼,達芙妮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1.盲目擴張,廉價促銷
從創立之初,達芙妮採用的就是「直營+聯營+加盟」的經營方式,這種方式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在一二線市場布局完成之後,達芙妮又把目光轉向了低線市場,甚至是偏遠地區的縣城和鄉鎮。
但是這些地區的消費能力是遠不及那些一二線的大城市的,而達芙妮為迅速拿下這塊市場,就採用了低價促銷的手段來吸引當地的消費者。
而這樣的做法也會導致不好的後果,一是達芙妮冒著虧損的風險來做促銷,會影響公司的利潤收入。二是這種行為也會破壞品牌形象。
2.沒有抓穩電商
後來,電子商務不斷崛起,人們的購物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在電商的衝擊之下,傳統的零售鞋業遭遇到了「寒冬」。而當時的達芙妮也抓住了電商的這一機遇,但是卻沒有抓穩。
達芙妮沒有做好正確的策略,電商是一個銷售渠道而不是一個清倉渠道,當時達芙妮在電商平臺上擺的都是一些過季商品,自然就沒能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在2010年的時候,達芙妮還斥巨資3000萬元投資了一個新的電商平臺「耀點100」,並且將這個平臺作為其線上銷售的主要渠道,但是在兩年之後,耀點100就倒閉了,達芙妮不但失去了電商的銷售渠道還損失了3000萬。
目前,達芙妮正在不斷推進「輕資產」的經營模式,進行轉型,未來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西紅柿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