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胡萌
編輯 |東東
曾經被稱為「一代鞋王」的達芙妮,在實體零售領域的發展,暫時告一段落。
達芙妮是國內知名的休閒女鞋名牌,十幾年前,購買達芙妮的鞋是多少女性的選擇。創立5年上市,2012年巔峰時刻實現營收105.29億港元,擁有6881家店鋪,幾乎遍布國內各個城市。但是屬於達芙妮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
2020年8月25日,達芙妮宣布將徹底退出國內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以後,達芙妮營收和淨利不斷下跌,2015年至今,公司連年虧損。從2015年到2019年,達芙妮分別虧損3.79億港元、7.34億港元、9.94億港元、10.7億港元。
在連年的虧損下,達芙妮的門店數量也出現了銳減。在2015-2019年的5年內,達芙妮關掉了6257家門店。僅2019年一年,達芙妮就關掉了2395家門店,平均每天關店超過6.7家。
2020年上半年,期內營業額同比減少 85%至 2.12億港元;股東應佔虧損收窄 64%至1.41億港元。截至目前,達芙妮已累計虧損34億港元。截至2020年6月底,達芙妮共擁有門店293家。
與此同時,其股價連續8年下跌,並在2016年開始跌成「仙股」。市值從輝煌時期的186億港元,跌到現在的3億港元。
達芙妮不是第一家「沒落」的鞋業巨頭,與其齊名的品牌,百麗、富貴鳥也曾有著相似的經歷。另外,在日化、商超、傳統百貨領域,也都有不少品牌出現類似危機。
在傳統製造品牌接連倒下,不少人對此紛紛表示,「實體零售不行了」。
但是實體零售真的不行了嗎?早在2016年,阿里創始人馬雲就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是實體不行了,而是你的實體不行了。」
早在2010年之前,達芙妮就入駐了天貓,並和京東、樂淘、唯品會等數十家線上平臺達成合作。但是這一戰略並未持續,達芙妮轉身成立了自己的在線商城「耀點100」,並關閉了上述電商渠道。
2012年,「耀點100」因資金鍊斷裂停止運營,影響了其電商業務的擴張。
2013年,達芙妮在財報中表示要重視電商業務的發展,但電商業務業績依然平平,據媒體報導,截至2019年,達芙妮的電商業務在總營收的佔比為5-10%。
如今,達芙妮宣布關閉線下實體業務,實施一輪新的電商拯救計劃。搭載上電商末班車的「鞋王」達芙妮,能夠如願崛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