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芙妮為什麼沒人買了?-虎嗅網

2020-12-25 虎嗅APP


過去的2017年,國產鞋牌達芙妮平均一天關閉三家門店。


近日,達芙妮集團發布四季度初步業績顯示,2107年第四季度,達芙妮集團關店328個,其中包括317間直營店和11家加盟店。2017年全年關店數達到1009個。而加上在此之前的2015和2016年,達芙妮三年內一共關了近3000家店鋪。


「關店肯定是因為不掙錢。」鞋服獨立觀察人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達芙妮折射出了其它傳統國產鞋企的現狀,這些鞋企共同的癥結在於「船大難掉頭」,在消費者需求變化越來越快的時代無法在轉型上跟上步伐。


連虧三年


曾經的知名女鞋品牌達芙妮已經連續三年虧損。


2015年,達芙妮第一次出現虧損,虧損額為3.79億港元,營業額同比下滑19.1%至83.791億港元,核心品牌業務銷售下滑超過19%至75.211億港元。2016年營業額更是下跌22.4%至65.02億港元,虧損擴大至8.19億港元。


也就是在2015年開始,達芙妮開始遭遇關店潮。當年,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數目淨減少805個。截至2015年12月31日,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為5597個。2016年全年,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同店銷售率減少11.7%,銷售點數目淨減少999個,包括189家加盟店和810家直營店。截至2017年12月31日,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為3589個。


而在最輝煌的時候,達芙妮一共有2萬家銷售點。


達芙妮的困境也讓一部分加盟商感受到了壓力。一位已開店多年的達芙妮加盟商對時代周報記者直言,近年達芙妮的生意的確不好做。不過他同時表示,傳統國產鞋牌最近幾年的生意都不好做,「現在大環境都不怎麼樣,零售行業都在走下坡路。」


程偉雄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達芙妮的定位是大眾女鞋,但由於年輕消費群體對服飾的選擇面很廣,消費者本身對品牌的忠誠度不是很高,如果無法針對目的消費群體作出改變,達芙妮很難抓住消費者的心。


不過,在最新的季度財報中,達芙妮的下跌幅在近期已有所放緩,2017年全年同店銷售按年跌幅為12.4%——2015年和2016年的跌幅分別為18.5%和11.7%。達芙妮把原因歸結為「由於秋季系列的產品設計及產品組合得到提升並受到顧客好評,以及銷售效率提升」。


「漂亮100分,美麗不打折」曾經是達芙妮讓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語。但在業績壓力下,為了清理庫存,達芙妮在過去一年幾乎全年都在打折。


時代周報記者走訪了位於廣州天河區的一家正掛出打折字樣的達芙妮門店,正值周末,儘管店裡人流如潮,但在櫃檯前結帳的顧客卻門可羅雀。店員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為了清倉,一雙原價五百多的鞋子現在賣到兩百左右,而即便打折力度如此大,附近一家達芙妮門店不久前也因盈利壓力撤場。


昔日鞋王風光


達芙妮也有過輝煌的時光。


達芙妮成立於1990年,創始人是在臺灣做女鞋外銷起家的張文儀。據媒體報導,由於不堪忍受臺灣日漸高漲的土地和人工成本,張文儀把工廠轉移到福建莆田,生產重心也由此轉戰內地,達芙妮的品牌由此而來。


到了內地的達芙妮一炮而紅,不僅連續5年榮登內地女鞋的第一品牌,市場佔有率更一度接近兩成。


1995年11月3日,達芙妮在香港主板上市。


與競爭對手百麗不同,達芙妮定位於大眾流行的平價策略,走的是街邊店模式。這種模式一度為達芙妮帶來超高速的增長。達芙妮總店鋪數由2003年的739家店鋪發展到2013年6702家,短短十年間門店增長了9倍之多。2012年,達芙妮門店數量更是達到峰值,共有各種品牌店鋪6881間。在2009年至2012年四年間,達芙妮幾乎以每年開出上千家的速度瘋長。


2006年,達芙妮把在內地成功的經營經營複製到臺灣,設立專賣店,並聘請當紅明星組合S.H.E和歌手劉若英成為代言人。同期,達芙妮也被樹為了中小企業成功逆襲的典範。2008年,《達芙妮模式成功專賣》一書出版,專門分析其當時成功背後的故事。


不過很快,高增長下,達芙妮的經營弱勢也隨之暴露。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開始,達芙妮銷售費用幾乎佔到銷售收入的一半;此外,達芙妮存貨開始走高,2013年銷售收入104.47億港元,存貨達到26.43億港元,加上218天的周轉天數,達芙妮的業績壓力可見一斑。


程偉雄認為,達芙妮在品牌快速擴張的過程中,供應鏈跟不上是主要的硬傷。而龐大的門店數量也讓達芙妮從決策到下達命令反應偏慢,難以對時尚作出及時快速的響應。「對於快時尚品牌來說,供應鏈的速度和效率是關鍵。」


2015年,連續兩年業績徘徊不前的達芙妮迎來了首虧。


巔峰時期的達芙妮,市值一度達到195億港元。而如今,截至2月2日收盤,達芙妮市值卻已縮水至8.91億港元,不及當初二十分之一的體量。


轉型待考


達芙妮的困境並非孤例。2017年,鞋王百麗黯然退市。而其他國產女鞋品牌星期六、千百度、奧康等業績都均在近年遭受了業績下滑。中泰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隨著消費渠道從百貨專櫃轉出,從2012年左右起,幾大傳統女鞋企業紛紛開始「關店潮」。


服裝行業專家馬崗認為,由於新興消費理念和群體的出現,以及零售環境的疲軟,女鞋行業整體面臨著發展不景氣的問題。


不過,程偉雄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在傳統國產鞋企衰落的同時,同時也要看到一部分新興品牌正在異軍突起,款式時尚、款式變化快是這些新品牌的優勢,而由於傳統國產品牌做到一定規模後「船大難掉頭」,在供應鏈效率上無法跟上,導致跟消費者的需求脫節。這些鞋牌要脫離困境,就要對管理系統和供應鏈效率進行真正的改革。


業績壓力下,達芙妮展開了積極的自救。


達芙妮把眼光轉向了線上,加大了電商的力度。不過,達芙妮線上品牌銷量難言理想。時代周報記者登錄達芙妮天貓旗艦店,將該品牌全部商品按照銷量排序後發現,店鋪中銷量最高的一款鞋月銷量僅有1544筆。與線上其它鞋牌幾乎上萬的月銷相比,銷量略顯寒酸。


即便如此,電商還是為達芙妮處理掉了一定的庫存。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上半年,達芙妮電商業務保持銷售增長,維持盈利。而由於提出了線上和線下商店共享存貨的措施,達芙妮上半年存貨為1254.7百萬港元,平均存貨周轉期減少至200天。


達芙妮也試圖進行多元化投資挽救低迷業績。2016年,達芙妮參與製作了電視娛樂節目《蜜蜂少女隊》,希望藉此優化、加強及多元化達芙妮的市場推廣活動,推廣品牌形象。不過從結果看來,投資娛樂節目並未給達芙妮業績增添亮色,反而造成不小的虧損。


達芙妮也迎來了二代班子的上任。去年5月,達芙妮集團聯合創辦人張文儀之子張智凱同時兼任集團執行長集團主席。資料顯示,張智凱今年37歲,自2003年就進入達芙妮集團,從事產品研發工作。


張智凱上任後,對達芙妮進行了一系列變革。比如換掉原本老舊的logo,找更具時尚感的外籍模特拍廣告,弱化對「明星效應」的依賴等。此外,達芙妮日前和美國的時尚品牌OPENING CEREMONY進行跨界合作,也釋放出了達芙妮向時尚潮牌轉型的信號。


不過,也有年輕消費者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整體感覺上看,達芙妮的款式轉變得還不夠時尚。

程偉雄認為,達芙妮的轉型缺乏與市場的互動、戰略方向仍不清晰。「作為一家大眾品牌,達芙妮要進行真正的轉型,就要思考品牌到底是以時尚為導向還是以價格為導向。無論是哪種導向,帶來的結果都是截然不同的。」程偉雄表示。

相關焦點

  • 達芙妮、百麗……曾佔中國女鞋半壁江山的它們為何沒人買了?
    「大眾鞋王」達芙妮,過去3年關店3000家,市值從195億港元縮水至不足6億港元;稱霸一時的百麗,「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出一家新店」的盛況成為傳奇,常規操作是關店止損;而一代男鞋巨頭富貴鳥如今債臺高築,27年崢嶸換來的只有42億巨額債務……「鞋王」們逐漸從神壇跌落,徹底迷失。提起達芙妮,大家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S.H.E當紅的青春時代,每走過一個商圈都能看見一家達芙妮店。
  • 蝸居超市的達芙妮 何時「芙搖直上」
    李華很不理解,為什麼要同時開兩家達芙妮自相競爭。  達芙妮逐漸進入不良循環:庫存積壓嚴重,需要極速擴張消化庫存;但大量開店,又需要更大量的庫存,達芙妮只能靠微調模具,賣基礎款延續必要的流量,以至於2015年,店裡還在賣三四年前流行的松糕鞋。  追不上瞬息萬變的時尚,曾經的時尚達芙妮,陷入淤泥。  達芙妮不是沒有想過擁抱變化。
  • 達芙妮撤櫃背後:潮流退場,僅剩的幾家杭州門店多蝸居超市
    沒進專櫃,沒照鏡子,前後不過5分鐘,張阿姨決定拿下。新鞋很快和方便麵、玉米一起被帶走。黑色袋子上,白色Daphne的字樣有些顯眼,但很快消逝在擁擠的人群裡。這是邱含芳星期二下午開張的第一單。這家超市的達芙妮專櫃,只有她和店長李華兩個人。
  • 【深度】達芙妮的浮沉與自救
    每個元素都在與以往的達芙妮告別。剪彩現場快閃店內部「我們也是想做個大膽的運用,來解釋自己的改變。」張智喬說。他是達芙妮的執行董事,他的哥哥張智凱在去年5月接任達芙妮董事會主席,兄弟兩一同成為達芙妮28年來的第三代掌門人——他們的父親是達芙妮創始人之一的張文儀。但效果並非立竿見影。「他們為什麼要合作?
  • 一代「鞋王」達芙妮,黯然退場……
    突然有一天發現,買了很多年的品牌實體店關閉了,一代「鞋王」達芙妮,退出的那麼無聲無息。90後女生們的青春回憶裡,就有一雙達芙妮小高跟。它是剛上大學時,第一次送自己的禮物。曾經由S.H.E代言,有自己專屬廣告曲的達芙妮,讓我們記憶猶新。當年的達芙妮真的是,遍布大街小巷。如今,達芙妮實體店大量撤櫃,這意味著昔日的一代「鞋王」正悄然沒落。讓人不得不感到惋惜。
  • 記者打探"平價鞋王"達芙妮門店:兩雙99元鮮有人買
    達芙妮關閉中高檔產品線下渠道,記者打探:成都仍有門店營業,兩雙99元鮮有人買  近日,據媒體報導,素有「平價鞋王」之稱的達芙妮國際宣布徹底關閉中高檔產品線下渠道。曾經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達芙妮門店如今是否還在營業?對於此事,店員是否清楚?
  • 只穿過一次的達芙妮女鞋內裡嚴重掉皮
    去年12月12日,朱小姐在位於杭州市體育場路的達芙妮店買了一雙鞋,是2008年的款,特價80元。「擱了幾個月一直沒穿,後來送給了我的一個朋友。大約一個多月前,她穿過一次後就來告訴我:鞋子裡面掉皮了,沾得滿腳都是碎片。」朱小姐說。
  • 希臘神話:太陽神阿波羅和達芙妮的情感糾葛
    而且長得風度翩翩,是神界第一美少年,可是當愛情降臨的時候,如此厲害的天神,也會被愛情搞的茶不思飯不想,而這個令太陽神神魂顛倒的就是河神珀紐斯的女兒,水澤仙女達芙妮。太陽神阿波羅愛上達芙妮,並不是一見鍾情,而是愛神厄洛斯教訓阿波羅的結果。
  • 媽友最愛的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廣州多家門店關閉……再見,「鞋王」
    說起達芙妮這個牌子媽友們一定都不陌生了想當年,它可是遍布廣州大街小巷、受盡年輕女孩青睞的「牌子貨」不少人出社會賺錢後買的第一雙高跟鞋就是達芙妮回家後還左看右看捨不得穿>8月25日晚,達芙妮國際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同比增長63.77%但仍虧損1.41億港元這樣的嚴峻形式下達芙妮終究還是沒扛住宣告徹底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
  • 一代人的回憶達芙妮 宣布退出實體零售店
    >達芙妮已經不像之前如此火爆, 也逐漸很少在生活中被談及, 但是,昨天的一條微博熱搜, 卻讓不少人直呼「爺青結」——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一度甚至衝到了熱搜榜首位。
  • 「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關店近千家
    自2003年起,達芙妮以每年在內地開設150家專賣店的速度進行全面性擴張,並迅速在二三線市場擴大佔有率,這些市場成了達芙妮重要的利潤來源,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陰影下,廣闊的內陸腹地是達芙妮最好的避風港。而後,「漂亮100分,美麗不打折」眾人皆知,達芙妮盛況瞭然。在北京通州的新華大街上,達芙妮專賣店就開在肯德基和必勝客旁邊。
  • 「平價鞋王」達芙妮黯然隕落:溫柔未盡,只剩離歌
    沒說完溫柔,只剩離歌 !——信樂團《離歌》許久以來在市場上幾乎「失聲」的達芙妮,近日以另一種方式引發了關注。而同類型產品中,基於保持品牌價值的考慮,很多品牌會把庫存銷毀或剪標處理,而不是像「達芙妮」這樣簡單流入市場。更為甚者,為了打贏價格戰,「達芙妮」不僅對庫存鞋品打折銷售,部分新款鞋品到店僅僅一個月就倉皇降價,品牌形象進一步崩壞。然而即使這樣,依然沒能挽救它的境遇。
  • 「大眾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 關店近千家
    自2003年起,達芙妮以每年在內地開設150家專賣店的速度進行全面性擴張,並迅速在二三線市場擴大佔有率,這些市場成了達芙妮重要的利潤來源,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陰影下,廣闊的內陸腹地是達芙妮最好的避風港。而後,「漂亮100分,美麗不打折」眾人皆知,達芙妮盛況瞭然。在北京通州的新華大街上,達芙妮專賣店就開在肯德基和必勝客旁邊。
  • 《啟源女神》達芙妮怎麼樣 新水弓達芙妮技能詳情介紹
    導 讀 啟源女神達芙妮技能強不強?達芙妮是啟源女神即將帶來的全新SSR,一定有很多小夥伴想了解這位新角色的技能吧。那麼,這位角色的新技能是什麼呢?
  •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一代鞋王,就此落幕
    此情此景,不由得讓人感慨:一代鞋王達芙妮,淪落到如此地步,實在是太慘了!眼看他起朱樓提到達芙妮,80、90後必然不會陌生。它是媽媽們鍾愛的鞋子,也是我們剛擁有自己審美後,會拉上閨蜜一起去逛的店鋪。當時的代言人SHE,甚至還親自到場了達芙妮第4000家門店的開業。那時的達芙妮,是「鞋」中龍鳳,被稱為一代鞋王。「漂亮100分,美麗不打折」的這句廣告語,人盡皆知。在最鼎盛的時候,達芙妮的女鞋市場佔有率接近20%。這意味著什麼?賣出的每五雙女鞋裡,就有一雙來自達芙妮。
  • 曾經「遍地開花」的達芙妮,平均關店2.8個門店,能否回到巔峰
    昔日和百麗國際一起在國內鞋業撐起一片天的達芙妮,最終也沒能擺脫這個結局。達芙妮在2012年到達巔峰以後,業績就開始一年一年的下滑,達芙妮女鞋輝煌的時候在市場佔有率約為20%,但是在2011年以後就在下坡路上一去不復返,2015年更是慘澹直接暴跌18.5%,也是當年達芙妮業績第一次出現虧損。
  • re0:暴食魔女 達芙妮 「你看起來很美味呢」
    達芙妮(ダフネ)在四百多年前被世人稱之為『暴食魔女』她的名字達芙妮(Daphne)來源於希臘神話中的希神【黛芬妮】,同名行星是小行星帶行星。為了抑制自己的食慾,用鎖鏈把自己束縛在(百足棺)之中,但百足棺沒有自我意識,全靠達芙妮控制它,比起三大魔獸,百足棺更像是達芙妮身體的一部分。她也是三大魔獸的創造者,與其說是創造,不如說是三大魔獸從她的無盡的飢餓感中脫落下來,無意識的產物。
  • 五年慘虧41億,從臺中起步的一代鞋王達芙妮為什麼會收不了攤?
    去年平均一天關一家店,五年慘虧41億港元,一代鞋王達芙妮黯然無光,也撐不住了,近日宣布將徹底退出實體銷售。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女鞋品牌達芙妮,其實是出身臺中的臺資鞋廠,2012年最旺的時候,有4598間直營門市和1010間加盟店,也就短短幾年光景,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面臨生死存亡,令人不勝唏噓!
  • 實體店清倉 達芙妮「斷腕」難解窘境
    曾經店鋪遍地開花的大眾鞋王達芙妮關店潮仍未結束,而這一次開始在一線城市蔓延。日前,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達芙妮位於京城大型商超的部分店面都在清倉撤店。作為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如今達芙妮恐怕也未能預料,虧損、關店只在一夕之間。
  • 達芙妮、奧康、百麗……這些曾經的「鞋王」你還穿嗎?
    許多年輕女孩們通過這首歌認識了達芙妮,她們內心開始幻想穿上達芙妮,就會「比誰都不平凡」。歌曲《月桂女神》歌詞截圖很多人也是從這時候開始注意到,大街小巷都是達芙妮的門店。實際上,達芙妮的擴張從2002年就已經開始了,而自2005年之後,擴張速度就肉眼可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