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芙妮撤櫃背後:潮流退場,僅剩的幾家杭州門店多蝸居超市

2020-12-25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見習記者 劉俏言 記者 張蓉 文/攝

達芙妮專櫃

杭州江城路,世紀聯華超市一樓。

張阿姨推著購物車出來,車裡堆著大包康師傅紅燒牛肉麵,散裝玉米剛剛剝完葉子。她在摞一起的99元涼鞋前駐足,拎起一雙鑲著閃亮水鑽的露趾涼鞋。

沒進專櫃,沒照鏡子,前後不過5分鐘,張阿姨決定拿下。

新鞋很快和方便麵、玉米一起被帶走。黑色袋子上,白色Daphne的字樣有些顯眼,但很快消逝在擁擠的人群裡。

這是邱含芳星期二下午開張的第一單。這家超市的達芙妮專櫃,只有她和店長李華兩個人。

連同江城路店在內,目前,杭州僅剩幾家達芙妮專賣店,三家以上都依附於超市,少有的一間超百平方米的商鋪,位於距主城區15公裡的良渚。

這幾天,李華她們和顧客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總部已經澄清,不會撤櫃,撤走的只是中高端品牌。

超市周邊地塊已經被拆遷,還剩為數不多的老房子,顯得有點落寞,恰如那個曾經由S.H.E代言,有自己專屬廣告曲的達芙妮品牌風光不再。很多人因為達芙妮的撤櫃消息,才恍然勾起自己的時尚與青春記憶。這30來年,達芙妮在浮浮沉沉之中輝煌過,跌落過,至今仍掙扎著尋找生存之道,但最終,和一代人的青春擦身而過。

女孩們的第一件「奢侈品」

達芙妮專櫃

和大多數女孩一樣,何雪的時尚啟蒙,與達芙妮有關。12年前,她的第一雙高跟鞋,是達芙妮當年的「爆款」,一雙坡跟鞋。

高中合唱比賽,她是指揮,可以穿西服,但無論是新百倫跑鞋,還是阿迪達斯的貝殼鞋,都不配那身新買的白西服。於是,她問媽媽要了200塊錢,趁著午休,餓著肚子跑出校門,打車到最近的一家達芙妮。

在這之前,她只是在馬路上透過櫥窗遠遠看一眼,從來沒踏入過。何雪不記得那天試了多少雙高跟鞋,最後,她選了一款打折的黑色坡跟鞋,前面帶一個蝴蝶結,「黑色搭配西服端莊,蝴蝶結代表少女心,最重要的是它賣198,我手裡的錢剛好夠。」何雪回憶道。

對於很多「學生黨」來說,達芙妮平日裡200元—400元的價位,並不能隨時消費。等到打折季,店裡往往擠滿了人。

12年前,李華剛剛入職達芙妮做導購員,每年的季末打折,她都讓店員穿上紅衣服,好讓顧客在人山人海中一眼找到她們。

在網購還沒有那麼發達的年代,達芙妮玩得一手好營銷。有S.H.E給達芙妮唱的廣告曲《月桂女神》吸引年輕女孩,有劉若英代言留住知性女人。作為國內第一代快消品牌,達芙妮把店開遍了各大商業街,線上能看到,線下能買到,憑著每年800家店的速度,在最巔峰的時期,達芙妮的線下門店開到了6881家。

平均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2005年,達芙妮佔據著中國女鞋近20%的市場份額,是妥妥的「C位」。

這份職業也讓李華臉上有光。她還記得,品牌鼎盛時期,她去坐公交,幾乎每個女孩腳上穿的都是達芙妮。

不同時期的幾位導購回憶,成交曾如此容易:每個顧客,離開時幾乎都會帶走一兩雙鞋子,業績好的導購,一天能賣出超過60雙鞋子;即便售價1000多塊錢的過膝靴也很好賣,每天3萬元的銷售額,導購們都會覺得「一般般」——跨年夜,杭州的延安路旗艦店甚至能通宵賣出12萬元的業績。

每到達芙妮上新季,李華就會給自己和女兒瘋狂買鞋,母女倆穿的鞋子,幾乎都是達芙妮的。

直到女兒讀高二那年,李華再送鞋,遭到無情拒絕。

從「高跟鞋」到「平底鞋」

達芙妮專櫃

變化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

李華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大概和她被女兒拒絕同一時期,達芙妮標誌性的坡跟鞋和松糕鞋,沒那麼好賣了,尤其是5CM以上的高跟鞋,新成長起來的女孩們嫌不舒服,遭到冷遇。

置身在堆砌著馬卡龍色系和蝴蝶結高跟鞋的專櫃,李華很難想像,外面的世界變了,女孩子們穿裙子,開始配平底鞋和小白鞋,即使李華覺得這樣很不搭。

2012年,就在營收破百億,老闆迎娶女明星,達芙妮一片風光之時,瘋狂擴張埋下的危機漸漸浮現。

李華當時在街邊店當店長,另一家門店就開在對面,賣的鞋款也差不多。李華很不理解,為什麼要同時開兩家達芙妮自相競爭。

那年,28歲的林青青也加入達芙妮,成為導購,在延安路旗艦店僅做了三四個月,就升為店長,「因為開的新店太多了,當時杭州就有二三十家店。」

達芙妮逐漸進入不良循環:庫存積壓嚴重,需要極速擴張消化庫存;但大量開店,又需要更大量的庫存,達芙妮只能靠微調模具,賣基礎款延續必要的流量,以至於2015年,店裡還在賣三四年前流行的松糕鞋。追不上瞬息萬變的時尚,曾經的時尚「icon」達芙妮,從頂端快速墜落,陷入淤泥。

正在清庫的達芙妮專櫃。

達芙妮不是沒有想過擁抱變化。在電商迅速崛起的2006年,達芙妮就和天貓、京東有過合作,但很快,他們就把業務的重點轉向臺資背景的電商「耀點100」,自己投資,減少與其他各電商平臺的合作。

正如如今,沒人記得「耀點100」是什麼,達芙妮行差踏錯,與網際網路電商失去了彼此,業績也從2015年開始持續下滑。

曾門庭若市、收銀排隊的達芙妮專櫃不再紅火。林青青回憶說,早在2017年左右,電商衝擊下,租金高、客流少的街邊店陸續關停。

退身超市,顧客阿姨們有些難搞

2018年,李華所在的達芙妮街邊店撤櫃,她被分到曾為「競爭對手」的超市店,每天打交道最多的,就是50歲以上的阿姨們。

超市店客流量穩定,平時營業額在3000—5000元不等,周末有時候可以做到1萬元,但也有煩惱。

前幾天,李華剛剛處理了一個退貨,一位大姐買了半年的拖鞋,說穿著滑腳要退款。李華反覆和大姐解釋,當初是大姐堅持買大一碼,而今鞋已經穿了很久,影響二次銷售,不能退款。

大姐一開始在店裡爭吵,後來到邊上的紅蜻蜓專櫃和化妝品店抱怨,驚動了超市經理,好不容易才被勸回家。李華對這樣的糾紛習以為常,她見過去年買了鞋、今年降價來找她理論的,也習慣了老太太們每天來問一遍價格,就是不買,等降價。

前幾年,還會有一些老客從蕭山開車過來買鞋,一次買走六雙,不過這樣的老客越來越少了。李華偶爾有些恍惚,回憶起接公司團購鞋子訂單忙不過來的日子,如今,這樣的單子已經沒有了。

有時,達芙妮專櫃依然熱鬧。

有時,達芙妮專櫃依然熱鬧。

2019年,延安路旗艦店也關閉了。林青青索性與幾個合伙人一起承包,一統杭州區域的達芙妮銷售。曾是時尚女鞋代名詞的達芙妮,如今再難入駐大型購物中心。林青青坦言,「少則七八萬的月租,達芙妮難以為繼。」

「芙搖直上」,達芙妮嘗試改變

從杭州主城區搭乘近1小時的地鐵,到達良渚永旺夢樂城,張利華直奔二樓的達芙妮專櫃。這家佔地300多平方米的商鋪,是目前杭州最大的達芙妮專賣店,店長是張利華的老熟人——因買鞋而結識的朋友楊阿麗。

做了十多年私人美容顧問的張利華今年41歲,買了十多年達芙妮。但去年底,她在寧波常逛的那家達芙妮專賣店消失了,小自己5歲的楊阿麗調到杭州做店長。

趁著到杭州出差,張利華特意去光顧達芙妮,採購夏款鞋。亮紫尖頭細高跟、天藍絨布高跟、閃粉尖頭矮跟、方頭坡跟涼拖、淺綠平底涼拖、圓頭休閒鞋……在貨架上五顏六色的上百個款式中,張利華流連兩小時,一次性買入了六雙。

張利華一次性買入六雙鞋。

過去十多年,每到換季,她都會走進達芙妮專櫃,「經常一次性買不少。每次去都能挑到喜歡的鞋,一年最少也會買三四雙。」

「矮跟時裝鞋平時工作穿;高跟鞋搭配禮服,用來參加晚宴或重要會議;涼拖為下雨天準備。」張利華愛美,從事的美容行業也對她的著裝有要求,她會花心思為不同的服飾和場合搭配各自適合的鞋,達芙妮成了她依賴多年的選擇,「款式多樣、穩重,價格實惠,買六雙鞋我只花了一千多塊。」

常年在浙江各地奔波,張利華說自己很費鞋,「一雙鞋大多只穿半年。」達芙妮仍是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

年歲漸長,張利華買的達芙妮鞋跟越來越低,也不再向身邊人推薦達芙妮,只是,「它如果撤櫃了,我會覺得很可惜。」

楊阿麗將張利華拉進一個聚集老顧客的微信群,200多人中,大多是像她們一樣的「70後」或「80後」。「『90後』、『00後』,可能會覺得達芙妮的款式太老氣了,」林青青和李華,也都能明確感受到年輕客戶的流失,她們覺得,原因有市場的變化,也有消費觀念和時尚審美的變遷。

這幾年款式設計有了變化。

「今年又受疫情影響,整個行情都不好,業績只有去年的五成。」對於達芙妮此刻的落寞,林青青惋惜又惆悵,可也不斷勸慰自己,總會有翻身時,「我們不能決定商品開發,只能提高服務,盡力留下客戶,畢竟達芙妮還在堅守。你看李寧,不也從閉店潮中起死回生了嗎?」

李華的貨架上,超過30歲的品牌達芙妮,面孔也在悄然變化:多了「老爹鞋」、板鞋,「國潮風」的帆布鞋,正擺在最顯眼的貨架上。

這個系列的名字,叫「芙搖直上」。

(李華、林青青為化名)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蝸居超市的達芙妮 何時「芙搖直上」
    這家超市的達芙妮專櫃,只有她和店長李華兩個人。  連同江城路店在內,目前,杭州達芙妮專櫃屈指可數,三家依附於超市,少有的一間超百平方米的商鋪,位於距主城區15公裡的良渚。  超市周邊,拆遷後還剩為數不多的老房子,有點落寞,恰如那個曾經由S.H.E代言,有自己專屬廣告曲的達芙妮品牌。
  • 當年請SHE做代言的達芙妮要退出實體零售了!杭州有專櫃月底撤櫃...
    事實上,昨天(8月25日)晚上,達芙妮國際(00210.HK)在發布2020上半年業績報告的同時,就已經官宣了這一消息。據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達芙妮國際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虧損1.41億港元。
  • 達芙妮將關閉所有線下店,不少網友認為款式已跟不上潮流
    8月26日,這一新聞在網上引起熱議,衝上熱搜榜第一位,很多網友在評論中說,達芙妮的設計與款式已跟不上潮流。現代快報記者探訪南京新街口商圈,發現已經找不到專櫃和門店了。 這個創建於1990年的香港女鞋品牌,在1995年上市,巔峰時期國內曾有近7000家門店。 8月26日,現代快報記者探訪了南京新街口商圈多家商場。面積很大的女鞋區,有不少消費者在選購、試穿,但是已經看不到達芙妮這一品牌。在一家商場內,原本達芙妮專櫃的位置已經被另一家女鞋品牌取代,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9年10月,達芙妮就撤櫃了,後面就是我們在這裡了。」
  • 杭州:徹思叔叔7家超市門店撤櫃 瑞可爺爺也不見了?
    昨天,市民陸小姐和家人逛到世紀聯華華商店,發現才短短一個多星期,蛋糕店已經變身成服裝店了。無獨有偶,位於世紀聯華西湖文化廣場店內的徹思叔叔同樣撤出了超市。   而就在此前不久,徹思叔叔剛對「明年上海即將關店20家」進行闢謠,如今杭城7家徹思叔叔中所有超市門店都已撤櫃,剩下的5家為銀泰內的商場店。
  • 「鞋王」達芙妮日均關店7家!西安街頭品牌店紛紛撤櫃已難尋蹤影
    記者走訪發現,西安街頭達芙妮老店紛紛撤櫃。西部網訊 (記者 張棋)8月25日晚,「鞋王」達芙妮宣布退出中高檔品牌的實體零售業務(包括中國大陸及臺灣),並關閉旗下所有其他品牌業務銷售點。8月27日,記者對西安街頭進行了走訪發現,昔日受大家追捧的達芙妮老牌店面已經紛紛關門。「鞋王」達芙妮紛紛撤櫃 已難尋蹤影8月27日上午,記者首先來到了雁塔區城市立方綜合商場,幾經尋找並未見到達芙妮專櫃。商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商場內的專櫃多是一些消費者追捧的品牌,商場對品牌的銷售額有一定的要求,達芙妮品牌未在該商場入駐。
  • 一代「鞋王」達芙妮,黯然退場……
    曾經由S.H.E代言,有自己專屬廣告曲的達芙妮,讓我們記憶猶新。當年的達芙妮真的是,遍布大街小巷。如今,達芙妮實體店大量撤櫃,這意味著昔日的一代「鞋王」正悄然沒落。讓人不得不感到惋惜。盲目擴張 積壓嚴重2003年以後,達芙妮增加了6000多家店鋪,到2012年,總店鋪數達到了6881家。無論是任何品牌,在一、二線城市永遠銷售的更多、更快,小城市則反之。
  • 媽友最愛的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廣州多家門店關閉……再見,「鞋王」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達芙妮就已經關閉了132個銷售點直到現在,他們還剩下293間店鋪比去年年底時的數量足足少了19%這樣的火速關店現象其實早在去年就已出現2019年年末,達芙妮國際門店總數從年初的2820家收縮至425家
  • 杭城多家超市撤下奧利奧餅乾等食品
    杭城多家超市撤下奧利奧餅乾等食品截至昨天晚上10點,記者從世紀聯華、華潤萬家、麥德龍、樂購等杭城多家超市得到證實,吉百利巧克力已經全線下架,M&M's巧克力、 奧利奧餅乾則在部分超市撤櫃。  日前,吉百利以產品成分「存在疑問」為由主動宣布在港臺地區召回11款巧克力產品。雖然並沒有聲明同時要在內地召回,但是記者昨天從多家超市得到證實,吉百利已經在9月29日左右悄悄向杭州多家超市發出召回通告。
  • 內憂外患達芙妮:北京部分店面撤店清倉 市值縮水超百億
    7月29日,新京報記者發現,部分達芙妮店面已經開始「瘋狂」清庫打折,部分涼鞋單價69-159元不等。位於北京中關村食寶街的某店面開始清倉活動,銷售人員表示將撤店。曾經備受青睞的女鞋龍頭達芙妮接連傳出門店倒閉的消息,而該公司的市值已從巔峰期的170多億元跳水至7月29日的2.64億港元,市值僅剩1%。
  • 股價持續增長 「昔日鞋王」達芙妮能否趁此機會翻身?
    進入8月,達芙妮股價一改下跌頹勢,呈現多日增長,8月7日更是暴漲52.5%。當前,在達芙妮業績持續下跌、打折、關店成常事情況下,此時股價增長,達芙妮是否遇到了轉機?近日,記者走訪北京各大商場發現,達芙妮多家門店開啟打折模式,部分款式折扣後僅需80元左右,同時新款產品也一起參與折扣活動,更有門店甚至開始清倉撤店。相關門店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目前已接到撤店通知,折扣活動也以出售存貨為主,同時,北京地區已經有完成關店的門店。在問及達芙妮是否將撤出北京地區時,門店人員告訴記者,具體情況不清楚,但打折、關店的門店數量不在少數。
  • 沃爾瑪即將撤出濟南,目前山東僅剩2家
    濟南又又又有一家大型超市撤櫃了!「沃爾瑪泉城路店6月份要關門。」最近,關於沃爾瑪要撤出濟南的消息不脛而走。7日,在沃爾瑪泉城路店,不少貨架已經售空。多位工作人員表示,售空的商品不再補貨,超市很快就會關門。
  • 一代「鞋王」達芙妮,關店6500多家,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據消息,「達芙妮國際從2012年巔峰時期的6881家門店,減少至如今的不到300家。其中僅2019年,達芙妮國際門店總數就從2820家就收縮至425家,日均關店6家。」曾經,達芙妮用10年時間將店鋪數拓展了9倍,卻在3年裡喪失了半壁江山。
  • 怒虧10億,撤櫃6000家!達芙妮還能靠門口促銷的喇叭搶救一下嗎?
    也有時刻關注商鋪變遷動態,馳騁創業疆場的女性,言之鑿鑿的跟我說:我知道,家門口附近的達芙妮因為生意太過慘澹而搬走了,原來的地址上開了家喜茶,生意不要太好。一些趕時髦,愛打扮的00後少女,對「達芙妮」的印象反而很淡薄,有一次我問她們:你們買不買達芙妮的鞋子?
  • 杭州超市進入洗牌期 一年關了四家大型超市
    杭州僅剩兩家家樂福在家樂福昨天發出的公告中,除了有關停業的消息外,還明確指出了對持有蕭山家樂福購物卡的顧客自2014年9月17日至10月31日,可至店辦理退卡事宜。同時,持有家樂福蕭山金城店的購物卡,可以到杭州延安路的湧金廣場店和餘杭南苑店消費,它們是家樂福在杭州地區最後兩家門店。超市貨架上,商品已經基本清空,沒有補貨的跡象。
  • 實體店清倉 達芙妮「斷腕」難解窘境
    面對持續虧損,達芙妮也曾考慮向電商化轉型,但是效果甚微,關閉實體店成為自救的方式之一,但如何打破經營僵局仍是達芙妮難以迴避的難題。再現撤店10家以上事實上,達芙妮的關店潮開始已久,只不過這一次,達芙妮關閉的店面集中在了一線城市商超。
  • 三年關閉三千多家店 「大眾鞋王」達芙妮怎麼了?
    (原標題:三年關閉三千多家店,「大眾鞋王」達芙妮怎麼了?)作為中國知名的女鞋品牌之一,相信很多人都曾光顧過達芙妮的門店,但是近年達芙妮過的並不好。
  • 三鳴丨達芙妮退出實體店零售,傳統門店到底要不要轉型網際網路?
    8月25日,達芙妮宣布旗下中高檔品牌徹底退出實體零售,轉向線上銷售。2013年,達芙妮經營出現危機,2015年,虧損超40億港元,與此同時,門店數量也在五年內迅速減少6257家,截至2020年6月底,僅剩293家。達芙妮們巨頭零售的沒落,有個很重要的共同特徵,就是對於電商化準備不足或者沒有抓住時機。
  • 沃爾瑪杭州東新分店今日停業 在杭州僅剩4家店
    沃爾瑪杭州東新分店今日停業 在杭州僅剩4家店來源:聯商網2019-06-18 11:03聯商網消息:根據沃爾瑪杭州東新分店此前的公告顯示,該店將於2019年6月18日(今天)起停止營業,同時沃爾瑪表示,其在杭州還有4家門店。
  • 樂天中國僅剩3家門店!天津最後一家樂天百貨也即將關閉
    繼樂天瑪特售出在中國的73家超市後,樂天百貨也開始收縮其中國業務。位於天津文化中心的一棟6層的樂天百貨店即將關閉,店內護膚品、鞋履服裝的專櫃已撤去大半。撤店公告顯示:該店將於3月31日停止營業,樂天百貨會員卡積分兌換和樂卡(充值卡)的消費需要在3月31前完成。
  • 達芙妮為什麼沒人買了?-虎嗅網
    過去的2017年,國產鞋牌達芙妮平均一天關閉三家門店。近日,達芙妮集團發布四季度初步業績顯示,2107年第四季度,達芙妮集團關店328個,其中包括317間直營店和11家加盟店。2017年全年關店數達到100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