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顏悅色呂良:一個文創「逗比」的餐飲創業史|大咖面對面

2020-12-19 格隆匯

「依靠技術進步獲得產品競爭力,這才是一個產業健康的標誌。」

「我有幾次去店裡喝茶,發現沒放糖,我想老闆來喝都這樣了,客人來了怎麼搞嘞?」坐在天圖新生活大會會場的隔壁,創立了茶顏悅色的長沙人呂良,跟我們聊起他是怎麼想到要做一個反商業的承諾的。

茶顏悅色是長沙本地的中國風茶飲品牌,這個反商業的承諾被他叫做「一杯鮮茶的永久求償權」。一提起來,他自己也樂,做老闆的去店裡,連著兩三次喝到沒放糖的茶,他恐怕是獨一份了。

他坦言,茶顏雖然成立了五年,但他直到這兩年才開始有些摸到了門道。在這家「新」茶飲企業裡,老闆正在學習做一個老闆,店長也在學習如何做一個店長,他自覺茶顏的基本功還不夠紮實,只能一邊打磨,一邊請顧客監督。所以,只要顧客覺得買到的茶味道不對,就可以要求店員重做。

呂良原本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創人,自稱是一個「逗比」的老闆,開了一家「有趣又真誠」的茶飲店。

為了打造出了茶顏的中國風,呂良從插畫師手中,花掉上百萬購買設計版權,開發大量周邊贈品,甚至還做「雨天第二杯半價」這種情懷式打折。這些開支讓茶顏一直處在「毛利率生存線」上,但卻乘上了顏值經濟的東風,成為網紅店中的一員。

茶顏悅色的門店數量幾乎跟喜茶相當,卻把勁兒全使在了長沙,變成了長沙才有的「特產」——到過長沙的人,多半都會被當地朋友帶去這個「地標」式奶茶店,喝上一杯幽蘭拿鐵。

即便成了「地標」的創始人,呂良依然把當下的階段總結為「德不配位」:「這幾年新式茶飲行業的火燒得太旺了,我覺得花兩三個小時去排隊,就為了喝一杯茶,不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慢慢地大家就會回歸理性消費,到那個時候,店面衛生、品質穩定性這些基本功,才是一個好品牌所必須的。」

因為選擇了在「新手村」長沙不斷打磨,使茶顏成了一代高中生的青春記憶,一個在長沙長大的女孩,在畢業前夕寫了一首《想請你喝一杯幽蘭拿鐵》以作紀念。

以下是格隆匯對呂良的專訪實錄。

文創人做餐飲

01

格隆匯:最近,網紅故宮也帶起了一波中國風,「萌萌噠」的皇帝成了鎮館之寶,開年的上元節之夜更是一票難求。故宮又從文創進入餐飲行業,角樓火鍋店吃的是萬壽菊花鍋,咖啡店裡喝的是「三千佳麗」奶茶。這和您「文創人做餐飲」的轉型非常類似,在您看來,文創人應該怎麼做餐飲?現在茶飲店已經不單單是做茶飲,成了一種文化載體,現在這個賽道上,實力和顏值哪個更重要?

呂良:文創人做餐飲,有點像賽跑,如果把它當成短跑,賺一筆快錢,就要第一個衝出去,越快越好;如果它是長跑,要一直跑下去,那之前的短板該補還得補上,比如供應鏈、品控。因為有了像故宮這樣的跨界,餐飲行業會變得更豐富多彩,百花齊放才能讓行業更好。

實力肯定是更重要的,文創的東西比較容易複製,但是餐飲的東西是比較難複製的,所以最終還是要尊重餐飲行業的客觀規律。我花了挺長時間完成這種角色上的轉換,對這個行業的認知也是遞進式的,在一次次失敗的經歷裡慢慢摸索,每個坑都讓我重新審視一遍自己的能力,好的方面打個「√」,不好的方面畫個「×」,逐漸認清自己的能力圈

我覺得這門生意還是個餐飲的邏輯,文創就是給品牌穿了個衣服,關鍵還是在產品的內在,它應該是內外一致的。在茶顏五周歲的時候,我們做過一個「五年陳禮包」,除了茶飲兌換券,還有寫滿了情話的杯墊,我們把心思全放在贈品上了,就是那一本《窖什麼》立體書,我們自己也覺得好玩,很符合真誠有趣的調性,看完以後也會加深用戶對茶顏的了解。

02

格隆匯:茶顏要花掉幾十萬從博物館購買名畫版權開支,大量周邊用于贈品而不創收,還有很多有調性的活動,比如雨天第二杯指定飲品半價。這些小細節,的確能帶來更好的體驗感,但15元一杯的平均單價,如何cover掉這些成本?

呂良:我們在版權上的開支有一兩百萬了,「從博物館購買」這個說法是誤傳的,因為博物館裡的都是先人作品,沒有版權,只有授權。我們是從一些風格匹配的獨立畫手那裡,購買的版權,包括茶顏的「方寸間·桃花源」概念店,都是請這些設計師來做的。也算是為一些優秀的畫手和插畫師,提供一個商業化的路徑。

我們的毛利率的確是比行業平均要低很多,基本上是處在一個「生存毛利率」線上。只要有一點賺的,又能給客戶好的感受就可以了。我關注的不是財務指標,而是有沒有浪費,比如一桶紅茶泡好只能用兩三個小時,因為估計錯誤,大半桶都倒掉了,這就是不專業了。只要沒有浪費,付出全都給到了顧客的,我覺得多少都不過分。

03

格隆匯:您是如何想到要特別提出「一杯鮮茶的永久求償權」的?這和百果園的「三無退款」有些相似,用一個反商業的承諾,以退為進,反而建立起了信任。實際求償的顧客比例是否出乎你的意料?

呂良:平常我會把自己當消費者,去門店喝茶,也請朋友去,有幾次發現沒放糖,還是連續幾次,我想老闆來喝都已經這樣了,客人來了怎麼搞嘞?所以就想了這麼個挽留顧客的辦法,讓顧客來監督,不滿意願意說出來,說明他們還是在乎我們品牌的。一來是因為我們確實做得不夠好,二來是傳達一種「我在乎你」的態度。

你說這個是「反商業」,其實商業是逐利的,這種「反商業」反而是符合人性的。客人來求償的比例並不高,我們盡力去降低門檻,哪怕有客人想起半年前喝的一杯茶味道不對,我們也會重新做。

圖片來自茶顏悅色官方微博

04

格隆匯:「讀30本書,看30部電影,瘦一點吧,順便談個戀愛不談也行主要是發財」,這句話來自茶顏悅色的官微,是員工在分享自己的新年小目標。茶顏員工的平均年齡多大?內部文化是怎樣的?這讓茶顏和其他公司有什麼不同?

呂良:這很像二十年前的我會說的話,我挺喜歡看的,有趣又真誠,這也是我們內部的文化氛圍。茶顏員工大都是90後、95後,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這個行業年紀大的人還真做不了,所以我儘可能把我自己弱化。

我覺得老闆性格不同,做出來的東西也不太一樣,我本來就比較逗比,逗比的人做逗比的品牌。涉及到管理的事,我也不刻意藏著掖著,透明一點,反而更有效果。

顏值經濟的東風

05

格隆匯:以前我去長沙旅行,第一天朋友就帶我去了兩個長沙的地標,一家是步行街上的茶顏悅色,一家是江邊的文和友龍蝦館。我是第一次見到一個城市的地標是奶茶店的。您覺得茶顏在長沙人的心目中,是個什麼樣的品牌?

呂良:茶顏是一個陪伴式的品牌,長沙人看著它從小長到大,越來越有本事,越來越讓人欣喜。我們說80後看著《西遊記》長大,90後聽著周杰倫的歌長大,大概就是這麼一種感覺。

茶顏變成長沙的地標其實讓我挺意外的。不像臭豆腐、小龍蝦,奶茶沒那麼強的地域性,我也沒想過茶顏能成為一個特產型品牌。大概在茶顏成立第三年開始,有人說朋友來長沙玩,要帶他們去茶顏嘗嘗,我自己都覺得「哈?什麼鬼?」後來冷靜分析了一下,這可能和北上廣深的顏值經濟有關——全國都開始有喝奶茶打卡發朋友圈的習慣了

茶顏的杯子上印的是中國風的畫作,再加上只有長沙有,所以是借了顏值經濟的東風。如果茶顏晚成立了五年,我們即使做得再好,也不至於成為到了長沙就非得喝的奶茶。

06

格隆匯:茶顏最初的一波鐵粉是怎麼來的?和現在的用戶群有沒有什麼不同?

呂良:2014年,茶顏剛剛出來,那時候流行的是粉末衝調的珍珠奶茶,我們已經開始用咖啡的做法來做鮮茶了,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所以最早的「鐵粉」是我們「教」出來的,類似於現在很多茶飲店講喝茶的步驟,我們當時也做這個功課,而且還更繁瑣——要「一挑、二攪、三喝」。我們自己的體驗就是,茶顏一定得這么喝,才能體驗到所有驚喜,果仁不挑出來,沉下去泡發了就不好吃了。大家把咱們當成長沙的門臉,那這個功課一定得做。

我們沒有用廣告或者喝茶指南來告訴顧客,全靠員工口述,所以旅遊旺季裡,外地客人數量井噴,茶顏就要招兼職,給排隊的人講怎么喝。後來想想,這就是一種和用戶的互動,喝杯茶有這麼多程序,店員一遍一遍地口述,客人會感覺我們對這杯茶還是挺真誠的

我特別希望到現在用戶群還是一樣的,因為這就意味著你過去堅持的那些東西,可以一直保留下來,證明品牌的溫度還在。茶顏的用戶特徵是偏年輕化,現在是男性顧客有增多的趨勢。可能是因為女孩子拉著男朋友一起來喝,逐漸積累了一些男性粉絲,就這麼「帶貨」了。

為了這些很多年的鐵粉,在不脫離風格的前提下,我們一直在不斷改良產品,像幽蘭拿鐵的茶葉我們一直在調。讓老顧客不失望,就是最大的驚喜

07

格隆匯:茶顏在長沙開到了100多家店,為什麼到現在仍然只是長沙的本土品牌?再不攻城略地,會不會錯失擴張窗口?

呂良:顧客的口碑是最大的財富,我們不想沒做好就擴張,去攤薄它喜茶是把100多家店做成了全國品牌,我們是把100多家店做成了一個城市品牌,聽起來是挺奇葩的。雖然發展了五年,但我覺得前三年都過得挺稀裡糊塗的,這兩年才感覺摸到了一點門道。

作為創業者,我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公司的綜合管理能力、管理半徑還沒有成長到能在外地擴張的程度。茶顏對於顧客而言,是個陪伴型的品牌,對團隊而言,也是個陪伴型的企業,老闆在學著做一個老闆,店長在學著做一個店長

有句話叫「德不配位」,茶顏的名氣是有了,基本功其實還不到位。這幾年新式茶飲行業的火燒得太旺了,我覺得花兩三個小時去排隊,就為了喝一杯茶,不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慢慢地大家就會回歸理性消費,到那個時候,店面衛生、品質穩定性這些基本功,才是一個好品牌所必須的。這一點上,我們得跟一點點、coco這些做了二十幾年的品牌學習。

做茶飲,差異化很重要,儘可能和其他品牌共存。消費者本來就有多種需求,各家品牌應該去吸引關注自己的那一波人,而不是正面去競爭。

知乎茶也「歡喜殿」概念店,圖片來自茶顏悅色官方微博

08

格隆匯:茶顏的副品牌知乎茶也,一開始是做茶葉零售,後來轉型做奶蓋茶,結果「生意跟不上顏值」,是否有總結過一開始不成功的原因?

呂良:茶飲行業一直就存在兩種發展模型,一種是單品牌運作,一種是多品牌並行,兩種都有成功的。知乎茶也在我看來一直都不算成功,它讓我明白自己比較適合做聚焦核心的事情,不要太早把品牌鋪出去。

它就是在我頭腦發熱的時候,及時地來潑了一盆冷水,讓我意識到脫離原來的時間和環境,成功的經驗是不能複製的。這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的能力沒那麼強,只是因為所有成功的因素都聚齊了,才導致了茶顏的成功。

樸實的規劃:活久一點

09

格隆匯:去年您寫了一封公開信,提到自己做茶顏,起初只是「創業失敗很多次之後的謀生手段」。您覺得自己的創業之路坎坷嗎?

呂良:創業就是向死而生,第一次創業就能成功的案例太少見了。我特別佩服那些經歷過大起大落的創業者,從特別大的坑裡再重新走出來。我的故事跟這些人的故事一比,都拿不出手,那就是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10

格隆匯:餐飲行業大都不愛加盟,比如海底撈、喜茶、周黑鴨、鮑師傅,茶顏悅色也是這樣。但也有願意接受加盟的品牌,比如百果園。您怎麼看餐飲業管理和加盟之間的關係?

呂良:如果實力不夠強,做加盟一定就會特別糟糕;加盟做得好的品牌,綜合管理、基本功一定非常強。和加盟商的溝通是很難的,加盟商和品牌的利益有時候還是衝突的,自己只有半桶水的時候,就更管不好別人了。

11

格隆匯:茶顏沒有擴張計劃,只想穩紮穩打,那為什麼會在2018年接受天圖的投資?

呂良:當時是經過朋友介紹,天圖覺得我們這種方式是真正做生意的方式。我們也很認可天圖投過的品牌,很佩服像百果園那種做得很紮實的企業。而且天圖接觸的資源更多,獲取的信息也更直接,每一次和天圖聊過之後,我都會有開竅的感覺,補足了我們的一些認知短板。

12

格隆匯:未來五年,您對茶顏有怎樣的期待?

呂良:活得久一點吧,這個行業裡最老的就是coco和一點點,做了二十多年,我希望茶顏也能做久一點。做飲料應該是一門長情的生意,對經營者是這樣,對顧客也是這樣,像是可口可樂,爺爺、爸爸和兒子都喝它

相關焦點

  • 茶顏悅色呂良,低調而感恩的奶茶界黑馬
    從自利的角度看,是吸收、運轉能量的最高效的方法之一"——三舒10月28日,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做客趣味言沙龍,分享了他的創業故事(1)黑馬初現在近幾年網紅化、白熱化的奶茶大戰中,據第一財經2017大數據報告,茶顏悅色的口碑傳播之好,在社交媒體的互動展現量僅次於喜茶和一點點。真正成為讓妹子尖叫、很多遊客到長沙的「打卡景點」之一。
  • 專訪茶顏悅色創始人:怎麼走出和喜茶、奈雪不一樣的路?
    前幾天,茶顏悅色因小票清單(「官網和招募加盟商都是假的,等我們有錢了就去告他們……」)再一次上了熱搜,這回還是C位。短短幾個月,茶顏第3次登上熱搜。如果問當下的年輕人,去長沙有什麼必吃的,除了小龍蝦和臭豆腐,他們會告訴你「茶顏悅色」。一個沒走出長沙的區域品牌,為何在社交網絡上知名度這麼大?
  • 又讓你失望了,茶顏悅色走出長沙,也不給你加盟的機會
    餐飲老闆內參 王新磊 /文茶顏悅色的擴張之路慢慢來,比較快茶顏悅色走得也真叫一個慢,7年了,足不出戶——只在長沙開店。終於,2020年,她變了:世界這麼大,她要去看看。因為老闆吃過大虧!創立「茶顏悅色」之前,創始人呂良弄過一個蓋碼飯(蓋澆飯)餐館。全都籌備好了,只等招牌掛了就營業,他突發奇想,先做了個空招牌,再畫上四個問號,掛在店外。噱頭搞得很自嗨,結果無人問津,試營業期間就沒能撐下去。
  • 茶顏悅色終於走進武漢
    何況,今天武漢排隊的品牌,還是茶顏悅色。茶顏悅色今天在武漢的開業,不僅是它們少見的精裝修大店店型,更代表著茶顏悅色第一次真正走出湖南,甚至可以說正式走出長沙(常德開店原因特殊)。此前媒體圍繞著茶顏悅色的熱門話題之一,就是茶顏悅色為什麼不走出,或是什麼時候走出長沙。
  • 一杯奶茶闖出一片大天地 「茶顏悅色」計劃年底到武漢開店
    5月23日,記者採訪了「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他對媒體公開表示:「『茶顏悅色』今年將第一次走出長沙,計劃年底到武漢開店。」 創業曾虧得只剩下「一口氣」 23日,記者在太平街一家「茶顏悅色」門店見到了呂良。他一身簡約裝束,背一個雙肩包。走在街頭,就是一個隨處可見的「背包客」。
  • 為什麼茶顏悅色做不到全國連鎖?
    被粉絲們拱出來的網紅品牌,背後卻是一個「慫貨」老闆。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媒體記者,甚至是同行,在和呂良接觸之後都會留下一個共同的印象——實在。他本人和茶顏悅色的「人設」是完美統一的,你可以聽到對茶顏悅色商業模式的批判,但你很難聽到有人說一句呂良的壞話。
  • 「茶顏悅色」今年將走出長沙開店 第一站是……(視頻)
    5月23日,記者採訪了「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他對媒體公開表示:「『茶顏悅色』今年將第一次走出長沙,計劃年底到武漢開店。」曾虧得只剩下「一口氣」,但他感恩那些失敗23日,記者在太平街一家「茶顏悅色」門店見到了呂良。他一身簡約裝束,背一個雙肩包。走在街頭,就是一個隨處可見的「背包客」。
  • 茶顏悅色對外擴張,為什麼首選武漢?
    這個消息還因此衝上了微博熱搜——#武漢茶顏悅色門外排起長隊#有網友表示:一杯茶顏悅色被黃牛黨炒到了幾百元一杯,只要價格給到位,就不用排隊等候。相比茶顏悅色,海底撈幾十元一個的「黃牛位」也望塵莫及。在人們的印象中,茶顏悅色是湖南長沙本土的茶飲品牌,已經有了幾年的耕耘。
  • 武漢茶顏悅色門外排起長隊什麼狀況?茶顏悅色為什麼這麼火 奶茶很...
    茶顏悅色的創始人呂良,是個年輕人。作為一個普通人,他在喜茶和奈雪的大山裡打了一個翻身仗。他成立於2012年,並一直經營至今,以其獨特的商標形象贏得了消費者的好評。他的招牌顏色是紅色,有一張女人拿著扇子的照片。
  • 茶顏悅色:養成系奶茶出門闖蕩有多難?
    茶顏悅色的老闆呂良是典型的連續(失敗)創業者。他學歷不高,開茶飲店之前開過廣告公司、滷味店、蓋碼飯館等等無一成功。就是這樣一個幹啥啥不成的老闆在2013年冬天的長沙開起了第一家茶顏悅色。「沒一個是成績好的,成績好的都不會到這兒來混飯吃。」對於奶茶創業,呂良顯得耿直。但「混飯」,呂良是專業的。首先茶顏悅色的產品稱得上有特色。
  • 「茶顏悅色」終於走出長沙了
    不過更讓呂良沒想到的是,五六年後,這家天橋底下的奶茶店居然火了。百度指數顯示,茶顏悅色的搜索詞在2016年後熱度開始上升。在黃興街,茶顏悅色一個品牌連開了三家店。茶顏悅色的開店和運營邏輯明確:選擇高流量的位置,多門店密集鎖定區域內生意。7年時間,茶顏悅色開設門店近300家,而喜茶和奈雪約400家。
  • 商標權糾紛後,茶顏悅色反訴茶顏觀色不正當競爭
    這次,是茶顏悅色把茶顏觀色給告了。中國庭審公開網上的信息顯示,長沙天心區人民法院1月4日開庭審理了湖南茶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訴廣州洛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廣州凱郡昇品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長沙市天心區劉瓊飲品店不正當糾紛一案。其實,原告與被告分別代表著一字之差的兩個奶茶飲品品牌——「茶顏悅色」和「茶顏觀色」。
  • 茶顏悅色為何沒能開遍全國?
    換句話說,誕生於2013年12月的茶顏悅色,花了七年時間,讓長沙的直營店突破270家,卻沒有打造出更強悍的「組織力以及供應鏈和基礎設施」,來應對向外擴張。背後原因,繞不開茶顏悅色的掌舵者,被稱為「最『慫』創始人」的呂良。呂良出身草根,沒什麼學歷,在創業路上,他也沒有「聚焦點」,廣告公司、滷味店等都開過。這些經歷,使呂良更容易有小富即安的心態。
  • 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推薦「夜」為2020湖南年度字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劉捷萍)要說今年最火的網紅奶茶,非茶顏悅色莫屬。這不,12月1日,茶顏湖南省外首店在武漢開業,一度衝上熱搜第一。7年來,依靠獨特的口味和經營模式,創始人呂良將這杯中國風奶茶打造成長沙的「小驕傲」。如何用一個字總結2020年?呂良推薦的是「夜」。
  • 商標權糾紛後,茶顏悅色反訴茶顏觀色不正當競爭
    打卡一杯「茶顏悅色」奶茶,是很多消費者到長沙的標配。然而,長沙還有一個名為「茶顏觀色」的奶茶店品牌,茶顏悅色和茶顏觀色均為註冊商標,茶顏觀色2019年才在長沙開店,但商標註冊卻在先。
  • 茶顏悅色為何走不出長沙?
    呂良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到,"不是不想出,而是出去了真的會'死'"呂良認為茶顏悅色的品控、組織能力、供應鏈能力之前都還跟不上,出長沙肯定會"死"。當然呂良的"克制"與他的早期經歷也分不開。在創辦茶顏悅色之前,呂良,他嘗試過多次創業:開滷菜店、賣蓋澆飯、也賣過爆米花,最後都失敗了。失敗的經歷太多,導致他在做事情上都偏向于謹慎。
  • 茶顏悅色走不出長沙:求穩,還是創始人太「慫」?武漢能破局嗎?
    湘軍的闖勁在茶顏悅色的創始人呂良身上蕩然無存,卻也開闢了新式茶飲走紅的非典型路徑,不同於喜茶、奈雪的茶全國開花,茶顏悅色把200多家店全開在長沙,靠著十步一店的打法,贏得長沙人的芳心。偏安長沙7年,溫柔鄉裡,呂良更沒了野心。
  • 茶顏悅色終於走進武漢,未來2個月要連開6家店
    這是茶顏悅色武漢首店選擇武漢天地的主要原因,也是茶顏悅色此前在長沙開店的策略一致。   茶顏悅色8年前在長沙的首店,選擇在黃興路,一個連接跨越三區,人氣屬於長沙絕對第一旺的步行街。茶顏在這條街,隔著10米一個店連開了三家店。茶顏的開店和運營邏輯非常明確:選擇天然高流量的位置,通過多門店密集鎖定區域內生意。講究高流量、高便利、年輕女性客群的選址定位。
  • 茶顏悅色成韓國的了?防搶註高招六糧液七糧液辛巴克新巴克了解一下
    有網友表示:「這位韓國茶顏悅色的老闆買了商標權嗎?」也有網友表示希望茶顏悅色去維權。「我們現在看到全國各地的仿冒產品,你們真的不考慮維權嗎?作為一個學法律的長沙妹子,表示痛心。」此前,也有不少品牌為了防止被山寨,不得不開腦洞搶先註冊了一些類似商標。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表示:「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逐漸加強的過程,有點像『成長的煩惱』。」
  • call center外包公司如何營銷成「茶顏悅色」?
    雖然大家身不在長沙,但是小編相信不管是在抖音,還是小紅書,微博等app,你們一定聽說過茶顏悅色這個品牌。雖然它只在長沙有店面,但是大數據的精準營銷,還是抓住了全國年輕人的眼球,12月1日外省第一家「茶顏悅色」在武漢開業,吸引了多人排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