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期間,長沙共接待遊客955.9萬人,其中有23.9%的人會每天會花30分鐘排隊去買一杯茶顏悅色。
如果想在任何新一線城市喝到一杯喜茶、樂樂茶,你可能只需要拿出手機點單,然後靜靜等待。
但倘若你想喝茶顏悅色,那對不起,你得親自飛一趟長沙...去排隊了。
在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奶茶店中,很少有像茶顏悅色這樣將品牌直接和城市綁定,而在基於城市的同時,火遍全國,名聲在外的,恐怕也只有茶顏悅色了。
但與喜茶、奈雪等遍地開花不同,即使在長沙已經能做到百米開一店的茶顏悅色,至今仍對走出長沙小心翼翼。
那麼,茶顏悅色為何偏居一偶不出長沙?
是真的口味獨特還是擅長營銷?
走出長沙之後還能否繼續複製茶顏的歡迎程度?
在一眾雄厚資本加持下的奶茶店中如何實現突圍?
慫人老闆:茶顏悅色的克制迸發
很難想像,茶顏悅色甚至比當下奶茶頭部選手,奈雪的茶、樂樂茶等新式茶飲創辦時間還要早。
茶顏悅色創辦於2013年,而後兩者分別創辦於2015年和2016年,茶顏悅色在"植脂末奶茶"行業中算得上是先行者。
但茶顏悅色是起了個大早,幹了個晚集。
在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在全國新一線城市迅速鋪開之時,每到一個城市都會引起排隊狂潮,甚至在當時養活了奶茶代購、奶茶代買、奶茶排隊等黃牛產業。
即使名聲在外,但茶顏悅色的紅火僅僅停留在長沙。
在2013-2015年的三年中,每年也僅僅只是以五六家店的開店速度緩慢增長,即使有一茬又一茬的投資人給茶顏悅色拋出了橄欖枝。
但茶顏悅色的創始人呂良都不為所動,說是克制,其實也是"慫"。
呂良曾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到,"不是不想出,而是出去了真的會'死'"
呂良認為茶顏悅色的品控、組織能力、供應鏈能力之前都還跟不上,出長沙肯定會"死"。
當然呂良的"克制"與他的早期經歷也分不開。
在創辦茶顏悅色之前,呂良,他嘗試過多次創業:開滷菜店、賣蓋澆飯、也賣過爆米花,最後都失敗了。
失敗的經歷太多,導致他在做事情上都偏向于謹慎。
2013年,茶顏悅色在長沙開業,在早期的兩年裡,毫無經驗的呂良在其他的商標侵權和山寨模仿中纏鬥許久,直到2015年,才將茶顏悅色的商標捧回。
(假冒的茶顏)
但面對無孔不入的假冒加盟、商標侵權,茶顏悅色毫無辦法,只能在小票上寫一句,"等我們有錢了就去告他們" 的憨憨發言。
不過茶顏悅色的成功也正好踩中了新式茶飲的發展賽道。
就在茶顏在長沙小有所成的時候,新式茶飲開始興起,喜茶和奈雪的茶開始嶄露頭角。
這兩家頭部品牌在一二線城市點燃了"新茶飲"的戰火,分別在2016年和2017年完成A輪融資。
在被稱為"新茶飲元年"的2018年,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達到41萬家,一年內增長74%。
在此之前,奶茶店還停留在茶粉衝泡的時代,例如大街小巷的大臺北、避風塘。
新式茶飲的起步也給茶顏悅色帶來了機會,投資人看到了新式茶飲的潛力,以至於在2015年後期,茶顏悅色的陣地已經從街邊小攤轉移到商場了。
在之後的幾年中,茶顏悅色才開始迸發,在長沙接連開店。
從2015年到2018年,茶顏悅色在長沙開了接近200家。
品牌營銷:茶顏悅色的另有所圖
在茶顏悅色在長沙瘋狂開店的同時,此時的茶飲行業十分熱鬧。僅是2018年一年,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就增長了74%。喜茶奈雪們一直在加速開店的步伐。
2018年,奈雪的茶老闆在朋友圈內涵喜茶抄襲自家產品,這場罵戰將兩家頭部奶茶誰是中國新式茶飲第一的爭論送上了熱搜。
但這場罵戰背後,卻意外的送紅了偏居一偶的茶顏悅色,中國風的外表,獨具特色的"鮮茶+奶+奶油+堅果碎"的搭配方式,有別於喜茶和奈雪的茶的主打芝士系列。
茶顏悅色這個長沙茶飲地頭蛇,就一度被認為是喜茶、奈雪的有力競爭者。
但與散發著資本銅臭的新式茶飲不同,茶顏悅色更善於打造品牌人設和借勢營銷。
茶顏悅色的官方微信經常會以老闆自述或者編輯部的故事等風格發布推文,與喜茶奈雪動輒黑科技長圖文大相逕庭。
在微博上,茶顏悅色也經常會跑到長沙定位的微博下方去留言和評論,早前在一次喜茶的抽獎活動中,名為"等一杯茶顏悅色"的用戶抽中,喜茶發布:終究是錯付了。
在此之後茶顏悅色直接邀請喜茶團隊來長沙請喝茶顏悅色,並且在之後本為競爭對手的喜茶和茶顏悅色還完了一波夢幻聯動。
類似的借勢營銷比比皆是。
在茶顏悅色早期,社交平臺上的探店和網紅打卡逐漸流行起來,茶顏悅色之於長沙相當於"李子壩"之於重慶、"摔碗茶"之於西安。
久居長沙並且遍地開花的茶顏悅色,反而成了長沙本土的一個文化符號,成為了"網紅"打卡點。
中國風的裝潢和包裝,全國僅長沙有的稀奇,到位的服務是大多數人選擇茶顏悅色的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茶顏悅色是當下一眾奶茶店中把"一杯永久求償權"寫在品牌宗旨中,即顧客如果不喜歡,可以無條件再要求重做一杯,直到滿意為止。
當然,在茶顏悅色點純茶可以無限續杯也是一個隱藏的服務項目,也為茶顏悅色吸粉不少。
在社交網絡上物以稀為貴的風氣之下,各式KOL引發了一波又一波"媒介朝覲"。(即受社交媒體的宣傳,自己親自去往現場的行為)
茶顏悅色火到什麼程度呢?
網上有人專門代喝茶顏悅色......長沙的朋友已經開闢了一門為外地的朋友們代喝奶茶的服務,以供無法親自品嘗這種快樂的朋友在朋友圈秀優越。
在各式奶茶店全國都有的時候,帶有地域特色的當地奶茶反而更能異軍突起,例如安徽的卡旺卡、南京的十三茶、成都的丸摩堂。
對於長沙本地人來說,茶顏悅色更像是一種情懷,而對於外地人來說,茶顏悅色更像是一種長沙符號。
在七年的耕耘中,茶顏悅色已經同長沙進行了文化綁定。
口味獨特不是最重要的是,參與體驗,消費文化符號就夠了。
但離開了長沙,茶顏悅色還能繼續續寫傳奇嗎?
大敵環伺:茶顏悅色如何突圍?
因為有著獨特的風格以及不錯的產品口碑,茶顏悅色2018年累計開出100家店,擴張速度令人咋舌。
這背後有著資金寬裕的茶顏悅色,克制的呂良也並非完全停滯不全。
去年三月份,茶顏悅色就完成了來自天圖資本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去年月,完成了來自元生資本和源碼資本的戰略投資(未披露金額)。
資金寬裕的茶顏悅色今年還要在長沙開100家店,即在長沙實現300家店。
並且在今年,茶顏悅色發布消息稱即將進軍武漢和常德,也就意味著茶顏悅色開始準備走出長沙了。
但在走出長沙之前,茶顏悅色選擇了試探性的出圈,先是和三頓半開聯名周邊店,又是開設線上電商店,但從目前來看,這兩次試探性的出圈效果尚可。
茶顏悅色的周邊店能實現日人流量5000,電商店的數據不為所知,但僅茶包一項就有累計30萬的銷量,足以說明茶顏悅色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
不過已經和長沙進行了文化綁定的茶顏悅色是否能在長沙之外繼續火爆,現在斷言還為時尚早。
茶顏悅色在長沙的地方特色還體現在飲食習慣上,湘菜大多以辣、油、重料為主,與茶顏悅色的"清爽"風格正好相配。
選擇武漢和常德也是考慮到文化飲食相同,茶顏悅色在進攻策略上依舊偏於保守。
其次,茶顏悅色的數位化升級姍姍來遲。
在今年4月份,茶顏悅色才上線了小程序點單和積分,用以替代早先的卡片集點卡,而喜茶和樂樂茶早在2018年就已經完成了數位化升級。
另一方面,茶顏悅色難以克服的外賣訂單難題,因為使用手打奶油加堅果碎,導致如果在短時間內不進行引用,賣相將會極其難看。
而外賣是當前所有奶茶的主力流量源。
當前茶顏悅色的外賣訂單來源有將近8成來自於外賣平臺,這對自己的會員機制和社群建設會帶來很大的隱患。
當然了,如果不用去長沙,就在家門口就能買到茶顏悅色,那種分享式的網紅打卡儀式感也就逐漸失去了意義。
呂良早期擔憂的品控問題,將會進一步放大,手打奶油的製作工序,也就意味著茶顏悅色標準的泛化,精確到1-2g的波動也會使得每杯奶茶口味可能不一樣。
一旦品控出了問題,那就是撿了芝麻,落了西瓜。
當然,既然是做企業,還得考慮資金。
相較於喜茶和奈雪的茶這些早早就成為資本寵兒的茶飲企業來說,茶顏悅色的資本經驗相較為薄弱。
出了長沙之後,就意味著要與各種奶茶對手進行對線,創辦依舊的正規軍coco、除開成名已久已然C輪融資,估值90億美元的喜茶,還有最近又C輪融資直接對標12-18價位的七分甜。
更不必說還有西南的茶百道、書亦燒仙草,上海的滬上阿姨,南京的拾叄茶,一抹綠色的一點點,以及小而美的厝內小眷村紛紛擁兵自立。
看似與茶顏悅色不同賽道,但終有一戰。
參考資料:
劉然:有了錢,茶顏悅色也還出不了長沙
悄悄格:一杯茶顏悅色的自我修養
空間密探:網紅打卡,正在摧毀城市旅遊
咖啡工坊:茶顏悅色終於走出長沙了!
網際網路品牌官:開"10元"零售店,和三頓半開聯名店,茶顏悅色意欲何為?
青雀:茶顏悅色真的那麼好喝嗎?
森森森:關於茶顏悅色的分析
豹變:茶顏悅色為什麼蝸居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