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天:
參與這次巡講的,大部分是90後。
如果不是這次偶然,讓我看到了90後們的積極堅韌,我還以為他們真如民間形容的那樣是「垮掉的一代」呢。如同當初看到復旦大學的晚間時光,才明白大學的氛圍並非都一樣繁鬧浮躁。那幾間安靜有序的階梯教室,讓我體會了一把大學的真正境界;這一群聰穎靈動的90後,讓我感受到一代人真實的脊梁精神。
有一種實力叫內心強大。其實用這個短語真正是太普通了,無法傳達出我的感受。對於我來講,真的無法想像,10分鐘前因身體不適臉色蒼白、形態虛脫,連腰都直不起、由兩個人扶著走進會場的90後女孩,該是以一種怎樣的毅力,才能把所有疼痛對自己的傷害壓縮到身體的某個角落,看似大方自然地完成整個演講的。回到座位,已是全身大汗、痛楚難當。這是90後小Y。讓我明白:有一種魅力,就是把苦楚裝點成美好展現在別人面前。這種美,就像歷過風雨吹打的玫瑰,仍然把花瓣綻向天空。開放是一種姿態;百折不撓,便是內心的強大。這種強大不只是面對疼痛,還在於清醒的「場合意識」,並堅守它。。世界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會讓我們充分準備後才發生。
正如超哥所說,我們的隊伍裡,其實有著很多感人的故事。真正感人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通過這樣的故事看到了怎樣的一個人、一群人。
有一種內涵叫精益求精。對於有些人來說,風景正在於熟悉的地方。本次演講的內容,每個人都演練過幾十上百遍吧。這何止是熟悉?!再加上兩次正式的比賽和巡講前的集中演練,爛熟於胸並不是誇張的形容。如果想想,同樣的內容,要一模一樣地講12遍,何其無趣。可這群90後並沒有到此為止。於是,每次演講前,他們都要一絲不苟地進行各種準備——識記稿子便是其中必修的功課。這並不是說他們記不住,而是儘可能地突破自己。在一次次的摔打中,盡最大可能把握每句話、每組詞、每個字所傳達的意味。給自己一個繭,再破殼而出,這種精益求精的摸索,不因天氣、場地、環境而改變。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起點是很高的,都在市區各部門工作。能夠從高手如林的部門比賽中脫穎而出,佼佼者的身份無需驗證。他們的起點,很多人終其一生都趕不到的。並且,他們年輕、陽光、美麗。行走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事。套用一句話:明明可以憑長相生活,卻偏偏要靠才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有一種靈動叫耐住性子。遇上他們,我慚愧自己曾給90後加上的標籤,如沉不住氣,缺乏恆心等(當然,我不否認是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給了我誤導)。對於很多人來說,聽10多遍同樣的演講,有沒有想吐的感覺。這群90後卻偏偏能樂在其中,而且還是那麼認真。之所以叫團隊,是因為沒有人冷漠於別人的演講。在此過程中,除了耐住性子聽,還設計了一些動作暗號:把小西瓜變成大西瓜,意思是告訴臺上的人,聲音小了;一招「排山倒海」表示站在舞臺上位置有問題……
每場結束總結時,大家還有相互交流:哪裡快了、慢了,哪裡停頓時間長了、短了,哪裡聲音輕了、重了……到後來就主要是糾細節。(當然,每一次進步的過程,還離不開領隊的悉心指導。即使這麼多遍了,領隊仍然會用筆記錄下我們每次演講存在的問題,告訴我們怎樣改進,怎樣與固有的習慣對抗。)
如果你看過T哥稿子上標出的平翹舌,就知道我所言非虛。這是小Q的傑作,至少,我無法做到。
90後的靈動,就在於他們可以讓麻煩的事情簡單化;而要成就這種簡單,卻須耐住性子。也正因為每次的找茬、找茬,才讓大家的把控越來越自如。
世界上更可怕的事是:比你優秀、比你長相好看、比你能力強、比你努力的人,比你耐得住性子。
曾看到很多被手機控制的90後,一副萎靡不振的樣子。有人說,這跟上世紀初的鴉片相差無幾。
這群可冠以優秀之名的90後,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質。雖然是普通的「不被手機控制」,卻能看出,這是一種態度,需要意志力。有這般表現的人,往往對生活都有自己的體察理解,對人生的目標追求,都不願意理會那些低俗的淺吟糾纏。「手機只是工具,不讓它玩我們」這樣簡單的常識,卻不是每個人都能領悟。即使領悟了,也不一定做得到。生活不會無緣眷顧一個人,你若不熱愛它,它便沒有理由戀上你。無論是在會場、在車上、在等待中,都沒有人抱著手機不放。
也曾看到一些60後、70後不玩手機,打不來牌,那往往是條件和環境使然,但對於90後這樣理性地用手機,還是第一次。
世界上還有可怕的事,是那些耐得住性子的年輕人,不玩物喪志。
……
有時,一些真相,往往被經驗蒙蔽。很感謝這樣的遇見,讓我對90後有了新的認識。生活自有層次,只是庸人自擾;層次左右格調,格調決定品質。
突然間,有了一種想法,那就是我們應該給90後讓路。不要用許多理由拒絕,我們擋住他們了。即使不讓,他們也可在很多方面輕易碾壓我們。與其如此,還不如體現一點高風亮節,還他們一片坦途實在。
我知道這些膚淺的文字根本無法表達出他們的真正特質,我也曾懷疑自己寫這些的意義。不過,正因為想到他們身上的這些品質,才讓我又堅定地寫下去。寫得不好怕什麼,膚淺怕什麼?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不要再給自己太多的壓力,願意看的人自然會看,支持你的人會永遠給你鼓勵。
不優秀,就一直努力吧。
2018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