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供圖
浙江在線8月17日訊(記者 朱銀玲 通訊員 李想)「你有雀斑哦,可以試試我們最新的『兩秒祛斑」,只要照幾秒光,斑就沒了。」
這樣的技術,聽起來是不是既玄乎,又誘人?
近日,記者在城西紫霞街上的一家化妝品店內,被推薦了這一項目。這家店名為「肌膚管理」,主營化妝品銷售的店,有醫美的資質嗎?
這樣的問題,相信每一個愛美的妹子遇到時都會問。未經正規培訓就上崗的美容師、違規操作的美容院……隨著醫美的火爆,行業內也亂象百出。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前7個月,全國已經出臺了22個針對醫美整治的政策和文件,針對美容整形機構裡面的藥品的使用、醫美貸、諮詢師的定位和角色等。
而據浙江省衛計委初步統計,2018年以來,全省無證醫療美容處罰621件,沒收違法所得358萬餘元。
相關政策法規的密集出現,使大家關注到醫美行業的健康發展。如何規範它,保障消費者的權益?作為消費者,又該如何選擇一家有保障的醫美機構?
記者體驗:
打著擦邊球的生活美容院們
記者在城西紫霞街上看到,從弘德路至五常港路,整一條街的寫字樓都擁有至少一家名為「美容院」、「肌膚管理」的店面。
記者被推薦做祛斑的這家店面,就開在小區樓下,面積不大,除了銷售護膚品和彩妝外,還接待美甲、美睫的生意,走入內室,有兩間房,一間擺了兩張小床,一間擺了三張,邊上還放著不少不知名的儀器。
當記者問,「兩秒祛斑」算不算醫美項目,該店是否有醫療執照時,老闆回答:「我們不做醫美的,這些項目都屬於生活美容。」
十公裡外的蕭山。位於新世界麗晶國際8樓的一家皮膚管理中心裝修別有格調,一進門,店員嬌嬌就熱情地迎了上來。聽說記者想要改善下膚質,就推薦起了「無創水光深層補水項目」,「這是一個不用打針的補水項目,通過專門的美容儀器,採用高壓霧化的形式把我們的產品導入你的皮膚,然後通過我們一系列的美容步驟來達到一個補水鎖水的功效。你可以預約一下我們這個項目來體驗一下,我們的老顧客都會時不時來做一次的。」記者看了下,團購價168元/次。
而就在同一棟樓的33樓,也有一家美容中心,擁有該項目。記者粗略數了數,單是這一棟樓,就有三四家這樣的美容院,店面都不大。
從城西到蕭山,可以橫穿整個杭城。兩處近郊的美容市場都如此火爆,市區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
來自浙江省衛計委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杭州市行政區域內醫療美容診所、醫療美容門診部、醫療美容醫院一共271家,其中3家停業。2019年開業的共49家。值得一提的是,這僅僅是在省衛計委備案,具有醫美執照的醫美機構。
求證:
怎樣的才算是醫療美容項目
8月初剛做了「兩秒祛斑」的小朱最近有些糟心,「聽了朋友的推薦,去了慶春銀泰附近的一家美容院,因為是朋友介紹,可以優惠些,就沒考慮很多。」整個過程還算順利,做完小朱也覺得滿意,可高興不過兩天,小朱的臉就腫得眼睛都快看不見了。
「老闆說做這個技術皮膚容易反黑,需要塗抹專門的面霜阻斷黑色素的生長。可塗了兩天就因為面霜的成分有活血的成分,面部充血了。是不是我做的地方不正規啊?」
小朱說,自己不是沒有做過功課,只是網上也沒有很明確的答案。
確實,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這些項目太難分辨了。「兩秒祛斑」究竟是什麼技術?「無創水光深層補水項目」又算不算醫美?
記者向知名健康博主,中國醫科大學李遠宏教授求證。她表示,「2秒祛斑」其實就是剝脫性雷射,實質是把組織燒灼掉,屬於醫美項目。
「無創水光深層補水項目」呢?「這不算水光針,我們叫它無針水光,是一種無創的技術。」李遠宏教授表示,「但這種不需要針刺的無針水光,看似沒有針頭,實際也能直接穿透真皮層,也屬於醫療行為。」
那麼,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多到讓人眼花繚亂的技術,怎麼去分辨?醫美和非醫美,又有什麼區別?
業界將兩者稱為醫美和生美。醫美屬於醫療範疇,生美則是生活美容的簡稱,包括面部護理、SPA等。
通俗地說,區別兩者只需看:是否動用了醫療器械、醫療藥品,對人體進行了侵入性治療。如針灸減肥、抽脂瘦身、注射「美容針」,甚至雷射等,都屬於醫療美容。
如何選擇:必須同時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執業醫師證》
分清了醫美和生美的區別,如何選擇一家靠譜的醫美機構就成了消費者需要完成的最後一道選擇題。
新氧創始人金星透露,醫美行業的灰色地帶規模和體量非常大,去年中國醫美行業1200億的規模,灰色地帶就有1000億,今年預計能到1500億的規模,灰色地帶估計有1200億。
這些灰色地帶潛藏著很多美容院,甚至只是靠朋友圈打廣告的微整工作室,「可怕的是,他們的藥品大多不是正規渠道獲取,出問題的概率非常大,而有很多人可能就只上了幾天培訓班就給人去打針。」 金星表示。
怎麼選?辨別醫療美容機構是否有資質開展美容項目,可以查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執業醫師證》,否則都屬於非法行醫行為,存在安全風險。
根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八條:美容醫療機構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註冊並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開展執業活動。而從事醫美項目的,必須持有《執業醫師證》。
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考慮是否要進行醫美項目時,首先得看該機構是否具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再看幫你做項目的人,是否持有《執業醫師證》。
記者了解到,目前,網際網路平臺上,無論是阿里健康、新氧,都對入駐的商家有嚴格的條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