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花13萬做醫美手術患後遺症,美容院與醫美醫院互相推諉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去年,張女士花費13萬元在一家美容院進行了面部整形,術後其出現了面部塌陷、頭疼的後遺症。張女士將美容院訴至法院,今天上午,本案在豐臺法院右安門法庭開庭審理。美容院表示,其只是合同的擔保方,手術是由有資質的醫美醫院進行的。但醫美醫院工作人員在法庭作證稱,其僅是場地提供方,張女士的具體手術安排是美容院進行。

新華社資料圖

花費13萬做醫美手術

2017年底,張女士經朋友推薦,來到了豐臺區一家美容機構。對方向她推薦了面部整形手術,在朋友的多次遊說下,張女士動了心。

美容院承諾手術是為張女士免費「打板」,手術成功後張女士為美容院免費宣傳,繳納的13萬元費用快則三四個月,慢則一年就能全額返還。於是,張女士與美容院籤訂了合同並交納了費用,在去年進行了埋線面部瓷雕整形項目。

「那天我稀裡糊塗被他們領到一個不知道什麼地方,給我做手術的也不是美容院的人。」後來張女士才得知,手術地點是另一家醫美機構——北京臻瑞尚美醫療美容整形醫院(簡稱臻瑞尚美醫院)。手術全程是由一個男子進行的,周圍人稱其為「高院長」,手術的輔助工作則是美容院的工作人員姚某操作。

術後出現頭疼後遺症

手術過程很疼,張女士曾想中途放棄,但被工作人員勸阻,先後打了三次麻藥才完成了手術。但不幸的是,手術後張女士發現自己面部、額頭凹陷,且時常頭疼。就醫時,醫生認為其手術部位存在炎症,建議她將植入的器械取出。

「這都一年半了,頭一跳一跳的疼,晚上都做噩夢。」張女士說,手術後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面部高低不平,還出現了口部歪斜的症狀,又去做過幾次修補,但情況並沒有改善。

在反覆聯繫美容院時,張女士發現美容院的註冊名稱已經變更過兩次,因害怕美容公司「跑路」,張女士將美容院運營方北京嘉盛壹美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嘉盛壹美公司)起訴至法院,請求確認雙方籤訂的美容醫療服務合同和報銷協議無效,並要求對方返還整形費用13萬元。

庭上兩機構互相推諉

今天上午,本案在豐臺法院右安門法庭開庭審理。而嘉盛壹美公司對張女士的訴求一一否認,稱高某、姚某均與其公司無關,公司只是美容手術合同的擔保方,

嘉盛壹美公司舉證稱,進行手術的臻瑞尚美醫院具有醫療美容服務資質,而醫生高某則是在該醫院執業的醫生,手術全程是合規的。但術前張女士的血液檢測報告顯示,報告竟是由北京東大肛腸醫院作出的。

「我們沒有獨立的化驗機構,所以是跟醫院合作的。」臻瑞尚美醫院的工作人員表示,手術前肯定會進行術前檢查。但其稱當天只是為嘉盛壹美公司提供了手術場地,除了幫忙送檢外,手術流程都是嘉盛壹美公司安排進行,醫生高某與臻瑞尚美醫院也並無關係。

證據顯示,張女士支付的13萬元進入的是嘉盛壹美法定代表人的個人帳戶。但嘉盛壹美公司表示,由於其公司是做醫療器械服務的,和相關的醫療美容公司有不少合作。張女士支付的這筆款項,用於折抵了臻瑞尚美醫院的貨款,所以直接支付到了其個人帳戶內。

「如果對方不滿意,我們可以幫她重新安排相應的項目。」嘉盛壹美公司表示,目前並沒有證據證明張女士的症狀與手術有關,其術後照片並沒有任何異常。

但張女士表示,她不敢再嘗試不正規的醫美服務,「我已經承受了這麼大痛苦,不能拿我的命再去嘗試了。」

本案沒有當庭宣判。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劉蘇雅

相關焦點

  • 醫美機構涉嫌非法行醫,女子花300萬做隆胸反落後遺症
    所謂「專業醫美整形」,實際則是廣告營銷下的「美麗謊言」。 天價隆胸手術落下後遺症 2015年3月,家住廣州的陳小姐在位於恆福路的鉑蕊美容中心做水療和面部皮膚護理,美容中心的工作人員看到陳小姐消費能力很強,便開始向她推銷店裡的醫療美容項目。
  • 醫美「胸」險
    今年3月,一直羞於向家人啟齒的小琳和嫂子說出了自己的困擾,做生活美容的嫂子給小琳推薦了一家醫美機構。「自己的親嫂子還會騙自己嗎?」小琳想。生活美容機構向醫美機構導流也是目前國內常見的一種醫美獲客方式,很多美容院、美甲店成為醫美機構的渠道商,以一定的優惠推薦來店顧客去合作的醫美機構進行醫美項目。
  • 酒店做手術、閨蜜吃回扣 醫美業「劣幣」泛濫
    酒店手術+閨蜜回扣 醫美業「劣幣」泛濫  「臺灣名醫」酒店做私密手術,朋友圈「閨蜜」吃上千回扣,醫美行業事故頻發,有醫療機構稱「背了黑鍋」一無證醫生在朋友圈宣傳雙眼皮手術項目。  2018年伊始,關於醫療美容發生事故的報導突然多了起來。
  • 醫美內參|奧園健康擬收購醫美公司連天美部分股權;京東集團證實子...
    據處罰信息披露,她芙醫美(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委託廈門市力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她芙山茶花燕窩滋養緊緻面膜」(生產批號:19DD1201),經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報告編號:HZ2020CJ0165),菌落總數不符合規定,藥監部門認定,涉事公司生產「她芙山茶花燕窩滋養緊緻面膜」(批號19DD1201)的行為屬於《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違法行為。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
    更美App發布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顯示,在中國一家黑診所年平均獲利100萬元,一旦因非法行醫被查出,基本只會被罰沒醫療器械,平均處罰金在1至2萬元,違法成本極低 。其統計顯示,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
  • 花4萬整形術後紅腫發炎,女子索賠10萬,醫美:我看沒問題
    花4萬整形術後紅腫發炎,女子索賠10萬,醫美:我看沒問題現在我們對美的定義,普遍上來講是高鼻梁,大眼睛,尖下巴,小臉蛋,身材S型。在現實中這樣的標準很難達到。除了S型的身材需要通過鍛鍊才有可能達到,其他的都可以通過後期「改良」達到這個效果。
  • 醫美咖創始人何瑞乾(Owen He):如何讓醫美回歸本質?
    「我2013年進入生美行業,做過連鎖、醫院、細胞實驗室,但都是做到差不多就撤了。」何瑞乾告訴記者,這些嘗試都是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雙美行業。「從2013年起,我花了整整8個月的時間,下到一線的美容院裡,跟店長和店員們了解他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正是這段經歷,讓何瑞乾對生美行業的現狀和瓶頸有了深刻的洞察。
  • 揭秘醫美亂象:是什麼針需要23萬
    去年8月,一家民營醫美機構發布的2018年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或達2245億元。白皮書同時顯示中國醫美市場共有超過10萬家非法執業的工作室、美容院等。中國數據研究中心、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發布的《中國醫美「地下黑針」白皮書》更是揭露了驚人的「黑醫生」信息,數據顯示,在「黑醫美」市場中,每10名醫美從業者中,就有9名「黑醫生」。
  • 暑期醫美眾生相:學生維權難 醫美機構盈利承壓
    她對記者表示,暑期做醫美項目便於恢復,心理壓力也會比較小。北京某醫美機構的接待人員告訴記者,暑期來臨,學生群體是醫美項目的主力消費群體。而且這些學生更偏向於「微整形」,例如祛斑、熱瑪吉、埋線雙眼皮手術,而不是隆胸、削骨、抽脂等大型手術。
  • 美容院老闆娘去醫美機構做線雕,鬢角突然出了個洞?留下了疤痕
    有一些愛美的小姐姐們,都喜歡上美容院給皮膚做護理吧!有許多醫美的項目得到了許多女生的喜歡,雖然會承擔一點點小的風險,但是能夠讓自己變得美麗,就算是付出一些小代價,有些女生也是心甘情願的。不過大家也要知道,既然是做一些整容手術,那麼手術必然就會存在一定的危險,如果處理的稍有不慎的話,可能就會讓自己的容貌變得比以前更加醜陋。
  • 醫美也有「智商稅」
    「說真的,有錢去買五六千元的家用美容儀,不如直接去美容院來一針,立竿見影。」28歲的小容(化名)已經購齊了雅萌、宙斯、TriPollar三款近來最火的家用射頻美容「神器」,她還做過熱瑪吉、光子嫩膚等醫美項目,經驗豐富。她告訴記者,以上所有美容項目均存在各種「坑」,要做一次正規的美容,「沒點專業防坑知識,基本不可能。」
  • 選擇正規醫美機構及醫生指南
    醫美——醫學+美容,雖然有美容二字,但歸根結底還是屬於醫學範疇,所以做醫美項目還是要選擇一家靠譜的有資質的機構。 如何選擇正規醫美機構 1、確定有醫美資質的機構 醫美還沒盛行的時候,求美者都是去美容院,隨著醫美的興起與普及,大家逐漸意識到:去美容院做十次按摩都沒一次水光針保溼效果好的時候,醫美機構便多了起來。
  • 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畢業整容這些坑千萬要注意……
    在某頭部專業醫美APP上看到,在打著「畢業季促銷」的模式做推廣的整形美容機構中,按照銷量排序後,除皺瘦臉項目的銷售量最多且價格差別較大,其中西安愛特蜜醫療美容診所銷售的瘦臉除皺項目,售價僅為299元,目前已有2883人預約;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的除皺瘦臉項目價格在1280元,已有2962人預約。
  • 星繪醫美打造獨特的醫美生態
    星繪醫美卻走向了新的方向。 在2020美沃斯醫療美容大會上,星繪醫美董事長兼CEO吳鳳糕分享了星繪與消費者共同成長,以及在疫情之下實現逆勢暴漲的奧秘。優選、適價、共享這些關鍵詞不僅是星繪醫美增長的推動力,更是其與求美者對話的交流密碼。  優選,只提供優質的醫美機構  目前醫美平臺絕大部分是是入駐制,只要符合條件都能入駐展示,追求大而全,反而增加了求美者選擇的難度。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美甲店可以隆鼻、削下巴,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
    更美App發布的《2017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顯示,在中國一家黑診所年平均獲利100萬元,一旦因非法行醫被查出,基本只會被罰沒醫療器械,平均處罰金在1至2萬元,違法成本極低 。其統計顯示,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
  • 醫美行業亂象調查:美甲店可以隆鼻、削下巴黑診所每年發生4萬起...
    其統計顯示,中國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每年黑診所約發生4萬起醫療事故,手術感染、疤痕嚴重等問題屢見不鮮。「黑診所」大量存在合法醫美需要在正規機構中由合規執業者用合法藥品進行手術和注射。
  • 一年4萬起醫美事故!畢業就去整容 別掉進這些坑
    中新經緯客戶端在某頭部專業醫美APP上看到,在打著「畢業季促銷」的模式做推廣的整形美容機構中,按照銷量排序後,除皺瘦臉項目的銷售量最多且價格差別較大,其中西安愛特蜜醫療美容診所銷售的瘦臉除皺項目,售價僅為299元,目前已有2883人預約;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的除皺瘦臉項目價格在1280元,已有2962人預約。
  • 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對於人們談之色變的醫美亂象問題,美團醫美究竟起到了什麼作用?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從千團大戰的最大贏家,到「包攬你的生活」吃、住、用、行、美。美團在各個領域可謂驍勇善戰,美團從美發、美甲延伸到醫美看起來邏輯自洽。但是,做醫美畢竟和美發美甲不同,把關不嚴格,對用戶的傷害不可逆。這就要求平臺對於服務機構的資質審核要更加嚴格,美團發展速度快則快矣,卻有一些隱憂和問題開始暴露。
  • 2020「顏值經濟」下,醫美行業如何做營銷?
    醫美起源於韓國,在「顏值經濟」的驅動下,中國醫美行業也逐漸發展,直到近幾年醫美行業的成熟,比如一個眼皮的拉升微調手術去到國外做成本遠遠大過於手術的價格,由此中國醫美市場就這樣起來了。談到醫美行業,這個領域目前處在高速發展當中,現在的醫美市場也已經遠遠超過6000億份額了,在中國的億級市場總共才十幾個。
  • 怎麼選擇合法合規的醫美機構和醫生|醫美防騙指南 1
    以下是本文的內容框架一:什麼是醫療美容二:怎麼選擇合法合規的醫療機構和醫生三:美容院和美容醫院有何區別?四:醫美有副作用嗎?要一直做嗎?老了臉會塌嗎?五:醫美小白做什麼項目入門比較合適?六:做醫美項目的流程一般是怎樣的?存在誘導消費嗎?七:公立醫院和私立醫院的價格差異大嗎?一 什麼是醫療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