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處的重要作用

2020-12-11 中華會計網校

  一、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係

  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之間存在一種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內在聯繫。

  1.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內部審計是為加強內部經濟監督和經營管理的需要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是企業內部一種獨立的評價工作,通過檢查會計、財務及其他業務,為管理有提供諮詢、建議等服務。內部審計作為監督的一個重要角色置於整個內控的較高層。

  2.內部審計又是對內部控制的控制

  內部審計是全面審查、監督內控制度的專門組織,它獨立於會計控制之外,具有其他任何部門和控制所無法代替的重要作用。目前,內部審計範圍已從傳統的財務收支審計擴展到經營管理的各方面,根據國際慣例,內部審計通常代表管理層對整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遵循情況等進行評價,所以它又是對內部控制的控制。

  在我國,內部審計是指被審計單位內部機構或人員,對其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等開展的一種評價活動。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分支系統,又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我國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指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實現控制目標的過程」。

  二、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1.內部審計的主要作用是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內部審計人員應對企業管理風格、企業文化、會計核算、控制程序等各方面非常熟悉,清楚各項業務活動的關鍵控制點;加之其相對獨立並在企業內部有較高的地位,使其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成為可能。

  2.內部審計的日常工作是監督內部控制的運行

  為了確保企業相應管理制度措施與程序得到全面準確地執行,必須要有監督。內部審計在企業中並不直接參與相關的經濟活動,處於相對獨立的地位,但又時時處在各項管理活動中,對企業內部的各項業務比較熟悉、對發生的事件比較了解,是實行內部監督的最好選擇。財政部發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範——基本規範(試行)》規定:「單位應當重視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檢查工作,由專門機構或者專門人員具體負責內部會計控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內部會計控制的貫徹實施。」儘管沒有明確提出由誰宋實施監督檢查,但從理論或實踐來看,由內部審計部門和內部審計人員擔任此責是較合適的。

  3.內部審計工作者可以提供管理諮詢服務

  由於內部審計人員在內部控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為企業相關部門或員工提供管理諮詢便成為內部審計人員的一項自然「服務」。尤其對於那些擁有眾多二級、三級子公司的大型房地產企業(母公司或總公司)難於有效實現對下級公司的管理與控制時,更需要這種「服務」。內部審計的一個重要職能是為以下兩者提供有關內部控制的諮詢服務:一是母公司或總公司的職能部門 (比如房屋銷售部門希望對貸款的回收進行有效管理,可從內部審計人員處得到中肯的意見);二是下級公司的管理當局(比如分公司的經理就如何在分公司內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諮詢上一級內審機構)。

  三、如何發揮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中的更大作用

  1.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

  人力資源的配備等都需要進一步的發展,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內部控制的目標是確保單位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產的安全性、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因此,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制度是健全內部控制的重要內容,內部審計對改進內部控制相當重要。企業應該結合本單位的規模、生產經營特點等因素,建立相應的內審機構,設立並完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指定專門機構或人員從事審計工作,賦予內部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充分的權利,對內部控制體系實行監督,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檢查,對各級管理層的財務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評價,從而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和嚴密,充分發揮其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設計及有效運行方面的積極作用。

  2.掌握恰當的審計測試方法

  內部審計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常用的測試方法包括:健全性測試、符合性測試、真實性測試。健全性測試主要是指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調查與描述。目的是比較與評價內部控制程序是否恰當、措施是否有效、方法是否科學、過程是否規範。符合性測試是指內部審計人員在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進行健全性測試後,根據企業所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對經營管理的流程、財務會計活動進行檢查,以確定這些控制環節是否確實存在,控制措施是否貫徹執行,是否始終一致,有無失控之處;目的在於檢查現行內控制制度執行效果,並確定該制度的可信賴程度。真實性測試又稱實質性測試,包括檢查、取證、判斷、評價環節,目的是取得足夠的審計證據,對照審計標準進行分析,找出重大缺陷與低效率問題的原因及其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程度。

  3.做好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分析評價工作

  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分析與評價應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從內部會計控制的具體構成要素與存在的薄弱環節著手,可以分為:(1)對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控等構成要素的評價;(2)對可能發生差錯、舞弊等違規行為的薄弱控制環節的評價。二是從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情況著手,主要包括:合理性評價、健全性評價和有效性評價。

  4.培養使用高素質的內部審計人員

  企業內部審計人員要博採眾長,廣泛吸取中外內部審計先進的技術和方法,不僅要有紮實的財務基礎知識和技能、管理及法律方面的相關知識,也需要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述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企業管理層要改變那種認為內審崗位只要懂些財務知識就行的觀念,為內審機構配置高素質的所需人員。

  5.儘快實行內審的計算機輔助審計

  必須儘快實現審計軟體的選購及應用培訓工作,並在審計實施中運用。利用審計軟體將各子公司財務數據導入審計系統進行分析,不僅可較完整、全面地了解子公司的情況,同時也可減少翻查各類憑證時影響到各子公司的正常工作,滿足企業決策層實時監控的需要。

相關焦點

  • 證券公司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的關係思考
    可以說,良好的內部控制具有蓄勢蓄能的基本特點,在公司發展順境時因勢利導,提升效率,促進協作;在組織發展逆境時,保駕護航,防控風險,促進信任。一、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彼此耦合內部審計(以下簡稱「內審」)作為內部控制體系中的監督要素, 是對內控的再控制。
  • 《內部審計在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的作用》練習題(4)
    4、人們公認內部審計章程是影響內部審計部門獨立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標準通過提供指南作為章程的一部分來幫助明確章程的性質,下列哪項在標準中沒有被建議作為章程的一部分:  A、內部審計部門對機構記錄的接觸。  B、內部審計活動的範圍。  C、首席審計執行官的任期。  D、內部審計部門對機構人員的接觸。
  •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發布新修訂的《中國內部審計準則》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於2003至2011年間,先後發布了《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規範》、29個具體準則和5個實務指南,初步形成了內部審計準則體系。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各類組織對內部審計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內部審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對內部審計準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 05年CIA大綱:內部審計在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的作用
    Part I - The Internal Audit Activitys Role in Governance, Risk, and Control  第一部分:內部審計在治理、風險和控制中的作用  A.
  •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財政部會計司及中注協解讀(5)
    在評價證據時,註冊會計師需要查閱本年度與內部控制相關的內部審計報告或類似報告,並評價這些報告中提到的控制缺陷。只有在審計範圍沒有受到限制時,註冊會計師才能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形成意見。如果審計範圍受到限制,註冊會計師需要解除業務約定或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 淺談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內部審計也是企業強化自我約束機制的重要手段,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規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客觀要求。內部審計真正發揮檢驗、監督、鑑證、諮詢職能,取決於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一、內部審計獨立性的涵義  獨立性是指內部審計人員獨立於他們所審查的活動之外,一個人能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工作。獨立性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必要條件。
  • 審計與內部控制英語詞彙
    report    審計報告        33  audit risk  審計風險        34  audit sampling  審計抽樣        35  audit staffing  審計工作人員        36  audit timing    審計定時        37  audit trail  審計線索
  • 強化內部審計 加強審計管理 提升管理效益
    作為內部控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及評價手段的內部審計,被當作維護企業道德文化的最後一道防線。企業應借鑑國內外企業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加強內部審計,在變革中重塑自我,對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及治理程序提供有效的監管保證和建設性評價,以幫助企業實現誠信經營、履行承諾、向社會負責的目標。因此,內部審計承擔著重要使命。
  • 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29號——內部審計人員後續教育
    第六條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省級內部審計(師)協會應當明確劃分其在後續教育中的職責與權限,合理組織並有效實施後續教育。市、縣級內部審計(師)協會,經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或省級內部審計(師)協會授權,也可組織實施管轄範圍內的後續教育。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為內部審計人員接受後續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
  • 科創新源:內部審計制度
    審計部應當將對外投資、購買和出售資產、對外擔保、關聯交易、募集資金使用、信息披露事務等事項相關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其實施的有效性作為檢查和評估的重點。        第二十五條 審計部應當在重要的對外投資事項發生後及時進行審計。
  • 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對於企業來說,南車有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的區別,二者共同作用,引導企業平穩有序發展。那麼,什麼是內部審計?內部審計的主要變化和內部客戶有哪些?目前,對企業而言,審計可分為內部審計和外部審計,二者共同促進企業穩定有序的經營和發展。
  • 啟迪思想的《內部審計思想》
    新近由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推出的《內部審計思想》一書,正是一把啟迪思想的鑰匙。   美國薩班斯法案、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新上市準則、英國新的公司治理綜合準則的紛紛出臺,使公眾開始前所未有地關注內部審計。世界公司治理改革的浪潮使內部審計成為時代寵兒。內部審計的國際性職業組織——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匯集著名學者撰著《內部審計思想》一書。
  • 人本審計教育雲課堂丨內部審計報告
    IIA《內部審計實務標準》和CIIA《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均強調內部審計溝通的重要性,並將內部審計溝通作為內部審計人員必備的職業勝任能力要求,我國財政部、審計署、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頒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將「信息與溝通」作為內部控制的五大要素之一。內部審計溝通是內部審計工作的潤滑劑和推進器,能夠使內部審計工作更加有趣、有用、有為,並且事半功倍。
  • 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二)審計職能作用未有效發揮1、審計的確認服務職能未全面發揮。部分企業在傳統財務審計中,過於偏重於各項收支及資金活動的流程是否得到執行,忽視了財務收支及有關經濟活動是否真實、是否合規合法、是否合理有效等實質內容。在採購、銷售、合同、生產、貨幣資金、固定資產等重要業務循環專項審計中,一般偏重於流程執行情況,忽視風險和效益的分析評價。
  • 從零開始學內部審計:函證法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考慮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環境、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帳戶或交易的性質、被詢證者處理詢證函的習慣做法及回函的可能性等,以確定函證的內容、範圍、時間和方式。例如,如果被審計單位與應收帳款存在性有關的內部控制設計良好並有效運行,內部審計人員可適當減少函證的樣本量。
  • 淺談對內部審計工作的幾點認識
    這幾年,我們先後對直屬單位4名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單位領導多次聽取審計情況匯報,指示審計部門一定要做到事實求是、客觀公正。還親自協調人事、財務等部門與審計部門配合。在領導的重視和支持下,審計意見和建議均被採納和執行,發揮了審計監督在幹部考核和任用中的特殊作用,促進了幹部管理的科學化和規範化。
  • 西藏電力公司審計案例入選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百佳案例
    西藏電力公司審計案例入選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百佳案例 發布時間: 2015-12-27   來源:本站編輯
  • 中國內部審計協會舉辦 「關注職業發展方向,提高內部審計質量」專題報告會
    為加強內部審計國際交流,促進內部審計人員學習借鑑國際先進理念和最佳實務,推動我國內部審計職業發展,2019年5月17日,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在上海舉辦了一場題為
  • 國企內部審計面臨的幾個問題及解決對策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對於國企尤其是大型集團公司,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監督機制,在規範企業財務收支、加強內部控制、提升經濟效益、規避各類風險、明確經濟責任、提供戰略諮詢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審計與內部控制常用詞彙(中英對照一)
    ,審核,核數  23  audit acceptance    審計承兌  24  audit approach    審計靠近  25  audit committee  審計委員會,審計小組  26  ahudit engagement  審計業務約定書  27  audit evaluation    審計評價